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 C% @7 s0 _$ z. D( L& J" m& N9 W5 n% n* V8 l- V; t
1 j; w* X. j* n7 J
在福州前置仓生鲜到家市场,过往的两大主力玩家、总部都在福州、前些年推行大力度补贴展开“你死我活”式竞争的朴朴超市与永辉超市,现在被一些市场人士认为,双方似乎“停火”了,福州“战事”进入了平稳期。
y4 c3 A5 Y/ O, Q' `5 r“现在,它们在福州市区都不怎么竞争了。双方的发券都少了,推行的免费配送门槛也提高了。”0 z& E& P7 F# n5 ?/ K
前置仓生鲜的一大“主力”成本就是发券成本,通过发券烧用户消费习惯的成本很高。这部分导致前置仓生鲜其实很难在短期内快速铺开全国市场,铺开全国单“发券”成本都可能是百亿级的投入。, Z/ r/ S+ A) s5 V
因此,朴朴与永辉在福州市区的发券投入下降,显示这块市场进入了“平稳期”。看起来,双方似乎都不想于福州继续在彼此身上做“大消耗”了,它们似乎想留住“子弹”做更重要的事情。
4 m$ L. @( E- y+ u在免费配送门槛一块,《商业观察家》今日查询的结果是:永辉在福州市区的一些站点免费配送门槛是28元,朴朴超市是35元。
1 r# ?( C$ x1 g( E7 P
% ~- v- b, r! R) g
, ^7 v% N: P" n: c, }- p6 B一
2 t1 u; [. H/ |0 e E“停火” . { z, b" ^+ c! l( Q' V; d
# X( @( b! f7 k
) b/ }6 j4 x0 f尽管永辉超市今年来在福州的一些区域推出了24小时营业的政策,看起来,似乎想继续“卷”一下。
/ W3 @/ l* r6 A5 {2 D但多数市场人士认为,这样的政策不会改变福州到家市场格局。
; j/ _( z& U/ f总体来看,福州的前置仓生鲜到家市场格局,是比较稳定的,尤其是在福州市区,已经稳定好几年了,这几年的福州到家市场一直是朴朴超市与永辉的舞台。更早之前,曾有盒马等“外域”到家玩家想进入福州市场,但都没能站住,退出去了。
" }% F. h P% p1 I9 n6 E今年来,永辉与朴朴超市在福州的动作,则主要是下沉,做福州的县市市场,比如长乐、福清等。但由于单个下沉的县市规模相对比较小,有限的市场空间其实难以支撑市场格局的大变化,到目前依然是这两个玩家在“主导”市场,且竞争的烈度没有特别高,只是做新市场,在初始可能需要“烧”一下用户认知与消费习惯。; ^6 J( X- c( s0 E! N$ x6 {6 b& G$ L
所以,整个福州的市场大环境,其实已经开始“支持”朴朴与永辉的“停火”。$ X; b- b& S! z
一方面,双方在当地的品牌都已经建立,彼此想要吃掉对方,在没有大创新及大的市场环境变化的情况下,从投资回报率来看,可能有些不现实了。! B, F# d# `, {- x
另一方面,福州该即时零售化的用户,现在可能也差不多都被“开拓”了,双方继续做“大消耗”,可能缺乏足够意义。4 M6 o5 T" U0 I9 K1 g7 r4 a# V
加上,两家企业之间的员工“流动”,非常频繁,到现在有一大批朴朴前员工在永辉工作,又有一大批永辉前员工为朴朴效力,在这样的一个“时空”之下,双方都知根知底,好像就很难出太多“花活”。+ `* g! g! B# P! u @% Q
更为关键的则是,这两家企业,似乎也都不想在福州对彼此做“大消耗”的缠斗,随着全国市场的变化,它们都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
, I1 `/ D$ q& p5 C5 |! p: A! p
; X5 w9 n# q9 O3 E2 m
9 l, P- C n; r( _二 3 O: I5 L7 K" p3 n
重庆 - h" h7 g, O' \2 s4 n$ c" ~( K3 H
# V) H) F7 t, ]; a0 U8 \' K
6 S6 x5 o7 P4 b9 b永辉有哪些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
. [, F% g5 N8 n, x( ~: X1 @! k一些市场人士告诉《商业观察家》,永辉的到家业务,当下的重点是重庆市场。
" }2 C3 r$ _7 q! @永辉似乎想把重庆作为到家业务新的根据地,进而复制过往其线下业态在重庆的成功。
) C; |6 n9 |0 @. N重庆市场,传统上是永辉的“粮仓”,是永辉线下业态的“基石”之一。$ J0 o' j0 j( @: d4 J
