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没有像英国/欧美这样的「车文化」?

[复制链接]
查看5675 | 回复20 | 2021-6-10 13: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先不谈那些明显炫富的人,在要不要买一台豪华车的问题上,英国人总要深思熟虑一番。
沙王赏金沙a | 2021-6-10 17: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观点:1)中国还没有形成有规模有气候的类似英国“欧美”的汽车文化;2)但是中国正在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汽车文化。* t9 A1 x" \5 J8 Y* x! t

+ w5 ]% O. t3 y所谓“汽车文化”,一定是超越代步/运输等汽车的基本功能之上,被赋予各种精神追求和意义,并被积累传承的“无形财富”。
7 u, j4 _9 w+ `7 ]# V5 P3 O( c# L
+ @1 q2 a% x& ~# X0 I* f汽车文化也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建立在国家文化特征的大框架之下。比如德国汽车文化体现在对车辆机械性能和质感的终极追求上;英国汽车文化充满了复古和乡村风格(虽然阴雨连绵,英国人对开着敞篷小跑在蜿蜒的乡村路上游车河有独特的兴趣);而美国人则对muscle car,drag racing情有独钟,令追求操控的欧洲小盆友忍不住讽刺有加。) a1 r; w6 K0 N9 o# u0 R( D1 A
; D/ X* y, I( ^) @" N' ]
汽车文化的前提是私家车的普及,中国的这个历程不过开始20年,在最近5年才开始覆盖到多数人群。北京私家车在2000年只有150万辆,15年后达到500万辆,15年翻了3倍多。0 K. m5 L/ v) R% U

, Z# g: e: ~% F) y4 N文化追随于物质之后。
  m2 Y4 C% `$ _* O" t
1 e( t, p9 \9 k! g9 ]/ Q' m9 a2000年前,中国本土生产(包括合资)的汽车品牌型号只不过几种,屈指可数:桑塔纳/捷达/富康/标志505/夏利。。。这些车型不过是基本的代步工具。
& N! z, J$ p3 W2 B# g8 c0 t( U6 }( I
( M/ M' v. B) h  `/ Q4 @& U+ y$ E更多的车型,是进口车。最早是苏联的伏尔加(只有高级党政干部才有机会乘坐),东欧来的华沙牌;之后有日系的丰田皇冠/日产公爵/蓝鸟。特别是沿海地区,在80年代中后期走私车盛行,中国军队也参与其中,曾经在海南停放大量走私车让美国卫星发现以为是军事力量在集结(传闻勿当真),皇冠/公爵让第一代中国致富的人群给中国人对车的印象带来了一段难以磨灭的记忆。/ d8 W9 w. E6 _: f8 b7 }
: @7 f; Q9 j+ @
这些记忆,在70后80后的人群中,所形成的更多的是对车的情怀,而非文化。$ o0 T, p2 v% W0 w4 Q

