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万亿,还说没钱?

[复制链接]
查看706 | 回复0 | 2025-1-9 04:3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年余额还有10天,咱们就迎来了2024年元旦了。
3 t" z0 G! K- i那么,2023年大家赚到钱了吗?4 U4 H- h8 C# j) z% \
反正最近和地产公司的小伙伴聊天,他们对于今年的年终奖比较悲观。7 B) k8 w2 P& z% U7 _
——因为今年新房成交量一直都是萎靡不振。6 a, a! k* P+ Q# \" M7 B! c! M
& O0 _9 O3 ?' T% p6 V
所以,大部分房企销售回款艰难,而依托房企销售业绩生存的一线房企员工,已经不指望能拿到2023年的年终奖了。: U+ m. G* J! |. q- P. D
那么,此时此刻在读文章的伙伴,你是什么行业,会喜提年终奖吗?可以在留言区留言,拉一波仇恨。
2 ^# q7 J7 `( o. v
! g& g% j( I/ ?4 ~1 w) G$ E+ b$ a/ g
25.6万亿,还说没钱?-1.jpg
0 p3 w' D2 C0 N1 B
6 g: ?* Q( w0 a: B) ^# a, ]. @
1 j* L1 m1 n" @% e) y
01
& B6 I' S5 e$ ?! _+ X说到拉仇恨,我想我今天文章所说的数据,会让很多愤青看完之后说:呸,老子拖爸爸后腿了 。
6 [. a5 G. k% R" L$ F" D) R" D$ L4 A* a6 E% m; e* x+ N
什么数据让大家感觉拖后腿呢?
& t+ A7 R, b! b) J7 @3 v3 O7 m& p% o来,看数据。5 {9 s& V9 w; r2 g: E
——1央行公布了最新的存款数据:
5 @/ L2 x- j: A前十一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25.65万亿元,同比多增1301亿元" X3 f# m! r. u- z0 h, X- F/ G
也就是说,2023年1月到11月份大家不消费,不购房,直接把CPI拉低到同比增速为0,让整个市场都在通缩的阴霾中颤抖。
  b7 Z( a4 k# D9 J. u不消费就算了,大家还把钱存起来,整整存了25.56万亿。
+ l6 i' C" N4 @, h- _不仅如此,咱们之前的文章说过,2022年咱们的住户存款余额是120万亿,时间来到2023年11月 ,这住户存款余额是多少呢?
