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父母在饭桌上谈起了这样一件事。
* J; Y7 e( R) G我妈有一个表姐,儿子挺优秀,考上了名牌大学,毕业后就留在了上海。
3 ?" C8 \. ^0 U8 J. Z. b2 z- B最近说是在当地找了一个女朋友,打算结婚定居在上海。* I3 r1 F, j5 _1 b
可女方的要求是,想结婚必须先在当地买一套房子。
! F7 B5 o, L, O7 [儿子毕业没几年,手里满打满算也就30万,现在就是每天管父母要钱,必须凑够首付,不然就威胁要断绝亲子关系。$ k% t$ Z2 \5 j8 i
可怜老两口掏空了自己全部的积蓄,也远远不够,只好挨个给亲戚们打电话,各种低声下气地借钱。
) l; x( t4 r# L* V, t听我妈的意思,实在凑不够,他们就打算把自己住的老房子卖了。
6 g9 m( d6 W9 O. {' t不禁一声叹息。0 w* ]9 B- K/ @! y. U9 [# b7 c, C
老两口可能也没想到,自己一辈子含辛茹苦,却把孩子养成了一个“白眼狼”。7 A# D& M* `7 Y
听我妈说,那孩子从小就挺好面子,爱攀比,名牌球鞋天天换着穿。& J: B7 D: \6 `7 I
明明家里条件一般,但每次他要啥父母都会尽力满足,还美名其曰:& p. r; t( o' N$ Y- d5 C# l
“买就买吧,孩子成绩好,比啥都强!”% H5 r! w0 S+ H' K) A9 c" f
俗话说:“3岁看小,7岁看老。”4 R8 F- u9 s% }/ N' O/ }
其实一个孩子的性格底色,早在童年时期就已形成。
1 Y% h' W+ j& }& p6 W: L$ Y如果孩子出现了下面这三个特征,父母一定要警醒,可千万别以为是娃懂事又聪明!
: `! _5 V0 f7 Y; y$ C
" w1 T. d: v" @$ F; P8 f6 W: j: B& O) A) O- q' `5 O
习惯性服从 : W' D: e+ E% Y( H! ~( q; l! P
“懂事”曾经是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最高赞赏,他们总是习惯居高临下地指着孩子说:
7 |' b2 F! R8 ?/ f9 e小孩一定要听话哦!4 m1 G% q! O% \7 @+ @' A
不听话就是不孝!
( b. e2 B/ j6 v) _ 不听话爸爸妈妈就不要你了!3 i) P! M! N t7 u% y" F
于是,循规蹈矩、乖巧懂事的孩子总是会被大人们津津乐道、赞扬有加。* v8 Y p# Z G
可是,经常习惯性服从父母要求的孩子,真的过得幸福吗?
# p" ^& |! V* N( ?7 j《烟火人家》中有一个叫李衣锦的女孩。! l w' F1 P/ V0 ~( Z: ?
她从小在外人眼里就是个聪明伶俐、听话懂事的孩子:
; N9 ?7 m$ \! N1 g$ w: ^) |她的朋友成绩不好,父母让她们断了联系,她就乖乖照做;
5 q. m# C2 P* K在学校和人发生争执,父母指责她以后不要惹事,她就努力变得低调;7 A' u0 u+ q; n* W7 X/ |. s' u
平常还要按照妈妈的喜好去穿衣服、剪发型。
, _5 w8 A$ {9 t& J. ~1 w在父母的控制下,李衣锦变成了他们想要的模样——知书达理的乖乖女,成绩也是名列前茅。, Y# w8 x# s, {3 l% k
可当父母把孩子逼到退无可退的地步,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 H# Z8 M8 h' N' F- k- @$ S! I
果然,当成年后的李衣锦依旧被妈妈要求做这做那时,她终于爆发了:( [) k5 J i" ^3 P$ q5 Q
毅然决然地跟渣男前男友复合,只为离父母远一点,和父母彻底划清界限。
, f* ~+ \% l S% `! E% z
' [0 e$ T7 M( e( H+ J) |/ F6 {
2 N( V: Q/ s* o: R6 q孩子太过听话的背后,是父母的过度控制。
" n% P, d" `5 W3 B在控制型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容易滋生各种心理问题:抑郁、焦虑、强迫、恐惧.....