. x# i* U; f8 _+ Z/ ^$ X1 L如果说英国汽车文化中有对复古车的特殊情怀,中国人现在有一些人对旧车的复原是对童年的一种致敬:复原和使用皇冠3.0,尼桑公爵,虎头奔驰。虽然具体表现不一致,但人性在文化的细节背后有共通之处。$ x+ w' U: V6 f' Z& D
) e3 F  \+ |, c7 k# [. R
所以中国汽车文化的起步发展相对较晚,可以说是处于婴幼儿期。
6 Q* U1 [1 y, E5 f% B4 _" }+ g- ^5 |
5 t% A% h1 ~2 {9 g& F# P& L但也出现一些自己特有的地方:2 l/ M# t" N- Z% f% A. Q. b
  x' @  u( [' h$ ?+ q9 n' f* Y
1.处于幼儿期的中国汽车文化在成长阶段赶上了互联网的大潮。中国类似英国MG Car Club这样的车友会一开始就是在互联网上孕育诞生的。各种车友会都依托网上论坛(bbs),形成非常迅速。一些网站因此也发展壮大,比如早一些的爱卡,最近已经在美国上市的汽车之家,其人气都是靠开设对应车型的论坛积累起来的。这样的车友会形成非常迅速,但往往比较松散,腐败(一起吃喝玩乐自驾游)几次就算成立了;因为爱卡,汽车之家的论坛是以车型而不是品牌为分类依据,所以车友会也主要以具体车型作为区分。因此车型的存续会直接影响车友会是否存在,车友换车后,基本就会离开原来的车友组织,车友对车型的认可大于品牌。
- e+ @( j; {' r- N0 D: ]: r% U$ z2 ?1 k) k# [* d
2.类似中国足球,中国车迷车友因为本土品牌孱弱,因此多对他国品牌形成忠诚度当作类似足球的“本队”,形成各车系品牌的口水鏖战。例如网络中最多的就是"德系”“日系”的永恒大战。身为中国人,却为德国和日本车各自为营,争斗不已。因为大众车系(奥迪)在中国的特殊地位,大众粉丝被称为“大众神教徒”,对各种车系进行攻击,因而也被各种车系反击。在口水战中,各路“键盘车侠”脱颖而出,形成以车系为分类的网络“段子”文化。例如:A) 高速公路上,帕萨特向途观求救:“大哥,后备箱还有机油吗,给我匀点?”途观:“后备箱里没有了,发动机上面有,要不我舀两勺给你?”,一辆奥迪车停下来,大方地说,用我吧,我后备箱常备十几瓶呢!边上一位斯柯达奇怪地问:大众的发动机需要机油吗?我也看了那根尺,没看到油啊?我还以为大众的车不需要加机油呢!迈腾说,我靠,我一直以为迈腾的动力就是靠烧机油的。后面是速腾司机大喊,快点躲开,轴断了,车失控了!所有司机都哭了,“前面凌渡太宽挡着了,躲不过去啊!”' P6 m, m; t; }- g5 f
B)鲁镇的汽修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门面一台举升机,用来做一般性维护保养,可以更换机油。开车的人,车子到了保养期,每每花五百来块,买一桶机油,靠门面外站着,等车子换好机油再开走;如果肯充一W元VIP,那就能享受贵宾待遇,但这些顾客,多是国产车主,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BBA车主,才踱进店面隔壁的VIP休息室,要一杯咖啡,慢慢地坐喝等待车子保养或者维修。
. X4 e1 F6 z: ?/ X0 S" X% c3 U3 [  _& i. w7 {% W
我是汽修店里当学徒,在外面做帮换机油的事。我整天的站在店里,觉得有些单调,有些无聊。只有孔大众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 i2 ^+ z4 C4 l5 B: m' S, A$ h# g* \& m4 @* Y4 V3 b
孔大众是办了会员卡而在操作间等待的唯一的人。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防撞钢梁、独立悬挂、涡轮增压,让人半懂不懂。因为他姓孔,正好又开的怕杀特,取下一个绰号“孔大众”。他到店,所有的顾客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大众,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维修师傅说,“加一桶机油,要全合成的。”便排出九张大钞。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的锦湖轮胎一定又爆胎了!”孔大众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在高架桥上开着双闪换备胎。”孔大众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米期淋、固特异我用不惯,再说大众大品牌选的,会有错吗。。。”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空腔注蜡、激光焊接,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0 \! Q4 r8 G2 h" P4 R% {

1 b/ l4 w" m8 B" T9 \有一回对我说道,“你有车吗?”我点了头。他说,“我问你,知道加机油怎么样才能不洒出来吗”我想,开神车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孔大众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会罢?……我教给你,记着!将来开4S店时候要用。”我暗想我开店还很远呢。孔大众用指甲蘸了一点机油,想在柜上写加机油教程,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3 G! ?. ]* L/ _8 z' Z8 r3 `
$ _' o8 c0 w( Y  w5 M+ b3 @8 Q中秋前的两三天,店长正在电脑算账,忽然说,“孔大众长久没有来了。还有加机油和修理DSG变速箱的钱没结清!”我才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修车的客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出车祸了。”店长说,“哦!”“他总仍旧是开神车大众。这一回,是自己发昏,DSG严重抖动,锦湖轮胎鼓包都不修理。这还得了吗?”“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是爆胎,然后自然。”“后来呢?””“后来……肯定是死了。”店长不再问,慢慢的算他的账。7 L+ a" a' D6 X

