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开启儿童健康的自然密码

[复制链接]
查看6253 | 回复0 | 2025-2-22 11: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儿推拿:开启儿童健康的自然密码-1.jpg
! |# S# v# d% t5 C2 |3 Q4 P
关注陈医师私信免费领取医学电子书
8 N6 x2 {( Q( k+ ?5 R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s8 j" n9 t3 [0 |
小儿推拿:传统中医的瑰宝2 o8 s" ~! B. y# x# j: F  D: X

6 n- N+ A* H  Q9 B
小儿推拿:开启儿童健康的自然密码-2.jpg
8 D$ D6 J( j% @
小儿推拿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源远流长,在儿童健康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以中医理论为基石,通过特定的手法作用于小儿体表的穴位,以达到调节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目的,从而实现防治疾病、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功效。: S5 E0 N4 _6 a1 t8 L$ j. c$ h6 h& i
回溯历史,小儿推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实践中,先辈们逐渐发现通过按摩特定部位能够缓解小儿的不适,进而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小儿推拿体系。在古代医籍中,如《黄帝内经》《千金方》等,均有对小儿推拿相关内容的记载,为后世小儿推拿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经过历代医家的传承与创新,小儿推拿在明清时期达到了成熟阶段,众多小儿推拿专著相继问世,如《小儿按摩经》《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等,对穴位、手法、主治病症等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阐述 ,使其理论和技术更加完善。
0 f& X9 \$ A( J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对绿色疗法的追求,小儿推拿凭借其安全、无副作用、易于接受等优点,受到了越来越多家长和医生的青睐。它不仅在治疗小儿常见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在儿童保健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许多家长呵护孩子健康的首选方法之一。
: e- a! n$ {# f6 ~神奇功效大揭秘: R8 v' u$ T! F2 T; _' \

+ G2 V7 s& K# f' @9 }7 q9 M
小儿推拿:开启儿童健康的自然密码-3.jpg
& U) b( @8 l( l" t+ s# t
(一)提高免疫力0 \" U$ h5 \3 f2 _% U, p" m  e

+ }, x% N; f7 b1 g& m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免疫力就如同身体的 “卫士”,时刻抵御着外界病菌的入侵。小儿推拿恰似一位神奇的 “助力者”,通过特定手法对穴位的精准刺激,巧妙地激发孩子自身免疫系统的活力。比如,按摩足三里这个穴位,它就像给身体注入了一股强大的能量,能够调节脾胃功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为免疫系统提供充足的 “弹药”。还有捏脊这一手法,沿着孩子的脊柱两旁,从尾椎骨开始,双手拇指和食指合作,将皮肤轻轻捏起,一路向上提捏至大椎穴,反复操作 3 - 5 遍。这就如同给身体的经络做了一次全面的 “保养”,能够调节阴阳平衡,增强脏腑功能,激发孩子的阳气,让孩子的身体充满活力,从而有效增强免疫力,减少疾病的侵袭。长期坚持小儿推拿,孩子就像穿上了一层坚固的 “铠甲”,身体变得更强壮,面对各种病菌的 “攻击” 都能轻松应对。
- v  x! I5 Z- F3 l" }4 l5 ^(二)缓解常见病症
6 D' j4 t# |( N% U" c# A4 n
2 o5 f# i/ ^0 I' k- P, H/ D. _# d小儿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被一些常见病症所困扰,而小儿推拿就像是一把把神奇的 “钥匙”,能够巧妙地打开缓解这些病症的大门。当孩子感冒时,通过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穴等手法,可以起到疏风解表的作用。开天门,用双手拇指指腹从孩子的印堂处,缓缓地向前发际线交替推动,就像一阵微风轻轻拂过,帮助孩子驱散体内的风邪;推坎宫,两拇指桡侧从孩子的眉心向眉梢柔和地推开,如同为孩子的额头做了一次温柔的按摩,能有效缓解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等症状。: g% w9 U8 P3 @! j" [/ y
对于咳嗽,按摩肺经、膻中穴、肺俞穴等穴位能发挥显著效果。肺经位于无名指末节螺纹面,通过旋推肺经,可以补肺气,增强肺的功能;膻中穴在胸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按揉膻中穴能够宽胸理气,止咳平喘;肺俞穴在背部,第 3 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揉肺俞穴能起到宣肺止咳的作用,帮助孩子缓解咳嗽症状。
- B5 p  V6 H2 h$ Y! t当孩子出现积食问题时,补脾经、揉板门、运内八卦、摩腹等推拿手法能派上大用场。补脾经,从指尖推向指根,可健脾胃、补气血;揉板门,在手掌大鱼际的中点按揉,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运内八卦,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 2/3 处为半径所作圆,用拇指指腹在这个区域做环形推动,具有宽胸理气、行滞消食的功效;摩腹,以肚脐为中心,用掌或指顺时针或逆时针双向各摩腹 5 分钟左右,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缓解积食。
* C* ^3 p( x- E6 R8 q- r% Z  o; h若是孩子腹泻,推拿补脾经、补大肠、揉脐、摩腹、捏脊等方法能调整脾胃功能,止泻固肠。补脾经可增强脾胃功能,补大肠能涩肠止泻,揉脐和摩腹可促进腹部气血运行,调整胃肠功能,捏脊则能调节阴阳、理气血、和脏腑,多管齐下,帮助孩子尽快恢复健康。; ]7 W$ @7 U" N$ _0 X
(三)促进生长发育. F; ?) w6 P& [9 h0 Q5 V