当年,永辉与步步高几乎同时进行跨区域线下业态扩张,永辉第一站选择做重庆市场,步步高的第一站则选择做江西市场。结果,永辉选对了,江西超市市场后来被证明在当时做线下连锁还不够成熟,永辉则凭借重庆的“农改超”机会,一下做出了大市场。重庆市场成为了永辉的百亿市场盘,为永辉贡献出了巨大的利润空间,并支撑了永辉的后续全国扩张。0 `3 s k3 j Z, k" D6 K" P( A
但发展到现在,业态老化让永辉进入了调整期,大量关闭老店及尾部店,又让永辉面临失去市场份额的风险。( O, _+ z0 D5 V( L: G
所以,永辉的管理层在永辉2024年度股东大会上称:“可能会在2025年下半年加快速度在关店较多的地方开设前置仓做线上到家业务,以避免在这些地区失去过多市场份额。”
# Y* Y# g S0 _8 G重点就是重庆。
- Y& { W& C Q' [一方面,在当下的重庆主城外的区县市场,已经有不少外省超市品牌纷纷进入了这块市场来抢份额。: v' N( m4 _ R! q+ i, f7 A
有市场人士告诉《商业观察家》:“现在有很多企业都盯着重庆市场,它们认为重庆除了永辉都不能打,很多人也觉得永辉也不能打。现在,有外省的超市品牌恨不得都要把总部搬到重庆了,因为他们在重庆“试验”开的店,每一家都赚钱,这导致他们要大力去开拓重庆市场。同时,像一些新锐超市品牌,如淘小胖也计划进入重庆。”0 `8 c$ R! _; i' m8 N; W: P6 a8 k
所以,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现在的永辉需要守住重庆市场。
( i4 n! G2 T$ @& [; m6 V- @但靠现有的线下门店体系,来不来得及是一个问题,投入大则是另一个问题。8 j/ m ?3 d; q+ w
有市场人士告诉《商业观察家》,永辉现在的重心都放到线下门店的梳理。到目前,永辉完成调改的门店已达93家,预计到7月底,永辉全国调改店将达150家。做这么大力度的调改铺展,永辉线下业务需要的资金量非常大。且后续运营需要磨合,产生效果会有时间周期。
, n1 x) d; `7 o% t8 K( c4 i而通过到家业务则有可能会“更快”,因为前置仓到家业务不需要考虑线下门店的运营。同时,通过到家业务来争市场份额,也能与其他超市品牌形成差异。永辉在传统商超中,规模化做到家业务的能力还是相对更强的,毕竟也“烧”了这么多年。8 E* V$ u- K- {
另一方面,重庆到家市场也大——重庆的线下超市盘很大,那么,线上的超市盘也不会小,从各路“人马”要进入重庆来看,重庆的市场盘在当下应该是相对比较“理想”的。5 C2 }* O9 O/ X* p: R, c
在重庆到家市场,永辉所面对的竞争也可能会相对小,可能不会像在福州那样,会遇到朴朴这样的强大竞争者。
7 s$ P+ b1 n' \) Q目前,朴朴超市没有进入重庆,但进入了成都市场,有市场人士告诉《商业观察家》,朴朴当时选择先进入成都做西南市场,而不是选择先进入重庆的一大原因是,他们认为成都当时的人才更多。
, O: h+ [, D- N+ k9 w3 J+ E( x+ x+ I+ g" c7 b4 O7 ~9 X! i- t
/ c0 s2 d0 Y4 A/ u
三 ' R( w2 N" k9 S; C
朴朴
/ w* j' b2 O Q! q/ }' P2 j6 O$ F: |
7 z8 y' y6 L9 k6 y1 P* h5 t6 [朴朴在当下可能也有很多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1 G$ k; e5 \# C5 }1 e
一是,朴朴当下计划IPO上市。那么,在一个“存量”市场里继续做“大消耗”可能缺乏意义。
8 r' x* i2 `/ ? ?1 j二是,朴朴近期也开拓了新城——泉州。
3 X) F2 b: K1 {% @- K& j3 M三是,在珠三角等市场,朴朴面临美团旗下小象超市的竞争。% y( V' z0 J( R* f9 t
小象超市在深圳的到家订单份额,据说已经超过了朴朴。在广州,小象超市则在持续“进攻”。8 ]9 z( M W* \6 Q) o
所以,前置仓生鲜到家市场也发生变化了,现在,小象超市成为了整个行业的最大威胁。那么,赛道内其他企业的精力与资源肯定也需要往最大威胁的方向去倾斜。
9 k; t- o/ D9 I; `怎么倾斜?要么,这个赛道里的其他企业,纷纷“倒下退出”市场,进而将所剩资源都集中到一家,或少数一两家企业身上,进而让这一两家企业能与小象超市“共存”。
" y6 P f P3 |美团肯定是倒不了的,赛道则还是需要第二名的。
; c' q' c0 _& r: T7 q! P: x如果是这样的发展方向,永辉可能不是朴朴的最大威胁,因为永辉有线下业务体系,与单纯的前置仓生鲜企业存有差异,而有差异,就可能存活。8 _) }* R9 J! Y. V( c, y e
要么,就去“抱大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