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h, d6 X- M; q$ [* o
《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千古奇书。$ R& ~% F2 v; G1 d0 o
作者曹雪芹一生只写了这一本书,几乎把毕生的心血都倾注于此,所以《红楼梦》方方面面都折射出曹雪芹的人生态度,也是曹雪芹一生的缩影。' s/ y9 X& P0 q1 _+ T6 o
/ Q+ G8 m* e: g$ x9 L. u
% f2 q6 t6 n: F0 E
书中的贾府最终落败,转瞬成空,现实生活里,曹雪芹的家族也因为得罪了雍正,被抄家流放。0 [7 P+ V* a8 z: v6 [
曹雪芹家族是怎么得罪雍正的呢?
$ ?) T& k2 E5 q$ |; G- b01:曹家,康熙皇帝的白手套% l( g# q; r- v5 D% C0 F
* Y( v) R i, z/ C" r雍正五年,曹雪芹才只有12岁,这个年纪,别人还在勤勤恳恳地读书,而曹雪芹早就遭遇了他人生中最重大的打击。
! U" r( A8 p5 V ?+ k: }2 x" k( i% p8 j! }" x( |7 W q- e( b
$ R1 f( R; v* ~! y! i7 n2 x0 V' ?
曹家被满门抄斩,家里上上上下114口人全部被驱逐出境。
, _ j) P/ |" G% q) g至此,辉煌了60多年的曹府,彻底退出历史舞台。8 P1 F' l% W( Q
曾经的辉煌就像泡沫一样碎了一地,给曹雪芹幼小的内心带来了严重的打击。
9 G- Y* }% Y; w7 y9 F% _. x# h巅峰时期,曹家富得流油,名声大噪,各路官员都要礼让三分,落魄之时无人问津,年少的曹雪芹饱受冷眼。
4 e" S1 G6 f/ k( L; B% S7 z
7 c1 e) `, {1 N: I+ c$ j7 |5 i# N+ u, C
曹家究竟做错了什么呢?' Y2 F) @9 Y8 d( Y& H; |
要探究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看看曹家因何而兴盛。
$ V, H3 K5 Z) z |) g这就要从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说起了。: w2 O, k9 l1 I! _
曹玺原本是包衣,一直是多尔衮身边的奴才,这样的身份原本和做官根本沾不上边,可是曹家就像是命中注定要富贵一样,接连走了好运。* K; N2 n$ J) [1 {3 L1 l
9 E8 V1 u# k- Y# \( T" ^- C
0 e$ R9 n. ]6 r
多尔衮死后,曹玺到了顺治身边,由于他为人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很快就被提拔到了内务府包衣。. \% h" M5 y9 W% [
经常跟在皇帝身边耳濡目染,在为人处世方便得到了点拨,这也为后来曹家的兴起做了铺垫。2 d3 ^" y7 X, Q, k' c; {/ b
1654年康熙帝出生了,这对于清朝历史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对于曹家更是如此。. G3 \2 ^ n7 g' I9 X
, p" [* E; H8 Z- v# C9 O$ }5 @$ a3 s* t c
我们都知道,古时候皇子出生都是需要奶妈的,这个奶妈可不是随便选的,都是皇宫里千挑万选出来的,被选中的人长期和皇子接触,很可能一辈子都陪在皇帝身边,以后非富即贵。8 \ f: @! [( Q9 J v4 H1 A
那个时候,很多人都想得到这个机会,但她们没有本事被选中,只有曹玺的妻子孙氏脱颖而出,
8 ?: Y6 c4 a; m8 H: F据说孙氏体态圆满,颇具福相,很受欢迎,她被选中似乎是理所应当的一件事情。
* m6 G, K$ u9 u/ I2 `: _$ T: F/ y+ {1 _& G% R9 G% b% ^! V
/ `2 v5 x, H1 x5 _
孙氏和曹玺一样,做事认真谨慎,在她的照顾之下,康熙帝逐渐茁壮成长,被养得白白胖胖。
, X# z; a+ U8 ?5 s* m' B顺治帝一看,自己的儿子被养的这么好,十分开心,他没有办法提拔孙氏,就大手一拍给了曹喜一个好官职——内务府营缮司郎,自此曹家开始走向富贵繁荣。$ k, m& k H: k0 ~