( M# Q: f/ e% V. R, g孩子的成长是家长最为关注的事情,而小儿推拿在促进孩子生长发育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从消化吸收的角度来看,推拿就像给孩子的肠胃安装了一个 “加速器”。通过按摩腹部的中脘穴、天枢穴等穴位,以及运用清胃经、补脾经等手法,能够有效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提高消化酶的活性,让食物在孩子的体内得到更好的消化和吸收。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 4 寸,按揉中脘穴可以健脾和胃、消食化滞;天枢穴在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 2 寸,揉天枢穴能调节肠道功能,促进排便。清胃经由腕横纹推向拇指根,可清脾胃之湿热,和胃降逆;补脾经从指尖推向指根,能健脾胃、补气血。这些推拿手法相互配合,让孩子的肠胃 “动力十足”,充分吸收食物中的营养,为身体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能量。
; j! T- K$ V6 t( r+ M: {; o小儿推拿还能对内分泌系统起到调节作用。中医认为,人体的各个脏腑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脏腑功能,进而调节内分泌。比如,按摩肾经、肝经等穴位,能够促进孩子的生长激素分泌,调节身体的新陈代谢,让孩子的身体处于一个良好的生长状态。肾经位于小指末节螺纹面,推肾经可以补肾益精、滋阴壮阳;肝经位于食指末节螺纹面,清肝经能平肝泻火、息风镇惊。这些穴位的刺激,就像给孩子的身体发送了一个个 “生长指令”,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茁壮成长,个子长得更高,身体更健康。
$ U8 Y% r2 e0 N8 z* t3 G小儿推拿的适应症/ t5 d0 T& {* g0 o. W

; m( h; K; Q, {( p
小儿推拿:开启儿童健康的自然密码-4.jpg

; g# \3 y% w, `3 @  O! T2 F% P(一)呼吸系统疾病) ^9 o, h' j5 i- c+ w. o) W0 ]

1 z2 f! a/ W/ I/ T: F; Z& }$ f1 b在小儿成长的过程中,呼吸系统疾病可谓是 “常客”,感冒、咳嗽、哮喘等常常让家长们忧心忡忡。而小儿推拿在应对这些呼吸系统疾病时,有着独特的适用情况和显著的作用原理。  V8 J. r% {! s6 c
当孩子不慎感冒,尤其是在感冒初期,症状相对较轻的时候,小儿推拿就如同一位贴心的 “小卫士”,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此时,通过特定的推拿手法,如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穴等,可以起到疏风解表的功效。开天门,用双手拇指指腹从孩子的印堂处缓缓向上交替推动,仿佛是为孩子打开了一扇通往健康的大门,能够有效驱散体内的风邪,缓解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等症状;推坎宫,从眉心向眉梢分推,恰似一阵轻柔的微风拂过,帮助孩子舒缓不适,减轻感冒带来的各种症状。
- t: }$ t8 T* o5 G咳嗽也是小儿常见的呼吸系统问题,无论是外感咳嗽还是内伤咳嗽,小儿推拿都能大显身手。推拿肺经、膻中穴、肺俞穴等穴位,能够调节肺的功能,止咳平喘。肺经位于无名指末节螺纹面,通过旋推肺经,可以补肺气,增强肺的抵抗力;膻中穴在胸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按揉膻中穴能够宽胸理气,止咳平喘;肺俞穴在背部,第 3 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揉肺俞穴能起到宣肺止咳的作用,帮助孩子缓解咳嗽症状,让呼吸更加顺畅。
& H0 |' g9 I) P# p& ]0 M对于哮喘患儿来说,小儿推拿更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它通过特定的手法,如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揉膻中、揉肺俞、按揉定喘等,来调节脏腑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达到宣肺降气、化痰平喘的目的。补脾经可健脾胃,补气血,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补肺经能增强肺的功能,抵御外邪;补肾经则可补肾纳气,固本培元。揉膻中、揉肺俞、按揉定喘等手法,能够直接作用于呼吸系统,缓解哮喘症状,减少发作次数,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 Q  U* s' n  m& a
(二)消化系统问题3 V6 o% a! F% G9 j* e

