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冰雪经济背后的中国经济大变局

[复制链接]
查看4526 | 回复0 | 2025-1-22 21: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 | 白嘉嘉0 j7 _9 w& }& P; _# N6 l- O8 ]
上个月,江苏和浙江迎来了一批特别的考察团。团队的成员来自漫天飘雪的吉林,到江浙的目的却是考察冰雪经济。, ^- x. D/ v4 ]' w! o

- q9 a$ P: V, e6 J5 B4 S
万亿冰雪经济背后的中国经济大变局-1.jpg
9 W6 H: a. H! T9 ^$ [1 ?
调研很好理解。根据国家体育总局最新发布的《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刚过去的2024年,冰雪产业的规模已经来到了9700亿,2025年将突破万亿大关。吉林派出考察团,显然是为了抢抓冰雪经济的风口。
' l. g9 {: I% ]$ p! E/ T8 H但问题是,为什么去江浙调研?: I( j! _$ a, i% v
这个问题背后,涉及到了一项顶层对南北经济发展的关键布局,甚至暗含了民生消费将在经济大盘中扮演更重要角色的隐秘信息。) k3 M8 M6 g6 b/ c$ O* Q
1、轻飘飘的雪,凭什么价值万亿?
" v: |  C0 M/ J* B9 L+ W8 v/ s/ [, G
在回答吉林为什么前往江浙调研冰雪经济之前,我们不妨先站在顶层规划的视角上看看,为什么要发展冰雪经济。: C. t+ f7 }  ~" h. v' D
11月6日,国务院发布了一份名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后称《意见》)的重要文件。9 Z2 D  S4 G9 f
这份文件提纲挈领地设定了两个冰雪经济的重要时间节点。
" [1 V) c0 N% Y8 N一是2027年,基本完善场地和服务,提升冰雪运动的民间参与度,增强我们在国际冰雪项目比赛上的竞争力。
& B% x' j" J+ n3 h二是2030年,要求冰雪经济在扩大就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凸显出重大作用,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增长点。
# I) A& J' U' J, `7 o
* V1 }- X. S6 _0 Y' k8 Z6 l
万亿冰雪经济背后的中国经济大变局-2.jpg

+ ^( |# |8 |. j: u很显然,提高就业和扩大内需,是发展冰雪经济的核心目标。但问题是,轻飘飘的雪,凭什么承担起这两项重要使命?8 T# W0 L* O" ?% F$ n$ s
答案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 ?6 M7 O' J" {" Y; x一是符合消费趋势的大方向。 近年来,年轻人对旅游的期待,渐渐从“到此一游”转向更丰富的体验和更深度的参与感。因此,滑雪成为了他们的新宠。7 G  h, V0 J; ]0 O' z: p
财经无忌采访近年接触并爱上滑雪这项运动的年轻朋友时发现,“成就感”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关键词。
7 p" h* f  d4 m2 R" S6 b/ s郑芸是在2022年在法国留学时,第一次接触到了滑雪这项运动。经过两个雪季的“磨练”,已经能挑战一些具有难度的雪道。介绍起自己为什么会爱上这项运动,郑芸说,从一开始的磕磕绊绊不敢滑,到能控制好平衡,再到做出一些稍微有点难度的动作,每一次都能体会到进步带来的成就感。“这种感觉很让人上瘾。”0 h; B0 @, x" N, j
基于和郑芸相同理由爱上滑雪的年轻人不在少数。根据国际体育总局2022年公布的数据,参与冰雪运动的居民中,占比最高的是热爱挑战的年轻人。18到30岁年龄段占比达到了37.27%。
; {) B/ i# C$ c" c1 m& I$ ]
+ S6 P& _0 |0 g  c( }

: }+ g! t# r! @二是冰雪经济对当地文娱产业具有带动作用。
! A( W* f1 c6 [) }0 k和马拉松、骑行等体育活动一样,冰雪运动也展现出了带动消费的能力。仅从财经无忌朋友圈里就能看到,前往雪场滑雪的人里,基本都产生了食宿、娱乐等开销。
  L, h: f% w& x! w1 b/ r, I2 u三则是看重冰雪经济的发展前景。
+ B0 c  L( i9 F6 c如前文所说,2024年冰雪经济产业已经达到了9700亿,将在2025年突破万亿大关。与之相比,据今年冬天刚发布的《大众冰雪消费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参与人次仅有2.64亿,全国居民参与率处于18.68%的低位。
) ~! q; R& ~5 M  n对照2015年到2024年期间,冰雪产业的规模从2700增长至9700亿, 可见随着全民参与率的提高,万亿也不过是冰雪经济的起点。) {5 M& {% Y* R4 }1 H
站在全国一盘棋的视角上,具备符合趋势、带动性强、前景广阔三大优势的冰雪经济,毫无疑问具备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的潜力。
$ D8 s; w3 C& {6 w6 {3 K3 {( T但具体到地方,它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 C4 a( c# C! y8 @2、冰天雪地的西、北省份,燃起来了" E3 {9 @3 ?3 |0 k1 A4 L2 h% h

