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大的成功:就是在这3件事上不干涉孩子,越不管,越有出息

[复制链接]
查看3987 | 回复0 | 2025-4-12 03:5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主创团·向阳
) M8 p# S- Q$ m/ L0 K; p( T一档真人秀节目里有个帅气男孩,父母是高知,家境优越。
. V; b- H1 Y6 P! u, B' }按理,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应该非常优秀。' X0 X5 R. B$ Z  E) |9 m
没想到,这男孩小小年纪就辍学、抽烟,对人没礼貌,还经常跟父母吵架。
+ j. C) b+ f6 ^) {- K* K  s; _6 ]原来,男孩曾经对自己的未来很有想法:考上心仪的学校、读喜欢的专业、发展兴趣爱好、跟朋友交往、去远方冒险……
% ^6 G$ H1 B' T  }6 _* I: B然而,每当他向父母提出自己想法时,得到的都是父母的否定。; C9 E4 P$ H/ N3 H) T. |: L
因为,父母已经为他规划好了一切。
+ `6 |8 g. V' j& Y- m! g为此男孩一直很压抑,为了跟父母对抗,最后只能选择愤怒和叛逆。
& ]- c' \, S  P2 I现实有很多父母,自以为是地为孩子决定一切,想象着孩子长成理想中的模样。
8 j/ r5 ^$ u/ `9 c通常,结果都事与愿违。父母管得越多,孩子越不领情。! A* S# N7 n6 \+ s, n' j1 e2 ^0 A
要培养出独立成功的孩子,父母最应该做的就是放手。& [5 K& P4 \2 k9 l) n
特别是这3件事不干涉孩子,越不管,孩子越有出息。8 g9 }  S( d1 c! g5 M- O
8 i, Q* p% S, r# V! c3 g, ^& x
父母最大的成功:就是在这3件事上不干涉孩子,越不管,越有出息-1.jpg

7 `" S8 ?  i' B9 A, `# }
孩子力所能及的事,不多管
; C& c# A) {# _) e2 F. v
作家付小平有一次参加女儿幼儿园的亲子活动,参观孩子们吃午饭。
. L# g5 C. c8 V" \午餐比较丰盛,有一道菜是很多小朋友都喜欢吃的虾,这些虾没去壳,需要孩子自己用手剥。
  z- g9 q  m! m" l* @很多父母担心孩子不会剥,甚至有的开始准备动手帮助。+ B0 Z; j' p- c- ]! q# @2 U$ |
老师却阻止了这些父母,说:“请放心,每个小朋友都会剥虾,你们只要看着就可以了,让他们自己剥。”' z5 Z: f5 M$ i  Y9 g1 B6 J% u3 _
付小平一开始也担心,但他发现女儿很快就剥好了虾,动作还非常熟练。
9 l$ J6 d; ]4 ^( I  l3 v6 l% o( ]! r令他惊讶的是,班上三十多个小朋友居然人人都会剥虾。. ^+ X9 I- k& w
回家路上,他问女儿:“在家为什么要我们帮你剥虾呀?你不是自己会吗?”
0 v- v: _. C$ D2 m+ E8 H“爸爸,你知道吗,剥虾是很累的,而且手也要弄脏。在幼儿园,老师不会帮我们,所以只好自己剥啦!”说完,女儿还冲他做了一个大大的鬼脸。
5 o& a5 J; x1 Y' F' K  j) _8 {6 N其实对孩子来说,很多日常的事情都可以自理,或者父母稍加协助,他们也能自己解决。1 M& e5 J) d* J7 A7 y+ |/ Y' Y: F8 G
但是父母总喜欢事无巨细地亲自代劳,根本不让孩子自己动手,孩子就难以养成独立生活的能力。
$ ~* B  K, j. V: O& `心理学上有个“贝勃定律”:如果父母为孩子包办一切,会让他习以为常,最后成为事事都依靠父母的巨婴。' j; H8 B6 k: ^
孩子自己能干的事,父母不多管。孩子才能在做事中慢慢培养出自主性和独立性。
& a) M& N) L6 _8 t  ~+ o如果不知道哪些可以放手让孩子做,可以参考《人民日报》提供的不同孩子年龄段该具备能力的自查表:% P3 B* @% Q( O3 f% B6 H3 k3 b4 k9 o
2岁:让孩子自己拿汤匙吃饭;
# V! l* i- d% u- s# H7 B
: @4 n( G8 @: E- p) _' ^3 F: i3 u- l8 }& `& h0 a. ~( V4 ^7 g) X3 j
2-3岁:把垃圾扔进垃圾桶,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 M) r: ]' j) N3 i6 \# k! W/ n8 E' s6 X% \' s. L2 D: b

