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 B+ N4 }/ Z! T8 X2 G
! W6 l& _" V( W/ B6 `8 i
) O0 \+ L, r, \9 K. j' P7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C6 ?* {, s, N" A1 q
3 j N h. D6 N" A) R% B6 J
2024年,一个千亿级的商业帝国,说倒就倒。
) w9 Y7 z w* L( {' u3 R( O) U# q( j
而它的缔造者,亲眼目睹了自己一手打造的商业帝国走向衰败。
7 q, x! R% t2 O5 O" G; \( E7 L+ Y8 t& H @1 L" x7 r4 x% l
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连陕西前首富也撑不住了?是资金链断裂?是决策失误?
5 X; |; ?8 W# z( z* ?信源:户均资产曾超500万“西部第一村”东岭村为何陨落?2024-09-04 21世纪经济报道
) g% w' K6 W; B. R& H
% ?/ r" H1 P; y! x6 {
/ O, m& z$ \6 f" z- f5 _. T“西部第一村”
8 g* L& ]: N; ^ C
, K; x8 z1 }$ T9 }$ A: m$ \上世纪七十年代,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有一个名叫东岭村的普通小村庄。& H, h9 Y# G' I3 \ b" {
' |1 x, r1 [6 z! I这个村子的面积很小,只有零点三五平方公里,住着两百一十五户人家,总共八百多人。
! ^3 d- S( [& a" N) k
$ i) Q$ L" r- ~' Y3 y* @: Y3 Z
# Z9 j" \8 q/ P* [1 M8 X# L& n$ n+ v5 F4 ^7 B
村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大部分是贫瘠的河滩地,而且人均只有三分地,收成十分有限,因此,长期以来村民们的生活都十分艰难,仅仅能够勉强维持温饱。
6 K; S5 ]2 v l9 P- b2 s0 @0 x* {. K
# F5 z7 i' k! j0 S. P为了活下去,村民们不得不仔细盘算每一笔开销,旧衣服穿了又穿、补了又补是家常便饭,生活的困苦和无奈,让整个村庄都显得灰暗压抑。: r* u" }- h: i4 K8 F
: C! v% r7 l# _; ?- ]. O. J
村里人赖以生存的,是仅有的十六间铺面房里的小作坊。
5 a, i- x5 [' C- e9 F2 }2 Y4 }+ N6 ~3 U
7 p; Q o3 {1 `9 K( `" Z9 H' D; u* Y
大伙儿用废旧铁皮敲敲打打,做些炉子、水桶之类的生活用品,辛辛苦苦一年到头,赚到的利润少得可怜,只有几千块。! W0 E3 \) r8 E: C/ D+ l- p b
; N X( G& y5 q1978年,改革开放的新风吹遍中国,东岭村的村民也看到了改变的希望。
. g) O9 |% H5 F+ V4 N) _% A S
2 J6 d+ i* D+ W; s) ]& w& K他们想借着这十六间铺面房,搞起黑白铁皮加工,尝试走工业化的路子,希望能够改变贫困的命运。
0 S" B5 O$ P: M' O) n
. }( i/ B. v0 v$ \, O
, w9 v) o1 ^: m) K% X: S$ ?8 K9 `8 [# A3 I. ]8 f% ]8 {
可是由于缺乏经验和技术,这次尝试维持不到一年就失败了,东岭村的未来看起来依然充满挑战。
) [+ R* _. Z5 U2 }# u+ Q3 _
1 w- t$ `4 M! Q" e6 X! Z; f9 R1979年,24岁的李黑记高中毕业后返乡务农,当时村里的铁皮铺子几乎要关门大吉。& a$ K* V1 A/ J, H+ h
. _" T( _9 R( @1 B5 X- J q
李黑记当机立断,签下了承包合同,决定全力以赴。8 R! {4 z) n7 @/ {! i0 f
3 k. [3 a( x: V7 u
; S# @+ B4 u' Y* e6 X1 ]
4 l' b0 Z7 n% N) A% D他带领着村民们夜以继日地工作,生产炉子和烟筒,并将这些产品销往西安、兰州等地方。: r0 r5 a) P1 i$ s) j
8 M5 I0 X( V5 p+ ~( o6 Y
依靠着努力奋斗和勇于尝试的精神,短短八年,他们竟然积攒了上千万元的启动资金。
* I+ N# Z0 p) C( e8 i: z2 S5 j/ {5 n* F$ V7 w* W& z N
这笔数目可观的财富,让东岭村首次真切地体会到工业带来的巨大能量,也为东岭村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P: v) I9 m( M2 |( l* G
0 q/ d) E0 `4 E$ l; N
/ y' n0 A/ V. x' A1 W* w
8 A+ c) _& G/ {0 a! M9 O5 |尝到甜头后,李黑记没有停下脚步,他眼光很准,发现市场上需要什么,就带着村里人生产什么。0 F, x( h' v6 N: P" \* a% E& X! ?8 ], b
6 @8 N. |; k6 y2 y% ?" ~铁丝、铁簸箕、钉子,各种铁制品应有尽有,赶上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东岭村的经济开始飞速发展,村里越来越富,大家的日子也越过越好。
, E: I0 n. K6 \6 [7 m