) n( G8 d$ Z1 a/ m, @! L1 q6 \' V住户存款余额135万亿。3 [- g0 N( d; }+ W5 Y
这意味着什么?/ @$ e- i* h( Q2 ^
意味着按照全国14亿人口推算,那么中国人均存款应该超过9万元。2 z- |! z# r' p( [8 P
如果以家庭计算,那么每个家庭的存款将不低于27万。- j4 d/ l6 ]5 N: B3 H' C8 m5 V0 Y% l
所以,明白我为啥开篇就问大家“2023年大家赚到钱了吗”~
/ @/ b+ L; T/ M因为按照人均存款计算你这一年怎么也应该赚到9万元啊。! g+ t( N; U: D% j
可我知道,也不用大家回复,答案肯定是:没赚到,至少大部分人今年的存款没有新增9万。
3 V: u( x8 n5 Q4 @& c为啥?
7 J- o: ]0 |2 V! {1 b; ?" l8 _因为大家对于钱缺乏三个认知:; W# `& L+ V2 f
第一个认知:你赚的钱都是别人的负债,别人的负债就是你赚到的钱。
7 s' O7 {' V9 T% H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 u) Z9 M  [5 G$ l懂经济学的人都知道,一个人的支出是另外一个人的收入,这是收入与支出之间不变的关系。
6 k' @/ `7 F/ ?) K1 \4 V7 L" s$ v就像你有10万元,你又向银行借款10万元,那么此时你可支配的总支出就是20万元。
. I# J# A% k: e当你的支出由10万变成20万时,那么一定有一个人的收入从10万变成了20万。
8 s* \$ u; k- g4 I- V+ J- \当这个收入增加的人,也把20万全部花掉时,那么就会新增一个人,收入由10万变成20万........0 Z# D  w% G8 E" G
以此类推。+ C' T; s% B# H. s6 o* B0 c
就因为有一个人自己有10万,又向银行借了10万,导致经济链条中的每一个人都多赚了10万,也都多花了10万。' y! J5 {! f! m
宏观到国家,微观到个人,经济命运共同体的逻辑一直都在:有人借了10万,最终每个人都多了10万。& J+ c- Q, w+ H; y& C6 l! [
反之也是如此。
( j# {5 N4 e7 b$ X4 x  Z7 a因为担心未来经济的不确定性,卖大米的家庭减少开支,少购买蔬菜,那么卖蔬菜的家庭就会因为收入减少,而减少购买大米。6 R! J2 ~) V- G2 ~) u/ @
这就导致卖大米家庭减少开支,决定了卖蔬菜家庭的收入减少,卖蔬菜家庭的收入减少,决定了卖大米家庭的收入降低。- S6 p" z6 C* V1 X
第二个认知:中国楼市就是最大抽水泵。
; f/ R* ]4 Q7 y; o这句话什么意思?* S9 R) r, K# D
你自己有10万又借10万,这种场景在普通生活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购买大宗商品:汽车和房子。
7 ^6 Q2 J; s; b' d但这些年汽车价格一路走低,家家有车已经成为趋势,但家家有房还是梦想。
# ?5 o% F# S' y3 q, c6 _. y" W1 M" A6 `所以,房地产行业迎来了第二次房改:双轨制。5 j2 E. A) x# t# K5 f6 A! R$ [# V
有钱购买商品房,没钱购买保障房。
4 l: F: e- Q1 r1 Y, x% _) Q; R尽管这个制度确保了商品房的价值之锚可以越来越高,但带来了新问题:分流低端购房客户。
* U1 f! f$ D5 `4 W4 s2 w; {' ?是以,现在很多城市的中低端商品房销售艰难。3 k8 {' T+ [% t& \2 A
再加上烂尾和疫情的疤痕效应,现在楼市的情况大家也清楚:还在下跌。
9 ?* K$ e- s3 {0 |2 \, t所以,你有10万元,原来可以把这10万元做首付,然后贷款10万元,购买一套房。
# E2 V) q( @. o' X7 ]# p# g从经济学角度看,因为你买房,就有人的收入由10万变成了20万。! K# G+ G& l8 x: r0 h0 i" E
现在好嘛,你不仅不问银行贷款10万元,还把仅有的10万元存起来,这样一来带来什么结果?3 c) G7 J0 q7 }
有人因为你不买房少赚了10万,有人又因为你不消费把10万元存入银行而少赚10万,合计有人少赚了20万。
2 z- c$ g- l! e2 Q之前常常有人说什么房价如葱,说什么老龄化少子化房子烂大街。, [) [( \% e0 D3 K% A, P% p9 v
也不想想,如今20个重点城市的新房均价还只是微跌,二手房降幅扩大,还没出现“均价暴跌”,普罗大众就已经不消费,不买房,把市场中的“流动性”都给抽干了。
' c) g7 {; \9 g: B; X% U第三个认知:顺势而为才是天道,现金流才是王道。- T* G/ B9 T* P+ e: I; z' I/ s
劳动创造价值。- g& w5 I; C! d& i1 n1 J/ Q( y
这句话来自马政经。& I5 \* t# y3 N  K1 Z6 c& [: h: K
前天的文章写深圳超跌,很多人留言说我白学了马政经。
' \$ N- i1 }3 ^$ C, B我想说:朋友,能不闹吗?; Y( Q2 ]  `' K5 J5 |
大家要知道,这世间本来没有经济学,但买卖、获利从四五千年前有贝币开始就已经存在了。# F8 x8 P  V/ q4 a! k
无论后市演变多少经济学流派,什么古典、新古典、新自由......大家要明白这买卖获利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明白这世间生存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1 x# c. t0 Y& z: m6 A7 k我用问题来回答!* B+ ~& v  M. b: q
——城中村拆迁,拆迁一套房或者几十套房, 然后就有人因为拿到拆迁款变成亿万富翁,这是劳动创造的价值吗?) @% W+ H( j8 e: z3 Z
——董宇辉一句“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让新东方的东方甄选成为中国6大头部直播机构之一,这期间谁劳动创造了价值?+ g8 R  n- W/ [4 s5 s
——南昌一彩票站出现了购买了49250注相同号码中2.2亿的神秘人,这神秘人劳动了什么,创造了什么价值?* f; Z) J/ v2 R( F2 z- {: U
所以,如果大家对于赚钱还停留在劳动创造价值,付出才有回报的层面,趁早不要想购买房子的事情,直接排保障房算了。5 q( A- [9 j' @( C
这世间的底层逻辑,这世间的经济学规律就只有一个:" m  r  D* @9 X3 ?