: o4 _/ |# k/ D我从此没再见过他,大约孔大众的确死了。

( E  ?# K! Q) x0 q
; @; A  ^; c+ y. J5 ?$ j& t* c. {1 ^3.在口水战中,各路车托车黑也是层出不穷,真假难辨。其背后是各大厂商的营销角力。
7 X! U4 u# |; K- l* y% q4 U  f# Q" Y( ~
4.中国汽车文化中“中国品牌”相对较弱,因此,一批怀有民族情怀的人了形成较为死忠(hardcore)的车友群体,要比国外品牌的车友更加固定团结。以奇瑞品牌的新奇军(http://www.mychery.net)和比亚迪的迪车会为代表。(http://club.bydauto.com.cn)等等再写
山下佳人2017 | 2021-6-11 05: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后视镜/轮毂/排气管绑红布条
. W4 E' z7 @7 {1 _0 D& p" S换挡杆套一串手串
/ M3 i6 [7 n/ g$ z# l! ?+ X中控台摆一个电动转经轮/观音/弥勒佛
1 e) i2 X) M" z, i1 l内后视镜挂护身符/毛主席像
' N7 f1 @3 x2 b: h安全带口插个铁片/ p3 @5 o" k3 T+ H9 h2 q% e  [' B9 l, {* d& {
座位上配座垫,地上铺脚垫,且颜色要跟内饰主色调反差鲜明2 t- D+ y) A: y* z; l6 B- v
原装音响拆了换个带显示屏的
8 @5 u& m  `# f7 E) C8 v, {9 {7 |8 u车头贴两排led光源
: B; c3 o/ |4 r/ k* j( ?, W先写这么多。
5 U# N; r! }& |+ [曾经有人说见过兰博基尼尾窗贴对联的,我本不以为然,直到有天真的看到有辆微面这么做
推绝队 | 2021-6-11 09:2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既然是中国的汽车文化,那也一定要有中国特色!
3 ^( U% V& i& @据我所知,在国外,很少有把一颗网球嵌进玻璃的,5 Q$ o* {2 }) S' g- C, S$ j
中国有没有像英国/欧美这样的「车文化」?-1.jpg
; C1 q+ }3 M3 \  I6 r% r也看不见有事没事车外趴着个人偶的,* }+ c# k) g$ w8 U
中国有没有像英国/欧美这样的「车文化」?-2.jpg
3 M" S- _  z5 y更没有达康书记盯着看我看,
3 z3 I$ i4 H6 ]% l 中国有没有像英国/欧美这样的「车文化」?-3.jpg
0 G* o" a+ u3 e4 q6 \5 T没有挥舞的大保健(宝剑),9 I. d7 }4 w1 n% E
中国有没有像英国/欧美这样的「车文化」?-4.jpg - K! F  l0 i3 @8 ]( Y! X
没有用贴纸斗段子的,
, E4 K9 U$ j6 W/ L) R+ m 中国有没有像英国/欧美这样的「车文化」?-5.jpg 4 K. R0 {5 e$ z* e) K0 f6 X
中国有没有像英国/欧美这样的「车文化」?-6.jpg 9 s: q# b  }- V, h1 S- O
没有移动的表情包。
% ]* r! N. E9 I, e4 p7 W& D; s' e+ B 中国有没有像英国/欧美这样的「车文化」?-7.jpg
8 Y& q: Q; j# K. P9 T, H; J 中国有没有像英国/欧美这样的「车文化」?-8.jpg
1 x8 }% o9 {. A: c9 a这不就是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汽车文化吗?车文化一定要追随欧美吗?欧美人玩老车,那是他们的姥爷那辈就有车开,我们就一定也学着玩老车?$ R4 I7 ~8 N/ i" u2 n3 q0 }
我们的这些汽车文化潮流,时尚,个性,幽默,把冷冰冰的汽车变为展示自己的带有温度的平台,这不挺好嘛。我们在世界上影响力会越来越大,我们独特的汽车文化也会随之辐射向世界。
. S6 [0 K% _; T+ @过不了多久,Quora上也会有类似的问题,Why can't we create Automobile culture like  China?3 g6 ?) ]# a/ \  W( M9 [3 h: K
好像还有个正在国际化的五菱宏光s
- P! ~# ]: Q1 O+ U, \; v( O 中国有没有像英国/欧美这样的「车文化」?-9.jpg