; f) V: ]: M2 S( \# g2 ^1988年,突然发生了一场爆炸,刚扩大规模的机械铆焊厂被炸没了。' }+ P( [9 s. @- N3 _* W
. x8 U! b, R; D% I
2 L: |5 w( ?$ B% u% S/ G. [+ K3 G4 v7 H4 {9 f8 C' e
东岭村的铆焊厂遭遇重创,厂房破败不堪,大家也失去了信心,村子又一次陷入了困境。; k6 l/ D* S; V/ z) y& W' N
3 L8 r: {7 c2 G' L9 A! _关键时刻,李黑记挺身而出,他与村里签下承包合同,每年缴纳5000元承包费,立下“生死状”,表示决心破釜沉舟,同时向村民们承诺,“厂子黄了,我卖血还债!”1 O! g/ D ^ l9 A8 s1 i/ G
# ?1 x( P% M3 G, a, a' t2 d* j0 f: s& H
全村一起致富
' T5 z3 G+ P/ c& Q4 M' A
/ x0 i. G1 W. @/ B2 e5 J _9 o在他的带领和感召下,村民们重新凝聚起来,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攻克难关,最终让机械铆焊厂重获新生,并且迎来了比以往更好的发展前景。
+ g1 b V4 [& R9 ~9 t' p. Q0 A1 j3 M. V& s3 M5 Z, X5 R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李黑记敏锐地发现了钢铁买卖是个赚钱的好路子,立马把厂子转型,开始做钢铁生意。
, ` S- u9 {+ h4 e: ~/ n
: c5 @. A0 ` w8 b/ I! ?( k东岭集团发展很快,两年时间,产值就超过了一个亿,成了西北地区钢铁贸易里做得最好的。4 g5 J$ _5 I9 Q' G' w
% b% o( H K+ S* }# {
! K/ r& S- @( b, i9 G/ e4 A1 S- k0 M. U+ ?' A8 N0 z
1994年,东岭集团正式成立,村里人也都富了起来,日子过得很不错。
' n- f! G1 C0 ?8 x* z& c) C. B+ E. P
不过钱多了,问题也来了,集体赚的钱该怎么分?有的村民眼光比较短浅,就想着把钱分掉,自己拿着花,他们就开始闹,非要分钱。
/ r! I3 |- |: H i4 m3 _- [7 N5 i4 A9 S S- \
面对当时的局面,李黑记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他把自己辛辛苦苦承包积累的6800万元全都捐给了村集体!
, A# t" @4 o2 h. D; ?7 j
8 s* b6 r" w: v9 D, y$ S8 |
* n8 ]: q; z( P# T2 F5 E/ c! |2 [( S d
他还积极推动“村企一体化”改革,让村里的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互相兼职,这样村集体就成为了集团的大股东,村民们可以通过土地、劳动力等方式入股,共同分享发展带来的好处。4 k I7 ~1 x" r; x: `
" f. s; a& R5 z& I2 x
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村里内部的矛盾,也为东岭村未来的发展清除了障碍。* T" c% i- A( d3 j
7 V& B& f* B& I. W5 c% G% A' W
1999年,东岭集团开始转型,改成了股份制。
) N0 C: o8 ]0 O9 s
' l. |" Z/ I' m. T. }/ a, C
. ` ?( s% X; w* |' \0 p# `$ t. ]) `/ j6 Q! w
之后,他们通过收购、入股等方式快速发展,业务范围扩展到金属加工、矿产开发、房地产等多个领域,旗下公司遍布全国20多个省份,一年能赚到1300亿元。
0 F5 H" g( u! q, j; F* Q; R
. x$ d+ x. _# U. m) s" C村民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改变,以前住的土房子换成了别墅,泥泞的道路也变成了平整的柏油路,看病、上学都不要钱,考上大学的人数连续15年都是全省最多的。
8 ~/ z! r6 y# }, i8 v5 H& Q
, [1 h1 ]$ a: R' I) Q) L- y, O M李黑记不光想着怎么让大家口袋鼓起来,还特别关心大家的文化生活。
2 o# p4 R" c; D3 l7 C/ _0 {7 Z q1 J* X: Q, r
1 @; M7 u! q. g
! j }2 o h- B+ C8 ~0 n, h$ w他建了个图书馆,让村民们能看看书、学学知识,还鼓励大家组织太极拳队和民歌乐队,没事儿就搞各种文娱活动,还经常带着村里的老人出去旅旅游,开开眼界。; R: b3 ^0 C6 U! n m; O
! D+ S$ B5 V2 A: Z& u
为了孩子们的教育,他更是出了大力气,定下了规矩,村里孩子从小学到高中,所有的学费都由集体出。$ Q( A S/ {% X8 G+ }0 F
# n/ _! j0 Y7 s' d要是考上了大学,还能拿到最多5000块钱的奖励。" }. q( }! W0 B, r& C+ h
- f+ n, }- ?5 Y V+ g2 u他还弄了个道德讲堂,每个月都开讲,讲的都是村里的好人好事和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
* s0 H3 n5 D! A" S* F
* ~1 \) ~6 V* m% T# z- S9 k; P' e- h5 V! v) U9 G. u2 a% j* _/ }7 z
' x; t- y: V: Q3 p7 K# ?
