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汉民经历了和蒋介石的蜜月期后,两人开始有了分歧和矛盾。晚年时胡汉民一直留守在广东,把广东还有西南各省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反蒋抗日”的大基地。在此期间在广东主政的便是粤军大佬、“南天王”陈济棠了,两人有着合作,也有着矛盾,可以说是关系复杂并微妙。+ p; v& n& G' J8 G6 @
9 @3 E( P4 @* h$ O& v0 O- H% q
: Z& @- m. M" o0 _$ V% a% q# }
- _ x4 h% } M
/ C. [9 ?2 `1 R$ C, [胡汉民、广东人,是国民党元老级人物,“三杰”之一,曾三次代理大元帅职务,国民党位次中曾排名第一,也自诩为孙中山的继承人。而陈济棠是广东的地方军事实力派,当时主政广东,胡汉民作为一介书生,不同于其他南京政府高官,生活简朴、工作拼命,有着自己对三民主义的追求,胡汉民并无军队,他需要借助陈济棠的军事力量来施展其政治理想,而陈济棠在党内资历没有胡汉民深,粤军中也在李济深、陈可钰之下,同辈的也还有陈铭枢、张发奎、黄琪翔等人的竞争,陈济棠非常需要胡汉民的声望和影响力来维系其在广东的统治,这是两人基本需求的互补,但我们可以预见,胡汉民、陈济棠两人在政治理想、革命视野、理念和抱负上还是有着较大的差距,胡汉民希望借助广东、西南各省的力量以武力反蒋、积极抗日、自己回到全国政治中枢,完成总理遗教的阐释,而陈济棠很明显只想在广东呆着,做好广东地方的经济建设、保境安民,巩固其在广东的统治,并不想直接以武力和中央对抗。4 x' z- I$ x4 G5 ?. i9 v
- v' |. v% w# F0 V# H; p) R4 N' ]/ I# P x* l! F; W
关于胡汉民的死因,当时也是众说纷纭。1936年5月9日,胡汉民赶赴宴会,饭后与其妻兄陈融召开对弈,接连挑战两位象棋高手,本来胡汉民局势占优,但在被吃了一车一炮后,形势急转直下,情急下胡汉民绞尽脑汁、构思过度,不服输的性格让他用脑过度、突患脑溢血,几天后与世长辞,蒋介石看到胡汉民突然暴毙,于是着手解决两广问题,才有了后面的“两广事变”。胡汉民的去世主要是因个人健康问题导致的,尤其是血压长期偏高。坊间有人传言“陈济棠多少做了手脚。”,说是陈济棠有意暗中加害的,从今天角度去看,这应该可信度并不大,主要还是和胡汉民个人健康有关系。3 J8 T9 G5 z1 `9 f' K
! k t9 d+ b9 K& Q' |6 f5 Q1 {+ J
0 ~% P+ O4 n8 ^9 D6 o/ Z/ }综合去看,陈济棠和胡汉民在广东时期的关系是非常复杂且充满矛盾的,他们之间既有合作也有冲突,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 r U! C" `( P1 a
' E# B+ l- V9 f8 C: m0 |* f4 h
! y% D2 ^' h# X1.政治目标的差异:胡汉民作为国民党元老级人物,其政治目标当然很高,要重回中枢,要回到全国的最高政治舞台,而陈济棠则以粤军地方派自居,更倾向于保境安民,维持在广东的统治。这种政治蓝图上的根本差异导致了两者的联合存在内在的矛盾。: X: `0 D+ J8 U& u5 P! r1 v. r( L
- o5 e9 A: z* m4 z; o, g2 A( t9 z: D. j. r5 \
1 ?- L6 O" c* q o( n9 E% x9 ?
/ z+ i( `& S J$ H( z4 ~! u* i
2.对蒋介石的态度:胡汉民依靠陈济棠的军事实力与蒋介石对抗,而陈济棠虽不满于蒋介石独裁统治,经常也喊到要反蒋要反蒋,但除了后面被逼急的“两广事变”,在胡汉民去世前陈济棠在军事行动上始终是犹豫不决,不愿意明确表态,更不愿有实际的军事对抗行为,这便导致了胡汉民的不满和双方的矛盾。% ^) { y f" V
$ [( m1 _6 C$ O" Y
7 ~" D/ h6 D4 l9 v* b0 A8 ~3.权力分配的问题:胡汉民等国民党元老派虽然没有实际军队,单单依靠政治影响力去影响两广和西南,实际上是无法插手广州地方事务的,但他们的存在为陈济棠的地方政权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合法性。然而,陈济棠作为有手腕的地方军阀,他始终对胡汉民一派在广东地方社会的政治影响力始终有着抵触情绪,持防范和对抗态度,使得胡汉民在广东的政治影响力受限。% V2 z3 R- v8 `% k0 X
: N+ ?' S d E7 n% |" N. q( B
" |- [+ v1 P' G4.合作的短暂性和脆弱性:胡汉民与陈济棠的合作是建立在广东地方经济发展基础上的,是有着共同对抗蒋介石的目标的,这种合作是有基础的但同时也会是脆弱的。胡汉民去世后,胡汉民身边人根本没有胡汉民的政治影响力,这种政治合作和平衡很快就被打破,老蒋见胡汉民去世,便开始着手解决两广和西南问题,导致陈济棠背水一战,发动了“两广事变”,陈济棠手下纷纷投蒋,连广东的海军和空军也开赴南京,陈济棠众叛亲离,只得离开广东,去往香港,就此退出历史舞台,胡汉民一死,陈济棠一败,最后还是老蒋得利了。6 E$ B6 M" l6 h% B% A
$ l* |, x" ~0 g4 ]; A% g5 s/ k
: r2 J' _- i; C H* i总体去看,陈济棠和胡汉民在广东时期的合作是充满矛盾和冲突的,这些矛盾和冲突主要来源于他们政治目标的差异、对蒋介石的不同态度及权力分配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