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鲜这回真放大招了!突然改口,承认派兵帮俄罗斯打仗,百万人民军直接成了普京的“救命王牌”! 2 z" C, j. M& `库尔斯克的硝烟刚散,俄朝双双官宣,朝鲜军队早就悄悄上了战场。
 5 t3 ?+ g8 Q, L' b
 % C0 }- a8 e& f. I/ i
 / r5 j/ X" O4 _5 p1 Y; v这步棋,到底是神来之笔,还是自找麻烦?* V" W7 Z! s, [1 l
 几个月前,库尔斯克还是俄军的噩梦。
 ( H) }5 K* y$ x. R2024年8月,乌军突然攻入这片边境重地,俄军措手不及,普京的死命令也没能让失地迅速收复。5 k& t! \+ {# i! @) e, n
 乌军步步紧逼,俄军节节败退,战场的泥泞像是吞噬希望的沼泽。
 - \, }& u) o( u就在这关键时刻,卫星图像捕捉到了一支陌生部队的身影,纪律严明,装备整齐,出现在库尔斯克后方。
 9 \. d2 W- s) Q( [0 e
 ) f1 l. ~7 Z! _2 [5 R+ d2 F% y8 v& G5 L: }- V% _, O1 b
 外界纷纷猜测:这难道是朝鲜军队?: S- Q: a3 Y5 [8 e+ P/ y$ K' A* f
 普京却打起了太极,只说“图像反映了一些事情”。直到2025年4月,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向普京汇报,朝鲜军队的“英雄气概”才正式浮出水面。9 D8 R6 |! T1 e5 |
 朝中社紧随其后,宣称人民军“胜利结束”库尔斯克作战。
 ! ^1 Y9 n! m( G5 D- u% d0 O3 f/ }8 B: B, ~% [5 `
 3 Q, T7 ]+ e3 ~
 一时间,全球哗然。; C3 t% x  O6 g$ p
 真相是,朝鲜的援军早在2024年10月就已抵达俄罗斯,约1万名士兵在后方接受适应性训练。
 . m+ t; U7 B1 i9 V! e2 d( ^12月,乌军无人机拍下朝军士兵的清晰影像,俄方军事记者也开始“有意无意”泄露战况。
 + w! G9 s+ r* v& _7 @2 S2025年1月,乌军甚至俘虏了两名朝军士兵,可中文网络上还有人嘴硬,称那是“俄罗斯的亚洲面孔”。
 * _: K& N- ^. ?- @$ T7 H. |8 ]; ^+ Y- l* k5 }: j* Z% h+ K: z
 ! _6 A) j1 `" @; U4 g  c
 2月,朝鲜增派援军,规模虽不如首批,但信号明确:俄朝的军事同盟,已从幕后走向台前。
 + F8 V. h& U; K) c3 E8 G" K# I. D# S/ v为何俄朝早不承认,晚不承认,偏偏在库尔斯克战事结束时双双改口?答案藏在两件事里。3 y' h9 @9 r. ^4 ^8 B
 第一,库尔斯克的硝烟散了,隐瞒的必要性也随之消失。7 M! `$ K4 ~; T; L. Y
 2024年6月,俄朝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明确规定一方遭入侵,另一方须提供军事援助。
 9 f( j8 }2 W+ t' j9 P6 y
 7 l8 F  P* ~/ w7 I* b9 }. a. K+ t8 d' x' s7 P
 乌军攻入库尔斯克,触发了条约条款。0 q3 |. t# ?3 @, E+ f
 可条约直到11月才走完立法流程,朝鲜援军因此低调行事,直到战事结束才公开亮相。8 B" c8 M9 t1 j9 d- ?$ [) b
 第二,普京的日历上有个重要日子——5月9日的胜利日阅兵。5 k+ h% b0 c: a! ]7 i# s" }) j
 2025年是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普京急于用库尔斯克的胜利装点门面。( R9 \% X- ^) S8 W- M: c6 h
 
 + v, X5 D5 P8 d8 k6 ^% _+ s
 - l, k8 z! [) `7 t% I3 ^' f, m朝鲜援军若能亮相红场,普京自然得先把他们的存在“正名”。
 , U% X5 _* V, O$ r1 W这场俄朝联手,表面上是普京的救命稻草,可细看却像一剂副作用未知的强心针。
 3 h" F; A2 g# _  c. b朝鲜百万人民军,成了普京抗衡乌克兰的头号外援,但这步棋下得有多险?1 U! r" e2 q; @8 s$ u: m& z$ p# P
 俄乌冲突的泥潭越陷越深,美国若退出斡旋,俄乌只能继续血拼,朝鲜援军可能被拖入更深的战场,比如乌东四地。! ~1 D- _* E  ~9 f+ P5 |, h
 7 `* ]* p  V3 c- T" q
 
