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戴笠搭乘专机,从杭州直飞贵阳,停在一处隐蔽的山谷,原来这就是“贵阳青年集训班”的秘密训练场。; G5 ~* p$ b( m, h. [
等到戴笠见到一众学员后,慷慨激昂地做了一番演讲,但话还没说完,就被眼前一个女学员打断,质问他带她们来这里到底是干什么的?' A3 e) }; G8 g8 ?! n! Q- ^
戴笠意味深长看着她笑了,此人是谁?为何敢在大庭广众之下顶撞戴笠?
3 o ~' @: h. X+ P$ N8 @
1 s$ J- T v9 f) K: ~8 N' U K9 X7 E# y
戴笠:“蒋介石的佩剑”& A4 K0 d" r; d" u% |
" J8 v m* s4 M: U/ @提到戴笠,就不能不提蒋介石说过的一句话:“要是雨农不死,可能咱们就不会失掉大陆。”1 n q" m6 R3 |+ ?
他出生于1897年,浙江那片土地上。年轻的时候,干过保镖、当过跑堂,甚至还有一段时间当兵。到了1926年,他报考了黄埔军校第六期,顺利成了名副其实的黄埔学生。
+ G$ `" o8 j4 G3 M他在上海的时候就和蒋介石熟识,所以一入学,自然跟他关系就更亲近了。到1928年,他就开始当蒋介石身边的秘书了。
# X% G( M, z+ z) V7 p7 }2 j7 s3 g6 {& l4 i8 o
) a1 ~% n1 g. o9 K# \; b. M
在蒋介石身边,军事才能的人最受重视,不过对戴笠来说,他最拿手的还是情报搜集。+ y9 L' L5 L6 e( |$ V+ i2 U* ?# H( c3 l) t! \
特别是在二次北伐那会儿,戴笠从山东悄悄溜进敌军区,一路北上探查敌方的秘密,竟然收集了不少情报,为北伐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也让他在蒋介石面前争了一口气。- U+ I) \. L3 ]/ t& J
1930年,戴笠拉拢了一帮人,成立了第一个特务组织,叫“十人团”,后来这个团伙逐渐壮大,还得到了蒋介石的信任。
4 K6 H9 ~1 Y5 [. j* c
7 i- N5 F; R8 y! F) C
) h- {! S' `* z# g/ e; b# ~3 y后来它改名叫复兴社,戴笠在蒋介石的伙同下开始搭建情报网络。那会儿,戴笠绝对成了蒋介石最得力的助手。# _8 o2 m3 U$ t# @( G
1932年,蒋介石和汪精卫达成协议,宣布重新掌权。等他回到南京后,就担任了军事委员会的委员长。为了给戴笠一点实实在在的权力,蒋介石还特意成立了一个新特务机构——特务处,戴笠当然是被任命为处长啦。- t8 t, q5 w0 k; s
说到戴笠“一跃而上”的那个转折点,非西安事变莫属。这不仅是蒋介石对戴笠的一次忠诚考验,也是戴笠自己生死攸关的抉择。. h# w: m0 A5 S9 n- Q
" a9 `5 [0 G6 T" a. C
3 o! p# P6 K/ q0 ~* C; L1 `那时候,国民党其他人还在为“是打是和”争论得不可开交,戴笠却顾不得个人的安全,和宋美龄一起登上了去西安的飞机。
6 f+ \* ~4 d" I* h: x# P; X这简直是一场大冒险,这次去西安,他不仅赢得了宋美龄的信任,还彻底搞定了蒋介石。& [. K5 h- R' u
从那时候起,戴笠成了蒋介石身边最受重视的人选。到了1938年,军统局正式成立,一开始他耍了个退一步进两步的招数,向蒋介石汇报说:“雨农我实在没那个本事,学识、资历、名气都不够当局长的资格,求校长再指派别的局长。”
2 r+ o. E; i# j9 w# j, V( n: a% S( F; p: J
! I9 y" A) K; S: [* j1 y/ F( ^$ K
蒋介石听到戴笠这样说,更加重视他,结果戴笠就当上了副局长。虽然名义上的局长是另外一个人,但大家心里明白,其实真正掌握军统大局的就是戴笠,而不是那个“局长”。
! }% _! r, S2 x5 I从那时候起,戴笠不仅成为了军统局的真正掌权者,还被大家称作蒋介石的“佩剑”。3 G. H- V5 j8 @) D) }
十万人的“情报网”, o# @" O9 j! l7 |. e% T; r
?3 J3 S( ]' _+ D戴笠的情报网络其实分成了两部分,一个是中统,一个是军统。尽管戴笠在蒋介石心中是个值得信赖的人,但蒋介石可不是个轻易将权力交给一个人的主儿,他绝不会把特务系统全都交给戴笠。
7 {# b" S" G3 w/ P0 n
' H) a/ h: L6 O6 P0 b+ {. d4 Q. O) \) N
在蒋介石的眼里,官位越大,反倒权力小;要是官儿不大,权力反而可能更大。总之,简单来说,戴笠就是属于后者那一类。4 r, E" E B y) b
不过,戴笠也算是蒋介石的“忠仆”,他不仅积极履行蒋介石“剿共”的任务,不断追杀共产党员,还竭尽全力发展情报系统。0 M# W" I; m4 ~( c2 r: z
