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榜样“龙队” :热爱可抵岁月绵长 为国争光刻入血脉

[复制链接]
查看8729 | 回复0 | 2025-2-27 04:3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1月3日晚揭晓的“2024北京榜样”年榜人物中,中国男子乒乓球队队长马龙入选,荣誉簿上添上了巨大的光彩。马龙在颁奖典礼上表示:“作为国乒和北京乒乓球队的一员,我在国际赛场上为祖国夺取过很多荣誉。除了获得冠军,更重要的是,把热爱和坚持的体育精神传递给了更多的人。未来希望继续为首都添荣光,让体育精神在北京这座伟大的城市中闪耀。再次感谢大家的信任,我将继续前行。”* ~$ k3 [  _% o2 Y7 x9 Q
$ p0 D' u+ a8 g! @) l4 Y
专访 | 榜样“龙队” :热爱可抵岁月绵长 为国争光刻入血脉-1.jpg
- @. _' t3 Y! N' L% W

$ E- a- ~) y0 ]; S' I# e马龙在巴黎奥运会男团决赛中搭档王楚钦,为中国队拿下关键的第一分,并最终获得自己的奥运第六金! s6 r! p  ]) o* p( _1 |7 ?
1 l# H$ v" e' N- n* ^; I
马龙,是中国奥运参赛史上夺得金牌最多的运动员,从2012年伦敦奥运会起至2024年巴黎奥运会,他参加了四届奥运会,共夺得六枚金牌。23年的职业生涯,马龙成为乒乓球史上首位集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亚运会、亚锦赛、亚洲杯、巡回赛总决赛、全运会及全锦赛单打冠军于一身的“超级全满贯”男子选手,也是乒乓球史上首位蝉联奥运会男单金牌的运动员,男乒历史上首位双圈大满贯得主,被国际乒联官方认证为乒乓球领域的“GOAT”(历史最佳球员)。/ z! b' I+ ^# D. ]4 B

3 W3 r& E) J& G同时,多年来马龙还积极投身公益活动,带动和培养青少年选手的成长,是年轻选手的楷模,更是无数球迷的偶像。- y7 o' o: C5 C# p) Y7 n
8 `& Q6 w" [% h" L" [3 M
在当选“2024北京榜样”年榜人物后,马龙接受了北京青年报记者的专访,畅谈起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4 ]: R) c3 m7 D6 h3 A' g3 u. H
4 J# H0 w3 e* F# I0 f: Z* C# b" U“来北京发展,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选择”! k8 g# E; ]" |

- P( d0 T  u/ j5 T# c( f* D, J马龙在乒乓赛场上留下了很多神奇的纪录。除了奥运六金,在一年内连夺世乒赛、世界杯、世界巡回赛总决赛冠军、以30岁“高龄”成为国乒最年长的世乒赛男单冠军、世乒赛男单三连冠、四夺亚洲杯男单冠军......这些纪录也很难被打破。0 J- m7 W" _+ o% X
; J2 ^% s' p" w6 v
而这一切的辉煌成就,来源于马龙一次重要的人生选择。
" b, J" i, ?9 D4 P. Y
5 z- g: Z* t' j( t- W5 o$ x7 b时间回到23年前,“鞍山小马”凭借努力终于成为了辽宁省队的一员,但他的成长道路很快遇到了瓶颈,乃至跌入了低谷,13岁的马龙一度面临被省队淘汰的境地。但肯于努力和怀揣梦想的人总是能抓住命运给予的机遇,来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彼时正值北京西城体校到当地挑选乒乓球苗子,教练关华安看中了马龙,而马龙也极为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跟随关教练来到北京继续训练打拼。- R* @  R# Y) q
$ r% t$ a) W/ Y
专访 | 榜样“龙队” :热爱可抵岁月绵长 为国争光刻入血脉-2.jpg