; p, B+ y0 S) f  `" ?0 B小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饮食稍有不慎,就容易出现各种问题,积食、便秘、腹泻、厌食等常常困扰着孩子和家长。而小儿推拿在应对这些消化系统问题时,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显著的效果。) E" H* b; j- K; E2 j5 E
积食是小儿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之一,主要是由于小儿脾胃虚弱,饮食不节,导致食物停滞在胃肠内,不能正常消化吸收。此时,通过推拿补脾经、揉板门、运内八卦、摩腹等手法,可以起到健脾胃、消食化滞的作用。补脾经,从指尖推向指根,可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揉板门,在手掌大鱼际的中点按揉,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运内八卦,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 2/3 处为半径所作圆,用拇指指腹在这个区域做环形推动,具有宽胸理气、行滞消食的功效;摩腹,以肚脐为中心,用掌或指顺时针或逆时针双向各摩腹 5 分钟左右,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缓解积食症状,让孩子的肠胃恢复正常的消化功能。. J+ R& w! j. W6 z, [. u
便秘也是小儿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结、排便困难。小儿推拿通过推大肠经、清胃经、揉天枢、摩腹等手法,可以起到清热通便、调理肠胃的作用。推大肠经,从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直推向虎口,可清利肠腑,导积滞;清胃经,由腕横纹推向拇指根,可清脾胃之湿热,和胃降逆;揉天枢,在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 2 寸,按揉天枢穴能调节肠道功能,促进排便;摩腹,以肚脐为中心,用掌或指顺时针摩腹,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增加肠道动力,帮助孩子顺利排便。
) x5 \- ^/ W% i腹泻同样是小儿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无论是感染性腹泻还是非感染性腹泻,小儿推拿都能发挥一定的作用。推拿补脾经、补大肠、揉脐、摩腹、捏脊等方法,可以调整脾胃功能,止泻固肠。补脾经可增强脾胃功能,补大肠能涩肠止泻,揉脐和摩腹可促进腹部气血运行,调整胃肠功能,捏脊则能调节阴阳、理气血、和脏腑,多管齐下,帮助孩子尽快恢复健康,摆脱腹泻的困扰。9 I( i& D+ J9 K9 b5 M
厌食是小儿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食量减少。小儿推拿通过推拿补脾经、揉板门、运内八卦、捏脊等手法,可以起到健脾和胃、增进食欲的作用。补脾经可增强脾胃功能,补气血;揉板门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运内八卦具有宽胸理气、行滞消食的功效;捏脊能调节阴阳、理气血、和脏腑,促进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让孩子重新爱上吃饭,享受美食带来的快乐。
; m2 s8 p$ x- b- |$ h) e(三)其他常见问题
! U! f  V1 a3 k1 l% s- n8 [  D0 z0 v6 z) Z5 h  @
小儿推拿不仅在治疗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方面表现出色,在应对小儿肌性斜颈、夜啼、遗尿等其他常见问题时,也能发挥重要的调理作用。! t+ q# d2 ^; {/ i  f( G2 R9 Y
小儿肌性斜颈是一种常见的小儿疾病,主要表现为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导致头颈部向一侧倾斜。小儿推拿是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首选方法,尤其是在 1 岁以内的患儿中,推拿治疗效果显著。通过按摩、揉捏、弹拨等手法,可以放松挛缩的肌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达到舒筋活血、软坚散结的目的。在推拿过程中,首先用拇指指腹轻轻推揉包块周围,放松肌肉挛缩产生的包块周围肌肉皮肤,持续 3 - 5 分钟;然后用拇指与食指、中指捏拿包块,手法要轻柔,大约 10 分钟左右;接着用无名指按揉或者弹拨胸锁乳突肌的起止点;最后扶住患侧的肩膀,同时另一只手将头推向健康侧,牵拉放松胸锁乳突肌,还可以一手拖住儿童下颌部,另一手扶患儿头部向左向右旋转,每次幅度不能太大。小儿推拿手法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够见效,且最好找专业的小儿推拿医师进行操作,以免出现意外。
3 M! n1 C- l. L夜啼是指小儿在夜间哭闹不安,难以入睡,或者睡眠中容易惊醒、哭闹。小儿推拿通过按摩心经、脾经、肝经等穴位,以及运用清天河水、揉小天心等手法,可以起到清心安神、健脾和胃、平肝息风的作用。按摩心经,位于中指末节螺纹面,可清心火,除烦安神;补脾经可健脾胃,补气血;清肝经,位于食指末节螺纹面,能平肝泻火、息风镇惊;清天河水,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能清热解表、泻火除烦;揉小天心,在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可清热镇惊、安神明目。这些推拿手法相互配合,能够调节小儿的脏腑功能,改善睡眠质量,让孩子在夜晚能够安然入睡。
% z4 O( H; t' S4 v7 C) I遗尿是指小儿在 5 岁以后,仍然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经常在夜间睡眠中尿床。小儿推拿通过按摩肾经、膀胱经等穴位,以及运用揉丹田、按揉三阴交等手法,可以起到补肾固摄、调理膀胱功能的作用。按摩肾经,位于小指末节螺纹面,推肾经可以补肾益精、滋阴壮阳;膀胱经位于背部,按摩膀胱经相关穴位,可调节膀胱功能;揉丹田,在小腹部,当脐下 2 寸与 3 寸之间,能培补元气、益肾固精;按揉三阴交,在内踝尖上 3 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可健脾益血、调肝补肾。通过这些推拿手法的综合运用,能够增强小儿的肾气,提高膀胱的控制能力,减少遗尿的发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
3 b5 w% b) N6 j+ q1 u小儿推拿操作指南
1 A5 n+ `6 B' r+ Z6 a- |, [9 u% d9 z7 H" z7 v4 Q2 \7 H
小儿推拿:开启儿童健康的自然密码-5.jpg

