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j+ `0 d1 T3 U2 b6 B& i界面新闻记者 | 刘嘉欣9 l; a# B, z0 R Z
# |" r$ [% B. x3 M9 k; q) N- \1 Q
在汽车产销增长运行整体平稳的情况下,汽车行业面临利润率持续下滑的处境。9 k$ l+ N& ]7 j+ R
% B4 w& g: u5 u/ s0 \+ L% A- R, W近日,根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统计的数据,11月汽车行业收入11241亿元,同比增长9%;成本9837亿元,增长11%;利润374亿元,同比下降35%;汽车行业利润率仅为3.3%。
& a* Q1 m6 u9 W: S; B* @) T$ a! b! k2 ~3 Q! D
这不是行业内第一次关注到汽车行业利润率下降,从去年一直延续至今的价格战加剧了行业内外对于利润的担忧。由于竞争压力加大、各品牌加码优惠促销等多因素重叠,11月汽车行业利润率目前为全年月份中最低。
3 c3 ~2 }( `8 S, v% C+ P+ J' n! i' T) n" ~2 E& y
今年1至11月,汽车行业收入和成本均同比增长,但利润却同比下降7.3%。今年以来价格战持续,主机厂降价成本压力传导至供应商、经销商等整个汽车产业链玩家。今年前11个月的汽车行业利润率仅为4.4%,不仅低于整个下游工业利润率,也低于2023年5%的利润率水平,而这一数据在2020年是还维持在6.2%。
+ z- V) `5 V- `6 H1 P
5 W8 e: }$ E# F) b" E近几年间,中国汽车产销规模一直在增加,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飞速上升,但与此同时汽车行业利润率下行似乎已成定势。
9 i# X$ I' p2 ~5 S8 L5 `$ \
2 b9 c* |5 ?% h* N" }% J* j在崔东树看来,由于燃油车前期仍有微薄盈利,但萎缩较快,部分企业严重亏损,新能源车高增长,但亏损较大,电池高利润与整车亏损的矛盾压力较大。结合前几年的利润率下行趋势看,近期随着车市生产规模扩大、PPI下行、上游碳酸锂成本下降等因素,车企利润总体稍有改善,但汽车行业利润下滑幅度仍较大,由于政策加持下的新能源价格优势明显,主流车企盈利压力急剧增大。; m4 b4 n; x' l4 ^7 }
9 Q4 t1 f* r- s' H1 p此前行业内普遍观点是未来燃油车仍将维持三到四成的市场份额,目前燃油车最大的问题在智能化方面。崔东树认为,一方面来看,整个汽车行业需要有效降本增效,加大成本控制水平。此外,中央及各级政府积极稳定燃油车消费,推动报废更新的更强力实施,期待油电同权推动油电同强。* H q7 |2 K2 `
( J. {1 A0 [: f汽车产业链利润分布的不同趋势也较为明显。崔东树指出,利润主要靠出口和上游产业链利润,新动能持续培育壮大,电池企业利润丰厚,其它大部分企业盈利下滑剧烈,部分企业生存压力加大。数据显示,今年11月,锂离子电池制造行业利润分别增长35.3%,电池企业利润丰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