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2025年教育工作这么干

[复制链接]
查看2414 | 回复0 | 2025-1-12 03: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定了!2025年教育工作这么干-1.jpg
! _! x& N- b2 m& J
作 者丨王峰
. R$ k9 f0 U0 D7 a3 r编 辑丨周上祺* C5 \) }' K( u5 H
8 [" @, d& o0 c: _" G

# L9 K; K9 d3 M/ B2025年教育工作怎么干?定了。/ i! s- X: H; s6 ?( N4 b
  L" F& s$ C5 I- ?( e

" Z; l6 d/ _( K( b% d8 ~1月9日至10日,202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2024年教育工作、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2025年工作。
% X  E( r9 S9 k0 b" @
7 k7 ]# x1 B: Y$ \7 d# |& q0 V& z' n; K6 [5 s* U0 v$ Q/ C
会议对当前形势的判断是,教育的战略定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教育作为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已成为国家利益和目标的中心。0 _/ Y1 Z, ]% |6 E6 v2 M5 k
0 i1 v  ?0 B) u0 ~! _. o& W* B
: E5 S  g6 ~8 o, x, h
会议部署了2025年7项重点工作,分别是: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持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启动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健全教育国际战略合作体系、持续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持续巩固教育系统安全稳定态势。
# c4 m# t( ]& N2 g
4 X; Y  U1 `- X- A8 D
. b7 c) u* z0 P0 X4 o+ m( i这些重点工作与以往的领域相重叠,基本延续以往的工作部署。会议设立20个重大专项,而2024年则设立了“9+9”重大工程和专项行动,同样保持延续性。比如,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这项重点工作,2025年将深化实施2024年开展的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
( S" `& Z3 ^8 v$ S* b5 f* g+ a5 z! A; r! b8 J
1 R; Q0 V  a4 d, F+ X$ Y
但今年教育工作也有很多增量,一些教育体制机制试点将扩大。专家表示,包括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中小学教师交流轮岗、高等研究院建设、教育对外开放、教育数字化与人工智能应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思政课改革示范区等。& `' o! s# f. V

# _( d# P! ^3 _" b/ z0 R
  \5 S# h' n5 B5 R" O1 h1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自上而下统筹谋划、层层推进,还要回应自下而上的急难愁盼、卡点痛点。近期,苏州小学生作业熔断讨论背后的学业负担重、深圳小学试卷过难背后的素质教育导向偏差、高校文科大撤退背后的人才培养和就业难题等热点事件频发,显示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
; G' d* \+ a  @* ^4 w6 V) u8 r* S) Y- s, s( v( O
- T) U8 F4 R6 A
观察2025年教育7项重点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提法,就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2 \3 v0 J& P! r2 K
4 z4 d& {, H, Q$ o6 w( X3 H2 {/ ?: e* U0 e  d  c( o& ?# s
$ t& s# j, t& N& w9 Z$ ^0 [
8 K3 s+ {) }* U0 ~- L
优化高等教育布局
2 o6 f  O+ P( K
1 F6 N6 T  t) F! ~% _5 }+ ?2 l* R  G) B/ v

( c& w+ f5 p$ o/ a* c
, s) \% w2 V6 ?+ _  Q+ w0 S" Z会议提出,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加快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积极探索形成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制度机制,着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2 G) q! A$ a% W% A; i

  a( P9 a5 X# h! Q+ |
1 |% v3 T+ J- a/ i) p$ v7 R/ [专家指出,优化高等教育布局,要调整优化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高校结构、区域结构。
+ _$ j* F$ a$ j. @7 u) }% C4 o# t' g* T! h5 X# v+ e; t6 y

( Z5 S  U7 p; c7 v7 R首先,加快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要全面开展专业设置与区域发展匹配度评估,提前谋划、超常布局产业急需学科专业,多部委联合制定学科专业调整优化方案。) [6 r" \# z% {3 s% P4 |
. S  A6 i; j' j# G
% I6 G4 e# H7 ]) U) D% E
2024年,我国增设国家战略急需专业布点1673个,撤销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布点1670个,调整力度空前。
5 F; a* H3 B# ]  z- i" b
4 _2 R( ?3 @( y( H: y  N9 [
, x+ ~5 C. t% c; n! C; S* f9 E% D下一步调整的重点有哪些?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周天华2024年10月撰文指出,要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调整优化涉农学科专业,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等。% l3 f1 g0 P9 ^; _: p3 D