9 Z4 a0 G/ G. W; R! q' |1 ]$ Z这很容易让他们对父母产生深深的怨恨,在成年后只想逃离父母。, _2 C. u2 x4 w1 T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爱是深深地理解和接纳。”
- O: e' }$ F. R( s# t真正爱孩子,就应该如他所是,而非如你所愿。 x4 S$ B4 c0 ~( Z# Y0 R
只有尊重孩子的内心,让孩子自己做主,孩子才会对父母心怀感恩,心里的爱才会自然生发出来。
) o4 K3 S: m2 i& u `% F. Y i
, K0 M$ w$ r! w o$ i2 h0 A7 D- d! z# r4 f2 q/ S, Y) B' C3 L0 ]
精致利己主义
0 N. |/ W7 d% w% h3 |' Q- L& q你身边有没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很少为他人考虑。
; T" T% d/ t/ p0 }6 i0 @ v5 V他们总认为自己所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不在乎别人的感受,一点感激之心都没有。
C0 J+ N- Z- c u3 f1 e0 A说好听点是“精致利己主义”,实际上就是自私自利。* e6 P, a& E+ W3 Q0 `( _& r
电视剧《都挺好》中,苏明成就是典型的例子。
/ f0 m! ^8 \3 n' G1 i# D5 o他从小在家就活得像个小皇帝,成年后依然心安理得地啃老。# h) K; w: ^2 ` K0 Z' @: Z* D5 u
老两口退休后一个月能拿到8000多元的工资,但是两个人省吃俭用,一个月才花600块钱,剩下的钱基本上都接济苏明成了。! e8 _8 _9 }8 z5 J
不仅如此,他还拿着父亲的养老钱去做投资,结果血本无亏,却毫无愧疚感。4 Q2 |) L( @5 P( ?! y7 T* k+ T
妹妹苏明玉在母亲葬礼时承担了大部分的费用,苏明成不仅不感恩,还对她冷嘲热讽。
7 p1 ~/ b* G, W6 C4 J! R- o而他之所以变得如此自私自利,全都是因为父母对他无条件的溺爱。: r1 g# |% j4 ?0 w
他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成绩差考不上大学,家里花钱给他买了个大学上。! ]8 q1 W5 o$ H9 f. a
毕业以后找不到好工作,苏母又花钱给苏明成托关系安排工作。
. j& ~5 P! T1 w. R; U3 k5 a# m1 P这样的孩子,怎么指望他在父母老去之后,好好孝敬父母呢?- _. w0 m0 u4 z3 r- L7 ]" i& h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
/ d* W4 A) S: q9 M2 c" }2 b+ }“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了孩子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这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1 i5 O; m4 t O" ~. ~" [' b
那些自私冷漠、不懂感恩的孩子背后,往往背后都有一对无条件付出的父母。 e3 x" u# J, | A" Y) j* Q" I
要知道,育儿先育德,育德先育心,养出一个感恩孝顺的孩子,才是父母最大的成功。
9 s8 V/ Y& w0 c: W, N看过一段新闻,令人泪目。5 e! F9 d7 B* |/ }4 L# ?
河北一个小男孩在课堂上,被问到最想和爸爸妈妈说的话。 ?7 {, x" Z/ A A! `/ X
他眼里满是心疼:“别不吃饭,别熬夜,别每天三四点睡觉......”
, Q9 i5 ~( }3 A- D y' \2 ]8 d, L9 N, ~" D! Y
# K2 V* z, Z8 t' `- ]7 u6 S- d说着说着他还落泪了。, [; b6 R6 ^$ @9 m. ]
他还说以后自己一定要在家附近工作,每个月都给爸妈打钱。% o3 e* ?9 O$ e# e
其实,男孩懂得感恩的背后,是他曾经目睹了父母的艰辛。
6 [' m$ i) c* t父母在北京从事垃圾分类的工作。: q! l' |3 k# @8 I8 B0 ?0 |# {3 F
小男孩曾在假期亲眼看着父母从早上七点,一直忙到凌晨三四点,连饭都顾不上吃。( e8 h- A% d9 Z: {7 J. W' ]" k h% @
感恩,是需要从生活中习得的。4 T5 ]+ o2 |" o2 q% C
1. 有机会的话多让孩子看见父母工作的辛苦,感受父母的艰难。. E- B6 p1 a0 E3 x7 H$ M
2. 平常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舍得用孩子。& b' I. X# v4 S
3. 以身作则孝敬长辈,让孩子知道感恩父母是重要的事。, S1 w! r7 i$ b3 P4 i7 }
父母只有教会孩子共情和付出,孩子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爱与感恩。
% f+ G, [0 d' b# m7 {
0 Y( A* E6 {' X: d* [, y6 M+ Z+ u' g/ e, [0 \+ D
成绩好
' k4 ]9 Q8 y; {- g但为人处事很差
, M8 o/ O4 I3 {. Z2 F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这种孩子,虽然成绩很好,但为人处事一塌糊涂:
8 G, i" Z4 ]. L5 E5 t2 r不懂得怎么和人相处,情商低,动手能力差,性格也总是格外内向、敏感。& m% [+ |4 h0 [! U
还记得曾经大火的电视剧《隐秘的角落》吗?
5 v; F6 k. r, s1 S1 X男孩朱朝阳,成绩年年第一,在妈妈眼里是个完美的好孩子。
; z8 E' c/ u+ F1 P8 ?8 n/ U/ r+ a A但这样优秀的孩子,在学校却和同学的关系特别差,没有一个朋友,被同学排挤、欺负。: `- s$ j+ a. o5 n
当老师向妈妈反馈这个情况时,妈妈却不耐烦地说:
) d2 c) S1 c) f6 A/ A) e2 ?“学生就是要以学习为主,交朋友是进入社会才做的事。”
# r/ ]- }$ w% N于是,在这种“唯分数论”的教育下,朱朝阳最终走向了罪恶与暴力的深渊。
% s1 r3 j; ^- N6 O5 y: z$ ?
