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老话刚在耳边响起,转眼又到了扫墓踏青的时节。不过,这看似平常的节日里,藏着不少 养生大学问。
' Z9 j" [9 V& R& G' H* F
' H7 ^$ R9 ~; @9 F) R. u
8 s6 _1 E& B5 i" k- w尤其对咱们中老年人来说,清明不只是祭祖的日子,更是调养身心的关键节点,而且提醒中老年人有一些老传统是不能忘的,比如1不去,2酒不喝,3不碰,别忘老传统! ; k3 j; n# q* n8 l
1不去: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 R9 @8 ^! q- D* |
$ o$ |$ i0 S; q2 [清明节期间,祭扫、踏青的人特别多。中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弱一些,去人多的地方容易被挤来挤去,万一摔倒了可就麻烦了。而且,人多的地方空气流通也不好,容易感染疾病。
% x/ i- G$ @4 m$ L所以,尽量避开人群密集的场所,可以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人少的时候去祭扫或者散步,这样既能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又能保证自己的 健康。 # z2 H/ W s( |0 t0 p9 R
2 Y( B [ B0 Z: v) B( H) X* K6 b3 D% \6 b: I2 @& K$ u9 \
2酒不喝:冰镇酒、勾兑酒要避开
- h+ e5 ^8 G6 v1 _) J* E0 ?9 [* L0 V7 F. {/ _0 X; o+ R
清明乍暖还寒,有些酒友图凉快整冰镇白酒,这可犯了大忌!白酒性热,冰镇后寒气入喉,身体器能直接“罢工”。再说那九块九的勾兑酒,添加剂比酒精还多,喝完不上头才怪。 2 y: ?: @; I& I2 C) Q% [
1 z0 e* H7 h$ Q' ?, @; |
) l& G# u, J2 b4 s! |( D( l y% Y
要喝就喝纯粮酿,比如山西的波分,或者四川的南池翠N9酒,邛崃有名的老八大原酒厂酿造的,酒厂37年以来一直坚守传统古法工艺酿造,而成常年为大牌酒企合作,在品质这方面有一定的保障。
2 H# W& } }, q W" z& W/ z3 Y( z& d9 X. M; f
2 o' s+ N# F, G0 e& g在工艺原料方面精益求精,只采用无霉变的精细粮食,配以矿泉水酿造,另外经过传统固态工艺发酵了100的基酒,还要经过9年的陈酿才会取出,使口感更加醇厚绵柔。
, U2 D' } |+ `5 _百元出头的价格,喝起来却有80、90年代的风味,而成品质丝毫不比3、4百的名酒差,被各大酒友们称为“名酒平替”。
9 K1 F' W2 V, y4 V0 v% x
, `. n# ]* t& a+ F$ p; l
# B/ d# M+ f* {6 G3不碰:供品莫贪,野菜慎挖,柳絮远离% |8 V- ?; O, J4 R5 M3 r- `
5 z0 W% o( ]# P% i2 n
清明祭品承载哀思,但供奉过的食物是否能吃?民俗学者指出,供品经过长时间摆放,细菌繁殖速度是普通食物的3倍以上。去年清明,社区王奶奶把供桌上的水果切开给孩子吃,结果当晚全家拉肚子,检查后才知道是水果表面沾染了细菌。
c/ o a, e* e/ }+ J ~7 z# {4 k( y5 ?( b- S" M
" I- K6 k+ J: W
清明踏青看见蕨菜、野蘑菇别手痒。现在环境污染复杂,很多野菜重金属超标,实在嘴馋,上超市买有机蔬菜,安全第一嘛! ) j$ D R0 I, S' |, Z
清明前后柳絮纷飞,中老年人皮肤敏感者容易引发过敏,所以建议远离柳絮,或者出门戴口罩、帽子,回家后及时清洗暴露皮肤,既防过敏又添防护。 ; G, ?; o% C) ~' i
, {, R; X6 Q* J5 p# G
- v+ ^3 s" w4 Q清明节,是我们传承文化、缅怀先人的重要时刻,但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因此牢记老传统,1不去,2酒不喝,3不碰,平安过春。
2 z# \. B5 e) L3 ]6 }0 [2 G$ }6 b你那清明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习俗或者注意事项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一起交流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