+ R, G* q6 @! C9 N
) l+ r3 d7 ]+ K值得注意的是,全球范围内高校纷纷裁撤文科专业和课程。在我国,近年来也存在压减文科专业的趋势。
; H2 k# L! c( E; K8 ]2 w" `& l1 }6 _6 C0 h2 W8 o& M
- K7 j2 m- ]# Z9 u: j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指出,这是因为过去20多年来,为了扩大招生规模、办学体量,不少高校选择开办一些办学成本相对较低的文科专业,不少文科专业没有办出特色。这不但导致文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超过社会需求,而且影响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 I8 t+ h5 D3 S
9 d! Y7 |/ K8 @, i7 W: m6 f/ {1 ^
0 {4 H8 y* C- |& H" J+ r+ I% N熊丙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大学缩减文科专业、培养规模,是根据本身办学定位、社会需求变化进行的正常的办学调整。与其说是“文科衰败”,不如说是“文科回归”。文科与理科一样,都需要与时俱进创新升级,其中一个重要方向是文理融合。
5 n% N- e/ z* u' d/ X5 z
  I% F8 R* L- H% [
) w* f4 ?9 M9 K4 @# o" H( X其次,加快调整高校结构,要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发展,扩大优质本科教育供给。
' d, Y0 j# A8 J! q8 U
) O8 c" j6 l8 L: d9 s! j9 r8 F- p5 W, ]) E
20多年前,我国开始了高校大扩招。现在,新一轮扩招正蓄势待发。
) P+ B5 h! S" o* I& }4 E" p2 j  D
- @: A. R, k3 f, @- r! O
2024年,我国新增高校学生宿舍床位40万张,“双一流”建设高校扩大本科招生1.6万人,新建了一批高水平教学科研基础设施。
  D7 q, K5 }' m. e+ ]/ S
1 |/ ]! p! B  ~) u* T8 J6 o# V
4 ]0 B- [, _1 }9 M- c# ^) ~0 D" R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郭鹏2024年9月撰文指出,将以学生宿舍建设、“双一流”高校新校区建设等为重点,提升高校办学承载能力。稳步扩大本科层次人才培养比例,有序增加优质本科教育招生规模,持续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 Q0 L; o6 V' o+ A5 W
: B6 r% F3 j& Q- C
. g) C8 i7 h5 d$ b  L: ?9 o
再次,加快调整高等教育区域结构,要积极推进部省共建在地直属高校,优化省部共建高校区域布局,深化东中西部高校协作,深入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进一步提升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i1 {8 P2 l( T8 a7 `
# M/ q9 R) z  Z; `0 o
- i5 S. E  A" ?' c& e3 C* e8 @# N" g
郭鹏2024年9月撰文指出,新增高等教育资源适度向中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倾斜,推进在京疏解高校雄安校区建设,在中西部和东北等地区布局建设一批高等研究院。
; \: V, ]/ V+ `7 M1 r3 g( G- s4 F/ H
# _1 m- X, ]' P: P' t" i; M5 L! H0 @' f% `3 N
近日,北京交通大学雄安校区A组团项目开工动员大会召开,这意味着,包括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在内的首批4所北京疏解高校雄安校区均已开工。
2 ~3 @8 m: c- p1 v7 F1 C) F% B& n/ Q  G& B" H) ~2 Y3 J$ _' L
4 ~5 \1 C) K4 k/ s; w4 V
据报道,2024年,还有北京理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语言大学5所高校发布公告,披露雄安校区建设信息。" q( q9 Q/ P" \
7 w( @0 X2 ?. ~# P/ D

! N" U- K; i" S! `( H但在高等教育区域布局方面,一位高等教育专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需要考虑高校区域布局与人口流动的关系。
) p" h: a$ r" ^8 v6 l3 X' q& B
: y2 E  k3 r( j6 D3 `. o: T& V" P: j$ D+ q
“西部地区的学生向东部发达地区流动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趋势,因此,西部地区建设高校要谨慎,现有高校资源总体能够满足当地学生入学需求,更需要的是支持西部地区名牌高校发展并服务当地。”他说。' s8 Q* {0 l5 B7 P3 p) l
: M- q) @0 M' P, f
% R3 @5 d8 Z9 w% I
/ `* P# b' n$ g
5 ?" ]' i8 `  y1 K" c3 Y& y
有序探索中考改革4 i" \$ o* g1 a+ e