但要说曹家真正开始走向顶峰,那还是要从康熙帝继位以后。
, a7 a. ?6 t& x" s6 S2 T
: m& b2 x7 L/ p# j9 U
# M) p2 U9 i* Q' C" `( P康熙帝对曹喜一家十分信任,他经常在宴席中提起自己的乳母孙氏,称她宛如自己的生身母亲。为了报答孙氏的恩情,他又给了曹玺一个非常好的官职——江宁织造。
/ }3 y s) c S5 r这个词我们经常在电视剧里听到,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实它并不是一个闲差,而是一个相当好的肥差。7 U9 F8 W" k2 g$ D9 f
这个官职表面上是替皇家采购衣物的,实际上它涉及的方面非常的广,而且这是半半官半商,意思就是说,他能一边替皇帝跑腿一边做生意,油水很大。在这个位置当久了,想不赚钱都难。% I6 g" ?: i4 D6 j. o" x
4 y8 Q& p! t4 j' \$ Q; h
1 x' }1 X6 y$ R% m$ ~
不止如此,康熙帝还秘密地给了曹玺一个任务,让他在江南采购的时候监视江南官员,一旦发现有作奸犯科之人,可以直接向皇帝提报。
% K8 g4 V5 U9 C3 o7 y这样一来,江宁织造这个位置,摇身一变就成了皇帝的重要监管部门,权利要多大有多大,几乎没有上限。9 `, v9 b4 g$ m- {0 O9 p/ I
由于手握财富和权力,曹家一时风头无两,所到之处,官员们必然点头哈腰,屡屡奉承。在这股东风之下,曹家其他的人也都沾了光,曹玺的儿子曹寅,17岁时不用参加科举考试,就被康熙帝提拔为了宫廷侍卫,这待遇堪比皇亲国戚。
% X3 E! X8 H) i
4 R6 r! o0 F6 H4 ~% U. n, [' O$ E
/ u) n) Q% x" k1 p5 U1684年,曹玺去世,康熙伤心不已,不仅厚葬了曹玺,还为曹家准备了退路。7 @! n- C# n1 d+ h" A
他把曹寅提拔为正白旗旗鼓佐领,让他代理江宁织造的事物,等于是直接挑明,要曹寅走他爹的老路,延续曹家的富贵。
8 O3 Z9 z" e' Z" G) C1 F4 C而曹寅也不负众望,上任之后表现优异。
1 z- O' V/ c7 c. u/ e相传他通过贩铜为康熙帝赚了几十万两银子,康熙地大为吃惊,随后重赏了曹寅。% A8 K% f- |6 o6 s# e
2 q7 N* ~, E# k$ y& `
7 m; N' N" M% G+ S在曹寅的经营之下,江宁织造的收入提升了三倍,江南三大织造局有两个都是直接由曹家管辖的,可谓是红透半边天。
5 _0 c M3 Z# G0 w% I2 u. i: C+ I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曹寅也收入不菲,一家人都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7 e$ H# J3 M, k# p, l
当时的曹家辉煌到什么程度呢?就这么说吧,康熙帝有四次下江南都是住在曹家的,这就彰显了康熙帝对曹家的信任。5 \7 P) r0 M' Q# k/ _
4 _% E$ \3 N2 h# \
" N; e) ]$ f4 s+ `有了这份信任,曹家还不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9 N9 u# A% T! Y据记载,当时曹府金碧辉煌,觥筹交错,时常有各路官员出入其中。$ m1 s* G6 H9 M3 k O! r
歌舞升平,举办宴会更是常事,其鼎盛程度几乎没有哪个家族能与之相比。
0 o0 R; ?1 T- M( n/ {但正所谓:水满则溢,月满则亏。. l* b! W; U3 `1 H8 N6 U* v
历史无数次验证了,当一个家族走向顶峰的时候,接下来就是要衰落了,曹家也不例外。( E% _5 @1 u+ d0 e2 f9 W: w
; F/ d" q0 U% V! L- C$ y$ f# C! d( U
, g$ d V. b2 X6 P02:曹家没落的原因
" Z! |, C* d) H( S0 l7 Y. M1 n3 j0 A6 \- Z2 O
曹家没落的第一个原因,说起来很多人都可能不相信。. b& X1 \% V) o6 V4 `
竟然是是因为康熙帝下江南的时候,去曹家太多次了。
+ ?: N0 W$ x/ Y$ B' Q这怎么可能呢?皇帝去臣子家太多次,难道不是荣耀吗?怎么会还会让曹家衰落呢?
