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了!31地2025政府工作报告教育要点速览

[复制链接]
查看6340 | 回复0 | 2025-2-25 12: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全国31个省(区、市)已陆续发布2025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
$ N+ o. x. e1 @6 r3 y6 z支持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开办招生、支持1万名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困难家庭子女考上大学最高补助1万元、布局急需学科专业、人才资金提高到10亿元、加强对“双一流”建设激励保障……' i% ~+ P4 a; p* C( T6 M
聚焦新一年的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围绕“双一流”、新大学建设、学科专业调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还说了啥?将开展哪些重要工作?一起来看——
) N  J0 R% \- `- j( q( ~$ l9 {( V, @2 q: {5 @
全了!31地2025政府工作报告教育要点速览-1.jpg
1 p9 Z/ Y1 N2 i7 n: l. _4 G/ ~
山东:加快空天信息大学筹建
" s: \4 Q3 @& G$ m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深入实施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支持山东大学等驻鲁部属高校高质量发展,推动山东农业大学等省属高校突破国家一流学科,支持山东中医药大学等特色发展; }. F" s! y# I7 {: Y
推进优质本科扩容。完善新型研究型大学支持机制,加快空天信息大学筹建,吸引全球高水平理工类大学合作办学。4 `/ A# i+ z" W+ [) b% y1 [1 `
实施好省域现代职业教育新模式试点建立职务科技成果单列制度,允许横向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完善人才培育集聚、评价激励机制,让各类人才扎根齐鲁、尽展才华、实现价值。, |6 j% \, C+ K5 ~# K5 B! u
内蒙古:支持整合资源设立职业本科3 F6 P, h) c$ h# D/ l2 c! ~, `1 \
高等教育要加大一流学科建设力度,继续支持内蒙古大学“双一流”建设,聚焦乳业、稀土、能源等领域推动建设高等研究院。* K: H, p6 C, k0 C
职业教育要同区域发展相协调、产业布局相衔接,建好建强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6 @3 F2 E4 Y; k' }0 i, O支持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呼和浩特职业技术学院、兴安职业技术学院整合资源设立职业本科。- x# n- Y& b8 V" r) c
宁夏:人才资金提高到10亿元& M- O8 U& U8 f- }  \6 w+ z' |
制定教育强区实施意见。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新增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学位7200个,力争普通高中升学率达到73%以上。
/ h8 L4 U* h2 W扎实抓好“新高考”综合改革工作,启动建设宁夏国家教育考试命题基地6 |+ ^- w* z/ ~; [4 Z  B( b
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建10个以上现代产业学院,力争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升格本科。
& j, u# m$ H, i  k优化高等教育专业设置,改善办学条件,确保宁夏大学“双一流”建设学科通过国家验收。健全完善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办好民办教育、老年教育。
* Q- k1 g5 N# v6 t9 g8 ^  A9 q出台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方案,加快培育智能算力、人工智能、新型储能、绿色氢能、绿色环保、生物制造、量子科技、低空经济、生命健康等新兴和未来产业,大力支持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赛道发展。
" {. H1 s5 ~( r+ t1 Y- w着力强化人才支撑,人才资金提高到10亿元,赋予科研机构、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培育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 U# U$ ]% B8 S. W+ j- U
湖南:深入实施职业教育“楚怡”行动和“双高”计划
, p% v# |; G1 d" {- l; q着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立与人口发展相适应的教育资源配置和转换机制,实施大湘西地区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帮扶行动,建设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300所。
/ X8 @3 d( l3 s6 \$ w巩固深化“双减”成果。加强特殊教育和专门教育学校建设。; Y8 a, |5 }% `8 G/ F( I' [
深入开展“双一流”建设,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完善省市联动支持高校发展责任体系。促进县城普通高中发展提升。
3 U& o( D( N! N/ u6 }9 L深入实施职业教育“楚怡”行动和“双高”计划。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K; W8 T, B# U* A. ~( d
优化创新人才体系。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实施支撑主导产业学科建设和产业急需紧缺学科专业发展计划,推动湖南高等研究院建设,深入推进“湘智兴湘”行动,布局一批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打造大学生留湘来湘创新创业高地,吸引集聚海内外优秀人才。
& ^4 i2 f9 @' l落实“两个70%”激励政策,深化科研经费“包干制”等改革,赋予科学家更大自主权。0 ^0 C( g  ]0 Q. j3 H
建设年轻人友好省份,强化职称评定、公共服务等保障,让湖湘大地成为各类人才创新的沃土。
4 {, f2 T. I1 f7 X9 n6 h' V湖北:办好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8 |* I# R9 q6 ^7 T2 D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主动应对人口的变化大势与流动趋势,动态调整优化基础教育布局,支持每个乡镇至少办好1所优质初中、每个县至少办好1所优质高中、每个市州办好1所特殊教育学校。0 g5 R  W; L) ?) F% ]
