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没有一个百分百完全听话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不听话的时候。
4 s- X9 y! {& }而面对孩子不听话的行为,不同的家长有着自己不同的办法,有的家长会责骂孩子,有的家长会和孩子讲道理,也有一些家长会使用另外的方式。# `5 |1 Q7 ~1 k% g3 O& d0 ^ @
而家长对待孩子不听话时所使用的方式不同,对孩子造成的影响也不同。9 X$ }" p* I" Y: F0 [* ]9 {( T3 x- H
o/ d$ D& q2 }1 P1 P; n$ v
8 l, q5 ?4 H5 [# j* x% r
孩子不听话时,责骂孩子为“下策”
$ `6 e$ v1 }5 H+ y7 K- h- f责骂孩子的行为,在很多的家庭中都有出现,这也是普通家长在对待孩子不听话时的一种典型行为。
) @- H9 B: Z+ v4 @0 `小韩妈妈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就经常会以责骂的方式来对待小韩。
; q) J7 s; j; Z9 Q因为小韩的妈妈觉得,孩子不听话,是一种“单方面”的错误,孩子本就应该是听话的,只有听取家长的建议与意见、遵守家长制定的规则、学习家长教授的内容,才能够实现理想的成长效果。/ t9 c; q# n$ P: f7 \- C2 ^$ O
如果孩子不听话,就是“不知好歹”,对自己的成长不利,对于这种行为,自然是要严厉惩戒的,而责骂就是小韩妈妈常用的惩戒方式。
3 c3 k( ]$ B j
- s6 S7 V9 S4 {+ f7 X+ v: U6 z E# L, n" d* Y
但其实,小韩妈妈完全误解了孩子不听话的根本性原因。. E6 D* o4 m% @& n# u1 Y
因为孩子不听话的原因是综合性的,其中包括孩子的自主意识因素、知识经验因素、情绪因素等。* v. z$ ~+ h# |- U0 m- L
也包含了来自家长不正确的家教因素、家长的情绪因素、家长的言行举止等。' n; V/ f+ O. j" x
所以,单纯的责骂孩子,并不是对待孩子不听话行为的好办法,无法为孩子的成长提供积极正面的影响。) o8 [" P& I' z: n5 b
因此,在孩子不听话时,家长的责骂行为只是一种下策,并且,责骂孩子还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
: [; v' t& k" {' F- M①影响亲子关系
$ v, B H! j; G0 j& b; P0 e亲子关系是在一种和谐幸福的氛围中建立起来的。当父母给予孩子更多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时,亲子关系自然会更加紧密。 l3 d+ Y0 V) {4 C, x" D6 ?! Q
如果家长经常对孩子进行责骂,孩子在受到责骂时自然会感到不高兴,并且在这种情境下,他们很难从父母身上感受到安全感和幸福感,从而导致亲子关系无法得到增强。# `% q' o4 s& Z9 i
更进一步地说,如果家长长期持续地对孩子进行责骂,还会逐渐削弱孩子对父母的亲子情感。
+ t' M& n8 R! g5 a1 _# E如果每次孩子与家长相处时都伴随着责骂,孩子的潜意识里可能会逐渐将家长与不愉快、受责骂的经历联系起来,这必然会极大地削弱亲子关系的紧密度。6 z0 S5 j$ @- B
! }3 s1 r# N; y4 |' S5 [
) I/ B1 ]+ H* L% W) Y4 n②影响孩子心理健康! d: \- u, H5 r" \0 f# T
孩子在经常受到责骂的时候,其心理环境是无法保持在健康状态的,因为孩子将可能会产生诸多负面心理。
. l/ ]. H% @9 x4 ]! v比如恐慌、紧张、害怕、激动、失落等等,这些负面的情绪,一般都是源于孩子对家长的行为和对自己的失望而产生的。, K7 ^' q- ^0 z( ]0 N1 n3 E
比如恐慌心理,其实孩子并不是怕家长责骂,而是怕家长因为责骂而不爱自己、离开自己。1 b$ T3 k/ c+ q6 T" ~' G
孩子紧张,并不是因为又挨骂了,而是因为家长的情绪感到紧张。孩子的失落,是对自己的失望,自己又让家长生气了,自己永远做不好……" }4 ^! q9 ^" `8 X5 w
逐渐地,孩子的这些负面心理就会长期地积压在孩子的心中,影响孩子健康心理环境的建设,甚至导致孩子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到孩子以后的成长发展。' u1 o$ e H+ g9 _+ I' N
' o" i# U, B) ^" o2 v6 l
2 o" k6 ^4 L7 O J' b
③让孩子错失成长机会* E& |5 _) d Z
