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靖康二年(1127 年),金兵铁骑踏破开封城垣,徽钦二帝被俘北去,立国 167 年的北宋王朝轰然崩塌。! `- J# T) D4 u* e
这场惊天剧变中,曾威震边疆的杨家将却不见踪影,不禁令人发问:昔日忠勇的将门世家,为何没能在国难当头时挺身而出?而北宋灭亡的罪责,又该由谁来承担?
3 t( i" r$ T. x
( K+ x$ K9 J# P3 e; C" d0 r$ X$ Y
* J+ u7 ^9 Q1 R* X. |# W- D5 A. ~) ]" p |
- O* e5 A" l+ E% g
杨家将自杨业起,三代戍边,堪称北宋的军事脊梁。杨业原是北汉建雄军节度使,因作战勇猛获 “杨无敌” 之名。北汉覆灭后,他归降宋朝,成为初代 “杨家将”。
' ^* c: S4 W0 P9 B7 q980 年雁门之战,面对十万辽军,杨业仅率数千守兵,在援军无望的绝境下,绕道敌后发动突袭,以少胜多击溃敌军,创造军事奇迹。
/ W1 L' Z7 p8 L: R1 _; [
( N% y2 J. {- ~" q" |- ]! J
: o/ l7 H- t4 ~' n( L0 M1 ]+ h然而 10 年后北伐,东路军溃败导致局势逆转,监军王侁以 “怯懦” 相逼,强令杨业出战。明知是死局,杨业仍率军迎敌,最终在陈家谷力战被俘,绝食而亡,长子杨延玉也战死沙场。 0 l4 G/ ~" J* ?4 {; i
杨六郎杨延昭继承父志,驻守边境二十余年。他治军极严,与士兵同甘共苦,所部战斗力强悍。辽军对他又敬又怕,称其为 “六郎星宿” 下凡。 N% f( T b/ {' p, g
杨延昭病逝后,其子杨文广凭借军功升迁,还得到范仲淹赏识,随狄青平定侬智高叛乱。1074 年,75 岁的杨文广仍心系边关,向朝廷献策御辽,却在未获回音时溘然长逝。
. p4 W; e; p- w+ T: j此后,杨家后人才能平庸,加上北宋 “重文轻武” 政策打压,武将地位一落千丈,杨家将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 t- q7 S3 ^/ g9 p; @4 R$ \
# F1 y2 n# a( A
8 ]) v) }7 w- S: j北宋灭亡时,杨家将早已人才凋零,即便有心救国,也无力集结起一支能扭转战局的力量。& L. N% s2 g# O X' h8 r7 s5 m* H4 K
而且北宋灭亡速度极快,金兵从南下到破城仅用两年,杨家后人分散各地,根本来不及组织救援。 $ o- m7 F. \1 n9 j
关于北宋灭亡的责任,长久以来争议不断,王安石、司马光和北宋皇室都被推上风口浪尖。
8 m9 y7 { \8 O$ O" P2 @. p
- ^! l: |3 j2 E! w; b3 E; B1 Z) W3 o( i/ O7 ]% R9 I
3 q% Y! q+ t( l3 W ^/ P王安石变法旨在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财政上,均输法调节物资供需、平抑物价;青苗法让百姓低息借贷,抑制高利贷;市易法打击商人垄断,稳定市场。+ @ T7 s1 R' m2 m1 R% B
; |+ u' l$ f$ m* N
7 E0 a7 m: {8 T
这些举措增加了政府收入,也减轻了百姓部分负担。军事方面,保甲法强化地方治安、储备兵员;将兵法改变兵将分离的弊病,提升军队战斗力;保马法让马匹数量和质量双升,还节省养马开支。- l6 ^3 O" B! U3 S# K
“熙河开边” 更是收复六州,让北宋在对西夏的战事中占据优势。但变法在执行中走样,部分官员为政绩强行放贷、提高利息,引发民怨。新旧党争也愈演愈烈,消耗了朝廷大量精力。* K1 r4 v! }$ k# |1 E
司马光作为保守派代表,全盘否定新法。他缺乏军事才能,却胡乱干预军事决策。1056 年宋军与西夏交战,他给军事长官出谋划策,结果导致战败。
$ H1 w1 b& r( S3 ~+ O" e任宰相后,他将王安石收复的安疆、葭芦等四寨割让给西夏,只为换取短暂和平。他不顾新法中的合理部分,强行废除差役法等政策,导致社会矛盾加剧。/ m) o! J+ o% v$ v4 Y2 u, ^
. B/ i( }, _! O( m5 U5 W8 N& G" A; o: f0 N
. b- ^5 D8 G& k
: r A2 k# J5 \2 R- H9 u% a1 r5 Y
+ s2 `2 H( m' h( H9 H0 A' S司马光的所作所为,使北宋刚有起色的局面再度恶化,军事和财政优势尽失。; l; c# Y, M$ v) z; o7 S
4 {# v3 @5 q7 q9 \- n( A
" C( ?5 o0 R/ n3 r! |
+ b9 o- R, y" n3 `5 C; v
I L4 T4 \' Q9 ~然而,北宋灭亡的根源,在于皇室长期推行的错误国策和君主的无能。
9 j5 U4 @& }+ U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确立 “守内虚外”“重文轻武” 的治国方略。他亲征辽国惨败,不仅损兵折将,更让宋朝彻底丧失进取之心,转而全力防范武将。8 g# c0 g8 `- e/ y8 T1 e7 E) l% H
此后的皇帝中,除赵匡胤和宋哲宗稍有作为,其余大多平庸。宋真宗毫无功绩却效仿汉武帝封禅,劳民伤财;宋仁宗虽以仁闻名,却放任西夏崛起;宋神宗支持变法却不够坚定,半途而废。0 C9 r0 Q7 M+ t. t& E
到宋徽宗时,这位书画造诣极高的皇帝,治国却昏庸无道,重用蔡京等奸臣,导致朝政腐败、民不聊生。在他统治下,北宋内忧外患加剧,灭亡已成定局。- l: X: R# j7 ?6 l
; B [) G% a- J( @& r
1 m# k; E! h; U5 A9 Q0 }; c# h; `; S+ s& {, v
1 z+ X: k1 R3 }1 `北宋的覆灭,是杨家将衰落、变法争议、党争内耗,以及皇室错误治国理念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3 n4 Z. M) ^$ B: V这一历史教训深刻表明,一个国家的兴衰,不仅取决于军事力量,更与制度设计、政策执行和统治者的能力密切相关。; D& f0 h" f* v3 x3 Y
文章来源:野史下酒|有趣的历史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