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
# F, e- _: Z, |3 O: x% A
5 S7 g& S% J8 L# g7 T逢低买入逢高卖出,顺势而为罢了。
# x0 g4 c! I: u; H
4 F- @& |: i/ \" f5 L6 ^- l% |5 L& i最后,再回归刚刚的问题:为什么今年很多人没有存款9万,连人均存款水平都没有到达?
8 v* R6 d2 d3 x因为大家不理解负债与经济、不理解房地产与货币、更不知道“势”在何方。
4 L2 r5 e6 r- V' ]! l' v% m2 |/ ?  I& Q; d3 ^2 V
25.6万亿,还说没钱?-2.jpg

* r9 M5 q; f. ~  d" s3 l9 x( o) M, A9 T

/ c2 ]9 v0 r. O$ t  K! ^* V02- z0 M+ m# H4 o) B5 n
不过也不用迷惘,拥有更大“势能”的“势”在引领方向呢。
) R/ M9 G$ e( J0 N; A  ^+ ]5 |* ]12月13日央行公布了存款数据,12月21号各商业银行就跑步进场宣布:
- I! a. Y6 `! I下调存款挂盘利率。
' M7 B: t2 z; k' h+ Z! A  t利率对购房者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可以看我们之前的文章《这样买房,多赚200万(二)# g) g2 w, n: S0 y5 ~4 f
为啥上周宣布存款增高,本周商业银行紧跟着下调了零存整取、整存零取......等等存款的挂盘利率呢?5 n0 {, I  M# ?! k% c; p( G
最简单的理解就是银行不希望你们存钱。
9 Q8 k9 d, v4 j% A$ H0 ^为啥不希望你们存钱?
' n% k" e3 R$ j+ ]6 c" X) i5 S3 c因为站在更宏大的叙事角度看,如果所有居民都存款不消费,那么经济一定会走向通缩,最终的结果就是你穷、他更穷~
2 ^$ }7 [! G& J$ w: m3 e; w4 g6 w可从经济角度看,降低储蓄与鼓励居民借贷就是经济发展的主要举措。: Z# N+ n! H( `$ {
——12月21日多家商业银行一起调低存款挂盘利率就是去储蓄化;
' x# ~0 k2 a( u( P0 A' g——北京和上海作为中国的资产之锚,在12月同时宣布救市举措,降低首付、降低利率,就是鼓励借贷!
8 J: C3 K/ E- w如果有一天,一线城市大部分区域放开限购说明什么?
: S1 i/ V/ o" z3 f+ Q说明不管你有房没房,都鼓励你借贷买房。- `1 s8 Y4 p& u( T' ?