! @8 \' H% n8 V4 Y& {3-4岁:学会刷牙,帮忙铺床,把叠好的衣服放进衣柜;
. t0 ^# ^+ k7 I& U+ o, R0 o; A
! [7 s/ e1 S& w3 B9 L# g( p7 i7 i( [2 Z8 I2 E8 m2 k  |/ @/ [
4-6岁:自己穿衣服,洗小件衣服,收拾好书包;
* `" C* x# v1 t( |4 I+ Z1 ^# K# B6 Z

/ i9 i+ n. `- C- r# r4 D8 r: m, X6-12岁:慢慢独立完成家务,清洁、整理、煮饭做菜;
7 i) h2 {* r4 x% f# l$ z, t, o
4 y; U& F: m0 H# d3 r
6 w) L6 j8 u9 Q0 E2 v/ ]! ~7 w13岁以上:孩子已经能帮忙父母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事。
, M8 E; I6 f$ x0 U, S; ^$ n
爱孩子,就要舍得用孩子。3 l5 Y+ j& x/ W& K
很多看似琐碎的小事,都能教会孩子责任与独立。: \4 y. L( y( u2 F3 B7 I/ Y+ e
给孩子尝试、经历、体验的机会,让他在生活的细节中,在自己做事的过程中,发现价值,收获成就感。
) ]/ N4 ~" D5 I) ?& y8 t4 J4 t6 s. z$ a
父母最大的成功:就是在这3件事上不干涉孩子,越不管,越有出息-2.jpg
/ [, `4 G3 m5 o3 _

% n/ R1 W" M# \1 X+ [# z2 j; P
父母最大的成功:就是在这3件事上不干涉孩子,越不管,越有出息-3.jpg

* o' q& @' |6 W9 Y
孩子遇到的挫折,不乱管
; g2 Q  `0 h5 [' n
有对母女找心理导师尚致胜咨询。/ x2 \# s# r9 Y, R2 [6 A5 d9 R
这个女孩很胆小,有严重的焦虑症,不敢交男朋友,工作也是换来换去。
. D  s* k5 j" D9 [一番咨询后,尚致胜发现问题的根源在妈妈身上。5 D* d# |6 P$ p7 G& b- L, V
从小到大,她妈妈就像母鸡护小鸡一样,一直张开翅膀把她护住。
; E+ {8 |6 ~' {9 ]  H: n从学校求学到交朋友、谈恋爱、找工作,但凡遇到一点困难,妈妈就帮她解决,不让孩子经历一点点挫折。' A& B7 H+ U/ w  h5 E
如今女孩26岁了,依旧害怕失败,不能接受犯错,什么都不敢尝试。6 c6 A+ q0 X) f1 V
如果父母一直管着、护着孩子,孩子只能接受快乐,不能承受一点点痛苦,以后生活会很艰难。/ f1 V3 {1 p% @( K
教育孩子,要让他们明白,挫折和失败是人生路上的常态,关键是如何勇敢面对。# f* E4 g2 u+ b6 n0 K
孩子成长路上难免磕磕碰碰,父母要给孩子独自承受挫折的能力,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智慧。& A) G7 N1 S, A+ X, i$ X
在孩子遇到问题时,父母既不能不管,也不能多管。可以试试这2种方法。( u4 J, d$ v5 c5 `
1.放手,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e( p  `1 T8 Y  r+ N/ Q& e
常常看到一些孩子,遇事自己还没弄清,就急着找妈妈:“妈妈,怎么办?”
3 s  h0 |  F0 ?4 t当孩子说“我不会”,父母可以说“试一试”。( Y$ _  W2 f6 E& _6 Q  J) {! d- Y9 P
如果孩子一时做不好,父母也不要急着插手帮忙。! j, y- Z6 `( n/ I3 d/ M# x
让孩子多尝试,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
6 d* b- u' x; |/ a( z8 l7 Q2.不干涉,让孩子承担必要的责任,在错误中成长。
2 K- E- l# K! P4 @- H比如孩子上学忘带课本、作业等学习用品,父母不能一边数落孩子丢三落四,一边又担心他们被老师批评,第一时间将物品送到学校。$ B1 e7 l/ N4 D! O" d4 C
正确的做法是,由孩子自己承担后果:或被老师批评,或自己想办法和同学共用一本书。
5 O) O* ~$ [0 c& L" o父母培养孩子受挫后的恢复能力和自信心,让孩子在将来的生活中,独自面对困难时,也能泰然处之,永远乐观。
. M. S( I- z( }  U. d
( g4 m2 b$ {$ t' A. ~  U, d, Z: v9 j
父母最大的成功:就是在这3件事上不干涉孩子,越不管,越有出息-4.jpg