9 a5 N( q0 C! @% b8 n8 s+ r我们不妨先看两张图。! d! f9 E6 N. X& o# d, |
这张是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的全国气温图。
+ o, Z# `# K6 h3 E0 Y, J1 e3 n
; W, K& I3 B  F: V  D, H
万亿冰雪经济背后的中国经济大变局-4.jpg
. \) o, u& E) T, r7 R
而这张,则是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全国各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的“中国城市夜间灯光分布图”。
9 i/ B9 D; \1 T: j/ E& o' C( W: |* V' ]6 F3 h/ T: v% e: n
万亿冰雪经济背后的中国经济大变局-5.jpg

5 W9 y" l: }1 q7 R! y0 ^9 j: d两张图对照能看到,低温区域和偏暗的区域,具有很大程度的重合。换而言之,在过往的经济、产业模式中,寒冷的地区相对缺乏优势。也正是因此, 冰雪经济在平衡南北、东西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4 r/ u6 ?( L4 I" P/ w; h. o! V翻阅《意见》,能在第三部分“完善冰雪经济产业链”中找到“促进冰雪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关阐述,其中掷地有声地提出,要把内蒙古、黑吉辽、新疆,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北方冰雪经济引领区。3 N6 q# T$ v6 ^% B6 N, h6 W

* q9 N: S6 x1 x; a
万亿冰雪经济背后的中国经济大变局-6.jpg
# e  V+ e' O8 _, q; i
毫无疑问,这段话给过去憋着一口气的西、北省份注射了一阵强心剂,迎着风雪就打出了一套政策、产业、项目、营销组合拳。
$ a, d8 f4 w" U- t0 p$ l' I以开头提到的吉林为例。
; G  ?+ v- a  A6 j' u- d早在2023年10月发布的《吉林省旅游万亿级产业攻坚行动方案(2023-205年)》中,吉林就已经将冰雪经济列入了“重点行动”的第一项。而在此后的实践中,吉林也从未终止过对自身短板的反思。
# v1 L( X/ n/ t9 t3 _4 V
* ]  L3 b% |% F
万亿冰雪经济背后的中国经济大变局-7.jpg

5 B, W- O5 ?+ R5 i9 F5 D; L6 d6 g例如,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内刊《决策参考》,9月30日刊载的研究文章《全面提升吉林省冰雪经济价值的研究》中就提到,吉林冰雪经济主要存在冰雪产业内外融合水平有待提高、冰雪品牌影响有待提升、冰雪产业附加值较低等短板弱项。+ R" U+ F" f% d1 E$ ~& q
这也是吉林派遣多只考察团前往江浙的原因。虽然缺乏天然的冰雪资源,但长三角通过建造雪场等方式,已经实现了“四季滑雪”,并带动了一批冰雪装备、度假区的崛起。能看到,吉林考察团的目的地,正是这些室内滑雪场、国际度假区、滑雪装备厂。8 C' `! v+ }2 @4 a% X6 H# h% }+ u

/ C, D0 |! G0 w. |' R
万亿冰雪经济背后的中国经济大变局-8.jpg
/ @, B# v, a. I+ g6 D, a
虽然天上飘下来的雪是凉飕飕的,但这些踩中风口的省份,肉眼可见已经“燃”起来了,卯足了劲要把冰天雪地,也变成金山银山。/ o5 C1 Q6 y1 T$ ^7 E6 f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经济上考量之外,冰雪经济还扮演了文化输出的角色。在推动东北地区发展冰雪经济的政策中,还包含了一条“支持将哈尔滨的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调整到144小时。”
7 G$ z) Z" C, o. ?很显然,这是打算让外国朋友也领略一下“冰雪大世界”的震撼。5 z* h+ g( G4 a- N/ d
结合国家和地方,我们基本可以勾勒出冰雪经济的轮廓,一个涉及多个领域、市场前景广阔,承担带动就业和拉动内需两项重要使命,并有利于调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国家级产业。
5 x  F$ P) U' `' M6 I但话说回来,在这些宏观战略背后,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又会产生什么影响?某种程度上,它反映了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将如何转变。4 c1 _: x3 s' V" \; |$ j
3、雪花背后的中国经济大变局
! }& `; M9 x: y* c+ w( L- i# j* c; c. {" E$ l* Y3 [
扩大就业是发展冰雪经济的两大主要目标之一。新华社2023年的一篇报道里,为我们还原了这四个字背后的场景。
+ o# D' ^3 }3 U3 W新疆乌鲁木齐南郊,是国内冰雪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连绵不断的雪山一方面带来了美不胜收的视觉盛宴,但另一方面,过去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以往,大多数居民只能猫在家过冬,无法开展正常的生产活动。8 y) T( q, a4 X$ I' M$ x. T3 v
但随着当地建成多座滑雪场,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区拔地而起,周边居民的生活改变了,从“猫冬”,变成了“冬忙”。& o& W5 I( v. s2 v9 _
比如37岁的朱木朱马,他负责的是丝绸之路国际度假区造雪设备的调试,夏天参与文旅演出,冬天就来雪场上班。
( @* K" C6 w! C( K' n% f6 V5 I* O/ ~- _1 P7 }7 \
万亿冰雪经济背后的中国经济大变局-9.jpg

