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链卫星大批坠落,到底谁干的?
5 Z4 i$ }4 v1 V; b
: k- e( b8 D' H3 K. v# I" B2024年,有316颗星链卫星坠入大气层烧毁,比2023年翻了3.5倍。截至到今天,星链卫星已经累计坠毁了1163颗。
0 {0 d/ D: m5 q3 V7 m5 E" E M' l5 D, L5 e( b
& g6 Y) ^. a3 g0 E1 a4 A
5 `+ q' d. |* q
有人说这是马斯克跟总统闹了矛盾,遭到白宫报复给干下来的,这个说法纯属脑补。
+ P- q5 b; e8 a4 s但是其中确实有一部分,是被俄罗斯人干下来的,这个是真的。
K7 L( _! b$ J7 A, o' ]' Y& [本文就用一组详细的数据,来给大家说明星链坠毁的真实情况,以及俄罗斯是怎么对付星链卫星的。
4 r1 l9 n) F) l. O: g3 X. I$ N6 H
& [& @# q, W% y: E& U# `, \; e. }! G$ O, D% m
4 [; K4 k) l4 g) e9 w先说结论,从2019年5月第一批星链卫星发射开始,到今年高考截止,SpaceX累计发射了8875颗星链卫星,其中1163颗已经坠毁,7712颗还在太空;
6 F9 ~! q9 y2 x. a$ \, K0 y6 g这坠毁的1163颗星链卫星,坠毁主要原因有四个,分别是发射失利、试验结束、寿命到期,以及在轨故障。+ O# D" F# c: `# ^1 w( N4 O
0 f& K! e, w$ S其中俄罗斯军方对星链的“软杀伤”,算在“在轨故障”里面。
( Y6 h" _" M$ j; I
: `- S9 ?$ A# h k b
+ O% c6 E9 ?# N& t: E! u6 V先说第一个原因:发射失利,共计50颗。
0 R& D j, K0 x( J! q/ t" e% n: F. ]9 z( s$ W
其中有18颗是2024年7月12日,猎鹰9号火箭二级故障,还没入轨就直接坠毁。' Z* M; U& m E8 D0 e9 p
! p2 C; Y8 I. [6 i2 l
剩下32颗就离谱了,那是2022年2月3日,32颗卫星已经入轨,却突然坠落了,原因是太阳“打了个喷嚏”。0 z1 {3 y, s8 e9 B# O9 J
$ P0 j3 n- A3 z- r) Z
我们地球之所以温暖宜居,是因为太阳就像个微波炉,24小时加热着我们;而太阳耀斑爆发的时候,就相当于微波炉稍稍调高了局部功率,导致地球大气层受热膨胀不均匀,低轨道的空气密度和阻力增加,所以加速了星链卫星的坠落。
: c( [' R/ Z: }& C1 D9 b# ?
+ I1 H. D8 C9 ?* o! l7 j! j+ Z( t( P. R' R9 [: Y- V
: k* R+ ] d! t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国有一颗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也损失了很多高度,去年太阳活动高峰期,咱们中国空间站甚至一天之内损失了500多米的高度。
! ?) O* C, b& c ^4 l! C
- H; e' {2 E2 l$ G9 n4 k1 w2 D' N这里说个冷知识,火箭发射卫星,星箭分离之后,卫星不是马上就进入工作轨道的,一般都需要靠自己的动力调整一下轨道。火箭越厉害,入轨越精准,卫星自己的调整就越少。 c( N# {0 ~2 X( b% j/ h3 B& A. O7 p
. p. T6 U# s. U( U! x5 X
4 N5 J% y2 {* O, i& e: B9 p, x% t; ~
2 V' b4 d% }, x) c; l9 h但是星链卫星动力比较简单,离子推进器推力比较小,调整的时间就比较长。
1 U2 \3 J1 {6 B; G; T0 W: P2 h& S7 s) N4 F; R9 l- D
咱们中国目前正在建设的“中国星网”和“千帆星座”,也是一样的情况,发射成功的几十颗卫星都需要花了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慢慢抬升轨道。" x" V. f7 v' J2 p( e. ]5 [
