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锻炼时,经常有群众反映宅基地问题,我就想搞明白农村宅基地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今年9月,河南选调生任亦杰所写的《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宅基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鸦岭镇高沟村为例》,荣获2024年到村任职选调生优秀国情调研报告一等奖。尽管已经过去了一年多,但她对报告的选题初衷仍记忆犹新。“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她告诉记者,随着问题探究地不断深入,她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终才将题目确定下来。2 R4 F1 U2 l+ ?' a
% H9 L* S- M Y1 @. [5 {0 o0 W& w
, h+ B1 }6 G8 P% i+ g _+ \2 A/ ?. y3 O
c/ }% F( [+ p$ V0 w( x3 F9 n任亦杰(右)在走访群众。 (资料图)
" U, x2 r# s& f( E& A9 Y4 o* c0 m& M4 L6 ^; u
: L8 M2 H# f' @. C9 P在走访了64户村民、多名镇村干部,实地调研了高沟村内所有的空地后,任亦杰理清了自己的研究思路。“主要从政策分析和现状调查两方面着手,回答‘应然’和‘实然’两个问题。”任亦杰进一步阐释,所谓“应然”就是通过梳理政策法规,了解农村宅基地管理应该是什么样的;“实然”则是以她所在的高沟村为具体案例,探究农村宅基地管理的真实现状。在此基础上,任亦杰在报告中指出问题、分析原因,并结合成功经验为问题破解提出针对性建议。
8 q0 p: F1 w+ a
) G3 r$ V( j8 Z& D) h4 |
4 y7 u# x. D* P当然,调研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最开始我是让村干部带着我去走访农户,村民一听调研内容是关于宅基地的,都误以为村里面要分配宅基地。”任亦杰笑着回忆,当时调研仅持续了一下午,村书记就接到十几位村民的电话。后来,考虑到宅基地问题比较敏感,村民容易联想从而引发误会,任亦杰就伪装成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最终才让调研顺利进行下去。
0 ?5 H) H0 C7 R6 x* p
1 `# B5 x7 S3 B7 J9 s; y9 {! R+ a9 N
9 E. C7 G k) m4 p; Y- M& U9 A复盘调研的全过程,任亦杰深刻体会到,“很多政策制定的初衷都是好的,但要想让政策执行不变味、不走样,出台前必须做更充分的调研和论证,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对于报告荣获一等奖,任亦杰坦言自己很惊喜,更让她开心的是通过她的报告,这个课题在更大范围内被看到。“可能短时间内不会起到多大作用,但被更多人关注到后,说不定哪天就会产生‘蝴蝶效应’。”任亦杰满怀期待地说。
$ T# e. V# y1 K( I* b
* T8 A! C& ?. }2 \7 W. d2 i- y3 T9 O: \% C
尽管去年9月,任亦杰就结束了为期两年的基层锻炼,但她与高沟村的故事仍在继续。“高沟村现在是我们单位的对口帮扶村,我经常会到村里去。”除此之外,任亦杰认为,在高沟村的这段宝贵时光,给她整个职业生涯留下深深的烙印。“这两年让我更加了解基层群众、基层干部和基层政府,回到市直机关后,这能帮助我判断政策是否合理,提醒我不要‘拍脑袋’做决定。”8 K) |/ a2 W" D$ F; [; Q
# n' c7 ~% R& b2 L) i* I
) x& \ v; R; m, [; u4 j0 y
. Q2 ]' Z. \3 ? O+ b6 g
# f$ }2 U( K' k0 C# v0 `- g# S; u( a& Q& c0 D6 s2 w& l
4 C0 l4 G2 u* R
2 Q8 ]1 D* P. X% I8 ]' g
) t7 o2 H6 h I
+ l f' S* x, i编 辑 | 孟涛 微信公众号版权说明如需转载本微信公众号内容:1.须保持图文完整,拒绝任何形式删改;2.完整标注版权及稿件来源、作者;3.未按此规定转载的,本微信公众号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7 f# h/ p$ p3 a
& i( O0 E0 t9 _/ b$ l
聚焦三农工作队伍聚力乡村振兴战略
4 I* [9 X% X V. O/ P[img=273px,202]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cdd92343e6734c154cfde6109ee92e98~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35737704&x-signature=nZxptpsQiPklHWbEpeQ1WpmQWek%3D[/img] / H7 C" F/ f9 r
欢迎投稿网站投稿:[email protected]报纸投稿:[email protected]报纸投图:[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