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 o- [+ f6 c7 i" G6 j
4 I: G* R2 s0 r
科技赋能让端午这个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传统节日焕发新的生机。在江西德安博物馆,3D数字技术可以让游客全景式欣赏文物的细节。端午假期,这里每天接待游客数量超6000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0%。
3 J- [0 x& @' v
( \- o/ o. Y9 c( [2 X$ H8 M! o4 X. @& S) A9 v' {, E
9 B' q8 g8 {# o% s
总台央视记者 古峻岭:这是一对儿来自南宋的粽子,距今已经有750多年了。由于长期脱水和碳化,它的体积比原来小了一些,目前只有六厘米长、三厘米宽。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外部依然包裹着完整的粽叶。我想对它更多观察,但是作为文物,它只能被罩在玻璃罩里,恒温恒湿地保护起来。但是没关系,现在我有其他的办法,全方位地对它进行零距离观察。 w5 d; s& ^: f' j% U( n
" p! p$ n0 F0 a
V: M( q. i8 T5 f, p
1 y7 p3 \9 b7 q/ @9 n/ a; c+ o
借助数字三维技术,可以把它进行360度的任意旋转,还能够缩小和放大,这样我们就能够观察到更多的细节,了解更多的关于它的秘密。( J7 T% H* d( q. c3 E6 T) _) Z3 L
9 I' i0 Y `2 z6 H* y) A2 p2 f
端午期间,各地都在推陈出新。$ N$ p* s6 r# q" M
' ~6 ]; Z1 O% ^/ W G9 w
在江西南昌,旱地龙舟赛、端午蹴鞠等趣味活动吸引了不少小朋友参与。在深圳福田的粤港澳大湾区龙舟赛,龙舟队伍由无人机迎接入场,龙舟“点睛”则由机器人完成,吸引了约4万名观众到场。
7 K/ t5 E% G! M) S" E( t2 ]- t4 s2 n' _1 I7 n
* k, o7 g6 ]% e
! v) y4 i6 q& m+ r+ W在四川南充,随着无人机编队从广场腾空而起,一个以龙舟队“指挥官”为灵感创作的卡通粽子在夜空中挥舞着鼓槌,为“龙舟竞渡”呐喊助威。" V- ~; Y9 }) d) g+ f' n
, ^) z* a" `. [6 l
, ?# r7 F" y S- i5 h2 Y6 A& D+ V( U- X( \) L4 G9 r/ Q
无人机团队飞手 郭登卫:从设计编程上,我们融入了龙舟等传统文化元素,特别是我们用800架无人机组编成卡通粽子,也向广大市民送去端午节祝福。/ N. ?+ k& i6 C, M# w8 I @+ P
4 M$ W% y5 O& _# F6 Z+ ?# n- \$ w9 V' t# D [
9 `( p1 G) s: ~/ M) P7 x5 B; { x科技赋能也在向乡村延伸。在四川龙泉村,机器人和机器狗组团舞蹈,模拟着高难度动作与游客亲密互动。
: s+ e" Z& q0 T7 q8 Y% r+ n7 n/ O: K' g* K& j( |
(总台央视记者 王世玉 古峻岭 张伟 郝毅杰 杨萍)% `) g+ i5 p, T9 W
原稿点击>>750多年前的粽子长啥样?3D视角带你看细节-重庆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