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到一则新闻,浙江杭州一位八零后爸爸因辅导青春期儿子的作业与儿子发生争执,争吵后突发胸痛,紧急就医后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所幸经过急救,病情好转。; U) x3 m6 H/ K3 R
这类新闻以前也见过不少,陪孩子写作业居然这么危险了!2 u4 s6 s2 k: L) |" H3 P4 `
+ L1 q/ B: b8 ^ |% ]2 F, g. D1 w
4 g5 R5 m( V2 T) i, @教育孩子现在真是广大家庭面临的一道难解的题。& _, n# s9 a6 q9 i; R, w
前几日去听了一位教育学教授的讲座,收获颇丰。讲座的主要内容是关注孩子的状态,接纳孩子的一切,多肯定和鼓励孩子,保持稳定的情绪,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激发孩子的自驱力。听讲座时热血沸腾,内心暗自想着要把这些好好运用到家庭教育中,对孩子要好好沟通!# G+ h: H% T% n$ \
, @3 i$ M5 G% P5 j. @% c2 z! t. s! ]8 b
/ e4 [% ^0 y2 R
; y- F8 x% G$ p
可是听完讲座回到家,看到孩子潦草的家庭作业,还有那毫不在乎的浮躁与敷衍,我那个气怎么也压不住,顿时觉得这孩子需要接受一顿严厉的教育,不得不给她一顿严厉的输出。6 X: S: d! ]' T
理论与现实的差距,就是这么大!
4 {2 ]' S$ { x3 O1 E2 {, z
0 C. P- o5 P- C% a4 O& T5 x1 o, g; p
回想自己的成长过程,可以毫不惭愧地说,在学习和成长的道路上,没有让爸爸妈妈操心过,一直都很自律,即使这样还时常检讨自己,想着哪里没有做好,哪里还需要改进。
) e( T- c2 \* I5 K/ ?4 F" h2 m% e这应该就是现在所谓的自驱力吧。
' i/ P) U% h3 K自驱力是从哪里来的呢? 于我而言,主要是从小对爸爸妈妈发自内心的心疼,尤其是觉得妈妈很辛苦,非常心疼她,不想给她带来任何负担和烦恼;另一方面是面子薄,不想哪里没做好被爸爸妈妈批评,或者被老师批评;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是自己也有一颗争强好胜的心,不甘心落后。& N6 O% S) ~ Q( J/ g
即使知道这些,如何应用到孩子教育上,仍然是个深深困扰我的难题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