坚持需求牵引、市场导向,重构职业教育供给体系和能力,为解决当前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为经济转型升级和民生服务保障提供更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
% X& L) ~1 b# Q完善高等教育院校布局与学科设置动态优化调整机制,加大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支持力度办好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加快推动全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5 @, Z; W. ^6 _  z$ V
重庆:实施职业教育本科促进计划和新一轮“双高计划”
' J+ ]3 {1 m9 Q紧扣构建“416”科技创新布局,统筹推动教育强市、西部创新高地和人才中心建设。3 A' M; _4 ]. Q) s& E
促进优质教育提标扩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持续巩固“双减”成果,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办学行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办好综合高中,力争基础教育发展共同体覆盖率达到85%。% ^5 W7 Z% V" Z
实施职业教育本科促进计划和新一轮“双高计划”,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 {1 M+ X& T0 U0 r, j# t
深化“双一流”建设,健全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加快建设教育部重庆高等研究院、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
; }0 a( W" S8 Q! b( @8 P0 C8 y深化教育改革,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办好特殊教育,发展数字教育,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9 w4 X) f1 b6 ~5 a# d1 M四川:加强对“双一流”建设激励保障
/ z* r) Q% J. O9 [7 c6 `" O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服务保障国家实验室高质量运行,建好用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和制造业创新中心。$ ~2 t6 G) a9 I- N/ g* _2 ]# x( I
规划布局第二批天府实验室,完成137家省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建设“飞(机)发(动机)融合创新联合体”等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9 x: B9 L+ N* z! P' o3 M
争取在川布局高等研究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支持在川高校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和基础研究。
# Y2 d5 T9 O! L' g8 u( i' O) ]推进新高考“首考”平稳实施。深化“校园餐”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对从孩子“口中夺食”的行为零容忍。
5 i8 \$ H7 P, C" |优化教育科技人才联动机制,持续实施高等教育办学条件改善工程,加强对“双一流”建设激励保障。抓住新一轮国家“双高”计划机遇,以优质高职院校为基础设置公办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 @) K; n4 T# E1 J: L
以科技创新需求为牵引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规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建立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体系,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Z7 a; r# ^# s2 O& y# \* X9 B  I
打造“留学中国·学在天府”品牌,鼓励国外高水平理工类大学来川合作办学。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让更多科学家、企业家、卓越工程师、高技能工匠、乡村振兴人才等八方英才近悦远来、创新创业、大显身手。
6 C7 l5 _( L$ H0 T8 @* I2 t上海:加快布局急需学科专业" ^" }. R% m7 n- O/ U5 O* F
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P$ n( \6 p' G* K# L  [! _
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完成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持续巩固“双减”成果、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 Q" Z& Q) n* Y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完善重点产业人才住企培养、职业教育产教联合体等育人新机制,建设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 I6 W, n! j1 A( o: n/ ]: v
全面深化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建强战略人才力量体系,加快建设各类吸引集聚人才平台,深入实施白玉兰人才、东方英才等重大人才计划,进一步打响“海聚英才”赛会品牌,大力汇聚全球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9 Q& h1 V( g1 |5 ?持续打造高品质人才生态,健全保障科研人员专心科研制度,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优化学术环境,实施全球杰出人才优享服务,推进人才全周期服务“一件事”改革,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  L) _0 `' I) E9 s$ g6 S
甘肃:困难家庭子女考上大学最高补助1万元+ c# h  G/ ?* d'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高标准建设国家级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深化集团化办学、城乡共同体建设和学区化治理,推进“市县结合”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城镇公办幼儿园扩容工程,新增主城区园位1万个。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办好“少而精”的中职学校。# D" k4 F! A& {- ]/ g" V' b/ @
