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P, S" |) N* S- E& u9 h
) }# J; h$ I; e& X
资料图。图/IC photo4 ?# ~' @$ H% Z7 @5 m$ E5 T
q! G* E0 F2 E' E据现代快报报道,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在西安一动物园,花268元就能撸10分钟小狮子。2月10日,该动物园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此项目由该动物园于过年期间正式推出,游客可以在专业饲养员的监护下与两只小狮子近距离互动。另据媒体报道,有工作人员表示,因为小狮子刚出生,有游客提出想抱着拍照,慢慢地就开始了。! J+ `" h v+ s8 ~/ X# b
/ o$ Z7 _- u7 r, N$ Q3 r5 ~
针对动物园的这一操作,舆论场上分成了两派。有人认为这样的尝试挺好,既能满足人类亲近动物的愿望,也能为动物园开拓创收途径,何乐而不为?另一派则认为,如此做法存在一定风险,也是对动物尊严的伤害——哪怕是理论上没有攻击性的小狮子。对此,我们应该怎么看?
5 ]' e! d1 c! Z; m* F- S ?$ y; [: V4 i. [2 J
事实上,从笔者作为一个自然保护者的视角来看,动物园此举不仅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更违背了动物园的科普教育职责和野生动物保护的基本原则。这一事件折射出的,不仅是动物园在商业化运营上的迷思,也反映了部分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认知的深层缺失。: z$ r; w8 k$ H( c% p
. L+ e! l7 H n" T4 ~; J0 R通过展示野生动物,向公众传递保护自然、尊重生命的理念,是动物园的核心使命。动物园中的动物虽然被圈养,但仍属于野生动物,而非宠物。因此,动物园的管理和展示行为应当以保护动物福利、传播科学知识为前提。
& U$ Q( g* V- w6 v# q5 g' ?7 m
2 M6 t! a) r6 x/ F" S7 b动物园的“撸狮”活动,将狮子这一野生动物“宠物化”,模糊了野生动物与宠物的界限。这种商业化操作不仅违背了动物园的初衷,还可能对公众产生误导,让其误以为野生动物是可以随意接触和娱乐的对象。这种认知的偏差,在削弱动物园科普教育功能的同时,还会加深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误解。
5 a/ a/ C$ N/ P( H) C2 L* }" x
8 j: @) k( D( l5 `8 o近年来,类似将野生动物“宠物化”的商业运营与传播屡见不鲜。例如,有动物园就曾推出“与老虎合影”的项目。在一些社交平台上,也有博主通过剪辑和摆拍,制造出野生动物“温顺可爱”“懂人情,通人性”的假象,吸引大量观众点赞和转发。/ a) d: @8 i- v" u* G
0 H- B0 K+ B* C0 L+ d& u
这些行为表面上是鼓励人与野生动物“亲密接触”,但本质上仍是将动物视为商品的思维在作祟,而非将其视为需要保护和尊重的生命。7 M. X" Z4 p9 c$ X6 z9 u
9 e1 M; _9 o& w8 f4 l/ A8 j: H4 M
某种程度上,这种传播方式忽视了野生动物的自然习性,是对野生动物保护理念的消解。从长远来看,只会进一步加剧人与野生动物的冲突,对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并无好处。, O6 D8 K) P+ F. \& S
; R* a& ?# l( @# j9 P& O
以此前引发广泛关注的“可可西里网红狼”为例,人类的一些行为,导致狼群对人类产生依赖,丧失了野外生存能力。这种多余的干预行为是对自然法则的漠视,对动物种群的伤害,对生态平衡的破坏。这一评判标准,并不因动物所处环境或其大小而改变,而是动物保护的基本原则。
2 K+ m/ J: w' _# L
" u; [: {2 |, J8 e' i) a5 s从法律角度来看,动物园的经营行为受到严格约束。《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应当尊重野生动物的自然习性,不得虐待、伤害野生动物。此外,《动物园管理办法》也指出,动物园应当以保护、科研、教育为主要功能,其经营行为亦应以此为前提。动物园的“撸狮”活动,显然与上述法律法规的精神相悖。; l$ m. O4 E3 x
& p# I0 W7 P1 j. A, S" I. C作为野生动物保护和教育的重要场所,动物园展示动物的方式应当尊重其自然习性,避免将动物置于不必要的压力和风险之中。动物园并非马戏团,其经营行为应当有明确的界限。也即,其经营行为应当以科学、规范为前提,应以保护、科研和教育为核心,而非以营利为导向。( o6 Q, S3 r. q
# H- d, L6 `, V( W s
因此,这一事件提醒人们,野生动物保护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问题,也是一个伦理问题。人类需要重新审视人与野生动物的关系,摒弃将动物视为商品的思维模式。同时,不能简单地以“亲人为善,伤人为恶”为标准,要尊重和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命尊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6 q$ V0 Z; ]: |$ u) B5 B o' A1 s- r( c! c5 R
撰稿 / 徐斌荣(自然保护工作者)+ A) W0 } m$ m; n% u
' P# ], ]6 p' L, t
编辑 / 马小龙. j9 Q+ f% a8 d' x, ~) d" u
5 Y7 w/ e- f* u3 ]( u" \& k: Q
校对 / 刘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