5 {" T1 Y/ V; S1 y5 `2 Y; F
" u8 U$ e( o! `' a: u) R0 @8 O回忆起当年这个抉择时,马龙向北青报记者坦承:“那是我人生和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选择,一次了不起的选择。当时自己虽然还是个孩子,但我也知道,北京乒乓球的整体训练水平高,训练环境好,来到首都打球有助于自己开阔视野,扩大眼界和格局。我不仅要感谢选中我的教练,也得感谢我的父母,他们都非常支持我去北京发展。”
& @2 C; h) K- E' D7 h$ H! W( r2 r; B$ e  \5 m3 |0 j! n0 [
当时北京乒乓球队的特点是女队强男队稍弱,女队拥有张怡宁、郭焱等世界级名将,男队中虽然也有高手,但整体实力和影响力无法跟女队相比。潜力巨大的马龙在张雷等教练的重点培养下,很快就绽放出了光彩,成为北京男乒的主力球员。2003年,15岁的马龙入选国家队。2004年全国锦标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马龙在男子团体赛中担当北京队的第一单打,更是在个人赛上击败了刘国正、王皓等名将,一路打进决赛,只是输给了当时如日中天的王励勤,获得亚军。
) K# A1 w' r9 u' t4 ~) ?% D  s/ }! V, ]
专访 | 榜样“龙队” :热爱可抵岁月绵长 为国争光刻入血脉-3.jpg
4 O  n0 I+ E$ Q8 O

/ [# _) K* Z3 Q$ J" `- x% q19岁时的马龙
: x" t" c9 \- ]* h% p0 ]/ P, w1 k! Y  Y& C- v& E; d; s, b
马龙的天赋此时已经展露出来,北京队给了他巨大的施展才能的舞台,他的辉煌和内心中更大的梦想正是从北京起航的。8 R4 u+ Q/ r& n. [/ B# m
7 c' r- I8 w4 z- L
“不敢称‘六边形战士’,我只是一个时期优秀的运动员之一”" W. X" s: T& Y

7 {8 ~- H( I5 ]8 N9 {在马龙迄今为止的23年职业生涯中,除了在奥运会上六次摘金外,他还获得过31个世界冠军。当北青报记者问马龙,对哪一次夺冠印象最深刻、在他心中的分量最重时,他回答道,“在这些冠军中,其实我印象最深刻和对我有重大影响的不止一次,2015年我第一次夺得世锦赛单打冠军,还有就是2016年在里约第一次夺得奥运会金牌都很重要,当然在东京实现奥运会男单卫冕那一次也算是,但自己感觉要比前两次平静一些。”* J, y" p  [' g: B: j2 m3 j0 j

8 x. I: ~! ^8 U“虽然早在2006年18岁时就随国乒夺得了不来梅世乒赛男团冠军,在接下来的几年也拿到了世界杯和世乒赛的冠军,甚至在2012年夺得了第一个个人世界冠军——在世界杯男单决赛中击败名将波尔夺冠,但这些并不是奠定自己世界最强男单地位的比赛。”马龙回忆说,“比较难忘的是我2015年在苏州世乒赛上夺得男单冠军,那一次我觉得自己才真正被大家认可。而且那是我连续参加了四五次世乒赛才第一次在单打中夺冠,所以我认为那个冠军是我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节点,更是我实现世乒赛男单三连冠的起点。”
* E# N6 r& ]: L9 Q& C7 |3 Z$ l: z9 ~& N/ |6 \
专访 | 榜样“龙队” :热爱可抵岁月绵长 为国争光刻入血脉-4.jpg

5 m6 F! @. q8 x, Z- O+ H/ l
, c! d- A. ]8 r$ P) Y7 Z2015年5月,马龙在苏州第一次夺得世乒赛男单冠军,奠定了自己在乒坛的地位4 \3 J* c/ `( V1 P) e' e7 t8 d" K
7 M, h# e. i% [0 `2 _. w7 q
里约奥运会是马龙参加的第二次奥运会,他在那里夺得男单金牌,实现了大满贯的梦想,所以他用“内心特别激动”来形容当时的感受。“5年后在东京完成卫冕的时候,我的心情反倒是比里约夺冠平静多了。记得当时对阵樊振东的决赛我是下风球,但还是赢下来了。由于接下来还要打团体赛,我的注意力马上就转到备战团体赛上了,不到结束是决不会放松的。”马龙说。; j; K' T1 r! g7 C# x* ^. O: L