开展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群众。
5 Z+ I; i4 X; S* l继续支持1万名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城镇新增就业30万人。: ?& K2 D. [5 p8 |
继续对困难家庭子女普通高校入学给予资助,录取到本科院校的一次性补助1万元、专科院校的一次性补助8000元。+ t4 z9 j3 l# l6 I1 L; w7 b
陕西:高质量推进“双高计划”
6 N/ T$ q* o! n: A% E7 X强化高质量教育支撑。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健全就业招生联动机制,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 Q4 K' o: ]4 p
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和大学科技园建设。
/ C( k& C! z. n: C( ?高质量推进“双高计划”,打造一批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 y" l( s, m. L& L2 R( q: p& X9 t% X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实施好创新人才攀登计划,支持企业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技术经理人、创新创业人才,建设20个引智示范基地。0 V# C* c* `/ ~" p" T
鼓励科研人员与生产一线对接,积极推广“校招共用”模式,加强“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行“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 c1 P! y3 m, {
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探索聘期评价、长周期评价等制度,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
/ C" @, G( W! h  E  n推动高水平科技创新。聚焦中央科技委下达的西安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目标,细化年度任务,发挥西部科技创新港带动作用,不断提升秦创原能级,推进大科学装置、全国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健全“沿途下蛋”就地转化机制,全省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件。
, _0 r; i9 Z( u天津:推进天津医科大学新校区建设0 [9 w# [! r* X) D3 `& P
推进“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完善集团化办学、城乡结对帮扶等优质均衡发展推进机制,建立学龄人口学位预测预警机制,促进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11所,新增学位1.62万个。, p1 G+ t# x% P  I+ K1 L0 C, Z- F
加快实施高职“双高计划”和中职“双优计划”
  j8 b* m7 `! e5 s& }巩固提升“双一流”高校建设成果,加快市属高校应用型转型,推动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新医科、新艺科发展,推进天津医科大学新校区建设。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
9 y, H6 ?# p% N- x" K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协同高校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5 I- ?, P9 F* r; s! _完善职业院校与产业园区联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适配等机制,打造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新高地。
6 W$ n7 K- E! p, w" j0 [1 p9 {完善人才培育、发现、流动、服务机制,推动“海河英才”行动计划提质升级,健全入职、入住、入户、入学等保障机制,加快引育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和留学回国人员在津就业创业。
$ e$ i) u& s* L( x河北:推动省属骨干大学与京津高校深度对接. {% @1 x/ a- m# v" B1 G, a% ~# e6 y) Z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促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强化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城镇新增就业86万人。; V9 j7 L. Q, T; i- y
提高公共服务质效。实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69所,创建省级特色高中30所,打造一批产教融合新型载体,创建燕赵名师工作室62个。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 R! Z% |4 K1 |  `* S, |& @. l推动省属骨干大学与京津高校深度对接,加快京津冀医联体建设,力促一批京津养老项目布局河北。
1 U2 I( J. O7 D0 `$ p. q; l% O
8 b. y3 a& a, h& q. q4 F: ^, b山西: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两个只增不减”/ |4 _1 }2 X* H, ^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教育强省建设十大工程,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两个只增不减”。
* _7 ?9 A% @6 @$ p  t' _5 s完成高等教育“百亿工程”任务,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分类实施高校改革,布局急需学科专业,理工农医类学科专业占比达到55%。  w( o" F7 ]/ u
启动新一轮职业教育“双高计划”。) F, r( G. c) E0 C; P
确保中高考综合改革顺利实施。新建改扩建一批寄宿制中小学校。提高公办幼儿园占比和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 B! P1 K  I  [& P弘扬教育家精神,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 O  }; ^4 u) ?