" ?. f# }% W: k, X7 M2 i6 p# {$ b! ~# ?- D0 o4 x
父母最大的成功:就是在这3件事上不干涉孩子,越不管,越有出息-5.jpg
, ]7 R- \9 k& r5 w+ ?  |
孩子的学习和爱好,不急管

0 [' P& D: v. j( k) G) a' D有些父母会将自己未完成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如自己小时候没好好读书,就希望孩子学习好;小时候没有条件学的兴趣爱好,就想孩子替自己完成。' \" y. k8 o: e. W' Z( R
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安排孩子的一切,不让孩子有一点自主性。) X% [0 Z- e* t: b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内心会不断积累不满,然后在某个点爆发。
( h( W- b7 l5 H4 p; h, I" L5 T在亲友聚会中,有个亲戚向我哭诉。
: ]3 Z1 M/ y% T: i. p& V- r她儿子从小读当地名校,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小时候非常乖巧懂事,钢琴、画画、跳舞都很好。
9 @6 ?% t& n2 v, F. v但是,考上大学后,儿子就像变了一个人,天天晚上泡酒吧,不跟父母交流。1 X% m% E0 x/ Y" ?7 z
我还记得,在那个孩子很小的时候,不管什么时候,只要跟亲戚朋友见面,他的父母就喜欢把孩子的成绩挂在嘴边,无论孩子是否愿意,总是乐此不疲地让他展示各种才艺。4 h2 W8 e9 [) A: p6 e  ^1 u5 ~
像亲戚这样的父母,把孩子的学习和兴趣当成炫耀的资本,孩子学习好、兴趣多,就能为自己长脸。
1 Q! s" v0 U# \父母为了自己的面子,自作主张帮孩子安排一切,很少了解他们内心的真正想法,喜欢和想做的又是什么。
- J: \$ Z: [, B) X0 b《父母的觉醒》一书中,有一对父母的做法让我印象深刻。
& X0 y% F/ i6 i% W! E他们的儿子与其他男孩不同,喜好安静,不爱喧闹,与运动和游戏相比,更偏爱艺术和舞蹈。
  ?8 j/ _/ S! k. d) G9 d: p他们虽然也很希望儿子能像其他男孩子一样,表现得更活泼好动一些,但是他们控制住了自己的焦虑,耐心培养他对音乐和舞蹈的兴趣。
! C. P, `0 Z$ m! G& O, p, i儿子最终长成了一个善良、自信、健康的人。# L' _$ q5 `: c' e/ B. m
他们没有用儿子成全自己的梦想或实现憧憬,也没有利用儿子去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只是让孩子能勇敢做自己。. J2 g+ M/ A6 M' W# @
心理学的“瓦拉赫效应”: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长处,只要找准自己的舞台,就能发挥潜能,取得惊人的成绩。
2 o3 y' Q# S5 U8 Z3 ]* R/ Q6 i* @奥数、钢琴、舞蹈、画画不一定适合每个孩子,也不是成绩好、特长多才是好孩子。. \8 Y0 G6 s/ i- \% Q9 Q
在孩子的学习和兴趣上,父母要放弃那种“应该怎样”的想法,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孩子,接受他本来的样子,善于发现孩子的独一无二之处。
( o2 F. x7 P8 @) V4 M
+ C' J# x$ }1 S7 x7 z% n5 x
父母最大的成功:就是在这3件事上不干涉孩子,越不管,越有出息-6.jpg

* }4 G9 p+ N/ E$ {0 T9 `* I/ \# N9 U2 I3 ?' l
父母最大的成功:就是在这3件事上不干涉孩子,越不管,越有出息-7.jpg
% X' \6 k/ ^4 j/ X& ?+ `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 r% I4 X1 T4 P+ W  D! U
“父母应该给孩子足够的自由,让他们在探索中成长。过度的保护只会让孩子失去独立的能力,真正的爱是放手,让孩子学会面对生活的风雨。”0 T/ j+ @0 y9 ^9 z) }
养孩子要糙一点,父母要学会享福和“偷懒”。4 ~# C4 u1 k0 ?" v
把孩子穿衣、做饭、学习、择友这些事的主动权交回给孩子。/ c, d: V/ a: x- ^& S9 o2 ]5 z# ]) ]
温室里的花朵承受不了狂风暴雨的侵袭,让孩子适当磕磕碰碰,学会承受失败,孩子人生的路只能靠自己。
! K9 }$ S& M0 e* E/ I从今天起,当个“少管事”的智慧父母,培养一个内核强大的孩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94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39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