/ j! u! D3 n! G马龙还是男乒历史上唯一一位“双圈大满贯得主”,外界公认他力量、速度、技巧、发球、防守、经验六个方面均衡且全面,没有短板,于是“六边形战士”的称号不胫而走。谈到这个称号时,马龙笑着说,“说实在话,到现在我都不知道是哪六个方面哪六个边,哈哈,这个评价有些过了,夸张了。我是专业运动员,从我个人的角度和认知来说,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缺点没有弱点、所有能力都相同且处于最高值的乒乓球运动员,我自己当然也不是。”& W/ f/ U1 j1 n0 M' o. {- {* y/ V, _/ E
5 R! r; E: C$ k
专访 | 榜样“龙队” :热爱可抵岁月绵长 为国争光刻入血脉-5.jpg

* y& {' Z! n* u! p6 v( a
8 Y2 ^! o( Q6 r4 D10月6日,马龙在北京举行的WTT中国大满贯赛获得亚军后,向现场观众致意4 n& r, @. V) z' w, T) S
# l1 v0 S0 M- K$ z  v
至于说国际乒联认证的“历史最佳运动员”“历史上最伟大球员”的赞誉,马龙更是表示自己还没有达到这个高度,“我毕竟没有在刘国梁、瓦尔德内尔这些前辈的时代打过球,也没有在正式比赛中与他们交过手,这些运动员都是我的偶像。或许在那个时代打球,我就取得不了现在这些成就了。我不能认同自己是历史最伟大的球员,只能说我是最近10年、20年世界乒坛比较优秀的选手之一。”5 O  Q7 Y$ A% u

1 m7 M8 n9 @+ Q7 q/ O8 {: B! f“我是中国制造!祖国荣誉高于一切”  P! Y% r# h: C  ]: B
6 X- S$ C7 V. ?" r2 I2 X
2019年布达佩斯世乒赛,马龙在决赛中击败黑马、瑞典选手法尔克夺冠之后,在赛场兴奋地喊出“I'm made in China!”让全场的中国观众和无数国内球迷感到热血沸腾,并引起了年轻人的共鸣。“这场比赛,我不仅代表我自己,更重要的是代表中国队,代表中国!”正是这种爱国情怀,赋予“中国龙”无限的动力,激励他不断前行。! w$ G9 A# N5 M! I

7 o$ x( |$ T- m5 ~4 `6 o9 n: [% f
专访 | 榜样“龙队” :热爱可抵岁月绵长 为国争光刻入血脉-6.jpg

/ ]* V# F3 o% o2 B" L* O. |! R: q: E2 T4 W$ c  h: X8 ~
马龙在2019年世乒赛男单决赛中获胜后激情喊出“I'm made in China!”/ ?, G' C9 b( C, T" Q1 X6 X

$ o7 O, o( C* p6 n% I- ]( g3 s马龙谈到这一次夺冠的经历时说,“那一次是在欧洲进行的世乒赛,男单决赛中我对阵的又是拥有众多现场支持者的欧洲选手,更加意识到了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和担当,所以在以4比1获胜之后,我在现场情不自禁地喊出了那句‘我是中国制造’。”; A' F7 Q( z1 p, p8 i; l9 G

6 g% X1 M% f, t5 K1 J: Y3 B: l马龙坦承,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因素,让他当时如此激动和兴奋。“那次世乒赛前我因为受伤七个多月没有打国际比赛了,这是一种隔了许久重新回来的宣泄,最后我终于做到了。而且,拿到世乒赛三连冠的时候我都30岁了,确实很不容易。”他动情地说。# Q: a( h2 B! g) ?1 o

8 A. s. m( t9 i  {# A5 O谈起屡屡在国际赛场创造佳绩、为国争光,马龙的一句话发自肺腑,令人震撼。他对北青报记者说,“你知道国家体育总局乒乓球训练馆里悬挂的标语吗:‘为国争光、祖国荣誉高于一切’,这时时刻刻鞭策着我们不断努力前行,是所有进入到国家队的运动员心中的第一要务,为国争光已经深深刻入到每位国乒运动员的血脉里。”. s; u& ^. ^! O+ p
. A# ^1 w) e- L
专访 | 榜样“龙队” :热爱可抵岁月绵长 为国争光刻入血脉-7.jpg
2 E! k  _$ K# y! G; @/ N$ z