4 u; Q* p7 w. O# e% G9 H1 Y这还真不是开玩笑。
9 E/ k7 c+ J1 f. f3 @% h! z! f+ P' q
" N. O' ~# S& D; D6 F% M! J. c& X, |4 v3 d- t. ^# p { E$ T
在古代,皇帝到访虽然蓬荜生辉,但也有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就是你接待皇帝要花太多太多的钱了。' i5 [% p \- `" {* X
曹家因为世代为官且经商,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他们花钱大手大脚,根本没有数。
- N( W. f0 v) F6 p' V4 q他们非常重视家族的荣耀,只要皇帝到访,必然要把家里上上下下修缮一番,还专门为皇帝建立园子,每一次都要花费上百万白银,久而久之,皇帝来的多了,曹家也快被掏空了。- v8 V3 w# Z% a8 {& G" O, N. C
估计曹雪芹也是想到了曹府这些年的经历,才在《红楼梦》里写了元春省亲的名场面。2 ]3 y- v" @4 }4 B6 [) O: K2 W+ u- [' g
! T9 E" L& G0 w
5 w9 y# C3 E( D% O
贾府为了元春省亲不惜掏空家底,这是贾家没落的符号。8 N! Y: h3 B# l+ Z* y2 |3 K( Y; h
曹家为了迎接康熙帝大肆修建,也是让整个家族的财富备受打击的阶段。9 \( k( y# M1 }3 l
再加上那个时候,曹家在江南织造的经营能力已经大不如前了,明显有了亏损的迹象,各方面入不敷出,已然陷入了经济危机。. e. c8 \1 N" Y% Z
8 G) y# |2 I* l( P; n! b) E" U8 x; O3 z2 n8 R) r0 ` P: W8 p, m
其实康熙帝也知道自己多次造访给曹家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压力,他曾经多次秘密命人为曹家填补窟窿,但依旧没有填平曹家的亏空。/ Z4 N4 m7 A# d4 `) P6 [: d+ Y6 F! y
当时有人上书康熙帝,江宁、苏州两织造合计亏空300万两白银,康熙帝默默派人及时送了钱过去,而曹寅死后,康熙帝一查这两家知道,竟然还亏空二三十万两银子,可见当时的曹家到底花了多少钱,完全就是个不敢想的天价数字。
& a; ~- v$ D }2 f2 c- b- B康熙帝也是重情义,虽然曹府亏空这么大了,但是他仍然没有疏远曹家,反而继续让曹寅的儿子曹颙继任江宁织造。3 e3 s2 ?! @5 M! P
% Z0 ^$ _' J0 ? |* \) G
$ i4 [8 O; X( P3 e
也就是在这段期间,曹雪芹出生了。% `6 ~1 M; C8 P8 m0 Z. N
此时曹府已经走向没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家里的环境仍旧不是普通人家能比的。% @6 t$ z6 y, C; r2 W2 k- ?
曹雪芹回忆说,小的时候他家里很大,仆人很多,每顿饭都是山珍海味。
2 j) `) x% U! T# {3 v# y如果照这个状态延续下去,估计曹家虽然不能回归顶峰,但肯定也过得不差,那么为什么他们会突然被抄家呢?
9 i- l! |# v* z0 W% p% ^+ X; H7 l6 D
B o E2 |5 }0 A3 d说到底,经济亏空只是引子,重要的是,曹家站错了队伍。
+ a' o& @' `0 l6 k. O9 X( l在九子夺嫡如火如荼的时候,曹家站队了八阿哥,他们认为八阿哥才是皇位的最佳人选,但历史证明了,后来是雍正胜出。( r9 n+ }4 G& L W% t& q
成王败寇,不光是对于皇子而言,对于大臣也是如此。
6 W# s/ Q: i! @* S. S; q7 e站错了队伍,比任何错误都致命,这样一输,曹家完全没有翻身的可能了。
3 j9 m& ]7 D0 y8 [0 T
! T; C8 |1 ~5 y: \7 [, I4 u; _) Y6 o- U( e
从那以后,一道道御旨,一次次惩罚,明面上都是因为江宁织造的财务问题,实际上是站错队伍而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雍正以曹家管理不善、中饱私囊等一系列理由,革去曹家所有的官司,下令抄家流放,曹家的辉煌在那一刻彻底破灭。' F' Q/ i% t7 m' E0 Y6 }
当时的曹雪芹只有12岁,他眼看着整个家族从夜夜笙歌到沦为阶下囚。
# U& B" c! X! Y+ c$ ~; c' r仆人被遣散,田产被没收,只剩下了如山般的债务,曹雪芹不得不四处躲债,风餐露宿,颠沛流离。: [" w2 k2 I& h; b; S3 f0 `2 S' S
要不是后来雍正帝心存一丝善念,给曹家留了一处私宅。说不定曹雪芹根本活不到写《红楼梦》的时候。5 y4 n P5 b2 [2 g, U
, X% S+ D( a1 [- r
* B+ E4 h7 m: k( x% M& p一个人的经历越复杂,往往越能写出震撼人心的作品。
0 R7 R5 U3 q& [曹雪芹就是在经历人生悲欢离合,看清了世间百态之后,才写出了《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吧。
4 m1 r1 ^3 Q# j* z1 O7 F正是经历过,所以曹雪芹的文笔才那么厚重,笔触才那么细腻。
/ }8 e% V$ O; Q2 R. w& f( [ N, e曹公已逝,但他的《红楼梦》会永远流传下去,其中的道理估计我们要用一生才能体会完。
) x9 K: z, y6 D3 w8 m9 \1 E* B# P5 E* I# p1 O k
2 U% n; n6 B0 @ h3 _# ?4 Z7 b. C5 ?0 J参考资料0 X O; x0 }; [" ~. G
[1]国家人文历史《雍正夺嫡与曹雪芹家族的命运》201505302 r3 _& A0 Z1 _! E! l0 K
[2]南京发布《曹雪芹:南京,哪哪儿都是我家的》20240507
+ l9 V! H$ c7 P4 J9 \" t2 u! l! G[3]中国新闻网《曹雪芹:年少不懂《红楼梦》,读懂已是梦中人》20190628
( d7 ~) X0 Q X& ?) T2 C* b: S&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