2 y# E! T5 l$ K  `(一)准备工作( R  `' C% x( @% ~9 h: v

% u* Y) W2 y  ?; k% _在进行小儿推拿前,充分的准备工作是确保推拿顺利进行和孩子舒适的关键。首先,环境的选择至关重要。应挑选一个安静、温暖且舒适的房间,温度最好保持在 26℃ - 28℃左右,避免孩子在推拿过程中着凉或受到外界干扰。同时,要确保室内光线柔和,避免强光刺激孩子的眼睛。房间的布置也应尽量简洁,减少杂物,为推拿提供一个宽敞、安全的空间。8 G, x# n$ I" M1 d
推拿师自身的准备也不容忽视。务必洗净双手,修剪指甲,防止在推拿过程中划伤孩子娇嫩的皮肤。为了让孩子感到温暖和舒适,推拿师还可以在推拿前将双手搓热。此外,选择合适的推拿介质也很重要,如滑石粉、润肤油、姜汁等。这些介质不仅能减少推拿时的摩擦力,保护孩子的皮肤,还能增强推拿的效果。例如,在冬季,使用温热的润肤油可以让孩子的皮肤更加滋润,同时也能让推拿师的手法更加顺畅;而在夏季,滑石粉则能起到吸汗、散热的作用,使推拿过程更加舒适。
6 w+ h4 }4 w4 i8 N' M0 b孩子的体位选择同样需要谨慎考虑。根据不同的推拿部位和手法,选择合适的体位可以让孩子更加放松,也便于推拿师操作。常见的体位有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等。比如,在进行腹部推拿时,仰卧位是比较合适的,让孩子平躺在床上,双腿微微弯曲,腹部放松,这样可以充分暴露腹部穴位,便于推拿师进行按摩;在进行背部推拿时,俯卧位则更为适宜,让孩子趴在床上,头部偏向一侧,双手自然放于身体两侧,这样可以使背部肌肉放松,有利于推拿师进行捏脊等手法操作。在选择体位时,要注意孩子的舒适度,避免强迫孩子保持不舒适的姿势,以免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9 ^0 H4 R) [& Y/ `9 z$ H2 u
(二)常用手法详解
& k4 W& U) s4 s7 _! H. v7 V+ o0 J2 r  ^$ y8 D

