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届“小红书身边写作大赛”颁奖礼在北京举行。这是小红书第一次发起写作大赛,从今年9月起共收到一万多位用户的两万三千多篇稿件,总字数接近1200万字。《重生之我在英国当陪读》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宝藏故事奖。该作品记录了作者Toni(化名)受一位母亲的委托帮她儿子应对留学生活的故事。
0 g$ r- e8 p0 M$ u" G) t, I$ z
* s% f3 a7 @, E- J! z: k/ V' B1 V- I7 [% \ R& _: k5 ?$ G
5 S: u5 c- J ~; m: k. G5 ?& S# u颁奖现场。图/小红书4 V* Q6 A) i5 L$ j
0 i9 Q5 O; z6 C5 A: w
Toni曾在英国留学四年,现在是一名雅思老师。她提到,这个事故让其感受到一位母亲在大洋彼岸的崩溃与焦虑。在母亲姚女士眼里,儿子缺乏生活能力,在异国无依无助,很可能会轻生。姚女士多次提出支付报酬,委托Toni以妈妈朋友的女儿的身份帮助儿子,为他买保温杯、买药,甚至回复教授的邮件、给学校请假、投诉小组成员等等。委托的频率越来越高,每周至少发生三次。
0 R. K5 z0 O& i5 C7 C. u0 d1 }1 J( g
但Toni并未感觉到这个男生有了结生命的想法,她感受到的更多的是他对生命失去控制的无奈与愤怒。他一次又一次地用自杀来威胁母亲,试图抢回主动权。
8 C8 @& {# z- J% Z- I
4 x& L8 R+ e+ l( }Toni希望通过文字,让更多人了解留学生活的AB面。
. y7 D6 t$ Z% ]1 A0 z( X) a6 C7 a2 |6 n7 w7 m W' ]0 y: M
对话Toni。4 S; _6 T& v: w! D$ m) Q
8 E3 L. R) N1 @: b, R3 k【1】“获奖带给我写作方面的自信”
! I0 ?& r6 i/ f- K7 |$ @7 ?
9 V! H. @/ G9 B5 [3 i1 ]% ^) ?6 I九派新闻:获得“小红书身边写作大赛”宝藏故事奖有什么感受?/ e' Q2 A: V5 m
, [# C0 {- u: }6 v( V$ ^
Toni:特别开心。因为我在国外,是我朋友去帮我领奖的,她把奖杯拍给我看了,我感觉沉甸甸的,这个奖带给我写作方面的自信。/ l0 z+ `. V) ^+ G& V7 ?# F$ Y: U
3 h9 T2 r1 k: K% m
我从小梦想靠写字为生,但小时候家人会常常告诉我:“不要写作,写作很苦的,你会一直坐在桌子前抠脑袋。当作者不是一个很好的生活。”所以尽管我小时候就很喜欢编故事,写一些东西给班上的同学传阅,但在后面很长一段时间就没有继续写了。后来长大后就开始自己写一些东西,暂时还没有要抠脑袋的苦恼,一在电脑面前很多东西就会自然地流露出来。" x( ~' A9 }2 o, e/ {/ y
( P/ m2 Y3 [, P6 U @4 H6 ?& J: Q我的话真的很多,我很喜欢表达,讲故事,也觉得一些故事需要被更多人听到。我的朋友们都听烦了。我觉得如果你想明白一件事情是否适合你,还是得靠自己去尝试。
) r# }8 p; G$ Q3 {6 a; A
0 y9 A; s. U6 `# w九派新闻:写这段故事最深和最初的动力是什么?