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30项省科技重大专项和150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开展“4+1”国家科技攻关。3 Y0 W) q# Y0 i
新建2个省实验室、2个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布局3个能源技术科创走廊、3个科技产业融合创新基地。, Q7 M* R/ S$ [' w/ Z; m
黑龙江:推进边境城市新建职业教育院校
; E' y: b- z6 e8 j提升边境地区城镇化质量,加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基础教育资助力度,推进边境城市新建职业教育院校,做好新时代兴边富民工作。2 v  n3 y0 x8 d2 N( Z: f( a- D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建立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教育资源布局结构,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落实好“双减”政策,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加强素质教育。4 `; g- V8 b, `0 }6 v+ K( z( H2 s9 U
打造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发展,加快“双一流”建设。培育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2 F& q' _% M5 y: Z, K; m, {推进教育数字化,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与实践。% b. `8 B4 P9 h& i( d1 ]
西藏:动态调整高校学科专业结构
; v2 N) [8 o1 W2 K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实施教育强区建设规划纲要。健全基础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优化西藏班布局、提升办学水平。加快建设西藏完全中学(四川天府)。
8 h7 p% Z( Y: [/ u# ~塑造产教融合新形态,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动态调整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推动科研协同创新。7 J9 [& z8 v4 |  q* E
巩固拓展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深入实施“育引用留”工程和“珠峰英才”计划,大力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新增高技能人才2300人。- U, n2 A0 Y3 @  L6 C
完善财政科技投入增长和管理机制,引导和撬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稳步推进规上工业企业无研发机构和无研发活动“双清零”,今年自治区财政科技投入再翻一番。
9 D# E/ b6 j3 i- |. j4 u3 W青海:启动建设青海理工学院二期、青海职业技术大学新校区2 q  ?# w* S$ |6 p; _1 }4 d
实施教育强省战略。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打造特色“大思政课”。( Q! R& x+ {1 [9 @
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实施三江源民族中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加快建设果洛海东中学,玉树河湟中学年内实现招生,健全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保障机制,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统筹“双减”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推动高考综合改革平稳落地。- D- P) `2 R1 o! h3 |
实施高等教育优质本科扩容工程和教学质量攀高行动,完善青海大学“双一流”建设支持机制,启动建设青海理工学院二期、青海职业技术大学新校区等重点项目,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 N0 a- S0 ~$ P# [7 i, ^$ Y
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在50%以上的县建立“教联体”。深化学生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有效防范、专项治理校园欺凌,让广大学生更加健康阳光。: u3 Z( L5 H, d' [8 M  ^( M8 L
5 A* G2 G) M. ?5 E
贵州:实现理工科专业及在校学生人数占比“两个提升”, N6 S4 j) t% K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推动建立10个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面完成省属高职院校管理体制改革。; C, q6 f& F% K; n, u* c6 W" i
深入实施理工科强化行动,聚焦“六大产业基地”“富矿精开”“东数西算”等重点领域,大力实施普通高校学科专业调整优化改革行动,加快布局急需学科专业,推进省外高水平大学“组团式”帮扶我省学科建设,实现理工科专业及在校学生人数占比“两个提升”。
0 N+ W1 O) x' d( C# q持续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支持安顺学院更名建设贵州文化旅游学院。
) y) Z  |. J& ~1 X4 `0 P( o- k实施大力提高教师水平专项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教育教学全过程管理,优化教师评价考核,加快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 b  \) i- g0 q% V. `5 Z" f4 c1 U云南:办好西南联合研究生院和云南高等研究院3 ]3 W( }5 y7 |% }+ t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四通行动”。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 y1 l$ z" S' o2 X" O  E
持续巩固“双减”成果,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强基础教育“三级三类”教师人才队伍,落实“小学期”制度。推动高考综合改革平稳落地。8 _4 j4 O( K' k0 ~  L4 E( f
抓好省部共建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试点任务。
/ z/ W+ f  c2 x* v: u2 K# S& |支持“双一流”建设,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调整优化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校学科设置、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高校布局。办好西南联合研究生院和云南高等研究院。. Y$ ?3 c- g- w9 J8 Y6 w; A7 a* |
广西: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
: P/ ^/ {. ]6 g, o+ ?6 z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实施“县中振兴计划”,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t9 U  o0 A7 K0 A) k
开展新一轮高职学校“双高”、中职学校“双优”建设。1 R  j5 q( D: t9 w1 c  D& Z