    2 J6 G- F* u) V+ Y5 @' g' p( `
  • 推法:推法是小儿推拿中最常用的手法之一,根据操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推、旋推和分推。直推法是用拇指桡侧或螺纹面,或示指、中指指面在穴位上做直线单方向推动,力度要适中,速度均匀,如推天河水,从腕横纹推向肘横纹,能清热解表、泻火除烦;旋推法是用拇指螺纹面在穴位上作顺时针或逆时针单方向旋转推动,主要用于手部面状穴位,如旋推脾经,可健脾和胃、助消化;分推法是用双手拇指螺纹面或其桡侧缘,或示指、中指指面自穴位中间向两旁作分向推动或作 “八” 字形推动,如分推坎宫,从眉心向眉梢分推,能疏风解表、醒脑明目。
    ; {/ P1 f% L3 z: c  |* |/ D9 O9 N/ r) o
    ! |) P% T" `+ j$ y+ `3 v
  • 揉法:揉法是用手指的螺纹面、大鱼际或手掌,作用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做环形揉动。一般以每分钟揉 120 - 160 次为宜。揉法又分为指揉法、掌揉法和鱼际揉法。指揉法是用手指的螺纹面作用于穴位做环形揉动,如揉迎香穴,可通鼻窍;掌揉法是用手掌着力于穴位做环旋揉动,常用于腹部等面积较大的部位,如掌揉中脘穴,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鱼际揉法是用大鱼际着力于穴位做环旋揉动,如鱼际揉膻中穴,可宽胸理气、止咳平喘。
    - n4 f: p% R4 ~5 r

    ' |7 j) o9 A1 x" `
  • 摩法:摩法是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指腹或手掌掌面放在一定部位上,以腕关节带动前臂,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做环形抚摩,频率一般为每分钟摩动 120 次。摩腹是小儿推拿中常用的摩法之一,以肚脐为中心,用掌或指顺时针或逆时针双向各摩腹 5 分钟左右,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帮助消化,调节脾胃功能。顺时针摩腹为泻法,能消食导滞通便,用于便秘、腹胀、厌食等;逆时针摩腹为补法,能健脾止泻,用于脾虚泻、虚寒泻等。
    8 l6 t* N- n! P. ?3 @
    ' V6 n( i* }7 ^2 P+ o; K
  • 捏法:捏法是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相对用力,在穴位或经络上轻轻捏起皮肤,然后松开,反复进行。捏脊是小儿推拿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捏法,它沿着孩子的脊柱两旁,从尾椎骨开始,双手拇指和食指合作,将皮肤轻轻捏起,一路向上提捏至大椎穴,反复操作 3 - 5 遍。在捏脊过程中,可根据孩子的体质和病情,采用 “捏三提一” 的方法,即每捏三下,将皮肤向上提一下,以增强刺激。捏脊能够调节阴阳平衡,增强脏腑功能,激发孩子的阳气,提高免疫力,对小儿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 h" e) {+ }% Z+ {- N
(三)穴位定位与推拿顺序
2 b1 J' @* T! \9 g3 V6 P2 L
- ]5 G% [) e; M2 }准确的穴位定位是小儿推拿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结合小儿穴位图,我们可以清晰地找到常用穴位的位置。例如,脾经位于拇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肺经位于无名指掌面,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肾经位于小指掌面,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板门位于手掌大鱼际平面;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下 3 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等。
8 a- @2 V/ U) H* z' J合理的推拿顺序也能提高推拿的效果。一般来说,推拿顺序为先上肢,再头面,再胸腹、腰背,后下肢。先主穴、后配穴,先刺激量小的穴位、后刺激量大的穴位。比如,在给孩子治疗感冒时,可先推攒竹(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等头面部穴位,以疏风解表;再推清肺经、揉膻中等上肢和胸腹部穴位,以宣肺止咳;最后推揉足三里等下肢穴位,以增强体质。在推拿过程中,要注意手法的轻重和频率,根据孩子的年龄、体质和病情进行适当调整,确保孩子在舒适的状态下接受推拿治疗。* [! g" N2 o2 {, C! J5 w2 S
如何通过推拿调理小儿体质
. s; E8 o) n' o& Q4 k# J& B; i; _& \* H0 h: c
(一)平和体质的养护
6 R* ]( s8 i& P7 R1 j& D  @* p7 Z( \% E% d# I$ \
对于平和体质的孩子,他们就像茁壮成长的小树苗,生机勃勃,身体各项机能较为协调。在日常生活中,小儿推拿就像是给这棵小树苗定期浇水施肥,起到巩固健康状态的作用。
$ ^/ Z' p: g0 G日常保健推拿可以选择一些简单且有效的手法。比如,每天坚持摩腹,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轻轻做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的环形抚摩,各摩腹 5 分钟左右。这就像给孩子的肠胃做了一次温柔的按摩,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让孩子更好地吸收营养。, I1 _- z! d' D" k. E% w: n
揉足三里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下 3 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用拇指指腹按揉足三里,左右腿各按揉 100 - 200 次。足三里是人体的重要保健穴位,按揉它可以调理脾胃、补中益气,增强孩子的体质,让孩子的身体更加强壮。; n6 X% b9 C; F3 \6 g( l1 `# e$ @0 l
捏脊也是适合平和体质孩子的推拿方法。让孩子俯卧在床上,背部放松,家长用双手拇指和食指合作,从尾椎骨开始,将皮肤轻轻捏起,一路向上提捏至大椎穴,反复操作 3 - 5 遍。在捏脊过程中,可根据孩子的情况,采用 “捏三提一” 的方法,即每捏三下,将皮肤向上提一下,以增强刺激。捏脊能够调节阴阳平衡,增强脏腑功能,激发孩子的阳气,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让孩子始终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7 Q/ f4 b( z: t8 G5 y* B. {. Y2 A
(二)偏颇体质的调理( ]( W2 Z9 R( J, ?7 Y