U& P1 N( _; r9 ]0 a% o- P$ v |& J! y' w( y# y# l$ `
Toni:初衷是想把这个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更多人了解留学生的AB面。写这个故事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的感受更复杂了。最初只是想弄明白当时的情绪,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让我觉得不舒服的地方。写下来我才发现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家庭控制的故事,更是关于个人选择和边界的。我之所以感到不快,是因为我被无形中要求去破坏别人的边界,而这样做又触发了我去跨越自己的边界,试图帮助一个本不在我责任范围内的人。这一切对我来说都很不自然。& L) Z- c% f) f9 d5 D
* n: o( P/ V7 x% G) b$ l# P
在写的时候我意识到,我的不适不仅源于被动接受这种压迫性的“请求”,更在于它对我自我界限的挑战。写完这个故事,让我更加确认个人边界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他人行为的回应,也是在坚守我选择的方式,以此保护我自己精神的完整性。* u5 I! J* f& A* e( u6 F0 I9 e
, n1 y8 y$ Y, b1 @3 ?! s" }
# H; k/ @ }2 y" N1 ?* H( N0 I+ ^# j# w0 }% y9 K7 M/ O
受访者录制视频发表获奖感言。图/九派新闻 龚凌蔚6 i& T6 }* B+ B
" U) @9 Y2 I# _: B9 _【2】写作能很好的排解情绪
+ F' [+ E( M+ {% n0 i
% h. x1 R5 K# v1 K( p5 d$ o九派新闻:平时也喜欢写作吗,写作给你带来什么?& X4 _7 W+ D; l. A; Q j, W9 E: Q8 s, a
1 x5 r+ K9 q, J
Toni:是的,我习惯早上起来写一些东西。在写这个故事之前,我从来没有公开发表过自己的文字,基本是自己在家里写。两年前,我刚毕业不久,心里比较迷茫,不知道未来该往哪里走,开始重新尝试去写一些东西。现在能看到网上大家有各种各样的情绪问题,我觉得写作是一个很好的排解方式。不管是焦虑症还是抑郁症,找心理医生算是一件门槛比较高的事情,从我的角度来讲,如果不想把自己的事情分享给别人,可以尝试把它写下来。4 Y8 R4 H& P8 |1 G9 q2 b
' P9 P8 K0 b7 @$ I. m
在遭遇(姚女士找我陪读)这件事的时候,我其实很焦虑,他们的状态很影响到我。那段时间我老会找朋友说,我不知道要怎么去帮助他,同时他妈妈会打电话来哭,对我来说压力很大,我每天有很多事情,又要做一个类似于母亲的角色,这个过程对我来说是很损耗的。在小红书记录这篇故事后,我觉得还是挺轻松的,有一种把这些负面东西从身体里赶出去的感觉。我能感到,我自己一个人还是有局限性的,我不想一个人承受这么多的故事,我想要跟更多人去分享,看到他们对这个故事的看法,这样对我自己来说也有特别好的疗愈作用。
$ t9 W d' C; _# R; t
$ j& |; |6 _6 e9 N- G九派新闻:平台给你带来了哪些反馈?2 m1 H; K' i; U& Z% b
7 g3 N" v$ v' A' K7 z* _Toni:我花了很长时间去寻找合适的平台,感觉小红书的体验感最好。相比其他平台,有些充满强制广告,有些知识类平台对内容质量要求很高,适合专业性强的创作,门槛也较高。小红书显得轻松许多,人人都能找到一席之地。我更新的欲望很大程度上来自用户的积极反馈。发布一条笔记后,能很快收到点赞、评论,甚至有人私信分享他们的故事,感觉自己写的内容触动了真实的人,而不是自说自话。' C* l, F; r Q, p+ x
' m8 v" A8 \$ _: D, m9 F
小红书的生长逻辑很简单:内容有共鸣,或者够“接地气”,就能获得关注。所以这片试验田上有可能长出一片漂亮的野草地,没啥固定的规则,但正因为这样,它才有意思。
% J6 E4 w$ P0 H8 W) t4 C
; J' B, m) U) B( G% N. x3 i( R6 D6 V
# v# W- L0 c6 Y( ]3 w0 g, x$ i3 i8 J3 X0 Z/ B
作品截图。图/受访者社交媒体
- l+ v$ @6 c+ K, G" Y" C0 i
6 ?# o/ F7 f) j( e【3】未来会继续写留学故事1 ~, f' k. Z, m5 M9 n
4 a" M2 V& X3 s5 F) l7 V. K九派新闻:有没有收到过比较印象深刻的读者反馈?