家长责骂孩子,一般都是因为孩子做错某件事,或是长时间做不好某事。家长之所以责骂孩子,就是想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错误。
* ?; ]' x# R, @' B但是,家长忽视的一件事,就是孩子如果做错事了,或是做不好某件事了,大几率是因为孩子本身不具备做好、做对这件事的能力,而家长的斥责对于孩子纠正错误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7 U4 _8 |* g! N( ?( b2 r- O0 b孩子犯错、遇到困难,其实都是孩子的一种成长机会。这就像学习一样,遇到了不会的题,通过老师的讲解,就能够攻克难题,从而化为己用。
! y7 n. m* d0 Z/ \6 L$ G+ w: K u而孩子犯错的时候,家长就是孩子的老师,如果老师不给孩子讲题,而是一直骂孩子,孩子永远都不会知道这道题到底该怎么做。
4 h5 e9 Z: C* L$ w: q' n; p所以,责骂孩子只不过是让孩子错失了一次成长的机会罢了,根本起不到任何有利的作用。
; v7 O2 T; x1 W9 P: L# H, ~9 f+ ^ W. w; ?/ D- g& C
" Y# [5 X) W/ B孩子不听话时,讲道理是“中策”7 ?5 f- Z" Y: N
随着教育理念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责骂孩子是一种效果不太好的家教行为,于是家长们在遇到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就想要通过讲道理这种温和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 n" ^! ^+ Y* I, h: z) _0 Y和孩子讲道理的行为,出发点是好的,对于心智成熟的孩子也具有比较积极的效果。
' z: O# ]9 h- l但是,对于一些心智尚弱、年龄较小的孩子,效果就不是那么明显了。2 {4 [4 ^+ t* q! m- d5 M8 E
虽说家长认为自己与孩子讲道理已经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了,但是却没有考虑到孩子很可能会听不懂家长的道理,从而忽视家长的道理等等。% q2 @. l3 t* F
也就是说,和孩子讲道理是一种正确的家教方式,但是却并不是一个适合所有场景、年龄的方式,它的初衷是正确的,但是效果是存在差异性的。
$ @, W, b- y. I4 X: g6 T3 o. X3 P/ D5 w2 d) Z
) W1 r; j9 y, c' `+ y: a- i
所以,在孩子不听话时,家长对孩子讲道理的行为充其量就是一种中策,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同时它还存在多种弊端:! \: i2 B# K% C0 N8 n
弊端一:引起孩子的自卑
]3 J5 h# u6 A) v7 n- R家长们可能不会想到,如果遇到问题之后,家长次次都和孩子讲道理,会让孩子 感觉到自己“一无是处”。% A' c1 ^* L1 z0 U
因为孩子每次都需要家长讲道理,甚至很多时候孩子基于自身较弱的理解能力,还听不懂家长的道理,就只会觉得自己很差劲,从而变得自卑。6 {8 K! P8 \; n W$ S; U: g# y
弊端二:削弱教育效率
! ?2 m7 `7 \' l9 `! g& F看过《大话西游》的都知道,唐僧的絮絮叨叨是非常令人反感的。而如果家长一直给孩子讲道理,就像是唐僧给孙猴子念叨一般,孩子根本听不进去家长讲的大道理,最终收效甚微。8 L; ~! E# `: P t
而如果孩子形成了这种习惯的话,以后家长再想要有效地教育孩子,孩子可能出现左耳进右耳出的现象。& [5 a: L9 `1 }; T
, w/ R2 D5 R* F3 q: x% C9 T( v4 h
! a8 r/ O$ v* d4 X% z6 d9 ~8 ]弊端三:限制了孩子的思维扩散性& r0 ]8 f8 E2 e6 G
孩子的思维是具有扩散性的,比如那个经典的“O是什么”的故事中,没有经过道理洗礼的孩子,会说这是“太阳”、“鸡蛋”、“呼啦圈”等等,而经过道理洗礼的孩子,却只会乖乖地说这是字母“O”。& d" {0 A* `4 E' j* g7 A2 G1 F
而没有思维扩散性之后,孩子的思维局限性就会很严重,对于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 g3 z$ |3 k2 {" _- B孩子不听话时,这几种方式才是“上策”,但鲜少有人用
' q9 Q/ Z3 @$ p9 B0 R% t* _当孩子不听话时,究竟怎样做才是上策呢?事实上,往往那些极易被家长们忽略的教育细节,恰恰正是应对孩子不听话行为的良策。
