[下雨]大家都知道,每年的618,双十一,这样的日子,各大头部主播和电商平台,都会提前一周预热,狂撒各种福利,但是今年有点不一样,很多的头部主播好像都“隐身”了。 ! h4 a3 V/ u; {
* R; T7 ]+ b/ s- q% d0 M+ m6 |9 r/ [" ]+ ]0 h. Y
老百姓对于平台的福利和补贴,也没有太大的反响了,要知道今年甚至有平台提前一个月就开始预热,即便战线拉这么长,仍然效果平平。 0 a9 Z' N$ {/ ?: ?
为啥这两年618这么冷清?主播们为啥低调了许多?
$ [. A$ N" x( s8 C* H
, m2 [) C( o1 o }9 B
( m/ T/ @: C+ ]8 O2 h消费降级了?3 c6 |% x; c$ v) s9 l
! n0 P3 \4 h3 J' P, j, s/ o
618来了,大家注意到没?这个曾经热闹得像节日嘉年华的购物节,今年竟然出奇地安静,没有过去那种半夜刷屏的疯狂抢购,没有各种叠猫猫,堆火车刷屏的玩法,也没有刷屏的社交助力和满减补贴,说实话跟往年比,今年的618好像确实静悄悄的,很多人甚至都没注意到。
" O8 K- w1 }* O3 `2 P: b4 D$ k2 W2 J9 a* R W
}# J" b; }" ~/ M, p你有没有感到奇怪?这背后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大家都不买东西了?不是的,恰恰相反,这种表面的安静,其实反映了消费者的觉醒,是消费行为进入了一个更理性,更成熟的新时代。
8 T. l2 e) u5 w, n2 T0 `; W0 U# T4 ?0 s' f* G5 z7 _* j
) R( _- v9 B; C, h想想过去这几年,618节每年都搞得跟奥运会一样,玩法层出不穷,电商平台们为了抢夺市场份额,推出各种玩法,拼团、满减、膨胀神卷等等,各种复杂的福利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但买东西的过程反而折腾得头大心累。 [/ h3 s& D& M7 U: ^* ~& }
# _+ [- ~: R0 Y" [4 r
8 N; d* |" q1 D! V' P! R" A/ F r7 d今年不一样了,淘宝,京东,拼多多,几乎所有大平台都在简化规则,砍掉复杂玩法,为什么?因为消费者不想再被套路,我们这代人经历过太多套路,定金,尾款,拉人助力,拼团算账,太心累了,购物节本该是买好东西的快乐时光,结被搞得心烦意乱。 1 z8 c8 J* Z: Y7 e' _: L6 ?, c
& f, s# Z6 E# r) O0 j; f: Z& g
& _% \: }4 d8 s# i有网友说:还不如直接降价,搞得那么复杂干什么,换个角度说,消费者其实是被复杂规则洗脑了十年,现在终于清醒过来了,这场618的安静,不仅仅是电商平台减少噱头,更是整个中国消费市场的一次深刻转型。
9 j/ B! C1 v# n2 C/ I9 n$ L, S/ }5 Z
) z5 A+ ~! l2 Y! y6 O
曾几何时,我们用狂热的“消费数字”证明经济活力,用各种复杂玩法营造一种繁荣的氛围,好像数字越大,越能说明我们多富有多强大,但其实这种表面热闹背后,泡沫和浪费不断累积,如今我们开始从追求质量和真实需求,消费者不再用“买买买”证明自己,而是选择理性消费。
. z; I+ r, j2 r2 l. e a
+ `3 ] p. f2 A! }7 M
/ D. P, e4 A/ M0 x/ |& {也就是说,这个看似冷清的618,其实折射出的是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我们不需要靠虚假的繁荣来支撑消费增长,我们更依赖于真实的需求和理性。 5 }' t3 M- \# c. g
+ O. j: `6 _ ?0 {( y b" X
6 A2 p8 [$ o2 ^0 f0 }0 R
不再当韭菜!
