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产炒热的自行车,价格崩了?

[复制链接]
查看2140 | 回复0 | 2025-5-21 16: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折我也能卖!”3 s  ?: j( V' ~! {: ~
北京某自行车零售商在谈及高端自行车品牌崔克(TREK)有车型打五折时,毫不犹豫地说道。
6 H1 n/ ]7 ?3 R! K以目前崔克淘宝官方旗舰店的官方折扣来看,仍有多个车款给出了5000—20000元不等的降价幅度。( q& j  }0 n/ S. O3 E! T
$ y! F- b0 \. T0 |
被中产炒热的自行车,价格崩了?-1.jpg
: }  d1 y' n3 T; Q
图/电商平台截图4 ]: q- }4 c. C
降价的远不只是崔克这样均价五位数的自行车高端品牌。早在今年年初,捷安特PCR LTD2就从4998元降到了3998元;4月初,去年还卖四千多块钱的美利达入门款公路车“斯特拉95”陡然降到了2598元。
, Q* J7 _2 T7 e  y6 a3 R. {天气正好,骑行的人似乎并没有减少。但这前两年还要排队甚至加价买的自行车,怎么就开始狠狠打折了?
4 d  m9 L9 c- a8 _' @4 I自行车,开始折着卖
: j- F, H% R; Y/ ?阳光极好的周末上午,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北京市石景山区某喜德盛专卖店里仅来了一个顾客,而她只是送车来保养的。
- P- F, f! a) K; H0 R8 r# L  z店员小顾介绍道,店里的中端车好几款都降了一两千块钱,高端款有的更是给出了3000元上下的折扣。
( i2 W- p( d$ b. C
* u5 Y. A- O! A; d  N" i
被中产炒热的自行车,价格崩了?-2.jpg

/ `& U6 [3 n4 e. K4 r9 E* p图/梁婷婷
3 e) i  Y( T6 F/ W2 d小顾所在门店主打中高端车型,其中喜德盛AD7在降价3000元之后,成了万元以上车型中最火的一款,“车没那么好卖了,但这款打完折有段时间都卖断货了”。
) z$ Z- o1 B  ^9 D就跟三年前断货一样,不管是近年来热度颇高的国产品牌喜德盛,还是大众认知度更高的捷安特、美利达,乃至车友公认的高端品牌崔克、闪电(SPECIALIZED),这一次几乎都没能避开降价大潮,而降价的促销效果非常明显。
$ ?1 Q! Y9 B2 p7 W一位资深骑友也对有意思报告表示,去年看中了迪卡侬新出的一款高端车型,但四万左右的价格让他一直没能下手,最近发现车降到了三万上下,原本已经凉掉的心又长上了草。
$ ~/ @0 r" g+ k小顾卖了好几年自行车,前两年“骑行热”时,也在其他门店里经历过忙个不停甚至没车可卖的日子,但今年风向变了,“差不多一直在降价,最近一两个月特别多”。
: w5 B- C% c' F9 T  ^0 `; Q对于业内人士来说,自行车打折可能发生得更早。  w' L1 _5 k+ ~2 F' K/ `/ Z
王敏是北京两轮单车俱乐部创始人、石景山区自行车运动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也是捷安特、美利达、LOOK、大行等知名自行车品牌的零售商。往年的八九十月是自行车下半年的销售旺季,但就他的店铺经营情况看,从去年七月底行情就开始差了起来。
! n5 T4 c6 A- `* E1 ^6 q到了今年更是明显。“一万块钱以上的车,一家店去年一年能卖出去五六百台,现在一个月都卖不出去五台。”王敏说道。# y3 {/ H+ H1 U9 ^9 N" }
不过相比之下,中低端自行车受到的影响更大。2 [4 o) w. e7 e" ^
王敏刚跟员工开完例会不久,简单一盘发现,这个月店里捷安特的平均单价约4500元,美利达则是2500元上下,比起去年低了有数千元之多。7 Y- Z0 j# _. j9 V7 t
王敏对有意思报告解释道,虽然高端车也在降价,但本身产能就比较有限。而中低端车款的市场总量更大,学生车、通勤车相对还是刚需,降价促销的情况会更多。9 D" L* W5 Z; F9 _5 W; T2 g5 Y
前职业自行车手罗雪,如今是圈内颇有名的车店老板,他对此也有相似的感受。由于顾客多是老骑友,车辆价位也多在万元以上,降价潮对他的影响并不大,店内的客流也没有明显起伏。