* N7 x: f( u: k% ~
8 Z- W2 z6 i; o! D- Y9 ]来源:视觉中国
, i3 M4 d8 a, i& {, j5 O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人的修养》一书中写道:
: Y: U( e1 _6 x: P* d7 k, U+ ~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 A' g' W5 D% |% m+ e* E如果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眼里只有成绩和分数,那么最终培养出来的孩子,很有可能高分低能,缺乏健全的人格。/ y* ?- m' }0 y$ ?+ ~$ X4 [/ h
这样的孩子,又怎么指望他长大后能扛起生活的重担,为你遮风挡雨呢?3 L* G( H6 V% @2 v3 o
为人父母,一定要先教会孩子如何做人。
2 t# Y1 X% c" [" c4 [( U0 V/ ^1. 带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6 _: K6 q8 J. T7 W) w! H还记得“神童”魏永康吗?3 D, t: X) l: y( x6 q4 O
他13岁考入湘潭大学,17岁中科院硕博连读,3年后却因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惨遭中科院退学。
, j5 o* d) d( z而这一切的源头,竟然都是因为家务——7 ]+ T( o. J2 t! n
魏永康的母亲认为读书才是最要紧的事情,在家务上大包大揽,直到高中还要一口一口喂儿子吃饭。0 A [; W6 D: l1 H* J1 {* y9 M1 S
家务劳动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感恩之心,也会让孩子更有担当和责任心。4 ?& D/ { G9 M: D2 u3 h
有远见的父母,绝不会以学习之名,剥夺孩子变得独立的机会。
" E% S# U8 {$ ^& X* h) H G鼓励孩子多动手参与到家务中,他们才能活成热气腾腾的人,对生活葆有无限热爱。$ I5 K( N8 A; r0 B7 I
$ t$ R; A+ q# O* ~ t' x2 U
, j- {; \9 @8 R2 i) X- L来源:视觉中国
W9 w. O0 J, g2. 带孩子参加社会实践。- z0 D! m2 h- W; X
现在很多孩子生活在网络里,交友在网络里,仿佛生活在一座空中楼阁。
5 ^% a5 D9 m P' _; J5 t5 y3 @缺乏和社会真实连接的孩子,内心往往一片虚无,长大后也很难融入社会。& q. B* ^* |( W& y K( a" B7 C
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带他们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积极参与各种活动;; A* A, V9 }4 A
可以爬树摘果、下河抓虾,在大自然中充电;2 U; T! d' f. d
还可以逗猫遛狗,做各种有趣的手工,在与事物的链接中收获乐趣……+ o! S& D5 U/ R. J7 l7 e
能在现实中收获快乐的孩子,长大后也往往更容易获得幸福。
" h7 j" q7 v) K+ ?3 e
6 N" [" ~) S% C. b6 Z$ g/ v% @* j, z) H4 K4 |9 y( |$ v) ^8 c9 y" I
来源:视觉中国
( d8 e4 v- X7 h$ c3 B3. 培养与人交流的能力。
- J& u. s7 @) z. g1 V! W" v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动物,对我们来说,培养孩子和群体打交道的能力永远大于他考试成绩有多好。
6 d8 m$ n) ]! e/ ~: W4 a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教教孩子基本的社交技巧,如懂得关心他人,多理解和共情别人,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等。& |& Y: }& a: H9 X( V) H6 X$ Q8 c
; Z% Q2 o8 H$ Z4 Q$ U# k' S' ~7 \% w$ |+ X7 q/ e
作家毕淑敏说过:
8 A) ^1 D9 {( v6 j ?天下的父母,如果你爱孩子,一定让他从力所能及的时候,开始爱你和周围的人。
0 I: ]* H- U% }5 n6 p+ a3 W) z 这绝非成人的自私,而是为孩子一世着想的远见。6 z$ g+ X* S1 ^( g4 C$ @
多少父母努力一生为孩子付出了一切,披荆劈荆地为孩子铺好了路,最后的回报却极其有限,甚至换来伤心和失望。
7 ^1 Q( c% U' ~" V) ?- j为人父母最大的成功,就是养出一个温暖善良、懂得感恩的孩子。
8 {1 g3 i5 Z7 b r要知道,只有懂得感恩、内心温暖的孩子,才能爱自己、爱他人,从而走得更远。) o I& V4 `: x. f' Z0 h
愿所有父母都能被孩子温柔以待,也愿所有孩子都能心怀感恩之心。) z0 Z9 s. B1 e5 X9 m1 t1 ]
共勉。
5 l9 o$ R; V( [/ j n
) G J) e, `* l& n# X- e$ x# d0 u# x" m) I
作者:主创团·小番茄。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