落实国家奖助学金扩面提标政策。发展继续教育、特殊教育、社区教育。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持续推进教育稳边固边示范带建设。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切实减轻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加强教师待遇保障。9 ~* [6 v, Z% \4 j# ^( [# n( g
实施创新融合行动。支持企业牵头建设创新平台和实施产业类科技项目。新组建自治区实验室3家、综合领域类技术创新中心5家。建立健全中试基地体系。启动新一轮科技“尖锋”行动,实施100个以上关键技术攻关项目。& J. n5 l  o) R- \7 D8 S6 ]+ a6 [
福建:支持闽江学院更名闽江大学、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开办招生
! u9 @, @; G0 n# [  \& M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强化协调联动,畅通良性循环,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以教育筑牢创新之基,关注各学段学龄人口依次达峰影响,优化教育布局结构。) o) B3 p2 E. c( M8 g. J
促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5%以上;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支持福州、厦门、泉州争创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稳步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实现一级达标高中县级全覆盖。$ p3 D" l2 r9 ^7 o7 o% W2 B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探索产教协同育人新模式。5 d" C7 y) y% Y5 l1 X8 i8 {
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加快“双一流”和新型研究型、一流应用型高校建设,推动优质本科扩容,优化学科专业布局。
+ e. ]# t5 N, n* U* ^支持闽江学院更名闽江大学、福建福耀科技大学开办招生、黎明职业大学等高职院校升格本科。
* q# k7 k" o) ^. u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健全“五育并举”育人体系,持续巩固“双减”成果,实现全面发展。
6 r9 R# @5 o# M2 c办好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开齐开足体育课,让孩子们跑起来,长得壮壮的,练得棒棒的。
- ^% O' N% d0 z: l! @. a, d  Z) x以科技提升创新之效,优化基础研究和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深入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新模式,实施10个以上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8%以上。
& S) u- Z# R) h, Z- d以人才激活创新之源,深入实施特级后备人才项目、“闽江学者”奖励计划等,健全特聘专家团、顾问科学家等模式。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全链条体制机制,支持打造福厦人才集聚平台,探索建设青年发展型省份,推动省级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办好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第二届全国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决赛等,让有本事的人在福建有更多机会、更大舞台。
9 g' k- C* ?% e4 Z9 y% o) K) e江苏:努力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 A$ q5 y- l+ d) x! j
打造高质量教育体系。实施高等教育筑峰引领行动,加大“双一流”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力度,努力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加强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推进优质本科扩容,布局新质生产力急需学科专业,强化基础研究主力军和创新策源地作用。
  I0 Z1 `' ^' F! _4 p- F( Y实施职业教育融合促进行动,培养更多具备创新能力的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
" J( U( g- }* @( i7 E8 s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继续扩大普通高中资源供给,为江苏学子的未来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为创新发展蓄势聚能。5 f  Z' ]+ }* ^( t) x
加快建设高水平科技强省。完善新型举国体制省域实现机制,组织实施年度省科技重大专项、前沿技术研发项目和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布局建设一批创新联合体。
3 `6 v! o# F2 Y" v& p5 x. O, [持续加强苏州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工业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支持紫金山、太湖、钟山、云龙湖实验室承担更多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打造全国重点实验室方阵,推进数据智能驱动材料综合研究设施、原子极限微制造实验设施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研。
$ J) `% H* p4 t* c江西:筹建江西高等研究院
4 ^. P  s- L* Z6 E+ c; V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1 Y6 a7 v) j' l0 s. I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推动高校专业谱系对接产业图谱,开展“双一流”建设攻坚,筹建江西高等研究院。
  |( g2 u! X. w7 q6 _$ Z深化职业教育技工教育改革,新增专业布点数60%以上服务于省域重点产业紧缺岗位,打造一批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x3 t# T3 D5 \* L
深入实施科技兴赣六大行动,力争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突破2%、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3.3件、发明专利产业化率42%。
" N( Q+ K/ l% ?% U/ V/ P+ ^力争新增国家实验室研究基地或网络成员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2家,有序推进省实验室建设,提升省重点实验室质效。) W+ q: _/ o/ ]3 I8 B
深入推进“赣鄱英才”“赣鄱俊才”计划,实施产业人才政策“一市一品”行动,深化青年发展型省份建设,完善校企、院企科研人员“双聘”机制,支持规模以上企业引聘“科技副总”,深化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探索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保障科技人员八成以上工作时间用于科研学术活动。- D- v, a# K8 J% b
安徽:加快发展新工科% C; S; T' n6 m) [8 m
提升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实施高峰学科对标晋级、“双一流”学科培育行动,推进特色高校、特色学科专业建设,稳步扩大优质本科教育。( H+ o) b5 `5 \
加快省属高校内涵式发展。深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改革,加快发展新工科。提升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推动安徽高等研究院实体化运行。