, X; p: ~; {' |( [: E- B2 U而一度广受追捧的英国自行车品牌“小布”(Brompton)相对来说价格也还算稳固。
5 Z. _5 L4 ^' i6 \; ~3 ^3 p国内最大的纯色小布骑友群——“布焦绿”的群主木头瓶子表示,并未听说北京有小布降价的消息,不过今年年初的三款亚洲限定车,按照同样配置,倒是确实比去年的百万限定车要便宜了一些。) E' x' Q( j: x3 x" w; @
真卖不掉了?: k* ]3 h9 b; k( g7 h
2022年春夏以来,但凡是一条平整点的路上就能见到有人骑车,有人开始蹬共享单车去办公室,也有人踩一辆价值不菲的闪电到安福路喝咖啡,还有小布车友呼朋引伴地来一场Cityride。
: d( i# h% W  [
/ A# P9 z% v) |* T& G
被中产炒热的自行车,价格崩了?-3.jpg
. a9 p/ @: D0 k4 Q
图/受访者提供
( P& f" I# c8 A% }那时候,骑行从资深车友的几十公里远行变成了一种嵌入都市的生活方式,买车也从挑车、付钱、提货变成了挑车、付钱和等着。如今不过两三年而已,自行车怎么就从一车难求到了打折卖的地步?
# z9 t$ v) G  a8 c5 T5 w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一波降价代表的是整体的行情,并非个别厂商或零售商行为。 王敏解释道,自行车销售途径颇多,但主流厂商大都严格控价,不能随意打折,有些品牌甚至要求不能跨区域销售。. g8 |$ K) [! b/ F
所以当大家都选择降价促销时,基本就意味着库存的车多了,车确实卖不动了。
! P, j% i9 i5 L- g全球知名自行车零部件制造商禧玛诺(Shimano)不久前发布最新业绩报告时提到,中国骑行运动愈发普及,市场需求强劲,但2024年底以来市场库存就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h/ b+ o$ r+ ^2 C2 m" Z+ w5 S# W
自行车的主体包括车架、轮组和套件,而套件的核心零部件变速器市场,长期由日本禧玛诺、美国速联(SRAM)把持,尤以前者为甚。
; I3 y7 R0 L+ L" F6 K3 e2 i$ p资深业内人士王志林(化名)表示,前几年的一车难求与禧玛诺套件供应不足有极大的关系,凑不齐一组套件,国内加工厂就无法完成整车组装。) G4 t/ A2 }( |& B# l
但等到市场供应逐渐稳定后,全球经济环境发生变化,自行车的最大市场欧洲陷入疲软,作为全球最大自行车生产和出口国的中国开始将多余的产能转向内销。' {. e5 G5 u  i
“这两年国内骑行确实很热,但新出来的车厂、车店更多,加价、等车的现象成了过去式,现在就是要在现货市场‘拼刺刀’。”王志林强调。: D4 K. G: y; G8 {" a9 @% Y+ ^
至此,几乎整个自行车行业都被卷入了降价清库存大战之中,而这一次的形势比起以往任何一次或许都要更为严峻。
' T% j+ ^& M% F# M6 J  E. i  g“也有人说车厂是为了升级新款才降价出清,但春天正是骑车的好时候,这并不是清库存的季节。”北京自行车俱乐部联盟副理事长、铁刷自行车俱乐部创始人孙键指出,导致如今自行车市场降价促销的原因颇为复杂,但从销售角度而言就是供过于求,而市场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从上而下概莫能外。9 d& L6 I$ ^3 Z' G6 |: e
不止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眼下说自行车市场“凛冬将至”恐怕也不为过。
8 c( i8 K. B- X还会继续“折”吗?- w; O$ ?* S5 v* w" @8 s: P  X* l
全球自行车市场早就不行了。 特别是在中高端自行车的核心市场,北美和欧洲自行车销售早已显现出疲态。$ b; {, U+ T. w
反倒是中国,2022年以来在高端自行车和公路自行车领域有了相当明显的成长。 即使是自行车主动打折促销的现在,骑友们的消费力仍旧可见一斑。, u0 S9 P8 G: B* T6 m- _& X
& W) U/ c% k. O8 m/ m, n/ M- r
被中产炒热的自行车,价格崩了?-4.jpg
1 A$ N& o2 Y( v$ K" b