: ~+ P8 q# M. r( ?8 l6 E! o( G而2022年2月3日那一批星链运气就不太好,还在慢慢抬升的过程中,遇到了太阳耀斑爆发导致的额外空气阻力,然后就提前坠落了。不过这种天灾还是少数,接下来才是大头:
9 a, k0 i' M, C4 T7 @6 U# F第二个坠落原因,试验结束,共计122颗。
9 G- ~/ t: x+ A$ u$ F7 S( j6 y( Q
% W3 A" W$ ` I+ b) o+ o8 U0 }$ P" y比如2019年5月24日发射的60颗V0.9版本的星链卫星,已经全部坠落。这就像个测试服,测试完了就给正式版上线让出服务器空间。
* M1 }5 o8 @. J( x ~# Q" \8 r! o
3 g; V9 n. e7 W/ K) P9 m8 `. ^5 {$ m" Q
+ ~' Y8 p0 s4 m' ~
后面V1.0、1.5还有2.0mini版,首批卫星都是试验版本,大部分都已经坠落。% x: z" Z* P2 q/ w6 b$ P& O
第三个原因是,寿命到期,共计927颗。4 \. W* |- k' a: U
: c8 g6 W* } D( b6 c) |
星链卫星设计寿命只有5年,马斯克也知道这玩意儿真打几万个在太空的话,寿命到了就全是太空垃圾,所以要给卫星加入主动销毁的机制。卫星携带的燃料大部分都用来维持轨道高度,还要留一点燃料,寿命到了之后喷气减速,自己坠入大气层,腾出轨道来。
, Y& R5 Y: \, ]+ b- V1 W
1 _* P, {" g2 I: F& Q9 v+ }; \5 J: I) o0 w
8 o$ y0 ^2 |2 ] ^
很多卫星都有这种设计,低轨道的卫星就是主动坠毁,咱们“中国星网”“千帆星座”也是一样;高轨道的坠毁不了,那就把自己送进“墓地轨道”,总之不能继续占用工作轨道。 [2 T0 N$ {1 b# W# J9 ^( a6 p
6 a. t$ @) ]- _' H( T* i
那V1.0版的星链卫星有1665颗,有717颗已经坠落,剩下还活着的快到5年寿命了,也就是说未来一两年还会有更多的星链卫星集中自毁。
5 \5 e. s2 c; D) c2 c2 S, r6 [% L第四个原因,在轨故障,共计64颗。
, |- x. ]5 o2 I% z3 f/ K+ l
! I3 ^ ?/ P$ {8 ?2022年2月,星链系统全面介入俄乌战争,给乌克兰军队提供通信、制导。那俄罗斯肯定不会不管啊,俄方很快就对当时在轨运行的星链C1星座展开干扰,有时甚至利用地基大功率设备进行定向跟踪和压制。2 O$ T _" Q5 Y/ S! N
A9 n5 ?3 ?# o0 `! u
2 {+ I0 `3 [) | K. `
7 B, I$ l; t/ \: q) o8 f! m( S
2022年5月和6月期间,星链C1星座有117颗卫星失效,被迫由备份卫星进行了替换;这117颗卫星内部设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烧毁,如今有64颗已经提前坠落。
! k% L. j. }8 l) D' c+ \( G8 @6 V& n w- N
把星链变成“流星雨”,俄罗斯已经在实战中摸索了初步经验了,也是给其他国家打了个样。
2 ~7 I7 ]$ i- G+ y: a: d/ z& o$ `: u+ D& I: G5 `
: N5 p" @1 Z% a6 _* a& y
美国已经在测试给军用飞机安装星链天线 4 w9 B/ D! r8 F
7 X# v5 t' }1 G; r" c7 X
% V/ J2 r% N, C' _, [9 s( f1 Y
Y. Q' Y0 h c; [" K4 ?) g6 @7 F
那最后总结一下,星链坠落的主要原因,其实还是到寿命了,2019年开始大量发射的,五年寿命,那可不就去年集中退役销毁了么。虽然天灾人祸、战争之类的原因也有,但都不是主要的,跟白宫也没啥关系,这个世界没那么多阴谋论哈。
! k+ [4 e. y2 p6 {, {* E) X9 F4 r咱们“中国星网”也要发射上万颗卫星,到时候也会有集中退役的时候,一年坠落几百上千颗,大家也不要见怪。7 K3 r9 }" f% F8 M
; w- |5 \' R7 s) t7 Q4 b( ?0 G
" b5 E* V- B$ q# [
& }) \4 d$ q. ^2 s9 X( k- M
+ P9 j: I4 u8 B3 b' e3 U3 N2 h长征五号已经多次发射“中国星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