6 W5 S O/ a1 @% _ {0 k! P3 V# Z/ e k! N
Toni:评论区里发现,有很多人跟我有相似的经历,我觉得很神奇。有些人甚至想让帮忙把他们的经历也写出来发表,我就会告诉他们,这个是你自己的故事,你得自己去写。当你发布你的经历的时候,和你有相同经历的人会找到你。
0 H( x' |3 N" A) ]4 T& J" m' h
2 c$ X5 \1 N7 ]) O5 i$ v3 s7 y九派新闻:在你的这部作品里,你觉得自己是扮演着一个怎样的角色?2 Z! U& T W' T: a
" R% O+ j4 N7 k* {Toni:我只能让自己成为观察者,因为是姚女士雇我,我们之间有金钱交易,但我其实更共情我的同龄人,也就是她的儿子。我太了解他父母在对他做什么样的事。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我就是从那种环境里逃脱出来的。但我尽量不去影响他们之间的互动,做好我本分的工作。
6 e$ F% r* }; V1 V$ x4 q
" x4 S9 x J7 C6 I; S6 \我是个很有同情心的人,看到他有时候没有办法袖手旁观,但我确实管不了,所以最后我也只能选择退出。
2 q. n' P. k5 W6 S8 {
- T$ d- [. {2 a* Y. T九派新闻:有没有什么遗憾或是后悔的地方?6 R- q7 A5 }0 B+ \. s {
1 o1 y8 d; g, ?
Toni:如果可以的话,我会选择把我的真实身份告诉他。在他母亲的操控下,我就相当于是一个被买来的朋友,我跟他之间的信息非常不对等,让我觉得不是特别的舒服。如果重来一遍,我会选择告诉他真相,当然这样做的结局,肯定是我会失去姚女士的报酬,但我也不后悔。
% B: p3 Z9 T2 S# E# h/ m
6 \' O6 y5 W; t& q: U9 ?九派新闻:有没有想过虚构一个更完美的结束?( j) f: _: V. ] v
; w. E% v3 g4 ]9 g3 X- V7 h' gToni:当时确实想过一个“假设”的结尾,模模糊糊就想着让故事简单些,随便编一个“我帮助他们沟通,他们最终达成理解,各自安好”的和解收场——很符合大众的期待。毕竟大家总希望看到冲突化解、关系回归平静,就好像世上所有问题最终都能找到“皆大欢喜”的出口。
! ^1 S2 n" Y0 b( |$ S" e+ ]- ~3 W( g
但真实的结局对我而言有种特殊的意义。那个“达成理解”的假设,只会把故事停留在表面,而我经历的复杂情绪、不停地考虑是否要去跨越边界的痛苦,就会被掩盖。我不想把这一部分的自己进行隐藏。所以我最终还是选择了去正视这段关系的结局。我写作的目的是表达真实的自己,不是为流量,我还是要把真实结局写出来。( e% q m: \9 w6 l6 W4 S* T, i
: S7 S+ C2 @2 F* e C" E2 m
九派新闻:写作这个故事的目的达到了吗?% O! R2 s' I/ t: K7 ^
( \" f0 l# t6 P: z
Toni:我觉得达到了。我想告诉大家,留学生活没有表面上那么光鲜。也有人觉得出了国,爸妈就控制不了,很自由,我看到的不是这样的,我想把这样一个故事展现给大家看一下。开始的时候有几个人看,我觉得就可以了。结果没想到刚写的一篇就给了我特别多的点赞,浏览量特别高。当时我还是挺紧张的。我会继续写一些关于留学的主题,主要跟我的个人经历有关,让大家更多面地了解留学生的各种状态,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 @( A4 i: T, L- e
* C- k. v+ N2 |* q, U九派新闻记者 龚凌蔚
5 {" f9 @1 w$ l% M6 a' P
: i" ~( g/ i' o2 \7 V6 T3 e编辑 肖洁- i2 X; E; c, q A* H
) ?& Q* E$ u5 O* U1 |0 \, z; A
【来源:九派新闻】, v- Y6 k7 E2 j8 }0 @; ], k3 C# q6 p! U0 ]
3 v) p; U8 @'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