全副武装的骑友们在骑行活动前合影。图/梁婷婷7 t3 V* Q3 N) h5 V4 o/ V0 M
炼丹炉大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淘系平台自行车/骑行装备/零配件行业销售额整体同比增长超100%。3 u7 I( }, k1 |1 R8 y' O
捷安特集团财报也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9%,就是得益于OEM(原始设备制造商)订单反弹和中国市场的强劲需求。! U, n: K. j" M
有观点认为,骑行作为一项运动终究不是刚需,骑行热的“退烧”也是自行车开始打折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更多人士认为,对于这个更多被骑行运动爱好者驱动的主流市场来说,一时兴起加入的人群只是贡献了热度,却不足以影响市场的走向。
, C! x! s/ s7 Q$ C不管是喜好长途骑行的孙键,还是经常组织城区骑行团的木头瓶子,他们都觉得身边的骑行爱好者并没有减少。入夏以来,加入木头瓶子“布焦绿”骑行群的人也更多了,目前骑友已有超千人。2 K$ b0 p: q& I% g
/ i& Q5 u( S- x9 X. N) n
被中产炒热的自行车,价格崩了?-5.jpg

' x5 M$ W; R0 u9 u8 A( Z8 J“布焦绿”的骑行活动照。图/受访者提供/ V$ I" o& \& R2 d- p, g9 w2 m, J
问题在于,虽然需求还在,但供给显然“爆表”了。对此,王志林举例解释道,原本小镇上有10家小卖部,生意兴隆,但现在开出了100家,打价格战反而是正常的市场行为。9 z" }4 c: W- a; B, [0 R
今年五月初,孙键从2025上海国际自行车展回来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冒出了一大批国产整车新品牌,其中既有代工企业转做自有品牌,也不乏行业外的入局者。“大家都能看到市场变冷,但之前热的时候已经把钱投进去了,不上也得上。”他说。
$ ?3 R  Q7 H0 j% l! a( R$ Y$ ]/ E车店也是一样。罗雪表示,比起几年前,北京的车店感觉多了一倍。
0 I6 v" D# N' [他指出,自行车不仅是一个相对重资产的行业,线下的维修保养更是考验专业度与扎根行业的耐心。当盲目买车的人不得不把车二手卖掉时,趁热入行或是疯狂扩张的车店老板恐怕也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 [' c5 q' |6 N( d2 P深耕自行车行业二十五年的王敏对于行业的转冷早有预期,他甚至给出了一个颇为激进的推断:未来两三年里全国线下自行车门店可能会关掉三分之一,降价也会成为行业常态。
# R& Q3 }; e2 b, D# F但更有意思的是,包括王敏在内,几乎所有受访者面对这样的行业寒冬都表达了相似的长期乐观态度,认为此前市场的高速增长本就不是常态,如今只是向着正常状态回归,而这场寒冬将成为一次重要的优胜劣汰过程,由最终幸存的工厂、品牌以及门店共同促成整个市场的规范与稳定发展。
- V7 x9 `9 z  i" E# q4 u孙键总结道,自行车在结构尺寸等方面早已定型,难以出现革命性变化,但骑行文化已经在国内慢慢形成,有关部门对于自行车文化活动也给予了大量支持,这些都为行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j* q9 e' Y4 |0 D$ g8 k, P5 t他表示,过去以生产低利润率、中低端产品为主的本土自行车品牌,若能借此机会持续“内卷”,在材料、工艺、设计等方面快速追赶,以我国的加工与生产能力,未来突破海外品牌的高端壁垒未尝没有可能。
* z& V  E( Y5 w' a3 S; _对海外高端车品牌如数家珍的罗雪,自打开店以来就选择做全系列国产车,或许就像他说的:“自行车没什么高科技,国产手机都能越做越好,多给自行车一点时间也不是不行。”+ F' q1 s$ i5 I4 v. L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2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2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