* u+ d/ P* ]' R. u0 w尽可能地延长自己的职业生涯,就有更多的可能获得为国家赢得荣誉的机会。马龙在21年的国乒生涯中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不可避免地遭遇过伤病的折磨,但坚定的信念支撑着他克服了所有的困难,继续寻求为国而战的机会。2019年马龙接受手腕和膝关节手术就是一次严峻考验,尽管手术后的康复时间是漫长的,内心也是焦虑的,但马龙用顽强的毅力坚持了下来,这才有了他在世乒赛夺冠后那句振奋人心的“我是中国制造!”
' D4 P- c/ `6 ?7 o- H1 p  L" G5 `! M' [7 `- ]5 j! |0 m
“当选北京榜样不仅是我个人的荣耀,更是北京体育界的荣光”
6 Q& ^" V: F. f# b0 o1 T6 N& }. H' d( V
“北京榜样”主题活动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主办,2024年是这项活动开展的第十一年。谈及当选后的心情,马龙表示,“非常开心和荣幸能够当选北京榜样,这不仅是我个人的荣耀,更是北京体育界的荣光。”这样的表态再次体现出马龙的大格局和谦逊的品质。
6 O4 D1 ?. @  k6 ^
( i3 i) {- `+ G, x马龙获此殊荣,不仅仅是因为他作为北京运动员为国家和这座城市赢得了无数的荣誉,更在于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对乒乓球事业的热爱,对体育精神的不断追求和严于律己的运动员表率作用。6 b6 [/ W7 D" Y

; g) p. j# c# F( t! E( ]
专访 | 榜样“龙队” :热爱可抵岁月绵长 为国争光刻入血脉-8.jpg

( r# V- f/ p8 a5 X- g3 `6 F2 ]% D6 u' b% h- J$ }* B6 [( Z
马龙的成功离不开他的自律。一年到头,他的生活轨迹基本就是宿舍和训练馆两点一线。训练馆里,他总是来得最早,回得最晚。训练、治疗、贴球拍、换海绵,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他都有着严格的计划。周末时光,当许多职业运动员进行放松时,马龙依然如平日一样坚持训练,训练馆中常常留下他默默训练的身影。正是热爱、专注与坚持,铸就了马龙的传奇冠军之路,使他成为年轻选手们最好的榜样,“龙队”名副其实。“长期地严格要求自己,自律就变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马龙总结道。
) t0 c( s, B; U7 l8 K$ [7 M$ O" M: e- m; m
不仅如此,在职业生涯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马龙也努力践行着“达则兼济天下”的理念,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回报社会。这些年来,马龙曾多次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捐赠乒乓球器材,并亲自教授他们乒乓球技巧。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着体育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希望更多的青少年喜欢上乒乓球这项运动。马龙的善举不仅让人们看到了他的大爱之心,也让人们更加尊敬和崇拜他。
8 S5 X! A2 E+ s% A! l" T& k3 H% I
1 @# q4 J6 _$ e4 [4 @% m. p
专访 | 榜样“龙队” :热爱可抵岁月绵长 为国争光刻入血脉-9.jpg

1 A5 D4 N3 n/ d0 S0 ]8 n! N- X% x% d" a* _, n) I) h/ U% b' L5 }; V
2023年10月,马龙在“炽爱出击”公益活动中,前往鄂尔多斯东胜区第一中学教学生们打球- x8 y5 V8 M3 _+ G; R# L+ O0 j% N

& T4 R- {; [- a0 O1 {0 M马龙在谈到自己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时表示,这是乒乓球界的一个优良传统。“从我加入北京队,再到后来进入国家队都受到了这样的熏陶,我觉得应该用自己的影响力去回馈社会,回馈集体对我的培养,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事情。”他说,“同时我也在这些公益活动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受益匪浅,心灵和精神上都受到了触动。我觉得不光自己要去做这些社会公益活动,还要带动更多的人去做,这样才更有意义。”
) V8 U- G' V% Z' K! o1 Z3 N# g5 P$ R5 A3 S! r- @, u4 Z
“全运会将是收官之战,未来继续为北京做贡献”1 ~* Q. r4 e$ T; ^( `

