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周,一款由2名俄罗斯开发者制作的独立二次元游戏《米塔》,突然爆火。
5 U- ^& u+ r8 ]1 x
6 J; x3 [- m( _( E& n- O+ q8 u. \3 Q
这款游戏的成绩堪称疯狂:截至今晚,游戏已经在Steam积累了至少18663篇用户评测,而且好评率高达可怕的98%。
1 D3 |' e g0 Z w5 w8 L
- L% E) P/ I6 ^! v& P7 G0 w2 A: U# i) [0 M! Y0 {2 t
1 l" C9 B, a$ v5 f- l c
$ O+ {+ R: Z- b2 M6 p' Y* X. ?7 i! f8 k% Z2 Q' l/ e
, F8 a. K# ~; A& f, o9 M
在开始玩之前,我很难相信《米塔》能取得这种成绩。直白地说,封面上的这个二次元少女感觉有点土味,从Steam商店页面那些劣质小黄油一般的游戏截图来看,也让我感觉不如illusion……画质。) E8 q3 U( e: v& k+ c4 e2 r4 f
' O* I+ p+ J1 U- x$ B: b* R! q& S7 Y) W( w1 q6 G0 y
游戏的简介和玩家评论同样疑点重重。据开发者介绍,这居然是存在诸多重口血腥场景的恐怖游戏,但一个这种画风的游戏,到底能有多恐怖?从玩家评价来看,似乎也是玩梗居多。
' Y } h e5 U' b0 Z' q; G4 [# y) M$ ~6 Y& T$ q
' i! N' ~* @& `* w& ?+ p
3 z- e* a- D! Y: E; I! t& P. K/ x, ^- _$ M- J9 |
* V7 A- g. l' z% i4 s. ` K S0 C
8 z3 }0 h4 z% V7 l/ B1 B! G7 E, A6 ` ]4 u, R3 i9 v& p
1 z" p! I/ E# c2 m1 t
; q6 ?/ W, P9 m4 I& {
5 p- N. W" V4 G3 A" a可如果既不恐怖、又没啥一眼吸引人的点,这游戏凭什么让这么多玩家给出好评?虽然葡萄君并不是恐怖游戏的受众,但还是胆大地决定一探究竟。果不其然——真给哥们儿吓够呛,这明明就是一个超级加量版的《心跳文学社》啊!
2 |& m8 S9 _8 v
7 T2 X2 O8 Z) N3 J% s. n9 Q% w4 ]' d/ J$ I$ m T) ^* D0 I" y R
而我玩过之后细细想来,这游戏能受到这么多好评的理由,似乎还是一个不仅限于二次元的特别技巧。
" r% A4 v+ I5 f6 @6 ?
7 \2 D4 Z4 J9 v0 ]
$ K6 a3 \6 u" F/ F
+ {/ C; G$ ]. d2 D
, `! y/ ]3 Y% Q% E$ a, O01) c$ `3 {# d$ p+ c
7 M9 Y0 r' @! { {
《米塔》讲了什么故事? I+ ~0 [& T3 f; h, l
3 z' C E; S/ V4 F( r3 h
# d: {1 {, _* n7 V1 T9 s+ f/ R# d0 a. L6 Z( }6 c* B) m0 l* m( k
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游戏流程。6 V" r! [5 R& X( A) T5 `4 }
9 q& l6 u$ E8 q: A* }- |; u2 k1 o
(以下内容含有剧透)4 G9 U: c6 j, b7 U
0 w( o9 V0 ?4 k6 m9 s
2 F* h+ I+ |- w( S游戏一开始,由玩家控制的主角正在自己的房间里玩手机,突然,有一位好友给自己发来一款256MB的手机游戏。主角下载之后,发现是一款类似放置玩法的小游戏,玩家需要通过各种事件,满足手游中的角色「米塔」的一系列生活需求。
* {4 ?, F( z+ O2 c0 @# q
1 z. [) o9 y' |8 `" L- S