他还奖励那些“十星级文明户”、“身边好人”、“好婆婆、好媳妇”,让大家都争着做好事,整个村子的风气都特别好。+ Z& C0 C+ Y# T# V6 F% q
/ j: c/ @: H) _4 i! `
2011年,李黑记凭借45亿元的财富,荣登胡润富豪榜,成为当年陕西最有钱的人。
9 y z8 {0 I: S/ I# g B) \) \( g6 V. D; [. p% P! M
2017年,他领导的东岭集团年营业额超过一千亿元,成为陕西省民营企业的领头羊。
! }5 v# b' r) k# ]2 v. Q- o% P% V5 h
7 w0 u' M2 J# m( H: G+ r( k$ P
* i! v8 a/ m: d( B1 Y
然而,看似一片红火的东岭集团,其实早已埋下了衰败的种子。( }: [- F" _5 o2 |! k
帝国的崩塌, a/ \% l4 M Q; V8 Y* t* Y9 V
_# I5 G4 s7 Q1 p1 A4 M东岭集团旗下子公司陕西略阳钢铁因为环境污染问题,被重罚近亿元,更要命的是,东岭集团的资金链经常出问题。2 \" }( f6 l# `& |$ V) R
# ~0 q( Y# e' M6 J* x, X( A! k1 r早在2009年,好几家银行一起上门催债,要求东岭一口气还清11亿元贷款。: Z+ L$ [ H" j. x5 z7 V4 z
9 G. L/ X$ v& [. ~李黑记只能靠着自己的人脉关系,三天之内凑了7亿元才勉强过关。8 ~) a6 ?: B( j( Z
% \, D# s4 N; ?% T) m9 X9 |% M" |
' ]- V5 T* D$ g
% a% W' c) h1 t6 S到了2018年,东岭集团再次遭遇资金难题,虽然多家银行联手提供了300多亿元的贷款支持,还是无法阻止它走向衰落。
" w! ~: i2 f7 h* @0 L4 _, M
# |6 i* Q$ {! Z" S. o R2018年,东岭集团还花大价钱,18亿元接手了一个烂尾了八年的房地产项目东岭锡上,本想靠这个翻身,结果反而让情况更糟。
9 c, e0 K5 R6 W2 O0 Z, V7 V3 y; \4 a/ S9 l* l
东岭集团的经营状况因房地产走低和钢铁、有色金属行业的低迷而急剧恶化,净利润大幅下滑。
+ d$ v0 H% h# c; z+ T3 O. q, @7 y9 c8 @! k( H
' i) q) j- u- c4 w9 V8 w$ a
7 n; P+ u! ?0 l) l& Q1 O
2019年,创始人李黑记之子李磊接手集团,并尝试通过麦肯锡的咨询方案进行改革,但未能扭转颓势。
' f8 [) I3 s9 P7 h/ I
* V2 J" I7 \2 c% ~0 A到了2021年,东岭集团的债务总额已达187.78亿元,可用的银行贷款额度仅剩8.61亿元。
3 m1 _; A$ B9 J& N4 U
7 h/ `% n" t9 B2 e, Y尽管当地政府多次出手试图挽救东岭集团,最终仍然未能成功。8 ^. ^* M8 ~1 D3 `4 w9 M6 [
! U4 \' B F/ h4 f6 x( G$ \* r, w& L
0 ^3 Q. w! ?$ `% ^
2024年7月,东岭集团正式宣布破产,李黑记创建的百年企业梦想宣告终结。- t% ^; U$ O* i5 n! A
0 p; y* H% Z: d3 C3 P/ r$ K
东岭村的故事,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更离不开带头人李黑记的卓越领导。/ x; |" [$ S- @ R- e
J9 B# V8 I2 F" \* `; N; }
可后来不行了,也反映出企业发展中常碰到的问题,产业太单一,抗风险能力差,投资胆子太大,风险也跟着高。
3 L: N" H M, L) h
! k8 }, q' p+ N0 z: D
' j5 ]) z2 A$ @% W% P' X& Z8 z r- C
0 b* i% k. L, Q6 Z* Y1 @$ K9 A对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不够重视,内部管理也出现了问题,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X ~1 b' ^- `! Q2 L P
笔者认为
. u4 N' i( E; z! G7 i! k( R3 c' ]( w3 m' M9 K l4 E
在生意场上,我们不能只顾着赚钱,更要重视长远发展,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n/ R) P/ k. f6 r: w8 j
9 j6 x2 z; P. S
那么大家认为东岭村的悲剧,是时代发展难以避免的,还是人为错误造成的?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见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