5 a* r6 y, d% z) c$ M8 D/ T# K8 m% o7 ^

    + S  F, J2 H5 z: R; g& `! U
  • 气虚体质:气虚体质的孩子就像一个能量不足的小发动机,总是显得有些 “动力不够”。他们往往容易疲倦,抵抗力较弱,稍微活动一下就会出汗。针对气虚体质的孩子,推拿重点在于培补元气。补脾经是关键手法之一,从拇指指尖推向指根,操作 10 分钟左右,能健脾胃、补气血,为身体补充能量。推三关,在前臂桡侧,自腕横纹推至肘横纹,用食中二指并拢推动,操作 3 - 5 分钟,可温阳散寒、活气血,增强孩子的阳气。揉足三里,左右腿各按揉 100 - 200 次,能调理脾胃、补中益气,进一步增强孩子的体质。捏脊同样不可忽视,从尾骨端捏至大椎穴,捏 3 - 5 遍,从第二遍开始每捏 3 下向上提 1 下,重点提肾俞、脾俞、肺俞三个穴位,以调节脏腑功能,增强孩子的抵抗力。3 h% P! Z" A: j
    ( v3 k7 [- a) g, f  m3 m8 `% k
  • 阴虚体质:阴虚体质的孩子仿佛身体里有一团 “小火苗” 在燃烧,容易出现口渴、咽干、手足心热、盗汗等症状。推拿时,应以滋阴降火为主要原则。揉二马是常用手法,二马穴位于手背无名指及小指掌指关节后凹陷中,用拇指指腹揉按 100 - 200 次,可滋阴补肾、利水通淋。清天河水,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操作 10 - 15 分钟,能清热解表、泻火除烦,帮助孩子清除体内的虚火。揉涌泉穴也很重要,涌泉穴在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用拇指指腹揉按 100 - 200 次,可滋阴益肾、平肝息风。此外,还可以轻轻按揉肺俞、肾俞等穴位,每个穴位按揉 50 - 100 次,以滋养肺肾之阴,缓解阴虚症状。
    ; d2 X9 d7 |! ?9 {9 Y( l
    + A3 e+ q. {) P) }
  • 阳虚体质:阳虚体质的孩子就像一个怕冷的小太阳,火力不足,总是手脚冰凉,特别怕冷。对于这类孩子,推拿的重点在于温补肾阳。补肾经,从小指指根推向指尖,操作 10 分钟左右,可补肾益精、滋阴壮阳。推上三关,操作方法同气虚体质的推三关,可温阳散寒、活气血。揉关元穴,关元穴在小腹部,当脐下 3 寸,用手掌或手指轻轻按揉 100 - 200 次,能培补元气、益肾固精。揉肾俞穴,肾俞穴在腰部,第 2 腰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按揉 100 - 200 次,可温补肾阳、强腰健肾。捏脊时,可适当增加次数和力度,以激发孩子的阳气,改善阳虚体质。3 C  d1 w. c# [- R- W4 q0 S