大家记住:一个人的收入就是另外一个人的支出,这是经济学最基本的常识。
$ }( c+ o0 Z1 H; Y7 A( g5 B再看我们现在的经济环境,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储蓄增加、借钱减少,利率走低;
) p( n6 o2 c  c+ X5 Q+ ~# ~反之借钱变多,储蓄变少,利率必然会上升。- t& u' _# G1 U" D8 K, `
怎么根据利率让自己的资产配置更合理,推荐看我们之前的文章《用一套房,让资产增值的方法是什么?》8 \1 R, E. o/ n$ J& Z% S
现在房贷利率一降再降,就是因为借钱的人太少了、储蓄的人太多了,这种现象反映到经济数据上,就是M2和M1剪刀差的持续扩大。
# F# o/ k. g$ a$ ]9 U我之前总写剪刀差,后来有个会员问我们:什么是剪刀差。" ?& a- M  n! [. c5 L6 s7 a. r
我今天找来一张图,但数据不是最新的数据,但能让大家直观的明白剪刀差。
: P7 d+ t: B; D4 J$ ~+ C8 V2 x# W! ]2 r- J
25.6万亿,还说没钱?-3.jpg

$ b- u/ z1 L# ^& j4 U; `5 k从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看,2023年11月份M2的同比增长10%;M1同比增长1.3%。* D; s3 n0 o* u; ~# O4 f& @
至此,M2-M1“剪刀差”再创年内新高,进一步扩大至8.7个百分点。9 ?; q0 V% Y9 z0 c% M8 |, B$ t. a6 _! @0 p$ }
剪刀差说明什么?
  L! O) a) G) C" n; H经济学解释M1和M2很严谨也很复杂,我敢肯定,按照他们的逻辑告诉大家,大家一定迷糊。
) j! B, L  E! ~# \! p我呢,简单粗暴地给大家解释一下:9 A" n0 w4 U  z) }: `! @% h( ~% ]" J' O
剪刀差分两种情况,分别是正剪刀差和负剪刀差。: N" Q& T+ y: V! x# [
——当M1增速>M2增速时,是正剪刀差。0 @# b- M0 u' L" S
正剪刀差说明什么?
. v  C: b0 ?3 S8 b# r8 E说明市场上的“活钱”增多,大家对经济的预期相对比较乐观,更多的钱愿意拿出来消费或者投资,经济活力会越来越强。3 }2 I4 q; T* H$ S( {1 S6 |
这个时间段内,房价会上涨,关于这点我们之前的文章《买房的黄金窗口期来了?》有说明。
4 E/ \% \* A" M. Z1 W3 u5 l——当M2增速>M1增速时,是负剪刀差。9 a+ [6 W# H+ R' I, S
负剪刀差又说明什么呢?
, b) Q  c/ E$ h) R  h说明市场上的“死钱”增多,大家对经济的预期对比较悲观,不愿意投资或者消费,更愿意拿到稳定的利息,经济活力就会减弱。* ^1 v# t9 q: h3 p3 [
文章看到这里,大家也就明白了,我们现在是“负剪刀差”,而是11月的负剪刀差创下了2023年的新高。
. I. C" j* X; [' d& A所以,才会出现存款高企到达135亿,才会有多家商业银行跑步进场宣布调低存款利率。+ ?" Z, N9 c7 Y- I
03
8 ~' M9 n/ t; a最后说几点吧。5 V5 K( h* Y- F5 Y7 l0 R# g
(1)今天文章说得什么 ?. T6 v3 U9 a, m% w
把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包括M2、M1、存款等数据结合现状的经济情况,让大家明白“现象背后的本质”。
9 e: G/ C! w$ }  Q+ C(2)降息就在不远处~9 T/ V! c: {( W& I
我在上个月就告诉大家会降息,结果央行选择了MLF释放了6.4万亿,但商业银行却在今天调低了存款利率。
" G* y" e# N' g这么一来,降息就更近了~
& [& D( A0 Q8 f' D(3)楼市兴,经济旺,楼市凉,经济冷
. L8 M% p3 t! K. q2 f房地产成交低迷,经济就不可能活跃,房子价格不涨,4亿中产就不敢消费,房子价格下跌,不买房也不消费,都把钱存起来。
  l- C, h/ f. h9 J最后,结果就是拼命放“水”,这水就是放不出来~
- r7 ^: [( [: L* W1 i( j所以呢,只能不断地加码救市举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2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12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