( p) Q1 G% u" x
5 `0 }. ~* l! k5 |+ j* X& }4 ?3 t: Q7 j1 ]4 }

( i: f# H4 U9 s5 Z会议提出,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基础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把县中振兴作为深化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的关键枢纽点,有序探索中考改革,统筹提升校内教育质量和校外治理水平,保障好特殊群体。& b4 ~7 T( B4 ^8 K9 Z
/ t0 {7 Y3 K( O6 M3 d
) B" m/ k4 L$ k1 _$ Q
实际上,2024年各地就已开始了大尺度的中考改革探索。在河南、河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十余个省市,道德与法治、历史两门科目实行开卷考试;在安徽,中考语文科目可以携带正版学生字典进入考场;在北京,2024年是“旧中考”的最后一年,2025年中考计分科目由10门减至6门,原有的生物学、化学、历史、地理“小四门”改为考查科目,不再计入总分。4 |6 K8 P8 X+ P6 w3 ]" g

, i* J+ D0 ~+ r) O9 b  j: `* V4 T5 Q' ?+ }
下一步如何探索中考改革?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田祖荫2025年1月撰文指出,要优化计分科目,提高命题水平,探索强化育人、淡化竞争的招生录取方式。
" {3 O' O. L$ n- }- X$ O5 P- E; X4 Y2 _; @3 j; G, z

0 E; p0 B* f- @4 H0 ]首先,中考改革要改革试题。越来越多的地方的中考题型强调情境化,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加大题目的阅读容量。2024年全国范围内实现中考省级统一命题,强化试题的科学性、公平性。9 B# M4 S2 l. m( q& r
" B# f! i3 M1 F9 S

% F( d  s2 A2 h3 K& j7 p$ q5 [! j但试题改革的度仍需妥善把握。近日,深圳“南山因为期末试卷太难延时20分钟”冲上热搜。这套小学四年级数学试卷原计划考试时间90分钟,一共36道题,平均每道题两分半钟。这两分半钟,学生需要读题、理解、思考、计算、书写。
( |, N5 H+ M6 y( r% \' I' h
3 v& g# N% Z/ W+ W5 \. m% d
2 D( ^/ o- O. ~' J* h4 t  v: A7 I对于数学考试中包含语文阅读量较大,导致学生要花大量时间进行读题、理解,有家长认为这增加学生负担,不利于减负,也有人认为这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 L' y0 N+ t2 H7 N2 z& [: f  v& [( w1 z* k* K

7 p, t% D! I* V1 ~% G& k2 e熊丙奇认为,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命题改革,难度必须适中。难度过大会加重学生学习压力,刺激校外培训需求,以及超前学习。
# C5 f, N9 |* H9 W' t) s  Q; z  t9 ^, u- M8 R& h
8 B& R# o" t# D* n1 @" |
他还认为,在数学命题中,过于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这貌似体现素质教育导向,但其实走偏了方向。每个基础教育学科都有学科自身的教学目标,不能打着素质教育旗号进行随意的、拍脑袋命题改革。# J; m$ u8 h- ?1 u8 b9 Z2 W

1 ~5 i- T3 q* `7 h" z+ F6 B! I: k6 Q6 C' R$ x/ p
一位接近政策制定层的教育专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中考命题改革必须降低难度,保证基础题的比例。他认为,北京市中考减少计分科目,体现了这一趋势。
' q8 l  s& u! N- E
7 f9 r9 c! }: k+ Z" z3 r  s3 \4 g" o- A" K( u1 i' b8 ~
其次,中考改革要改革评价方式。各地强化多元评价,畅通多样化升学途径,弱化中考的分水岭作用,破除“一考定终身”弊端。
0 x& }/ O* {$ ?% ^, v/ t9 Y: G( J! C& y3 t
. Q- P, Q' @6 Y% p% U
2024年,北京市基础教育阶段“1+3”培养实验项目招生校总数由41所增至82所,招生计划由3144人增至6014人。进入实验项目的学生自初三年级起在项目高中就读,按规定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后升入实验学校高中。选拔的依据是学生初中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和实验学校的面试,严禁组织文化课测试。& x/ ^) P% j4 @3 C* J* w

' ?6 g! a$ e, w- n1 }. P
- G' J- t& g; ], e  [9 M5 D但中考也有选拔功能,特别是在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时,各地探索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联动,开辟一体化识别、选拔、培养、升学通道。因此,各地仍保留了一定比例的普通高中、特色高中自主招生名额。) k) D  \& ]+ u$ k0 ]4 N8 |
& R% r$ o6 g) l, Q8 H5 k4 a0 @# ]
( _3 [, F' W$ a* x) }+ b! j