    4 W$ Y* P7 Y: n1 _7 y$ ?4 b
  • 痰湿体质:痰湿体质的孩子身体里仿佛有一团 “黏黏的湿气”,形体偏胖,动作迟缓,容易疲倦,舌苔腻,还容易咳嗽、痰多。对于这类孩子,推拿应以健脾、祛湿、化痰为原则。揉中脘穴,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 4 寸,用手掌或手指按揉 100 - 200 次,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减少痰湿的生成。揉丰隆穴,丰隆穴位于外踝尖上 8 寸,胫骨外缘外侧,胫腓骨之间,用拇指或中指指腹按揉 100 - 200 次,可化痰湿、和胃气,帮助孩子排出体内的痰湿。按揉足三里,左右腿各按揉 100 - 200 次,能调理脾胃,增强脾胃的功能,进一步祛湿化痰。此外,还可以推脾经、胃经,从指尖推向指根,各操作 10 分钟左右,以增强脾胃的运化能力,改善痰湿体质。3 O2 g; Y) t7 S1 R1 g
案例见证神奇5 k8 [- g/ b+ Q& s; |

) \- o" A+ j: j) {0 {6 K, d' V
小儿推拿:开启儿童健康的自然密码-6.jpg

& v5 S- ]9 l* h) F3 X* ^% o在南阳,有一位赵女士,她的家庭曾被孩子的健康问题所困扰。赵女士三岁的儿子体质十分羸弱,仿佛被病魔紧紧盯上,隔三岔五就生病,而且吃药还过敏,这让整个家庭陷入了无尽的烦恼与焦虑之中。一次偶然的机会,赵女士的丈夫在南阳滋养堂国医职校学习推拿正骨时,了解到了小儿推拿课。这门课程让他看到了为儿子解除病痛的希望,于是,赵女士毅然报名参加小儿推拿班,决心亲自学习推拿技巧,为儿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b4 v1 x) e) J* o6 E' f. E+ ]在学校里,赵女士遇到了全息经络的创始人,一位拥有五六十年小儿推拿经验的资深老师。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赵女士逐渐掌握了小儿推拿的要领。她开始每天坚持为儿子推拿,运用手指的力量,轻柔而准确地按压儿子身上的穴位,希望能调理他的身体机能,增强他的免疫力。每一次推拿,都是赵女士对儿子深深的关爱与期待。
  F: {$ Q1 C$ Z* O! x3 D* C' m8 |随着时间的推移,赵女士的努力开始有了回报。儿子的体质逐渐增强,生病的次数明显减少。即使偶尔感冒,也能很快康复。看着儿子健康活泼的样子,赵女士的心中充满了欣慰与喜悦。如今,赵女士不仅成功改善了儿子的健康状况,还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小儿推拿师,用自己的双手为更多的孩子带去健康与希望。. Q6 z+ r1 n/ B& S: e+ v7 f
无独有偶,在江苏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全科副主任医师乔娟菊也用小儿推拿为孩子们带来了健康的福音。7 岁的超超(化名)患有过敏性鼻炎,刚来治疗时,喷嚏一个接一个,整个推拿过程中几乎要用掉大半包纸巾。乔娟菊采用 “中药 + 推拿” 的方法为他治疗,在第一个疗程效果不佳后,她反复确认症状,调整药方,并加强了手部板门穴、背部肺俞穴等穴位的推拿。没想到,第二个疗程仅仅治疗了一次,超超的鼻炎症状便基本消失了。# D' I1 c# F9 x5 ?& |
还有 18 个月的铃铃(化名),断母乳后换成奶粉喂养,出现了严重的便秘,尝试各种药物都无果,只能依靠开塞露排便。在朋友的推荐下,铃铃妈妈找到了乔娟菊。第一次接受推拿时,铃铃十分抗拒,乔娟菊便温和地给她递上小玩具,播放儿歌,等她情绪稳定后才开始推拿。经过五次推拿,铃铃的便秘症状有了明显改善,一个疗程后便能正常排便。此后,只要身体出现不适,铃铃妈妈就会带她来找乔娟菊 “推一推”,这一推就是 6 年,铃铃也在乔娟菊的守护下健康成长 。这些真实的案例,无不彰显着小儿推拿的神奇功效,也让更多的家长对小儿推拿充满了信心和期待。3 A- S+ Q7 P1 y8 i2 Y
注意事项与禁忌
. n  i, ?7 c+ k/ @& u: f- ]  c; m8 L$ L2 S2 g. S+ Q
在小儿推拿的过程中,有诸多关键的注意事项与禁忌需要家长和推拿师高度重视。首先是推拿力度的把控,这至关重要。小儿的肌肤娇嫩,骨骼和肌肉也较为脆弱,因此推拿时务必遵循 “轻柔有力、和缓持久” 的原则。力度要轻柔,避免使用蛮力,以免损伤孩子的皮肤、肌肉和骨骼;同时,力量又要适中,能够渗透到穴位,达到刺激的效果。比如在推法中,无论是直推、旋推还是分推,都要控制好力度,让孩子在舒适的感受中接受推拿治疗。