1 a9 r3 w/ [- Y; { r! _9 c S/ ~! p2 B
其实,他的情报网络不仅覆盖了国民党的前哨站,还渗透到警备总部、警察局,甚至海关都有他的影子。
; y, X1 O6 k" Y* U基本上只要蒋介石一发号施令,戴笠“翻天覆地”的都能搞定,这也是他为何获得蒋介石信任的重要原因之一。/ C: `1 t# o8 p3 }9 _; |
到了1942年,军统搞了一场“四一”大会,他当时给蒋介石展示了各地的代表,足足有3000多号人。
. H. s6 f6 |! G0 b# S+ b; f. N$ c& @# O+ v- y% {( r& F
6 Z1 d# D) \" |6 v% B; }# `4 T不过这只是军统局的一部分,真正的人员数量可达好几十万,而且管理得特别严,其他人根本无法想象。
- |. ?- N0 p B$ U蒋介石看到这么浩大的场面,心里除了对戴笠的满意,更多的是一份忌惮。戴笠这小子也察觉到了他的心情,于是处处谨慎,生怕自己再被当成出头鸟。5 s: ]0 c, R1 h' k2 C8 v, e3 j; r
不过蒋介石对他的信任可没以前那么足了,戴笠干的那些事,放在蒋介石眼里,都是在搞篡权。为了控制军统,蒋介石特意重用中统,想以此来压制戴笠的势力。# ^+ w2 x1 e# i" e
% E7 l! |- a, t/ U
% f* O- a3 [1 `' k: l. N E, \蒋介石这一招,无形中把中统和军统推到了对立的阵营里。国民党内部本来就散,现在更是混乱不堪。
4 K: ]$ U/ O; {! w/ h$ }" M风流成性的戴笠
( P9 E/ G9 x/ z( `5 }+ ?, _4 h; ^% k" _$ V% K1 G" a4 @' ?/ L
大家都知道,戴笠除了是个培养特务的能手,最大的特点就是好色。传说中,他的发妻去世后,就再没娶过,而是一直和自己女部下扯不清,甚至连朋友的女人他也照样不放过。
3 x. n2 `0 g3 i: u在戴笠一生的“情感故事”中,大家讨论得最热闹的除了他和女秘书余淑恒的关系,还有他和民国著名影星胡蝶之间的一段情缘。
3 Z9 [ X8 h2 `
+ N6 Z" C6 H5 s! _8 ~9 `8 g1 `$ q& p7 z/ Y, `
无论是哪一段感情,都是戴笠好色的有力证据。连他的部下沈醉都表示,这些对戴笠而言,简直就是“家常便饭”,他自己和别人之间的事情也是屡见不鲜。
) V5 q5 A5 }" n/ I可是,不管是什么样的女人,面对戴笠都得和颜悦色。虽然她们偶尔有点小脾气,但从来不敢顶撞他。) f, a, \+ E5 D) l" _
偏偏在贵阳的青年训练班,有这样一个女特务,在戴笠训话的时候,她大声的质问,军统局到底是干什么的?
2 H2 p" y6 k/ a& A# V' b6 {( }$ d; i; I
5 J6 a2 ?' i, Y她之所以这么问,主要是因为把她们带进来的那个人,说这里是抗日的训练班,殊不知其实是用来培养特务的地方。( h y( B7 j3 N5 }$ \
戴笠见有人敢当面质疑自己,立马把目光一转,结果一看竟是个特别好看的姑娘,长得正对他胃口。! c2 o7 s& X9 X5 P
戴笠顿时来了兴致,先问她叫什么,接着又问她多大。姚美玲一一回答后,戴笠立马高声说,军统局就是需要这样的人,敢于表达不同的看法。
. M1 O2 r% y$ u5 h( @9 @! S- q4 C" [, ?& ]9 L3 {
, e& [# @" O! w' N, r大家都互相看了看,一个个不敢说话。姚美玲说完话后心里就后悔了,等她知道眼前的人正是国民党特务的头头戴笠后,更是感到惶恐不安。
6 w3 P/ Q( Y' z* ] R没想到,戴笠居然没给她惹麻烦,反而对她相当好。就这样,姚美玲成了第一个敢于直接和戴笠对着干的女人。
1 |3 J$ d# e- S0 K8 u5 I在这个波云诡谲的时代,姚美玲的勇敢与果决,让人不禁对她产生敬佩。面对强权,她选择了直面,而不是退缩,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与传承。7 N. l/ G: ^" _( a/ }# R0 l& E* G
. n; @* l& h# _6 X, V后来,戴笠逐渐领悟到蒋介石的用心,心里暗想:“飞鸟都打完了,好的弓也就收起来了;狡兔一旦死去,跑腿的狗也得煮了。”这句话,真是让人忍不住感到一丝寒意。8 x* Z1 c/ p! t5 l/ h
+ E6 G7 J J, \
7 O* f$ y) o; z& u+ @" S. e V确实,要是戴笠的野心再膨胀一点,蒋介石说不定早就把他给处理了,而不是跟他“斗智斗勇”。这儿头的关系,真是微妙啊。
" |3 Z- \% r8 A, x# M+ u& A: f8 p3 G每个人的命不一样,戴笠没死在蒋介石手里,却是遇上了飞机失事。这虽然让蒋介石省了不少事,但对于蒋介石来说,失去戴笠就像是丢了个“好帮手”。这关系可真复杂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