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1 l* Y, w" c2 N; c6 ~# U
8 ]* Z" ^* D+ {! H9 @
文/编辑:蘑菇
7 K0 i, Q3 M, r* L+ a1 }& A最近一个妈妈的独白引发了很多人讨论,她的儿子竟然想要杀掉她。
3 r8 x- [; A3 |0 X' U: Q1 }/ [“妈妈,我要拿刀砍掉你的头,把你抱起来从100层楼上扔下去,把你骨头折断喂狗……”
# s0 K: M! z1 D& }8 f; i6 {- O自己辛苦养大的孩子,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这位妈妈心中十分的痛苦。 ( e/ K+ R+ O1 I8 r7 R/ d! N% h! D
后来经过医生鉴定,这个孩子患上了阿斯伯格综合症。 5 h4 k6 t/ z6 L8 h( [+ N
这个妈妈目前正带孩子四处求医问药,她把自己的经历写成文字,让更多的人了解这种疾病。 , g, Y6 ^) P0 `( ^2 `7 v! o
9 J) x$ r$ g4 R1 j8 ^* L6 Q
4 u* Q* R, p( o. Q' U4 ^9 R! {. a
从“多动症”到“阿斯伯格”:一场迟来的诊断
1 {! _' U6 B) s: {) W9 O2 d9 i
' {6 x0 |# X5 F+ ~6 P/ z" H7 H凌阿斯(化名)有一个上小学的儿子,她的儿子跟一般的孩子有些不太一样。 - \- S* K1 G& M! a
孩子出生之前,凌阿斯的生活条件十分富足,硕士毕业的她不仅工作稳定,婚姻也十分幸福。
. K$ e# P" @9 X+ F, K0 L/ q$ A
3 I/ z0 X* D9 X/ p: \- \! _3 a0 R5 w$ F
凌阿斯跟丈夫努力工作,在北京付了首付买下了一套房子,想让自己的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 4 Q+ V* E9 s3 S: B6 q
孩子出生之后,虽然比较累,但是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凌阿斯觉得未来充满希望。 & Y9 D8 X J) g& [1 H/ X
凌阿斯一家三口的幸福生活,在孩子上学之后就不复存在。 4 M. p4 Q! y) t0 B
, T: o5 H# U& A$ R
+ F: v/ ]* p% X& E凌阿斯好不容易将孩子养到三岁,送到幼儿园之后,她才发现自己的儿子不太一样。
" L( J. R: E0 f% z' }- Z# c( l其他的小朋友虽然也会哭闹,但是在老师的带领下,适应一段时间之后就能独立玩耍。
; a6 I& h4 U1 i. A但是凌阿斯的儿子不一样,无论老师如何安抚,凌阿斯的儿子都不停的哭闹。
2 R3 P0 P$ e7 o3 |. @( w& E' L
3 {- o6 P1 A& |3 F
) v; }$ e: O. I. T& O凌阿斯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小先,希望他事事领先,但是他在幼儿园的表现与他的名字完全相反。 - [, @) l/ `6 U; V
小先是班级里面最调皮的孩子,老师多次强调的规矩,都是他率先打破。
' a% X, K3 e. [9 |小先不仅没规矩,还会多次殴打其他小朋友,没有任何的原因。 - T$ J6 s+ O( z/ |
t! s/ R% k7 ~1 P7 w* K1 n: E1 }* u, R8 ~: q" X n/ p7 Z& Z9 [3 ~0 `
课堂上老师在讲课,小先在四处乱窜。 9 x8 p; u3 d: p" f8 i- q' ?+ [6 v
老师说不能打小朋友,小先就顶撞老师,说为什么不可以。 , K% C* v( k! D3 U
小先的行为让幼儿园老师十分头疼,他的存在给管理班级增添了很多困难。 / L( I$ ~. A4 ^% R. k6 |# h) G
4 a! X" x; {) c
- B$ Y9 @) N+ k+ f! \$ v2 c. c凌阿斯作为小先的妈妈,多次被老师叫到幼儿园,给别的家长赔礼道歉。 4 {8 A( z4 H) E0 A( x
因为儿子在幼儿园十分调皮,凌阿斯辞掉了刚找到的工作,专心在家照顾儿子。
8 f7 [3 \/ D) [& ^0 k- J& F! b, e2 ~' S( P, M* X# _/ K
' k, m: G# P# Y在凌阿斯的陪伴下,小先艰难的度过了幼儿园阶段,好不容易到了上小学的年纪。
1 R& a- x# y) i: n" t凌阿斯以为,自己的儿子上了小学,就会渐渐懂事,不用她整天陪着了。 # O' S! w6 `! _. w% Q% q* q5 P
抱着这样的想法,凌阿斯在儿子开学之后,就又找了一份工作。 C& {( q; H$ ~/ F* k' ]8 D
+ n3 X& S7 C7 O! j7 ?