- B4 G: X" v# s8 M
2 p0 O! ~% |* V+ e$ d' G t; T5 B
0 p0 r3 q& }1 s# Q
4 `; P+ I7 Y( @0 U8 d+ [3 t4 y* P% R( j/ Q( q: f
可没过多久,游戏就已经开始暗示故事的恐怖走向。在手游中,米塔希望玩家帮她在家中寻找一把梳子,并且提醒玩家一定不要去查看烤箱。可如果玩家一旦点击卫生间里的柜子,就会掉出一把明晃晃的刀,如果你不信邪非要去点击烤箱,还会从里面掉出一把电锯。
- j( N1 `8 {" }* u
+ v X6 m& D, o! F; t j6 K+ f O4 \4 [2 W' S# b$ [; Z1 p
4 C: |" {4 K- I, J) m: B# _. I
0 v5 q- N8 Q; B: Y4 w8 H
- \* S: [0 h% Q: H3 {& g$ C/ |4 \, `% P r
在玩家陪伴米塔度过了37天之后,她突然表示,自己很想见到「活生生的玩家」,这时候,你拿开手机抬起头,就会发现自己突然穿越到了游戏中米塔的房间里。% h; `. ~8 j. b- [* l
3 J5 c" D% @* c* t9 X) t5 p1 r
0 F* c" ?! u& u
; o6 k! Y% ?5 N, `! I1 i! p' C% ]' s2 ~6 {; ]& z/ [! Z
) I; N( e- A1 n1 A( [0 b) ^" L, A, ^. c
不过相比于见到米塔,玩家的第一反应还是如何回到现实,何况这个游戏世界还只有四个房间这么大。因此尽管米塔一直苦苦挽留,但在玩家不断表达自己想要回去的要求之后,她终于忍不住走向疯狂。
" m( W( W& X# d) M) }; W+ [: I3 ?% n1 R9 A& }" k* [* b7 S
/ G1 x+ n6 u, B# P, _
$ A, I) ^0 J% h6 D! H. p
% b7 W' C, T0 m) T1 p1 |& J/ F1 z; G$ J' g3 Z6 S$ k% Q
- w1 W3 d" V4 s/ l7 ~: A8 W! E米塔一个响指,游戏呈现出真面目。和很多恐怖游戏一样,房间突然失去了所有灯光,玩家只能拿着手电筒四处探查情况,各种恐怖诡异的场景一闪而过,虽然不会给玩家造成伤害,但这些jumpscare也足够吓人一跳了。
) M" R5 S# a" Y2 W! b
1 s. ~* i; r" r% J9 V% b$ a- ?* c9 I2 Z1 |
& A7 r% k$ Y# b
$ U( p4 @9 P" l P" q. u" d+ n- `3 u
) Q5 _; |- t: n& a: {. ]. {
惊悚图片可能引人不适,请左右滑动查看 $ y9 f# w- w: g9 u* L. M$ U
8 `: y1 Y* h$ ^' Z" R- Q* T7 L
1 E0 |1 j# W$ C; f# z随着故事的持续展开,玩家逐渐知晓,原来这是一个由不同玩家、不同版本的《米塔》手游共同组成的赛博世界。吸引玩家进入这个世界的是一个疯狂米塔,她不断地伤害这个世界中的其他米塔,并把玩家们也引入这个世界,变成一张张游戏卡带。3 z1 \) o& x. T7 ^" V4 i3 x5 u
( S8 _8 y4 q& Y% @; [: u0 I, G6 x, E {4 {8 A6 Q
. `7 H/ @- l# @, x6 I; b) H
- m( X d7 {7 x; ]: b( g" w6 d8 P9 N) E
0 X, X! T& y- [
于是,玩家不断地在各种游戏版本中穿梭,一边躲避疯狂米塔的追杀,一边与善良米塔、帽子米塔、迷你米塔、可怜米塔、瞌睡米塔、米拉等各种米塔相遇,完成各种小游戏式的任务,最终在善良米塔的引导下来到世界核心,用控制台删除了疯狂米塔。% ]9 B4 J1 I4 s$ r
/ u" B- n/ {* P2 g h. O, |) r; t8 P- Y1 k1 ]" q7 w1 y) ?