' r7 }0 v' x4 h0 U, J
* _7 h8 @0 ?1 J$ J  S3 E5 i超前谋划教师资源配置
" a5 S! N2 Z+ S: e1 q. z
, I* x5 F  M. V) w' W0 v) t; O$ w
! j# V" n* F  P+ W
0 j8 `. d9 H% s5 {! R8 \7 P3 ]4 r) s; [
会议提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教师教育培养培训体系,超前谋划教师资源配置。
' q( l) D! w& U, x$ P  l' K4 K! w1 P
. `1 I' y" _6 w7 L
截至2023年底,我国共有中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1602.78万人。教育资源配置要与人口变化协同。当前,学前教育学龄人口在持续减少,小学在学规模已于2023年达峰,初中学龄人口仍在持续增加。
! i" h8 T/ a4 r, d) g/ L4 s9 m% s2 s, r' u; W

3 x) f$ H/ @$ o6 N# z* Z/ {  K" C专家指出,目前我国教师资源配置存在结构性短缺:从学段来看,初中、普通高中教师仍有缺口;从学科来看,科学、美术、体育、心理等学科,特别是农村地区上述学科教师紧缺;从专业性来看,高学历、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紧缺。1 R" J* A0 r8 ~3 x8 s

$ ], z* H4 M2 ?9 d2 C7 `- M# \4 p; p% l/ g; o4 T
如何解决教师资源的结构性短缺?有的地方采取了专职教师走教制,让教师流动起来,农村教学点的艺体类和综合实践等课程得以正常开设。
1 Y9 Y9 F# j& [
4 }/ t2 @' U: |4 d
! o# q# H( U/ \& x: p但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杨东平介绍,全科教师是世界主要国家小学教育的基本制度,比如日本小学教师基本是全科教师,教授3门或更多课程。全科教师可以融会贯通不同学科,对提高教学很重要。
7 d" J( _& b# d; l9 n1 ?: q( O; j7 t( Z1 r5 ^

3 W2 l2 d% g9 i. Z) V# `# E杨东平还认为,在中国推行小学全科教师还有一个好处:各科的学业难度不至于特别高,作业和考试也无需争夺学生的时间。9 A  W. i, e! j. E' l! x8 J/ f/ y
5 W4 O& t5 v; s! J: s3 y) Q

! _9 D- b# {: }同时,“幼儿园、小学教师将过剩”的话题近年来持续受到社会关注。一些地方在优化农村学校时,出现过剩师资。
+ k& E7 q9 f. l  Z  ?# h' f2 v3 N# b$ }" T% @1 ~; s0 B) J
9 ?( B! Y* F: k- n% N* T6 U* q& v
湖南省新田县曾有104个农村教学点,每校生均不足12人,教师不到2人。近年来教学点优化为14个,腾出125名教师。8 E  h3 b0 T; n2 E  K% c- k

; T. m( e) }2 ^" U, G6 \4 j
3 v3 Z! `: w* c& z8 R8 @5 m2 G" t但专家也认为,教师资源配置不能过于“超前”。幼儿园、小学适龄人口减少,给小班小校建设提供了契机。小班小校要求更大比例的师生比,因此需要保留更多的教师。* [, a5 A, t: b: Z- X

6 L0 }9 \9 t5 o& r! T) d( {6 N# H# R
比如,2022年德国有普通中小学生760.7万人,教师79.3万人,师生比约1:9.6。我国2023年普通中小学生1.89亿人,专任教师1295.41万人,师生比约1:14.5。8 h, A0 G  a: U* v
/ p1 Q2 ~9 n; ~9 i
) C$ n: F7 Z, C; b7 d
杨东平介绍,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是,每所小学大约150名学生,每个班级约20名学生。“实行小班小校,可以让校长可以了解每一个学生。”他说。
1 x6 T9 M0 {( S, T; Q; \% V) a$ L2 S$ z! A/ }; q3 d, J( }
9 x) r: [% R$ y7 N7 [2 E) [
SFC, I9 n8 v7 t; J# r: F
本期编辑 刘雪莹+ I: V/ R* {  T! B. Y7 l, \
AI代写论文争议:是学生变懒了吗?
! Y1 w5 T. a  z/ G. v9 T6 ~3 P5 L7 a. L& D# Z9 }1 p$ k

: m2 x- m" ]7 p$ U( |! k. f
- ]% h2 ^1 b3 t作业熔断争议:拿什么保障小学生的睡眠* L3 i8 V# V% D# w* Z

/ ]1 \. ]+ ~/ g" v
/ Q7 r2 I+ t4 V0 b- k( f2 h
; N% e8 m  f; q) I& p$ I教育部:校园招聘严禁限定985和211高校
8 x1 o3 |$ ]& b- A% U$ w& ^4 Y# T% h3 o8 Y7 t
% ~) T" |7 G2 h
定了!2025年教育工作这么干-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1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