2 }" d: B8 E( q- I0 @' {1 d3 J2 m这不,邻居看到了我们的大五菱,眼红了!6 T+ L: b/ m( P6 u' J( n" `
中国有没有像英国/欧美这样的「车文化」?-10.jpg
惊问所从乓 | 2021-6-11 21: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由于汽车的历史还比较短,2011年新车销量才赶上美国,因此汽车文化正在形成的过程中。目前已经有一批先富起来的汽车爱好者开始玩改装车,收藏古董车。北京花乡二手车交易市场就有专门卖古董车的经销商,那里可以看到阿尔法罗密欧,80年代的老版劳斯莱斯,Morgan, 第一代法拉利Enzo等经典收藏车。
程玲儿 | 2021-6-12 03: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众汽车工程师一名。
# n2 @& l: S, R; m3 A7 y目前中国还处于第一代人开车的年代,所以还没有汽车文化的沉淀。
* O% ]0 O. B  K3 R; B! v; N+ a
% t' I. W7 S' T  ]+ s中国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近15年私家车才走进普通老百姓家庭的。而之前的半个世纪,汽车只属于公车。楼上大家都提到了凤凰和永久,因为像我们这些20-40岁的人更多的记忆是伴随着我们成长的自行车。在放学的路上,田间山道上,熙熙攘攘的自行车穿梭其中才是我们共同的童年。
7 d/ s/ a9 p3 M# j" o$ k3 @9 p/ m
5 c% t  U. ~3 ]" e% O( l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购买者也越来越多,目前国内千人保有量150/1000左右,低于日本/韩国400-500/1000的水平,也远低于美国800+/1000的量。不过越来越多的家庭日常生活离不开汽车了,大家也开始喜欢自驾这种旅行方式。孩子们现在的记忆从我们过去的自行车变成了各种不知名的汽车,更重要的是新的交通和生活方式改变了他们的认知。不像我们小时那么土的只能玩泥巴,哈哈。估计等再过些年,当现在的生活变成了你我年长后的回忆时,才是汽车文化形成的开始。
. o! ~$ h+ U2 h! W1 V7 k6 C  F! `1 |/ u/ s! v- U! `! s* T
还有,中国人买车基本还处于菜鸟阶段,对于各种品牌没有形成欧美国家那些特定的认识。不过因为大众集团进入中国很早,很长一段时间政府都采购奥迪,所以一般老板爱买奥迪,老百姓也认为德国车结实耐用。这也算历史造成的汽车文化吧。
shuzui88888888 | 2021-6-12 08: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有没有像英国/欧美这样的「车文化」?-1.jpg
6 D1 ^- Z4 Z  V" q5 ?, p
" x1 j6 d$ R1 X在中国由于排放法规和汽车强制报废,和禁止进口二手车,基本上路上就没有什么老车,而且我们国家汽车普及比较晚,90年代才大规模的有人购买汽车,以前都是赵家人才能开汽车的,而且现在大部分的老车都是没有牌照的,只能停在自己家车库里,英国作为世界上最有玩车情怀的地方摩根,宾利,MG,莲花,捷豹,陆虎,劳斯莱斯,这些车路上都能瞧见,而且你们英国政府是允许这些老车上路的, 中国有没有像英国/欧美这样的「车文化」?-2.jpg 4 w! d8 t4 x* J( W# K4 N) [
8 ]) l8 `1 q+ G$ a8 w
: L. w+ X. }8 x( u# F
中国有没有像英国/欧美这样的「车文化」?-3.jpg
7 @( L- Y8 K$ y2 L8 y
7 Q+ p) C$ L! c' m0 m  T美国你可以到处瞧见各种车跑,福特T这种车是允许上路的,这在中国是不可能的 中国有没有像英国/欧美这样的「车文化」?-4.jpg
! f) P; e8 q! W" e4 D/ m% m
  l  c0 Z& f2 t7 ]; ^: K 中国有没有像英国/欧美这样的「车文化」?-5.jpg
( V/ w' c# ]* M' H) |& i
, _8 {5 R1 u: X# i7 H5 X6 | 中国有没有像英国/欧美这样的「车文化」?-6.jpg 5 }6 ?8 l5 \8 C7 C