, M8 A) l, D6 t5 i6 |, [# G6 P' O8 |2 n5 h4 C, G' }
* w ]" i1 E2 S" i
+ j/ a! \4 x* e( ]# m
从玩法上来说,游戏做得相当丰富。在经历主线剧情时,玩家除了找各种东西和解谜之外,还会经历一小段跑酷玩法和射击玩法,甚至还有木头人;在主线之外,游戏世界中还摆放着各种游戏机,玩家可以从中体验到赛车或者像毁灭战士一样的小游戏。, g$ t$ E9 n6 u0 b# ?6 X3 }
9 A/ _- x2 E. P) e/ @3 r' F r! p
9 R& h% E Z+ K8 w
0 Z$ x: m* J8 U2 I6 W1 X4 n
/ Z! ~2 k- H E/ ]8 e* P& s' C
; d$ c5 W0 U) T1 P# W7 |8 c
6 o# C$ h$ f0 t7 Q# k2 b; A5 F但从剧情来看,这其中的过程是悲惨的。本来事情应该非常简单,但帽子米塔因为被疯狂米塔杀害而重启,虽然复活但也失去了记忆,无法帮助玩家完成原定计划,只能陪着玩家一起短暂地玩一会儿放松心情;
# U% g' I2 C+ T3 A5 S9 `7 M% \. N0 S+ d+ X& m. w1 T& G# R' S+ m
' o/ F4 b. Y6 q% X2 ]
: R9 \7 D5 }7 ?) V* p4 ~6 f. D8 x- p6 b4 J( B+ s/ W8 G
+ X' ]2 G! j6 Y8 u& X
) P5 h/ u1 V! c4 {1 A* @6 k7 I可怜米塔遍体鳞伤,她被困在一个无限循环的回廊中,只能一直感受孤独;3 d. J) c, @% ?4 p
% T6 M8 [9 i6 m$ o! t0 g
3 P. x b" B( \) { N) O6 r$ j
1 A- F% e8 d3 p; c1 Y
' A5 x9 z7 t9 p% V2 q r8 I, _. v5 L$ R L! S$ y
2 G( Q& Z6 @( \8 w. j% x& n3 Y5 m米拉是一个傲娇的宅女,因为被困在房间中,只能玩电脑游戏消遣,遇到玩家时,想尽一切办法展示自己,却被前来追杀玩家的疯狂米塔残忍肢解;
, N5 M5 a' u- [* m" I! K" b& J3 V+ y# v
2 ?8 T3 @. r! y' o& T' ~& I6 o+ R; B: }, g+ F' a
/ ]9 @5 \+ h% S) X
8 A3 k+ b T7 g H1 a* u( E
, B( p- `2 l9 A5 v8 m- p7 h( A& G! [游戏中从一开始就引导并企图拯救玩家的善良米塔,最终也在胜利来临前的最后一刻,被疯狂米拉直接斩首。8 h2 T$ y7 z/ V0 F: u
D9 ? }1 P, V* x2 H' Y% `( c' b3 {6 j
+ r0 r7 N; j0 k$ l S$ B0 [3 n+ }! Y( I) `# t# ^& j/ s
死亡场面过于悲惨,就不放了 9 K2 F% J" b/ v' {
A# u1 R5 K9 }, h
' k0 p" f: Z. Z( h/ J0 U' o" R
然而,即使经历了那么多痛苦和惊吓,玩家删除疯狂米塔的计划还是失败了——疯狂米塔没有编号,她不属于任何版本,她只是披了一张属于其他米塔的皮而已。最终,玩家还是被做成了卡带,被她封存。 S+ c1 i- J- w0 y O: h) W
5 g5 u; t. V, {5 E) }9 X0 J) a! Y
* u+ }3 j8 P- R3 m
0 o6 b6 j1 M1 _# p* B+ e8 M2 o
! Q1 E: `0 k4 [4 x2 p023 ]' @# t% E+ X/ |/ E* t
3 }2 \8 w1 S w" Z+ y" t《米塔》为什么让人喜欢?