) E/ l! H: w2 t& l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我们要善于发现并巧妙运用这些看似微小却至关重要的细节。) W% m) r4 E! L" S) B S! u/ V6 n
首先,换位思考、感同身受
$ r0 k" Q7 I& p: C1 H3 V孩子出现不听话行为时,家长第一时间应该以同理心来看看孩子究竟是为什么不听话,也就是做到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整件事的本质起因。5 g' Z0 j, |( r( p' C% A' U+ G; M
# X# C+ F6 e% D1 H# `' X
+ v, g( `* f* y8 C6 ~( j
一般来说,家长看待事物的角度和孩子看待事物的角度是存在较大差异的,很多时候家长看到孩子不听话,其实在孩子看来未必是不听话,家长可能是理解错了孩子的意思、误会了孩子的初衷,或是与孩子的认知产生了偏差等等。7 N O* q* a" b9 k: h
而因为这些原因导致的孩子不听话,其实都不能够算是“不听话”。
6 ?% I' W5 M, ^1 Y所以,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正确地看待孩子不听话的原因,才能够进行有效的家教。6 l. g K2 K/ M( z5 `/ A
其次,先侃大山,再奔主题5 [0 C/ F+ @ {& p" t! V; ? F
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往往带有一定的情绪,这时候家长要是直接给孩子讲道理,那么孩子很可能会听不进去。1 L2 K3 I3 f* t; I$ U/ X# K r
另外,有些孩子不懂家长的道理,就是想听也没有那个能力。8 I9 `9 {4 ^% \; ^) G4 p& L
所以,家长在和孩子讲道理的时候,可以和孩子先“侃大山”,比如唠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事情,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缓和孩子的情绪,然后再和孩子讲道理。孩子在情绪稳定的状态下,更容易听进去。
- h) d4 d- J$ v+ h( T% H5 d3 }此外,如果孩子年龄很小,理解能力有限,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侃”一些孩子能够明白的事情,然后联系到家长要说的道理上,这样孩子也能够更明白家长的意思。
. c1 \( }! L6 J! d
6 J1 p$ l% X; ]+ Z- E
9 @: e4 N* z. O最后,学会倾听、学会疏导5 C; |( y5 f# s2 H3 B9 G w5 M
教育孩子,并不是一种单方面“输出”的行为,而是一种以教育为目的的行为。
5 X$ p7 n* q1 x7 A$ S' q' P所以,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我们不仅需要懂得如何去“输出”,也应该懂得如何倾听孩子的“输出”。
& I$ E; A. X2 C* R当孩子出现不听话行为的时候,我们可以先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说辞,了解孩子的想法,并且在孩子表达自己意愿的时候表达出自己在听的状态。
' G: N2 ?$ z b7 x这样做,一是能够让孩子感觉到家长对自己的尊重与重视,二是容易缓和亲子之间的关系,孩子将会更容易将我们的话听进去。
0 P% F0 m8 j$ n+ K8 I所以,在孩子出现不听话行为的时候,我们不要忙着去表达我们对孩子的期望,不要忙着去“重塑”孩子,而是要学会听,之后与孩子站在同一“战线”来疏导孩子。& [, h/ }, ]1 l3 W# K
+ D, C' @, u* C+ y7 H" L
$ b. G, h! I0 i( c- d7 `3 V3 y4 j
结语. }- ~, ~) h) k! G; Z7 J
对于父母而言,爱孩子都是发自肺腑的,却常常因为用了不恰当的沟通方式,让孩子深陷痛苦之中。: g9 q& b# R7 y% \7 M9 K* W
所以,学会如何与孩子正确沟通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正确地沟通能够让家教效果更好,孩子也就更加出色。而错误的沟通会效率很低,甚至产生负面效应。; s6 Z9 x' k( b* r% Q/ Y' e
家长们一定要学会沟通的智慧,了解家教的艺术,切莫等到孩子与你无话可说的时候才后悔莫及。/ |( F0 Y& C2 h8 F8 G/ h- _2 i
(本文图片均来源网络,侵权立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