* u/ \# w0 ?3 ~8 X2 G+ g0 N, k 中国有没有像英国/欧美这样的「车文化」?-7.jpg
7 s% k' P$ l4 b
& F5 @5 o2 T; w1 O 中国有没有像英国/欧美这样的「车文化」?-8.jpg   K5 R9 ~; w% o) g' _* O
# Q* X$ ^! I2 h+ t
中国有没有像英国/欧美这样的「车文化」?-9.jpg 4 y" \9 \) Y, K5 O; V0 M5 \4 G

+ ?7 |  g0 j, \7 {' h; b! v/ q 中国有没有像英国/欧美这样的「车文化」?-10.jpg
2 p0 W7 d4 ]7 ^' \9 R' {; T
, r. w5 U; E, a) w8 x$ J8 j 中国有没有像英国/欧美这样的「车文化」?-11.jpg
" N3 U- B8 x, A3 \6 ?7 B 中国有没有像英国/欧美这样的「车文化」?-12.jpg % H, X3 r7 H& d5 Y# E
" \6 D# m" d3 W! `! ^* O0 g2 {4 J

5 i4 F/ d8 x" u  |  e- _* o! K这些老车几乎在中国都是少之又少的 中国有没有像英国/欧美这样的「车文化」?-13.jpg
# A; H+ x' t" B0 i& }8 O" h
- C1 v: Z7 d) v' p我都要选择死亡了 中国有没有像英国/欧美这样的「车文化」?-14.jpg / q. |; \/ ?+ h9 z
中国有没有像英国/欧美这样的「车文化」?-15.jpg # y1 }$ b* l  y1 x5 {2 ]: H- z% i

3 R3 W- s! R2 O' R4 r& F: V 中国有没有像英国/欧美这样的「车文化」?-16.jpg 9 k7 i( y  P! \

8 s8 `9 f2 ]1 j$ c; W 中国有没有像英国/欧美这样的「车文化」?-17.jpg 5 H. x4 \2 h( A% e- g5 W* I
4 a5 C, [, R5 `+ F5 A4 J. v7 _
中国有没有像英国/欧美这样的「车文化」?-18.jpg
老乡邻试 | 2021-6-12 12: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慢就有了
8 Q( @$ Y' [5 E: p# o  v) T6 C9 Z0 w! X
普通家庭买的起车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
不要崇洋媚外,欧美也没有我们这样收藏一堆汽车杂志的汽车爱好者,欧美也没有追捧不同车系在互联网上演撕逼大战的「车文化」。。。( w: I) u6 h+ W; A, i

& S7 A1 _3 L9 q+ J6 ?- `因为, _3 p: e" Z1 i3 f
& X0 @# U; R( s0 X/ _
! a! s( g3 |8 }

) Q3 t$ u9 n' Y, R
9 i* Z( q* ~& X4 [6 n# b$ M% i0 W/ Q

( p3 I: L' A- j$ p9 t 中国有没有像英国/欧美这样的「车文化」?-1.jpg
汲谷云 | 2021-6-13 00: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说目前还没有* O/ l2 i( `- N$ B8 `1 N
因为首先汽车还没有得到真正的普及。目前:还只是一线及大多数二线城市汽车已沦为代步工具,30岁左右都可以买上车的(当然是不会是什么豪车)在大部分三线城市甚至是广大农村汽车还没有真正的普及,而且以低端面包为主,还只是家里的运输工具。汽车文化的形成是需要大环境的,只有当人们有了钱,让汽车变成像电动车这样普遍,而不是举全家之力买一辆车时,才会形成我们的汽车文化。 主要是社会大众对汽车的认识与观念要改变,不要总把汽车与面子、票子联系到一起。
1 s3 r+ e8 v7 y$ }+ t但令人欣慰的是,现在已经有一部分爱车、玩车的人走在了前面,比如Iacro。大城市也会举办改装节或老爷车展,但现在的相关部门不是还不允许与驾驶证上的照片有出入吗?你说怎么可能会流行汽车文化呢。. f3 b' X8 v' W1 l
以上仅为个人拙见 欢迎交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7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17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