0 c5 Y/ K. B1 b. f" `* S刚开始小先的老师说小先成绩还行,就是很爱乱动,在课堂上坐不住。
# J- U5 t! V3 B- C- a6 M凌阿斯听了之后,心里面的担心放下一些。 6 I7 m6 B$ o' N+ E# a) F. k$ j
儿子比幼儿园时候好了很多,至少不会随便殴打同学了。 2 c) n. K Q1 O
' H/ ^; y9 Q. f# F; ?" A% U1 t- P. X
: k% O- ?3 G* S+ d5 d; ]9 Y/ J: b/ [然而,好景不长,小先在小学待了两个月之后,就又出现了问题。
1 v* ?" P: p+ w' G# l' z7 O小先的问题还比较严重,已经到了不得不请家长的地步。 & Y1 A" p5 x+ D5 d+ I: K
他总在课堂上突然站起、打断老师讲课,甚至无故冲出教室。
) V) k2 d" e2 r2 t# D+ {- z$ ]' K# t7 i
4 G7 [, J, h0 E+ V- M
凌阿斯身心俱疲,上班的时候抽空去学校跟老师交流。
0 i6 ?9 K" Q/ |0 ]小先的症状越来越严重,任何人的话都不管用。
0 @* W( i( B4 U+ @$ h" d5 z凌阿斯十分头疼,为什么她生的儿子这么调皮。 ; Z( ~7 s5 M, w, f
# K0 z# j0 ^0 \+ @
' G: q( H. ]& j9 b2 `2 z小先的画 ' @: \# {( C0 g/ \6 T. S- L
后来,有一位家长说,要不你带着你儿子去医院检查一下,他实在太调皮了。
& ~5 ~$ v. n% V8 T: v7 ~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凌阿斯带着孩子来到医院。 ' x, [2 R& t8 F4 S- |# O
医生诊断之后,凌阿斯被告知,儿子患上了多动症。
! J. U) @7 {% `$ _
5 T: N+ f$ `+ y: P* Z6 l+ n" s) F; ~8 |# b1 ]5 ^# V
多动症表现
4 F% f0 @8 y0 c, X- {/ z0 f' h后来,凌阿斯就开始不断带儿子到医院接受治疗,治疗一段时间之后,小先的行为越发暴躁。
, \& U( p2 @- C( |, ]凌阿斯又带着儿子找了专业的心理医生,医生说小先不是多动症,他是阿斯伯格综合症。 6 {1 W [& {( W0 n
小先被确诊为阿斯伯格综合症之后,行为越加反常,开始不断的殴打凌阿斯。
5 a, A! ~+ m5 j; r7 |+ j$ T y( j1 g f# Z% M8 x6 d6 w( Q5 \* V- R
- @5 ~2 M" E0 K
阿斯伯格综合症男孩:多次殴打妈妈
# Q& a7 x0 P: ]9 w7 I0 n! _% C g9 |( E* z: g
阿斯伯格综合征属于自闭症谱系障碍,患者通常智力正常。
, o. }- u* r) G8 M6 P6 W: R
6 f4 i# f/ O2 I/ y" W然而,其症状常与多动症混淆:两者都表现为注意力分散、多动。 2 @5 W7 q7 J+ e+ K
9 `3 o; D$ u' L3 z1 J& ~' Y3 L
2 R# Z% x' [# H5 _0 F
多动症儿童会“察言观色”,而阿斯伯格儿童则“无视规则”,甚至对权威毫无畏惧。 1 d' b# q: L9 b% R: \9 m4 {
心理专家把二者的不同概括为:“多动症是‘偷偷动’,阿斯伯格是‘肆无忌惮地动‘。” ; h0 x4 t D- B7 j# W
7 l4 r+ z# {5 s
4 [& g/ ~1 L) T* x. m' m; g
研究显示,约30%的阿斯伯格儿童曾被误诊为多动症,部分因家长描述偏差或医生经验不足。
# R2 \" I, I7 f w) K; M0 d这种误判导致孩子长期接受错误治疗,家庭矛盾日益激化。
2 K) O! ?$ z7 L+ C( x0 ^
% @2 G* o" D5 Q# u' F" ~9 i1 I, i6 X! w% D
小先一开始被医生诊断为多动症,经过治疗之后症状不仅没有改善,反而越加严重。 7 {% U; g% u9 [" E$ ^0 |3 }
一开始小先还听妈妈的话,但是现在小先发病的时候,谁的话都听不进去。
% l- U# J, B* S- v! m为了让儿子更快的恢复,凌阿斯给小先办理了休学,专心接受治疗。
- `2 I- Z7 @9 f7 |5 g) O, D" r3 p/ k/ ^; y4 ~; S0 u
$ u, s4 ]) b s! p( x; f
小先发病的时候,如果凌阿斯不顺从他,他就开始殴打凌阿斯。
' A# c; f' Y( `+ @: |3 \凌阿斯很难想象,一个7岁的孩子会有这么大的力量,小先发病的时候,她根本控制不住。 4 f3 [7 v! z, k& ^; Q9 l
# q3 Y2 c5 d. X. a8 V- |+ v
+ b% j- d9 X8 d) G; v小先的画
: y1 @7 K8 k8 Z* ?# B- V8 [凌阿斯被殴打的次数多了以后,她去报了一个跆拳道班,增强体质,更好的控制儿子。 % K0 `, N8 d. Y& Q7 [0 t
