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4日,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宣布出售其全球港口核心业务,涉及巴拿马运河的两个港口。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特朗普政府曾多次炒作“中国控制巴拿马运河”的说法,虽未采取实际行动,但已造成不良影响。对此,中国和巴拿马政府均坚决辟谣,中方也多次表明支持巴拿马维护运河主权。& J5 |1 w& `7 p% m5 n6 Z
! f/ I( q8 P2 z' c+ S
3 u5 m2 P' G" v" Z& I) @7 u
在此背景下,巴拿马运河这一掌控全球6%海运贸易的黄金水道,被纳入了美资控制的范畴。中国商船每经过巴拿马运河一次,就需向美国资本支付所谓的“现代买路钱”。当国家航运安全面临系统性风险时,这位发迹于香港的潮商后裔的行动,无疑诠释了“商贾无国界”的终极背叛。
" ]/ {) Y. j- M, U" u9 ~, m, s3 W- F- N
' r" B" H9 c! t' @7 ]* q6 l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遇到类似情况,中企可以大胆向国家求助”。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实则意味深长。
6 q3 l+ W, c+ \4 e# ]3 X
# t8 F$ H( M P2 {& O# Q
# h/ J) @7 J W5 R回望李氏商业帝国的发家史,俨然是部”合法劫掠”的教科书。50年代借英国殖民特权垄断香港基建、港口、电力、医疗等民生领域。90年代首创“公摊面积”制度,将香港房价推至天价,他囤地捂盘、操控供需,人为制造楼市恐慌,坐享暴利。3 @' g9 N8 P/ x: A4 p+ m e
2013年,中国经济面临转型升级阵痛,亟需企业家共克时艰。李嘉诚却抛售数千亿内地资产转投英国——每次财富暴增都精准踩在时代痛点上。更令人不齿的是其撤资话术:“我只是一个商人”。他将投机包装成商业理性,却绝口不提发家史上享受的特殊待遇——从内地改革开放的招商引资,到香港回归前的政策倾斜,李嘉诚的财富密码始终是“借势国家红利,收割时代羊毛”。% x% \) ^* _* l+ M1 ^
# f9 M8 k5 Z7 M: t, ]0 C
" ]9 `. ]/ s2 I+ M: u# O, @+ d+ p" g4 V
( @" Y, M7 R/ `0 O# A$ s8 h当英国脱欧重创其海外资产时,这个精明的”撤资大师”再次上演魔幻操作:一面接受着神秘东方的力量盘活项目,一面将救命资金反手投入西方资本市场。这种在东西方之间反复横跳的套利游戏,终于在巴拿马港口交易中遭到反噬。数据显示,长江基建在拉美地区资产回报率常年保持在15%以上,但嗅到地缘政治风险后,李氏宁可承受30%的折价也要仓皇出逃。这种资本软骨病,恰是其奉行七十年的”撤资哲学”必然结果—当商业利益与国家战略冲突时,永远选择做第一个逃跑的”经济难民”。
8 K' F& j+ c, }' }# a6 h. ]" Y3 Z0 a
% i; V' [ G/ V# L' }6 b
4 F! u+ o4 T* x* j& |6 u8 g+ o& l& n ^ Q4 l Q. v' ~0 o
从张子强绑架案中的”赎金谈判专家”,到巴拿马运河的”战略弃守者”,李嘉诚始终践行着”绝对避险主义”。这种深入骨髓的利己基因,与其祖母张仪被慈禧赐婚左宗棠的家族记忆形成诡异呼应:祖辈在封建强权下被迫妥协,子孙在资本游戏中主动屈膝。当他在伦敦购入百年酒庄庆祝交易成功时,不知是否记得左公抬棺出征新疆的壮怀激烈?这个家族用百年时间完成从封建依附者到资本买办的蜕变,却在民族精神传承上交了白卷。
: i5 |$ [! T6 ]' t7 k
/ ]8 p5 `. j% h+ u/ k
: W0 g/ ^, N! Y/ K O6 m
: ?5 D' F2 {5 U! N, Z* n7 E" _0 ]. W" }9 c3 _
历史终将证明:没有家国情怀托底的财富帝国,不过是建在流沙上的空中楼阁。从维多利亚港到泰晤士河,从长江畔到巴拿马湾,李嘉诚用九十年人生绘制的资本版图,正在全球地缘政治的风暴中分崩离析。当新时代的中国企业家们扛起科技兴国的大旗时,这位曾经的”李超人”,终究成了全球化退潮时搁浅在沙滩上的那只寄居蟹。#卷走李嘉诚43个港口的贝莱德是何来头##李嘉诚##李嘉诚为什么要抛售千亿资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