; x- y3 A5 R7 V3 F3 e1 h出生于1988年10月的马龙如今年满36周岁,已经过了自己的竞技巅峰期,马龙非常清楚这一点。去年年底,马龙退出了世界排名积分系统,但这并不意味马龙会彻底离开乒乓球赛场。
( |/ l! [) w8 T2 {0 ]! Z
+ X; c' _9 u  c, N" E& J, K和其他运动领域的高水平国家队老将一样,临近职业生涯末期,都会选择在全运会上继续为自己的母队效力,马龙当然也不例外。谈到这一点时马龙说,“今年11月在粤港澳大湾区举行的第15届全运会,应该是我参加的最后一次全运会了。我现在仍在为这次重要赛事努力训练,但运动规律告诉我,这并不容易。如果届时我的各方面能力指标都达到要求,我会义不容辞地为北京而战。”今年的全运会,将是马龙第五次代表北京参赛,在之前的四届中,他在2013年和2017年曾经两获男单金牌,2013年和丁宁合作赢得混双金牌,2021年和王楚钦搭档摘下男双金牌,为北京代表团立下了汗马功劳。6 ]' I8 l3 r3 W& F8 }$ K, \

# P- }$ Y/ A7 v" }) r, i
专访 | 榜样“龙队” :热爱可抵岁月绵长 为国争光刻入血脉-10.jpg

0 W" E7 f; \- X% }1 ~, @
) X# Y7 B- @' W- W7 G12月22日晚,马龙和刘诗雯在洛杉矶出席中美“乒乓外交”53周年纪念活动- [0 g2 x1 g+ P$ w' h  E

! W+ N% F  Q6 W9 `- Y% b除了乒乓球赛场,马龙的个人魅力、高情商以及在乒坛的巨大影响力,使得他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认可。在奥运冠军港澳行活动中,马龙是最受欢迎、最有人气的运动员之一;在跟随高校师生团参访宝岛台湾时,马龙的表现受到了各方面高度赞扬;去年12月下旬,他和前国家队队友刘诗雯、教练秦志戬作为国乒代表赴美参加了中美“乒乓外交”53周年庆典活动,充分展现出了国乒风采。他不仅是球场英雄,也是文化交流的使者,人们猜测马龙未来或将扮演更多具社会意义的角色,助力中国体育文化的传播。
6 ^: z0 `; z; z
6 j2 G8 h" Y4 S" N( v4 }7 V! A4 w不过,提及这方面话题和未来的人生规划时,马龙却说得很实在,“我感觉自己在熟知的领域之外,其他方面还有很大的欠缺,有很多不懂的地方,需要不断地去学习和弥补。我的身份仅是一名乒乓球选手,是世界冠军而已,目前的影响力也仅限于乒乓球领域。当然如果允许的话,我很荣幸也很希望在民间交流等方面多做贡献。”
, m; \* w: k5 e8 F9 [
7 B5 W, t' z1 M- I6 O* S马龙坦承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还没有完全设定好,还需要进行思索和探寻。
2 y) ^9 O+ v# u/ Y: ~  R, ^; V
( d6 K, K, K" M; @* |! R9 D4 x1 R& R; t
专访 | 榜样“龙队” :热爱可抵岁月绵长 为国争光刻入血脉-11.jpg

  r7 d$ z4 r: E# K) |" A* Q
& |' x9 D$ j4 g( i/ @! v& V% w在接受北青报记者专访的最后,马龙深情地表示,“从13岁来到北京,截止到现在,我人生的三分之二时间都是在这座城市度过的。而且今后的很长时间里,我也仍然会在北京生活和工作。说北京是我的第二故乡也好,培养我走向成功的大舞台也罢,我选择了北京,北京也选择了我。我今后肯定要继续为北京的建设和北京体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C- k1 \1 s# A/ o( A! B1 G2 l
; r5 @' ~2 v  c* E' U# x4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艾林) v: W" [* d" F1 [: w) s

& X- }( k! b) k5 {" I- J  E  T7 r编辑/王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82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82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