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没有荔枝的夏天是不完整的,古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今有“吃了一颗又一颗”。正是吃荔枝的时节,今早,话题#荔枝蒂 虫子#冲上热搜,引起网友热议。, N& q: Q# C( S8 d; J
+ t0 _8 R l# r; q( P有网友表示,将荔枝剥开后,荔枝蒂黑色的就是虫子屎,白色的就是干净的!+ h/ H, _( v# s5 _2 v' T
d( w+ r8 F; t8 h" @
/ r `# A! C7 ?, g: O; y/ N& i7 Z
" C) e. S1 z; X! [ P) w* l: I) Q4 y9 F; X. E
网友评论:; e- [8 J4 h2 ?- ~. K% g! `7 p
6 y% t3 s; X9 V5 [" z
小夏念夏 :我以为是放久了不新鲜呢。
7 R5 u+ H, z3 s: f( c; P3 Z7 m2 _
; ~9 g# Z( i# T% _% ~1 n说什么好了what :奇奇怪怪的知识又多了。- x' `' x6 ~5 m% Z: u5 O7 a
3 s# Q" w7 k* N: u, o别太着急呀 :正常,我就很少能看到白色的荔枝根部。* M* w4 [3 r' G" M9 H+ e$ N( W) s8 g
3 a6 _$ r J, Z6 }4 q+ ^9 z猫与王子:从小吃的每一颗荔枝,都是这种黑色的蒂,还以为荔枝本来就是如此。
% ^# p) s9 P* _3 @+ l
?- h% Y7 c! T4 W5 w8 p- [据知名植物学家、科普作家@水果猎人杨晓洋表示,“打开荔枝的蒂,黑色的就是虫屎”,这个说法其实不准确。他表示,有粉末的才是虫屎。有的品种掰开之后,果蒂会带走一部分果肉,这时会出现一个黑黑的坑,其实里面没虫,吃荔枝遇到虫的概率和品种、气候、栽培管理都有关,毕竟荔枝这么好吃的水果,也不可能是人类独享,在人类出现以前,这些虫子就已经在吃荔枝了,论先来后到的话,我们是抢人家的果子吃。
4 H2 s# z& O% b, C7 u
0 [3 e, Q% ]' l1 S6 m: }
; F. H, Z+ d4 G, J$ R
& P3 h O3 X N4 M果蒂处有点点发黑,但没虫& x* h+ p1 e. ~# C* v4 P
$ P. ]: C$ D g* B$ [1 |# D8 Y+ e: k* k2 S: w4 e; z
! H& a/ T, [3 N; d; T% [果蒂处有粉末,有虫
3 j' v' R5 v7 d2 s1 h5 P! U
$ }% p; v$ y0 I' c荔枝上的这种虫子一般是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的幼虫,长大羽化就变成了荔枝爻(yáo)纹细蛾,在荔枝、龙眼树上比较常见。荔枝爻(yáo)纹细蛾喜欢在果蒂附近产卵,幼虫孵化之后,会直接咬破果皮,钻进种子,以后吃喝拉撒睡基本都在种子里面,还会把粪便给推出去,也就是我们看到的那些棕色粉末。
$ ]$ u! J: ?8 `0 S8 w% j/ S9 D0 V# O* M4 I& e$ H
同时,他表示,即使荔枝有虫,也不是每个都有,虫子的活动范围一般是在种子里面,果肉还是不影响食用的,洗干净果肉上的粉末,照吃不误。要说虫子干净不干净,毕竟人家也是吃荔枝长大的虫子,万一不小心吃到肚子里,也是荤素搭配,营养美味,大家不用担心。
: [* a3 g, b1 F/ w5 A: s, V
- A! t% M F5 N9 r% z注意这3点,荔枝该吃还得吃6 ]! S4 M& {5 J* v& q. \
( P) a0 P9 p, a( j2 |1 @& n- y
① 不要吃多5 @& a4 U# Z- w9 r
. y! u" N' n" @1 k' j: ]9 K# f成年人每天吃荔枝不要超过300克(15颗左右),10颗以内最安全;
$ m' ^3 q1 K) |1 S
8 ?6 ^. E8 k4 i) y1 k) n孩子每天吃荔枝控制在5颗左右,而且年龄越小,体型越瘦小(或营养不良,脂肪储备越少)的孩子,越要少吃。
' O& E$ ?- i& z
. L! a- W, L; O" R( n; H+ i② 不要空腹
- N# f# R3 A2 S9 e; t9 x. t8 }
, ]2 m G2 v* Y' [4 |不管大人还是小孩,都建议在饭后半小时吃,不要空腹、饿着肚子吃。
2 T! m3 d+ z) q$ u! B
* ^: P" S8 L7 _$ N! H7 w( c如果已经空腹吃了,那就尽快吃点饭。
: F- Q& R! a- c+ D
4 w8 ?% \/ X0 g s0 A③ 不熟不吃3 K# y6 _# B2 F8 i
' q; g2 B! Z, J
荔枝里有2种“毒素”,会阻碍血糖转化,它们会干扰人体生成葡萄糖、抑制脂肪酸代谢,导致我们体内储备的能源物质不能及时转化为血糖,加剧反应性低血糖的发生。
" K0 t7 }& y1 _
; ]9 _% K) q( Z没成熟的荔枝>成熟荔枝,而且是远高于!8 O( E% x" S2 d- P" C
0 x ], Y8 j1 g+ g9 b6 ~5 e也就是说,没熟的荔枝,你吃的越多“中毒”就越深,血糖下降的也就越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