 9 U' G# U0 _; @* |) i半岛局势也不容乐观。/ w! b0 [5 O6 a, Q
 尹锡悦下台后,韩国新政府上台在即,特朗普若重返白宫,美朝谈判的前景却像雾里看花。& U; Z: b( b) I) p7 y5 g) \
 朝鲜若继续押注俄罗斯,换取经济援助,百万人民军恐怕不只会留在库尔斯克,而是成为普京的长期“雇佣兵”。这对全球格局意味着什么?
 ( K! B+ {8 N, t/ w8 [' S  E是稳定,还是更大的乱局?
 / q# O% \6 B2 W
 & a: Q# i8 T6 A! H
 3 B- A) l" k  \4 W3 @' t9 @/ _面对如此复杂的棋局,不妨借一位伟人的智慧来拨开迷雾。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曾提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
 * y8 K, w; u# g& t  K俄朝的军事同盟,表面上是对这一理念的实践:俄罗斯拉拢朝鲜,借其兵力填补战场空缺;朝鲜则借机换取经济和外交支持。
 * b: F3 }9 i0 Z% |1 Q5 L. K可毛泽东的智慧远不止于此,他的战略眼光更强调联合中的独立性与长远性。俄朝的联合,真能经得起推敲吗?( D! [; d& x0 G9 \/ A
 
 . `3 L2 B% U8 {6 c& V0 e- I$ ~( l  b  p3 Q. q- s4 s
 用毛泽东的思想剖析,俄朝同盟的短期收益显而易见。库尔斯克的胜利,让普京暂时保住了面子,朝鲜也通过参战刷了一波国际存在感。
 ' g7 G; j, \2 n2 r/ j0 X/ K条约的约束力,让双方在军事上绑得更紧,朝鲜的百万人民军成了普京对抗西方的“王牌”。
 1 ]5 R2 z# I: m; W1 c+ o/ c可这张牌,风险同样巨大。朝鲜的参战,等于把自己推上了地缘博弈的前台。美国及其盟友的制裁恐怕会接踵而至,朝鲜本就脆弱的经济雪上加霜。- n  [. f* K7 o8 h$ ~
 * L3 {$ I, A; D. ?+ P8 @
 # _$ w7 `) z+ O5 }! v  h, {$ H
 俄罗斯呢?普京看似得了帮手,可俄军在库尔斯克的疲态暴露无遗,靠外援撑场面,等于承认自身军力的短板。& H. O) j8 m0 ]3 x( V0 r
 毛泽东曾警告,联合必须以实力为基础,依赖外部力量而忽视自身建设,迟早会自食恶果。俄朝的“抱团取暖”,难道不是在掩盖各自的虚弱?/ A7 Q( E) ^! }% W- k" t7 Q
 更长远看,毛泽东的“持久战”理念为俄朝的未来敲响了警钟。俄乌冲突若演变为长期消耗战,朝鲜援军的作用会逐渐被稀释。
 7 F6 D7 b+ E# e6 ~1 G/ n; `% v& t8 _% _1 x0 [7 G. R) P7 B
 
 * n8 r1 o% b3 n百万人民军听起来吓人,可现代战争拼的不只是人数,还有技术、后勤和经济。朝鲜的军力,能撑多久?: s% \/ f4 G9 m$ H7 f) D8 u* d
 半岛局势的变数,更让朝鲜的冒险像在钢丝上跳舞。特朗普若拒绝重启美朝对话,半岛紧张加剧,朝鲜恐怕只能更深地倒向俄罗斯。
 8 _. j: m# L0 M" v6 y! U可普京的经济,能养得起朝鲜的百万大军吗?反观俄罗斯,国内的不满情绪已在发酵,普京若继续靠阅兵和外援撑门面,内部的裂痕迟早会暴露。) g. u) h! K3 A8 H1 m/ M& x! y
 u9 c) ]# k3 b5 j% l4 `2 P7 Q
 6 i) R" |  G1 Y  }4 d( t
 毛泽东的持久战,强调的是战略耐力和综合国力,俄朝的“速战速决”心态,恰恰违背了这一原则。
 0 d  E- h% [# a1 X6 `3 g' j# [站在中国的中立立场,俄朝的冒险更值得警惕。毛泽东的“独立自主”原则,提醒中国在复杂局势中保持清醒。1 Z% `0 ^! S2 M2 P! |. `" D
 俄朝同盟或许能暂时撼动西方,但也可能引来更大的混乱。乌克兰的战火若继续蔓延,全球经济和能源市场都会遭殃,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首当其冲。8 S; E, ]: m4 Q: ?( V0 e0 ^/ U
 % J: T2 y% R8 x6 x
 
 # ~$ u+ z* g/ \* l俄朝的军事冒险,像是在火药桶旁玩火,稍有不慎,殃及池鱼。中国不选边站队,不是软弱,而是以大国担当维护全球稳定。
 / `! C4 W( t; |- E! T% b俄朝的短视,恰恰反衬出中国中立立场的远见。普京的阅兵再热闹,朝鲜的援军再勇猛,地缘博弈的棋盘上,谁能笑到最后,还得看谁能真正“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走出一条独立自主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