" x" [# \; s# g: W' G  t/ z. m还有20岁的艾赛木汉。他当年还是一名学生,因为家住在度假区附近的托里乡,于是寒假来雪场兼职。照片里他正在帮顾客寻找尺码合适的雪鞋。
1 ?7 y9 n" D9 A3 K: P/ U/ V# @) c! j% u8 Z/ M0 c
万亿冰雪经济背后的中国经济大变局-10.jpg
$ l- v/ w8 K2 M. c1 o+ j' w
有数据显示,仅建造一座滑雪场,就能带动超过3000人就业,再加上背后涉及到的装备厂、滑雪教练培训,甚至医疗带动的岗位,更是数以万计。
3 U" ~: U( g" M7 N/ D, S! Y6 e7 C$ g有趣的是,不要以为只有在北方才能因为冰雪经济而获得一份工作。据美团《2024年中国冰雪旅游消费数据报告》显示,2023年下半年雪季,深圳成为了冰雪旅游热门城市的第七名。
! Q  n8 ~3 f8 j' ]9 r  _而且就在今年10月,深圳还将开业全球规模最大、纬度最低的室内雪场——越是南方,就越渴望雪,造起雪场来就越起劲。: c" s3 z' K5 y7 M" O# z
除了雪场直接带动的就业,餐饮、酒旅、休闲娱乐等业态的经营者,也都能从中获益。! z1 a* V0 R5 Q, e( a' I
同样是前面提到过的美团报告:2023年下半年冰雪季,全国异地游客在餐饮、酒店、民宿、休闲娱乐、即时零售等业态上的消费规模,分别同比增长76.4%、146.8%、196.5%、356.6%和65.7%。
/ j6 I, T4 `3 ]) c; ^1 O* g" _1 y3 x7 x( |2 Y* R/ \
6 \2 R; {$ i" q# \3 K
另外,室内滑雪场还涉及到保温,需要更优秀的建筑设计和材料。冰雪项目运动员进行训练,也得用上AI、自动控制这些技术。哪怕看起来八杆子打不着的媒体平台,也能从赛事转播中分一杯羹。
; E7 a2 W% g) z0 @  ~! ?5 [依托冰天雪地产生的冰雪经济,给无数人带去了收益,但这不是它最值得关注的地方,对于更多人,它的兴起,实际上反映了经济发展理念的转变。  U9 M3 J9 N0 g& }8 g
纵观整条冰雪经济产业链,有科技创新,有文化传播, 但摆在核心位置的只有两个字——消费。
- j$ \. |% Q; }) c过去,很多人不说把消费看作一件坏事,至少也有一些刻板印象。但冰雪经济证明,“消费也是生产力”,对中国发展大有裨益。& c: J. M8 M9 b
实际上,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略有不足。2023年国内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只有42.6%,和全球的平均水平(56.5%)相差了13.9个百分点,和美国(68%)相差了25.4个百分点。6 N! p! j3 F" w# @  K
虽然国情并不相同,但摆在眼前的现实是,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制造能力最强的国家了,接下来想要在经济上取得更长足的发展,就必须补上消费这一课,形成供需两端的平衡,这样才能建成国内大循环。
; Q9 L: G9 C" b% h财经作家秦朔最近就写了一篇文章,说他有预感,中国很可能会真正开启从投资拉动向消费驱动、从GDP驱动到民生复制驱动的经济与社会转型。具体来说,就是“从补贴生产者、国外消费者,逐步专项惠民生、补国内消费者。”$ T( N: e( k& ?+ Q
将秦朔的言论和冰雪经济放在一起观察,确实两者是相互印证的。以前外贸拉动经济的时候,我们更关注国外的消费者想买什么。但今天,国内消费者喜欢什么了,正在渐渐成为企业思考的核心问题。
6 h9 {% P2 x& ?2 L+ c当然,摆脱几十年的巨大惯性实现转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有该来的挑战,最后也都会到来,对国家以及其中的每一个群体进行考验。但不必害怕,就像“冰天雪地”也能成为“金山银山”,中国经济也一定会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6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1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