/ `( Y* x' `1 k8 p$ Z& G1 B5 p: V# u9 v# I& ?4 |2 V7 p
( S9 e, B6 Y6 v$ Q8 p
4 _2 r J. d4 T( `! X事后来看,《米塔》其实也并没有多么恐怖。
3 i3 ]# D* c, i+ K2 v) W2 z# b
z4 p( g* J# w1 U7 i. Z) f% Y
' {; {$ @, f; g) v4 Y8 s! `6 G' `# h从设定上来看,因为玩家不知道疯狂米塔什么时候就会追杀过来,加上所有米塔看起来都差不多,这导致很多时候都让人怀疑面前的这个米塔。但这只是带来了非常紧张的氛围而已。
1 B. w1 O$ H% A$ `9 K9 l3 H
% ~+ W( a# T2 W# }3 |! N
1 g5 w2 E! J& O- ]* }& E游戏同时还塑造了很多绝对完全的剧情关卡,画风也限制了游戏的恐怖程度。从疯狂米塔的行为表现上来说,她并不总是令人害怕。& Q7 R, \1 K) r, l: T- _# z; R
' J& ~) M: p) t) k2 ^* c
3 E' m( {2 H' \: m
这样一来,强行惊吓玩家的方法,几乎就只有jumpscare一种。从玩法创新的角度来说,游戏也只能说是走路+一连串小游戏的组合,并没有什么新颖的地方。) q4 [# N; S' G( I
( j* x* k" [ ], Y: ?% f
9 M1 d7 j5 S% g: u) K7 X
那么,《米塔》凭什么能够获得那么多好评?玩家们对这款游戏最念念不忘的到底是什么?: t1 N5 W( c T- ?& u
- \* `* I* I& j
5 U, u6 `2 d7 z5 X8 E2 B% r5 e我认为,最重要的显然是疯狂米塔这种类似「病娇」的人设,结合META属性带来的独特二次元恐怖体验。从《君与彼女与彼女之恋》,到《心跳文学社》,这么多年过去,似乎每隔一阵子,就会有一个打破次元壁的病娇女角色出现,成为玩家们的话题。
7 O! ]3 G" l- L4 d. q [9 Z9 D* t- r* r9 n: F4 X
' j0 n6 h5 {7 d& s
4 M9 D; y" e; x! A: b" N5 a
# P8 ~( W2 Z0 a7 o6 d2 k8 O) B
6 Y" Y9 j+ U( L- C* h+ ?, u. B A: N4 v b' ?: l
但在大量Steam评价中,还有这么一段话被很多玩家复制:
% c: H9 C- J9 v; L3 Y& W5 X& o: S- U% m& D% {3 n
- b1 n3 h( E' f; u# `* l1 X) C7 e, y1 T+ h. z
1 N0 v1 B+ N( [6 |& d' n- @1 W$ R* p* J1 u2 w9 v6 a3 T" M
9 ^# `3 P' y" V- \5 B
从这里我们看出,《米塔》令人喜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他米塔的人设塑造。5 @5 r3 N7 P* d
, e* W: h. ^% z% O. f- N) n# T5 P* A/ m8 K. ?) z; l' }
可这就有了新问题:即使忽视「米塔的设计有点土味」这个点,在大约3小时的流程里,有至少10个米塔陆续登台,每个米塔的塑造时间可能也就只有5-10分钟,而且疯狂米塔和善良米塔的剧情还占了大多数。游戏是怎么让玩家对米塔们的印象如此深刻的?6 K! D3 A4 K* k1 ^
) s2 ]8 O: [$ q* C1 x% X v) j* F; G7 T
我认为,首先配音起到了一定的功劳。游戏日配花岩香奈将每一种性格的米塔都演绎得相当好,例如困在回廊中的可怜米塔,在配音的加持下显得尤为令人揪心。- K7 E8 e Q# `& A. n- M, n
$ s3 {* U1 h! o/ T7 E, p. J, _; H! O8 r
* Z7 D: b! L2 z! i" K( x0 r