; f ` ^5 D1 S5 }
- @. F# A1 M9 I% l+ U$ A* Z说起过去的618购物节,很多人都是既爱又恨,很多人为了省那几块钱,花了大量时间算来算去,甚至买了很多其实不需要的东西,最后钱包瘪了心情还差,为了凑单加了很多不需要的商品,凑了各种满减门槛,回头一算,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根本不值那点优惠。 4 J) {; @0 I6 @& Y3 F! b
8 [9 h w' m! j. i7 v% p6 X2 {2 `. y# x" r, ]2 _
那时候我们忍受,是因为市场格局和选择有限,淘宝和京东这些头部平台占据绝大部分市场,消费者没得选,想买便宜货只能忍受着复杂的玩法规则,但现在不同了,直播带货兴起,大家都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抢夺用户。 & W4 l' j* S* t. Y1 I, k
( Y y* `; b! t2 G2 H4 p/ a6 ]5 U
$ P8 H; m* x- U: B' s6 O
这意味着消费者终于有选择权了,你搞那么多没有用的我就去别家买,平台如果还想靠套路留人,那就是自欺欺人,消费者手里的选择权,让整个市场生态发生了变化,过去平台掌控规则,消费者只能被动接受。 * r! ~) c' O' C6 r/ P
6 f1 M# `+ ^; [; f
. z4 n: ^. f9 H
而现在,规则变得越来越透明,消费者的声音越来越重要,我们要求平台诚实对待价格,简化购物流程,提升购物体验,而不是绞尽脑汁搞营销噱头,这背后其实是整个社会心态的进步,随着信息更加公开,竞争更加充分,消费者不再是任人宰割的韭菜。 0 }7 i8 Z S0 l8 H( D ], I# Z6 I
# A A% s3 h8 \" r3 S& C
% U, L, _2 W3 A4 ~当你发现今年的618没有轰轰烈烈的营销,没有一堆刷屏的抢购攻略,你就明白了:这是市场成熟的表现,是消费者和平台都在调整步伐,消费者用理智告诉平台: 复杂的游戏玩不转了,我们只要简单真实。
. d) w, r3 b G7 Q1 l, D" }
0 {$ p5 ~# K3 O. }& j) @2 o
# l1 f4 k9 @6 k' X, ]' ]8 v国货崛起, |2 A( d+ J# W% A& Y4 K9 j
0 C2 J; D1 K! b( K7 m9 h$ j2 y当然大家的消费观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国产品牌的崛起,正在给我们这一代消费者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底气,过去提到高端品牌,大家脑海里浮现的往往是苹果,耐克,西门子等等,国产品牌总被贴上廉价替代的标签。 2 q8 L( H8 T9 Z
# \/ F \* e7 ^: l& A& b- z
* J& o$ J2 H, S0 O# U! G, O& X/ n
那时候的618,是我们买到洋品牌的重要机会,平时买不起,618打折就拼命抢,国产货虽然便宜,但总给人不够好的印象,消费心理总有点矮人一截,但现在你身边华为,比亚迪,安踏,李宁用得越来越多,国产品牌的研发投入,设计创新和技术实力正在飞速赶超,甚至在某些领域实现了领先。 ?% `2 x% O! H% [) K
2 T2 V9 H9 P6 l3 c5 x2 H; Z1 {( J% L e5 j) ~( R1 \
这也反映了我们民族工业体系的强大,十几年前,我们还是世界工厂,但生产的多是代工和低端产品,现在我们有自己的实验室,有领先的技术,有全球顶尖的设计团队,这种实力背后,是无数工程师,设计师和工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 . X0 v) p: o$ `- n5 i" ]6 r8 u
) [. U/ Y1 O& d; A/ s
: t0 ?. U+ Y& R5 c) U所以我们不再焦虑经济下行,消费降级,而是自信于中国制造的实力和中国消费者的理性。618的安静不是没钱,而是我们开始懂得把钱花在刀刃上,懂得精明消费的含义,这是一场消费的自我觉醒,一次文化的深刻转型,老百姓有了真正的选择权,敢于不惯着那些复杂套路的电商平台。 , Q+ e2 Q4 l) ]3 }0 O. x2 X
* }7 E* S9 g$ a
+ F$ X% Z, n4 l! S4 d
所以说,谁能满足百姓的需求,听到百姓的心声,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存活下来。 ' s+ k) T) }- ]5 D B
! s7 X/ S/ Y1 \
/ G, n$ b+ I8 [8 E1 R5 A* a信息来源:
+ P7 \$ e8 A# Z# ~
' I, U; b% x; p, |2 f3 x P8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