, r5 Z) s( N* z推拿时间也不容忽视。一般来说,小儿推拿每次的时间最好控制在 20 分钟左右。时间过短,可能无法达到足够的刺激量,影响推拿效果;时间过长,则可能会让孩子感到疲劳,甚至对推拿产生抵触情绪,还可能对孩子的皮肤造成损伤。例如,在给孩子进行捏脊时,通常操作 3 - 5 遍,每遍的时间不宜过长,要根据孩子的耐受程度进行调整。
. A7 _$ [' F6 Q( W& I推拿频率也需合理安排。对于没有病症的孩子,一周进行一次推拿,起到日常保健的作用即可;如果孩子有外感热病、脾胃不适等情况,如恶寒发热、咳嗽咽痛或消化不良、腹泻等,可以一周进行 3 - 5 次推拿调理,但具体次数还需因人而异,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比如,对于脾胃不好的孩子,在调理期间,每周可进行 3 - 5 次推拿,多则可每天一次,以有效改善脾胃不和、消化吸收不好的情况。5 r+ @8 C4 C% w9 E1 d9 `+ |; F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小儿推拿是严格禁忌的。当孩子推拿部位有损伤、皮肤破损,哪怕是小小的擦伤、划伤,或者存在骨折等情况时,绝对不能进行推拿。因为推拿可能会加重损伤,导致骨折错位,给孩子带来更大的痛苦。如果孩子皮肤有化脓感染、毛囊炎、皮脂腺囊肿感染等情况,也不建议做小儿推拿,否则容易加重炎症扩散,使病情恶化。当孩子腹部有外科性疾病,如机械性肠梗阻、肠套叠等,推拿会加重症状,因此也属于禁忌范畴。此外,当孩子有凝血功能障碍时,推拿可能引起皮下出血,同样不适合进行推拿。( N) Z7 L4 E3 u% s8 H: R
总之,在进行小儿推拿时,家长和推拿师一定要充分了解这些注意事项与禁忌,谨慎操作,确保小儿推拿的安全与有效,让小儿推拿更好地为孩子的健康服务。
5 {; P( E) {+ k4 m开启小儿健康新旅程
2 l+ c) V" P  J0 n( u. Z4 s( W( w3 |: u# i
小儿推拿作为中医传统疗法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显著的功效,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了一把保护伞。它不仅能有效预防和缓解小儿常见病症,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还具有安全、无副作用、易于接受等诸多优点,是一种真正的绿色健康疗法。. ]' C1 B+ v  D' w3 G
通过了解小儿推拿的适应症、操作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推拿调理小儿体质,家长们就像是掌握了一门守护孩子健康的 “神奇魔法”。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合理运用小儿推拿,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3 U% W4 Q$ a! A8 b0 x; _( J4 c$ ]  a
当然,小儿推拿虽好,但也需要正确运用。在进行小儿推拿时,一定要严格遵循注意事项,避免禁忌情况,确保推拿的安全与有效。同时,如果孩子的病情较为严重或复杂,应及时就医,小儿推拿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与其他医疗方法相结合,共同促进孩子的康复。
# [& F0 M  J" k* p; [1 ?. @让我们一起走进小儿推拿的世界,用这双充满爱的手,为孩子们的健康添砖加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健康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开启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健康新旅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02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402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