# t# \3 T& n' [! v' J% M& \% M8 ^; V. s( A5 h2 x2 I0 G$ S
( n( L! f& Y n" u5 @- Q, ^3 G4 h' L
但归根结底,还是《米塔》非常熟练地运用了大量宅文化作品的叙事手法。它的故事很难谈得上高明,但足够投人所好。开发组为了让玩家能够喜欢上米塔,采用了很多经典设计。* V: s) |0 B5 F" w
! P9 _: S" H# q+ d
1 c. w& G' {( G! s+ H9 {, L& Q首先,在这种所有人都会被疯狂米塔追杀的情境下,几乎所有米塔都是受害者,不论她们有着怎样的性格,在这种环境下都让人感到可怜。高度紧张的故事氛围,也进一步激发了玩家的吊桥效应,更容易与这些米塔产生羁绊。% j. p( F7 N k" h1 U$ [0 j8 S" n
: T" u& S) E! g5 Z/ T' C2 [: \" s
+ M4 \- G& V7 t: Z2 v( Q5 W2 u" g) \特别是刀角色的方式,实际上也一直在二次元领域流行。现在流行的《电锯人》《咒术回战》中都不乏这种通过角色突然死亡来制造转折的剧情。至于残忍的手法,更是从《日在校园》时期就被创作者用于震撼玩家的手段。这会让玩家对角色产生惋惜之情,也更容易对这些角色留下印象。: w. J( u; m6 s; t$ `8 Z
; `" I C9 ^/ k6 J$ B7 R: y( Y. ^0 b/ }
你也能看到开发者对于各种萌元素的运用。为了让帽子米塔的失忆更让人难过,他们将其设计为活泼天然呆的性格;为了让可怜米塔更好地引发玩家的保护欲,他们将其设计为萝莉体型;米拉别扭地在玩家面前展示自己擅长的各种事情,也让人更能感受到这个角色的可爱之处……善良米塔的性格设计是最难看出的,但勇敢和善良本身就是很多二次元动画中属于女主角的萌点。1 [# s. U- w6 g, B
7 V- V. b; }9 b0 }) f2 F
7 }3 A9 B# y( {
* }& q0 r7 x# m0 P8 y! p& H- z3 I8 [: |; Z9 n
% k. {8 x2 V r C( d3 ?4 ~
1 i2 v! ?& e7 \" o- d
即使是疯狂米塔,其实也有让人怜爱之处。在游戏中,每当你决定离开一个米塔时,她们都会问你「真的不要留下来吗?」,这样让人忍不住想起,在一开始,正是因为玩家拒绝了疯狂米塔的这一要求,才让故事来到了这步境地。而玩家每次认识一个新的米塔,也就更能明白疯狂米塔的处境。# H6 e7 G8 W) h% ]
# k; ? P6 y* x% [$ ]
' Y- F5 n( M6 c% r0 g( |
+ z9 F/ x- W, A+ i
$ O$ h8 I* I3 b! R! E
& P4 `4 c4 P% z3 |; e( |1 q
9 B6 y' a5 N( P8 Y B. [% [5 M
总结来说,游戏在我看来就像是一个超级加量版的《心跳文学社》,它的套路并不新颖,但放在二次元领域内,3D恐怖游戏这个框架又确实新鲜。% V( g! g; P5 L( y# H
; I& j' Q* h$ ^% z2 o0 z4 a& \
# s* P, |1 T, A. z而游戏角色之所以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都令人印象深刻,关键则在于那些经典的二次元故事桥段和角色标签:病娇、天然呆、傲娇、萝莉……对于熟悉二次元的受众来说,他们能够快速地了解到米塔们的魅力点,从而毫无门槛地与这些角色产生情感共鸣。" Z, o$ S2 S( \ J# `
! O/ ?: N+ ^+ s+ y7 C [' l8 w9 H% o! w! C2 W
/ [( V' ^* j6 }5 v+ h
% _- O; T1 T- \! }9 U03
3 ~: e! i0 p$ o* Y* L
3 [! P6 i6 ]8 h. g. ~) Q) Q( x屡试不爽的老套路! h6 Z1 Z6 n% ]- S ?0 r7 ?9 F4 r. W
