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三角政坛引发震动的朱晓明案,因其涉及省级经济管理核心部门与地方主政经历的双重背景,成为观察江苏省反腐败纵深推进的重要样本。这位曾执掌省发改委、主政镇江的女厅官,于2025年4月15日被江苏省纪委监委通报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此时距离其卸任省人大民族宗教侨务委员会主任已逾两年。4 W2 t2 M* E; ~' y. X4 P) c0 D
* k$ c) I8 H9 b, Z7 D; O3 `
9 L4 E! K# H' n% w8 j9 l1 Z" D
公开履历显示,祖籍镇江、生于南京的朱晓明,其仕途轨迹与改革开放后江苏经济发展脉络高度契合。1982年从南京工学院环保专业毕业后,她进入南京大同被单厂工作,这段四年半的企业经历为其后来主导产业政策埋下伏笔。1986年底调入江苏省计经委,标志着其正式踏入宏观经济管理领域,在此后三十余年间,从普通科员逐步晋升至正厅级领导干部。* A3 T/ ^4 X, R" F2 n" m+ i/ P
( f: e9 B0 C! d- V8 @, m. m# Z6 j, I+ t, U& M, `' ?" t4 T: ]& Z
值得注意的是,朱晓明的专业深造路径具有典型时代特征。在1995-2003年间,她先后完成南京大学涉外经济与行政管理研究生课程、江苏省委党校政治经济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业,2008年更赴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二班脱产学习。这种阶梯式学历提升,既符合当时干部培养机制,也为其后续担任要职奠定了基础。3 c$ k0 W$ V0 s+ R" ]
$ j3 y$ z7 J3 ]$ r; ]( s
% e C m: ?+ E: Q+ `% E4 v- g
2004年成为其职业生涯的关键转折点。时年44岁的朱晓明升任省发改委副主任,开始进入决策核心层。在分管规划工作的五年间,正值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启动阶段,其主导编制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于2009年获国务院批复,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转任省统计局局长后,她推动建立全省经济运行预警系统,这项创新在当年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上获得表彰。+ Z3 ]; z; U1 `1 h+ I) c: w) O
, M- U* G/ w2 q
+ B* D6 V! C* X$ _/ T+ n2 v2 m4 k2012年2月,朱晓明迎来地方主政考验,赴镇江任代市长,半年后"转正"。主政这座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四年间,其力推的"新兴产业倍增计划"使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12个百分点,但大规模招商引资背后潜藏的政商关系风险,如今看来或许已成隐患。2016年底重返省发改委任党组书记,次年接掌这个全省经济中枢部门,其任内主导的"不见面审批"改革曾作为典型经验全国推广。
2 b5 P( Y0 y4 e [( d& ^' K
/ e+ n. L3 N) V; r+ ~; W1 M5 o
: d! F2 \: ^7 b2018年转岗省人大民族宗教侨务委员会,标志着朱晓明逐步退出实务部门。然而据知情人士透露,其退休前后仍通过特定渠道保持对某些项目的关注,这种"退而不休"的现象可能成为违纪违法的导火索。值得关注的是,纪委监委通报特别强调"原主任"身份,表明其涉嫌问题或发生在任现职期间,且不排除涉及既往岗位。
" J$ Y0 M+ I9 _' H" @! Y
3 y/ S9 g* i; P9 J: f5 c- {+ v% X
从违纪通报的时间节点分析,朱晓明案具有三重典型性:其一,作为已卸任两年多的正厅级干部被查,印证纪检监察机关对退休官员的追溯机制;其二,其工作经历横跨宏观经济管理、统计监督、地方行政三大领域,反映出重点领域反腐持续深化;其三,案件发生在党的二十大后反腐败斗争纵深推进阶段,彰显中央"永远吹冲锋号"的坚定决心。' ?; x% ~, G& C5 n4 b2 h' }
值得注意的是,朱晓明并非江苏发改系统首个落马官员。早在2021年,曾与其共事的省能源局原局长陈某就因受贿罪获刑十一年。这两起案件的时间关联性,提示着纪检监察机关可能在深挖系统性腐败问题。而朱晓明曾深度参与的沿海开发、产业基金等重大项目,其决策流程与资金流向或将面临严格审查。
1 v. T3 u: f' l+ Z# c" R6 G. v' f4 T4 M5 ? `$ u% W, l
' A7 n% I" F+ o7 b目前案件仍在调查阶段,但已有三个观察维度值得注意:首先是政商交往边界问题,特别是在新兴产业扶持政策执行过程中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其次是统计数据的真实性问题,其主政统计系统期间正值经济增速换挡期,数据质量关乎宏观决策;再次是人大系统的监督效能,如何在民族宗教、侨务等特殊领域构建防腐机制。( X2 _ U; F/ K
随着调查推进,这起案件或将揭开省级经济管理部门权力运行机制的深层问题,为完善"三重一大"决策监督提供实践参照。对于正处在转型升级关键期的江苏而言,清除阻碍高质量发展的腐败毒瘤,无疑具有特殊的警示意义。
& |: G- z* n# j, x) F% |8 c L; y# q. y
1 A9 X# ^% e1 E8 p+ t: H
信息来源:
, N$ }5 l" G" S, B4 m7 G[1]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任免公告,南报网,2018-03-30
* Y- E7 P$ e+ a3 D[2] 镇江市党政领导任职公示,中国新闻网,2012-028 ^$ L5 ^6 t i6 h. y: Z8 w
[3] 江苏省发改委人事调整通报,中国经济网,2017-01-10+ d0 k! }$ z6 C7 w- B$ l/ e0 ]
[4] 江苏省纪委监委案件通报,2025-04-15
8 q) |5 x1 J2 r$ E
5 A% z9 g$ n9 ^) n$ b4 a+ M7 l* j! l* h! h% L# [7 Z# S- K" I
(免责声明与邀请)本文素材均来自网络公开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抵制低俗内容。如遇版权或人物形象疑问,请立即告知,我们将迅速处理,维护原创尊严。对于文中事件,如存在疑惑或信息不全,请提出宝贵意见,我们将认真核查并修改,确保真实可信。我们坚守版权与隐私保护原则,致力于构建尊重原创、守护隐私的网络环境。诚邀您的建议与见解,每一条评论都是对我们的宝贵支持。让我们携手共创健康、积极、活力的网络空间,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