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中医刘家福!中医常说“湿气一重,百病缠身”,往轻了说,湿气蒙蔽脑窍,会有头晕、困倦的症状;如果湿气上扰头面,皮肤就会变得油腻、爱长痘;如果湿气困脾,消化就会出现问题,会有消化不良、大便不成形、腹胀、腹痛等不适。% r+ k8 g) B/ j. F- |
, O! H% C4 m" N$ N' n
( W$ u: d0 |8 y8 i1 { i
而往重了说,湿气久聚不散,会化痰,也会生热,当痰湿积聚,就会刺激囊肿、息肉、结节、脂肪瘤这种包块病形成,而湿热不断灼烧津液,就会形成结石。另外,湿气深入经络,还会影响气血的运行,时间久了,必然会造成血瘀,如果血脉经络中有瘀滞,像是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也就随之而来了。- j. k$ T$ h( h- o1 j
/ W: i {: s+ i) e& k/ a
5 z7 y2 T+ A7 V0 }所以,湿气生百病,绝不是一句玩笑话,希望大家都能够重视起来!今天给大家分享2味药组成的一个小药对,对于化湿除湿,改善湿气体质,是具有不错的效果的,很适合湿气早期,症状不严重的患者,用来调理身体,可以从根本上预防很多疾病。. I. Q$ k2 \" s5 E2 t3 Q
; s4 O/ {( v/ |) b- q
/ e$ e3 z. h0 s: S v# V这2味药就是茯苓和薏苡仁,它们是公认的祛湿黄金组合,很多中医在组方用药时,都会一起使用,其中茯苓,性平,味甘淡,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健脾宁心、利水渗湿的功效,一方面可以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水分和湿气,改善头晕、困倦等不适,一方面可以增强脾的运化功能,只有脾运有力,水液代谢正常,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湿气形成。
7 G% x( s: ^! Y! U. Q1 @ ?
$ `$ y2 ^7 y6 l# z( S( u$ } o) X9 R: A# C: Y. X! h- Y8 q
而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归脾、胃、肺经,它的主要功效是健脾止泻、利水消肿,一方面可以通过促进尿液排出的方式,帮助身体排出湿气,改善小便不利、水肿等不适,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缓解腹泻,同时还能从源头抑制湿气形成。
% p8 z4 P. _/ S5 {9 N! I5 l5 b7 O! H" x7 X, Z% e! l4 D
, {0 _& X9 g/ \4 i3 j
这2味药都有祛湿健脾的功效,一清一补,既能化散一身水湿,又能从根上避免新湿生成,用药一段时间后,如果发现乏力、消化不良、腹泻的症状有好转,那就说明湿气体质正在改善了,如果说你的湿气症状比较严重,或者已经发展到囊肿、息肉这种程度了,那就需要在经过中医辨证后,根据自身的具体病情,在祛湿的基础上再加味其他中药了,比如想要消肿散结,那就得加味夏枯草、牡蛎,如果体内有瘀滞,那就需要加味三棱、莪术来活血化瘀了。
- n$ O4 L5 F3 v9 X1 q好了,今天就先分享到这,如果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可以随时留言给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