* l( X/ ?. U9 w# c' [2 Y系统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省级现代产业学院50个。
+ c6 i( Z: ^& ]! v建立适应人口变化的基础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优化城乡学校布局。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增加普通高中学位供给,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培育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 t4 x& [3 H5 Q7 w
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推进合肥滨湖科学城实体化改革,建立省市联动的支持政策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高标准建设未来大科学城,提升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五大研究院、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能级。
/ E. {8 U; A7 F7 _* O; H& r全力推进三大科创引领高地建设,加快建设量子科技和产业中心,建成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支持天都实验室牵头发起国际月球科研站大科学工程。
3 e' N, ^0 c0 r: k$ k9 ^; e建设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生物育种、安全人工智能、应用超导等省实验室和产业创新研究院。
, j9 q' C6 q- |6 @北京:推进市属高校一校一策分类提升
7 W: K# ]3 v* _4 I% N立足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着力建设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 N7 {( Z' {! Y4 G支持在京高校高质量发展,推进市属高校一校一策分类提升,吸引国外高水平理工农医类大学合作办学,促进良乡大学城、沙河高教园、重点大学园区的校产城融合发展。开展职业教育本科试点,加强职业院校建设。, O8 J6 T2 V* m! V, A( y6 B  u
着力提升义务教育发展质量,增加中小学学位2万个,统筹推进“双减”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强化学生、教师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f& H- _* |7 U. u. G- \: y5 o) c
筑牢首都人才竞争优势。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集聚战略科学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实施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培养支持专项,升级优秀国际博士后引进计划,推动各类政策和项目向青年倾斜。
& A; q; E5 N0 }4 X浙江:强力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建设
  _$ ]: `1 r, i7 Y% \) L5 y做深做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的文章。强力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建设,深入实施“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双一流196”工程和高校基础设施提质工程,统筹高能级科创平台打造、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育,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与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合作,共同建设科创平台,一体配置资源要素,协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概念验证和中试平台建设,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推动创新要素充分涌流、创新活力充分激发,全年研发投入强度达3.3%左右,实施重大科技项目400个以上,新引进顶尖人才40名以上,新增高技能人才20万人。
$ @3 J3 L. ~: Q# n( Y0 @6 E# r8 p- J提升教育事业发展水平。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做深做实县域“教共体”,实施普通高中扩容增量计划,深入推进山区海岛“县中崛起”,进一步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7 o! h* L5 u$ S# J7 b
提档升级中小学校食堂800家。新增公办普通高中新生学位2万个。为持有居住证的农民工随迁子女100%提供义务教育公办学位。# l- [* v' Z& n
河南:加快河南电子科技大学(筹)、郑州航空航天大学(筹)建设1 t) q$ h% v2 N. x' H1 x
加快建设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建成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工程。
# p3 M8 i0 T4 x, h( M7 ]4 r推动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提质晋位、第二梯队创建实现突破,加快河南电子科技大学(筹)、郑州航空航天大学(筹)等基础设施建设。
" k# Y+ N- q1 C3 Q2 Y: Q支持省医学科学院、中原医学科学城、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融合发展,联动建设省中医药科学院、省预防医学科学院,加快中原细胞和基因治疗等特色专业园区建设。
) n; A0 ~/ }# m; r" Y开展中原农谷建设新一轮三年行动。支持中原农谷与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深度合作,支持嵩山、神农等实验室成为国家实验室基地,支持隧道掘进装备等领域创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力争高能物理研究中心大科学装置纳入国家规划。7 p% e4 Q3 H# D, }% M3 y% X
广东:支持筹办大湾区大学
# o$ k& d: C4 f8 l5 s, m/ L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提质工程,巩固学前教育“5085”攻坚成果,新增义务教育学位40万个,扩大普通高中公办学位供给,推动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  F3 Q* n& W) l7 S2 Y
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培优工程,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 ]( s. M$ }) B* `7 {5 x实施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深化高校“双一流”建设,推进优质本科扩容,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
7 N1 g& B  t7 _, B' [" K8 {7 s6 u建设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支持筹办大湾区大学,鼓励境外高水平理工类大学来粤合作办学。! `  x( V0 h4 P
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实施十年“卓粤”计划,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投入机制,持续将1/3以上的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投向基础研究。) r$ d' h6 n$ [6 ~. X( y  p
