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有记忆时过年时大人给压岁钱是一律1元,再大点升到2元。那可真是压岁,舍不得花能搁上半年,多是买个糖块解馋了。好甜啊,那吃在嘴里甜味至今记忆犹新。也应合了缺为贵这个真理。7 ^1 l6 F9 s, v5 k
4 Q& G0 i- H7 R+ b- C: ~
# C3 [: ]0 p. H9 o
如今的孩子生活在蜜罐里而并不觉得甜,而他们对压岁钱的欲望也令人咋舌。如XXX师友说自己8岁的孙子对他说,我磕头爷爷给压岁钱,太少别出手,微信支付宝不算,必须红包厚度够。
8 b! Z# |+ Y0 z% \) o4 v& r5 h* f l8 h4 P$ b" ?4 O
) n' D) G# c! x$ L5 r看看,这磕头前必须讲好价,还要谈好“支付方式”才行。* S& J( A* X! _4 V* f5 e
另一师友的描述更喜人:包了200元红包给9岁孙子,可孩子接过后就抛向了空中。200元撒落地上,还是爷爷捡了起来。因不解问身边老伴,奶奶说这么点小孩都知道钱的重要性,也不知是不是父母教的。
; G$ G; t! w" i) W1 C) w0 i. Z9 h) `赶紧又重包了800元红包再奉上,孙子笑呵呵的接过揣兜里,出门玩去了。于是爷爷感叹:这个时代真的有股铜臭的味儿吗?
8 V1 D) R* n0 Y5 d5 l, I& g8 n2 V( W" d0 Q, X
+ R9 a2 l* t# u+ y. Q/ `
我却以为别归咎于时代,因为铜臭味自打开始铸钱的年代起就有。还应该归结于我们对孩子的潜移默化之力。你家里餐桌上天天摆咸菜那家里肯定是咸菜味;你天天煮猪头那肯定是猪头肉味儿,怨不得别人。, u1 d3 F( `( t
所以就有半大孩子因父母收走压岁钱而要打官司,还有爷爷奶奶与姥姥姥爷斗法,你给一万我就给两万。
7 y- i* Z/ B5 C# U' u今年我家给上高二的孙子600元压岁钱,我对他是这么说的:等你上大学了给1000元。爷爷奶奶给再多,你也花不了一辈子,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奋斗,才能一生幸福安康吉祥。9 {4 i: |9 a" j
# v" O2 `% b& u8 |) q7 _8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