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美边境汽车业者艰难应对“关税漩涡”

[复制链接]
查看9456 | 回复0 | 2025-3-11 21: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墨西哥北部城市蒙特雷,墨西哥塔佩克斯公司生产主管何塞·雷耶斯注视着流水线上翻飞的安全气囊布料。“每增加1%的关税,路上就会少许多行驶的卡车。”这名从业十余年的资深工程师感叹道。  ^+ T; |" A& ]8 j- \" w% K4 }
# Z# e$ w: F1 L
从供应商处接收布料卷,裁剪后组装成安全气囊,折叠完成后送往200多公里外的美国,由当地客户最终组装……作为新莱昂州州府上百个工业园区众多企业中的一员,塔佩克斯公司有500多名工人,主要从事安全气囊的生产,每个环节都高度依赖人工。7 e) W; _( q  J/ q9 [
8 W; l# l# ^3 z
多年来,美国汽车供应链已深度嵌入美墨加三国。墨西哥政府数据显示,2024年墨西哥汽车产业取得历史佳绩,产量接近400万辆;蒙特雷所在的新莱昂州汽车产业出口额突破200亿美元,占全州出口总额的35%,为12万名工人提供了稳定就业。4 @! D. j5 S4 d

7 Q5 [- N- }4 ]3 b6 c美国对进口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产品加征25%关税措施于3月4日生效。两天后,美国又宣布调整措施,对符合“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美墨加协定)优惠条件的进口商品免征关税。尽管如此,相关豁免政策只持续至4月2日,届时美国计划宣布实施新一轮关税。笼罩墨西哥汽车业的关税阴云并未完全消散,就像在精密运转的机械齿轮间撒入铁屑,正打乱蒙特雷这座工业城市原本有序高效的生产链条。
  u# G0 L" Z) G2 Y, a, a2 `* J0 R
6 n7 x2 m5 T, j2 u! M0 M蒙特雷当地劳动密集型企业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需要熟练工人维持产能,另一方面又面临裁员降本的压力。雷耶斯指出,如果将汽车线束、安全气囊等生产转移至美国,高昂的人工成本将导致运营困难,因此相关产业或许仍会留在墨西哥,但企业不得不在保生产与控成本之间艰难抉择。
( @8 h% s: ^9 q0 W  x- L" ]- k( Y; X7 B6 X! }
“我们的生产流程是北美汽车产业链密切协作的缩影。”在蒙特雷阿利安塑料公司车间里,总经理费利佩·比利亚雷亚尔介绍,公司生产汽车前后车灯外壳以及内部天窗框架、手套箱、扶手和后视镜区域的塑料包覆件,供应给知名汽车制造商,是“墨西哥制造、加工和出口服务行业计划”的典型代表。. t% ]# Y0 Q6 L) ]5 ^$ G8 K9 F
8 t% y6 r' ]+ P1 l0 R% x
在这项计划帮助下,像阿利安塑料公司这样的出口导向型企业凭借区位和成本优势,在北美市场站稳脚跟。而如今,这些企业却被卷入“关税漩涡”中。# _' Y+ x# Y  x; K

; M- i' U* {; D; {+ y从美国进口塑料颗粒,在墨西哥注塑成型后将半成品运回美国进行组件安装,再返回墨西哥进行整车组装,最后将成品车出口到美国市场……“原本企业只需承担材料和加工成本。现在每个环节都可能被征收关税,累计税率可能高达70%。”比利亚雷亚尔眉头紧锁地说。
2 P9 F: H# [  t3 e  }/ Q7 F6 C
( F: @' e7 J4 G, d& M6 t在蒙特雷一处办公楼,新莱昂州汽车产业集群负责人曼努埃尔·蒙托亚的记事本上,“不确定性”一词被用红笔反复圈画。
1 [* n6 g) M  q
8 I# |& s( h# x" a' k: L( Y5 f8 r“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停工?如何妥善处理员工安置问题?在最坏情况下,是否需要暂时关闭部分工厂?”蒙托亚和同行们忧心忡忡,从业者都在沟通和商讨应对策略。( w' |& [* ]7 \" U# _* s7 l/ X
2 L# E4 S1 _/ ?0 L( W' Q
“欧洲和亚洲制造商积极推进新技术开发,北美却被困住了。企业就算再能控制成本,但面对不确定性,无论多好的计划也难以落地。”在蒙托亚看来,无论是多环节征税,还是将生产转移至美国,增加的成本都将如多米诺骨牌般层层传导,最终落在整车价格上。
1 j; X' o% Q* }) O$ r
8 r  l& g8 o$ d5 r4 @“全球各地都在推进区域合作,而美国却坚持贸易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美国人将为此付出代价。”蒙托亚说。4 L- V; V1 p, V! m) s2 O
/ X3 b) n3 J' b) g9 D: e+ H
(据新华社电 记者吴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06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30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