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t5 q1 U7 g) o" E, Y* l3 r
3 Q8 j" `( J. x$ Q①张掖市临泽县滨河幼儿园幼儿表演《盛世敦煌》。$ x' v) }) {5 H& [- S; b" ]
, @8 m' o& ~+ d3 g5 R. ~/ ^
% E* L$ G+ K( s
' c2 y1 B1 M1 @. W2 j②来自甘肃各地的学生在会宁参加“重走长征路 砥砺强国志”行走的思政课主题实践活动。1 r2 b! o8 d2 N0 `. ?, {9 _) r8 Y; P
; s" i+ ^" N# w6 O% h7 ^
* V$ E" T9 Y3 z: E
@4 \- n" f5 [: L
③定西市岷县和平九年制学校学生在接受创客教育。 尹晓军 摄
4 r; a$ a; K# x' d% i6 M* |) J& ]( L) K% I
近年来,甘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在甘肃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持续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推动全省教育事业发展呈现新气象。甘肃在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方面有什么举措?全省教育系统如何抓好落实?对此,记者专访了甘肃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张国珍。
* I& [ Y" h1 ]* t, z8 B
/ j+ ], C% t) u; a, b0 }9 H" \问:请您简要介绍一下甘肃对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推进教育强省建设作出了哪些安排部署?
- ?, \; d7 V3 @( p6 o( [% F! A; J. T; i1 i
答: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以后,甘肃于2024年10月21日召开全省教育大会,明确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省,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加快推进教育智能化转型、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推动教育高水平开放发展等6个方面的改革发展任务。对标落实全国教育大会总体部署和教育部、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我们以“三区一院”建设为牵引,将构建起教育强省“1、3、5、10年”建设“施工图”。“1”即2025年工作要点、“3”即教育强省三年行动计划、“5”即第15个教育事业五年规划、“10”即贯穿10年的教育强省建设实施意见,着力构建顺应发展大势、契合人民期盼、体现功能定位、彰显区域特色的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之兴夯实陇原发展之基,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 b p1 a/ G, @
% s( Q! J0 W7 e0 w
问: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中,甘肃如何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 U5 }& S" U9 K" E& r0 c+ D* z7 n
_% P% W6 P1 X答:我们将依托甘肃富集的文化资源、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民族风情鲜明的特色,落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要求,创新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深入开展红色基因传承行动,积极创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一批文化育人和“大思政”研学基地,突出思政课实践教学特色,打造文化育人和“大思政课”甘肃品牌,让广大学子在“行走的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P2 |! }) k5 z- Y1 |4 `6 {
" s5 {9 W! n9 k" K1 i问:甘肃如何抢抓机遇,打造西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支点?
/ R3 q, d2 W9 o: l1 _
% p' A; I/ i2 p( Z7 n& R' _答:甘肃区位优势明显、教育历史积淀深厚,新中国成立初期先后有7所部委属院校在甘布局,高等教育战略支点地位突出。从全局看,中西部教育“半边天”作用越来越凸显。从全省看,教育是实现“两新”目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的先导力量和战略支撑。我们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以建设首个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先行区为契机,更好发挥甘肃高等教育“接东济西”的功能、彰显其“经略西部”的作用。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加快推进甘肃高等研究院建设,推动省级层面建立教育科技人才“政策协调、项目统筹、资源优化”的会商调度机制,实施高等教育基础办学条件改善提质工程和高校人才振兴计划,推动高层次人才“西进”聚“陇”,培育引进一批学科领军人才和学术带头人。
2 A; U" w+ i# x8 R& l# x
; t+ a* g5 c b% m" ~1 |问:迈上新征程,如何才能更好地以教育数字化助推教育强省建设?' h2 z! M5 A0 t+ ~/ M( C5 T
6 i* r4 k2 ]- y C! O+ R
答:我们利用教育数字化助力边远地区孩子在家门口同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让陇南教育发展实现质的蝶变。可以说,甘肃是教育数字化的最大受益者,教育数字化也是甘肃教育“变轨超车”的最好抓手。甘肃被确定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全域应用首批8个试点省份之一,我们推进全域全员全过程使用智慧教育平台工程建设,在全省创建智慧教育示范区13个、标杆校280所。我们将以创建国家数字化战略行动助推教育现代化实验区为牵引,构建全域应用、智教智学的数字教育体系,实施“一专网一中心一平台”建设行动,探索开展“智能助教”“智能学伴”“虚拟实验室”等应用试点,打造“互联网+”赋能教育、数字化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范式。" k: j7 t" B+ O! }5 W
) `! l* K6 h J6 |4 e5 n1 a0 V% b
问:在推进教育强省建设中,甘肃交出怎样的“民生答卷”?
% k- ?3 [# U5 z& J- l$ v
5 g% ]0 u) M+ p+ q答:我们围绕教育这个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域普通高中振兴,不断提升教育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率先实施“县中振兴”工程,带动县域基础教育整体提质,有力扩大了“上好高中”的机会。义务教育增学位、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改善等民生项目超计划完成,积石山灾后校舍维修改造与重建创造了“教育速度”。我们将以建设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为牵引,以稳中心城区、强周边郊区、优边远山区为导向,加快建立“市县结合”的教育资源管理和调配机制,大力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7 S* C: T$ t/ i, k2 A
% a9 w1 k B7 X4 _% S# t0 U问:请谈谈您心目中的2035年教育愿景?: u: b% W4 V W K* @5 p' E
5 Y" u7 J0 z' [. d3 |( e& k答: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我相信,到那个时候,甘肃不同区域教育都会得到很好的发展,城乡优质均衡实现,高中多元化教育凸显,高等教育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更有力,教师更加弘扬教育家精神,每一名学子成为强国建设、富民兴陇的栋梁之材。! ]8 M7 J0 _# d) X' I8 u, a
: `) w& h! l; z) x链接" p, Y# J. E. y/ B6 z* i
% k' h, p' j) a! U' K1 G! I
甘肃建设教育强省主要举措
) H# H$ f% D8 z" }1 I' P1 f% J4 G3 o- k6 j2 U" u0 E
突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r4 _5 P. f5 t4 k2 [/ q0 E
3 A; l2 G' Y5 @' |
突出均衡目标,以建设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为牵引,大力实施基础教育提质扩优行动,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5 l* l! i# | K* k
, h+ S+ Q4 L5 q+ b2 D0 t突出融合导向,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着力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增强科研创新能力、夯实优秀人才支撑。; ]) p* F! C& h2 _7 Z
8 x i1 ?$ W, H& K$ m) C
突出数字赋能,培育智能应用生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师生数字素养,提供便捷学习服务,切实以数字化方式加快提升教育水平。( ~3 L1 L/ [& ^6 {" n0 q# P) }
7 Q$ A# ]+ r# g; r突出夯基要求,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完善教师教育体系,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强化教师激励保障,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k0 I2 p# r& F0 n6 q
$ W& i3 b$ X; `7 F2 y `7 O
突出合作理念,落实好省部共建协议和校际帮扶计划,不断拓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教育合作领域,促进高校深度参与中外人文交流。/ L/ u. t/ b' f- b p& j2 `
) e) V Z o. k( V4 f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资金、人才和法治保障,纵深推进学校主动创安、主动创稳,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举全省之力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好条件。
+ j- _) N, z/ n7 u+ U" {) Z K0 x4 M2 f5 r2 P: d; z* j
《中国教育报》2025年01月16日 第01版
7 M. e: K9 i( @4 ?( ]3 y( {7 m# I- o) t9 e% \
作者:本报记者 尹晓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