; D# {3 q e8 t* a+ l
2 g2 v ?6 R8 G4 r- T N$ A# k; o6 ]6 s
目前,《米塔》仍处于开发阶段,开发者表示,在未来,他们还会增加一个「和平模式」,让玩家可以真的和疯狂米塔和谐共处,体验恋爱生活。游戏中也有很多彩蛋,目前还没有得到解释,或许会在未来得到补全。
$ r- V. e7 D: I" }0 u- e
: g: S, U2 X9 w$ j5 e8 @# ?% z1 V! H2 M
从《米塔》 的游戏形态来看,国内二游团队显然很难直接地效仿借鉴。但在我看来,它的爆火证明了一件事:将角色标签运用到极致,仍然是吸引二次元受众的高效方法。
( K. y3 K4 r5 h u6 L! d, j/ X
/ F$ K* V7 m/ U: J! j! L8 f/ [6 P3 v3 o- ? n; ^
+ j5 g- f% E" o# Z8 i: l3 |5 R# f0 d: K3 P
: K+ {# p. [/ Y5 ]
$ y2 u% i: Q* X标签一直是二次元领域长期使用的角色设计模式,各种内容产品为了让角色更讨人喜爱,都会使用一些成为惯例的标签,从基础的傲娇、病娇、郁娇、天然、腹黑,到更加进阶的「黑长直高冷御姐」「金发傲娇双马尾」「粉切黑」……4 m6 P" j1 F; M* i) _
2 e* ^0 b. C: y; O+ D
* q% A7 D0 }* J/ b+ ~
如今,这种角色塑造方法被更多人视为一种「问题」,不管是动画还是游戏,似乎都想要打破这种习惯。没有标签自然更高级,但从内容生产效率和质量风险的角度来说,如果能合理运用,适度创新,标签化的角色依然具有足够的竞争力。% s# g% [' m2 R+ W
5 c2 F5 w3 t, P; G6 D5 I1 ]; U
0 J8 p$ A/ D1 V% M' @4 ]就比如《米塔》的核心人物疯狂米塔,她不仅在病娇这个点上走得更远更扭曲,同时也在这个点上做出了一部分自己的创新:她并不像传统病娇那样因为对玩家狂热的爱才变得病态,而是因为怀疑自己的存在意义才变得病态,并希望通过获得主角的爱来得到安慰。9 u# S" @1 }0 ~! O% e$ H+ k
7 B: P* P2 h6 `4 h
! v1 C( I4 L% ?' B这也让我想起前两年大火的独立游戏《主播女孩重度依赖》,它也同样是通过把标签放大到极致,让角色「超天酱」成为了受众们的话题。4 B! O- h9 v+ l4 W8 z1 O! d- |
# r# X0 B% ~: A4 Y0 l( c
1 ~! Z' w+ Z9 @- p+ M
, a( d/ T4 r! F) g% E! }# u) V. g9 D1 U
1 V1 G; t4 V9 y- N# `0 k3 N
3 V; w3 H$ p9 G5 i7 D% ^. i0 L实际上,如今为人熟知的标签往往久经市场考验,证明了它们在受众中的号召力。同时,它们也并非一成不变,每隔一段时间,也会有新的衍生标签出现。像是在这两年,基于病娇和小恶魔衍生的地雷系和雌小鬼等概念,也同样给二次元内容创作带来了新风潮。- J, R' c% o: m) q: G/ [. i! \' Z
# D9 N5 ^/ X! R6 E9 [5 V* t N
$ K& u( H0 W% s' Y# g# o; c而如果像《米塔》这样,将这种老套路放进另一种框架内,还能够给人带来更加新颖的体验,同样也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创新。
$ C: \! {. C* J, a8 |' o" ], v$ B0 i
( p; f) c2 a# |' @3 ]6 t: ^
对于其他游戏领域来说,或许也会存在一些已经被市场验证过无数次的魅力点,它们或许已经被认为是过时的,但如果能用更新颖的方式呈现,可能就会发挥出更加特别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