推进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健全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南沙科学城等联动发展机制,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建共管共享。
6 V- a, ?: R! W海南:优化调整高校8%左右学科专业
9 F, y9 u) }6 J/ I/ }9 o2 P. E提升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度。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构建更加开放的引才机制,建设人才荟萃之岛、技术创新之岛。
4 r- F0 J" A1 D- B* e推进教育强省建设,新增基础教育公办学位4万个、普通高中学位5000个,纳入集团化管理的公办中小学达50%以上,基本完成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小学教学点撤并,实施县域高中振兴工程和薄弱学校提升工程,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提升至78%。0 @+ K1 ~: \' d$ x6 |3 h
继续支持海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支持海南医科大学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全面开工建设海南师范大学桂林洋校区规划项目,推动海南警察学院获批、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升职业本科优化调整高校8%左右学科专业。
. j0 W" I% m: B& H推动职业学校办学基础设施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双达标”。
# k2 y9 `: ^4 d! |% i" M提升创新发展能级,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打造多层级科技创新体系。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支持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承接国家重大专项任务,推动海洋领域国家实验室海南基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 V9 T* p/ I. W) h$ S# \% w, K+ C  I完成“技能自贸港”三年行动,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年度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次以上、新增技能人才8万人以上。
4 F. c8 W2 k; {4 }! z' l吉林:支持省属高校建设“双一流”大学% w% t: o# v# W& x& T6 C1 ~
强化教育人才支撑,实施高等教育“百亿工程”“办学条件改善工程”,打造一批高水平应用型学科,超前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急需的学科专业。
6 Y2 z) A$ y8 \; |# C2 G统筹稳岗扩岗、技能培训、创业带动、灵活就业等措施,城镇新增就业2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70万人,高校毕业生留吉超过15万人。5 s( i+ O# A" c' \$ S. a
深化义务教育“优质校+薄弱校、新建校”集团化办学,扩大优质高中招生规模,推进职业本科教育提质发展,支持省属高校建设“双一流”大学。- P. |8 l/ i7 n
建设全国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试点省。编制《青年发展友好型省份建设规划》,完善青年就业创业、权益维护等政策体系。
) F9 S' a0 [0 M7 Q/ A9 f+ e辽宁:力争10个学科稳定在世界一流水平! Z! n( |  i# t7 {) f
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建设科技强省。一体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建设,积极争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加快实现动力变革、动能转换。
6 U5 K0 f5 k* {3 G- h% o/ m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加快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力争10个学科稳定在世界一流水平。推进优质本科扩容,加快高校学科设置调整。高标准建设辽宁高等研究院,强化大学科技园建设。
7 w9 X5 k# d4 M9 e5 N" T  d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
( Q+ _) e8 k) n0 W% r4 H深入实施“兴辽英才计划”“百万学子留辽来辽”行动,持续引育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7 s$ H+ U, w$ N) W, T
弘扬科学家精神、劳模精神,完善产业工人技能培训体系,加大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培养造就大国工匠、卓越工程师。
5 V1 l1 W2 T2 ^4 v& q新疆:加快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双一流”建设
6 i1 I( {! S( M大力实施科技兴疆战略。深化“四方合作”和科技援疆机制,高质量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试验区、乌昌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支持上库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争创国家高新区。4 U, B, v2 j) n; |7 s5 ?
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打造面向中亚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深化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改革,推动重大科技成果高效转化与产业化应用。( ]. M  F6 V( x3 M7 j6 \5 v% g
推进教育强区建设。推动优质本科扩容,加快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双一流”建设,培育自治区特色优势产业相关新兴学科,布局理工类急需紧缺学科专业,提升高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能力。
2 B. l2 w# H8 N: _8 V. [支持南疆职业教育发展,推动优质高职教育资源下沉县(市),促进产教融合发展。
+ k- U! R7 [9 i5 j5 \+ i" H/ t实施自治区“银龄讲学计划”。建设区域人才高地。充分用好人才发展基金,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统筹抓好整建制人才引进,打造支撑新疆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
7 Z( k! b- S, @+ E2 D( D加快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研究制定自治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政策措施,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
1 c% i! P9 u$ S' x中国教育在线综合整理自各省市人民政府网站、媒体公开报道等。(杨菲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6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