凌阿斯的丈夫在外工作,一周回来一次,凌阿斯专心在家照顾儿子。
! l8 t0 k) ^1 P; t! {接受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小先的症状有所好转,凌阿斯就把他送回学校,继续读书。
9 P- b" V) a7 a8 f1 E8 d6 O% ~
4 c4 A( b% o9 f/ G2 j3 d6 M( P0 h; H, ?1 A9 ^& O
小先独自玩耍 3 _& J+ y, _) o) G
小先再次回归校园之后,行为越发古怪,凌阿斯不待在他身边他就要乱跑。
, \3 h y& S" }/ I/ z凌阿斯又成了陪读妈妈,跟孩子一起上学放学。 & R, i/ `* O- |; t
照顾一个阿斯伯格症男孩,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身累,心更累。
7 c6 s# D t$ z. k+ R
* ~" U3 h, f3 z1 p. X( w6 ]& ~" b1 w u u8 H% [8 ]
小先不认真听讲
, {6 |/ v& K% B凌阿斯觉得自己快要坚持不下去了,她现在的生活不是陪着孩子上学,就是带着孩子去看医生。 & h# x- j: n! |8 y2 b1 X
如果儿子的症状能够慢慢恢复,凌阿斯觉得未来还有希望,但是小先的病是治不好的。 * Y7 \; V$ A' _ U% J( c! k4 X {- c
2 Y$ \; f% S- k7 G, Y2 }
0 J L; Y1 R' C. ?9 |患有阿斯伯格症孩子的画
( K/ I' W- [, C: M6 T, Y( h小先病情最严重的时候,还说过想要杀死妈妈的话。 : C n3 L. e3 j& f2 G1 a" a8 h
凌阿斯很难相信,自己竟然从儿子嘴里听到了“妈妈,我想要砍下你的头”这样的话。
. c$ S* U' i4 t2 G( E5 K
2 f- j; r8 ^! E' Q$ L# k8 `8 f
7 g$ @, C" y* R) H- S患有阿斯伯格症孩子的画 * N1 s& M$ {7 h/ F$ N. M
凌阿斯不知道这样的生活什么时候是个头,她把自己的经历写了下来。
" D4 Z p% Q+ S为了宣泄自己内心的苦闷,也为了提醒更多的妈妈,一定要多加注意孩子的异常行为。
/ c9 c- ^0 {* ^7 l" P" R凌阿斯的经历不是个例,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拯救“问题儿童”。 : M& u0 H% ?5 M
+ E4 s) w* j5 y. L
2 {0 b4 p) V4 c0 x) b' k& f我们该如何拯救“问题儿童”3 N& T! D" H; d4 L
- ]+ N0 Z# e) M& e3 ?+ Q H2013年发布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将阿斯伯格综合征归入自闭症谱系障碍,不再单独诊断。
, v r" r- V. p% q这导致部分医生和公众对阿斯伯格综合症的认知模糊。 % T$ C/ V2 ~, L+ W2 e
+ W; a4 |1 [2 W% r0 K) V z2 T2 O$ [; H$ M) c* k; T
据统计,中国阿斯伯格综合症患者人数约为280万人。
0 S3 S6 i0 I) h5 ]* `, }7 ]3 B* ~; _( u2 ^( ?/ K( |
常将患者的行为问题归因于“性格缺陷”或“家庭教育失败”,导致患者得不到及时干预。
% a3 E) c$ w* H4 Y
/ r9 c1 o3 S! W% s$ Y/ l9 [% _0 X# e/ f, K
/ Y8 k& T. ]3 @9 ? z阿斯伯格儿童不是家庭的耻辱,而是照见社会缺陷的镜子。 E. j6 u j, {' o
当我们放下“正常”的标尺,学会用他们的语言倾听。 ! D$ Y, J) P7 Y6 c8 ]
8 o/ t. f' k+ J6 e0 I
n% Q* {6 B! }! F4 E& f) e- f那些曾被视为“异端”的行为,终将显露出求救的微光。
/ |4 S: L) c/ F* X或许,每个“问题儿童”都在等待一句:“没关系,我看见你的痛苦了。” 7 @6 _+ m/ p8 z( B, M5 |( ^- [: |
" u" a k$ G" d! g" q8 R/ Z# B( N: Y9 G; Y4 b t8 r4 D" t
信息来源. |7 M/ D- p! E H% W3 e. v6 h
. F' y$ K3 `0 C2 ?& V# k搜狐网——“对不起妈妈,我不是想杀你,只是得病了”& r# L8 B" P% M' R
健康网——扭曲的天才病--阿斯伯格综合征
- ]- V3 J* H6 j; u, ?9 K/ t,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