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和深圳的二手房市场就像冬日里的一把火,明显回暖。11月这两个城市的二手房成交量双双创下了新高,让人不禁好奇,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快和小夏一起来看看吧。 : W" ` o* p ~: K- ?# R" O7 K
. M* f* y' J+ m" L" w; `0 d1 { " V; C/ s, i0 L& v" C4 V
首先,我们来审视一下深圳和上海这两座城市的二手房市场。11月,深圳二手房录得量达到8500套,为近46个月来最高。 ! e+ }! P2 n! k
" V/ a6 i' v; t4 ^0 H8 [% M! ^) o& w. S
* ]: r5 z1 M* e1 X, F从网签量数据看,11月二手住宅网签7125套,环比上涨16.5%,成为近4年的最高点,甚至超过参考价政策出台前。 - p0 q+ G6 t, k5 E Z9 w
, h+ x! V% i) m. S* K" H1 V
& S, K# }5 R3 a1 w: C, _从价格而言,11月深圳二手房成交价稳定在“6字头”,环比上涨2.1%,目前为6.43万元/平方米。(资料来源:12.2 澎湃新闻)
& \! v9 U- Y% o1 p
3 e# p* o" S( l4 N , q& ], _4 F2 \+ Z
同时火爆的还有上海的房地产市场。11 月上海二手房成交量一举突破 27000 套,缔造了近 44 个月以来的新高纪录。安居客数据显示,上海的二手房成交量在多个周末都突破了千套,日均成交量达到1132套。
! f' M5 z( g4 B, t. O, K) o2 Z# d0 d- p2 [* m) A3 J; b; d
) x2 N# g* P/ G2 G, H% S4 b不仅是二手房,上海新房市场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多个高端项目在开盘之际均取得了不俗的销售业绩。特别是位于杨浦滨江的保利外滩序 45 街坊,更是缔造了 2024 年度上海的最高认购率,充分彰显出高端住宅市场的持续高温态势。(资料来源:12.2中国网) 8 v H1 z* H5 i6 S- K ]
9 O! v" n5 N# f" C8 f* Q 2 A: C* N* K9 R u$ g" b' j/ r
为什么房地产市场近期会出现如此耀眼的情况呢?
$ b$ q" V q3 T7 j; b4 W8 Z3 i" I( a
( b2 G9 ~# R" b# {: ]首先,房地产市场的政策端不断传来好消息!
# W8 |) I8 {- Y1 P; ]: K- Y3 I3 d7 A
: ]8 N) j) a* x( |
中央层面,优化房地产税收政策。契税这块,享受 1%低税率优惠的面积标准从 90 平方米提高到 140 平方米啦。就是说在全国,买家庭唯一住房或者第二套住房,140 平方米以下的,都按 1%税率交契税。(资料来源:12.1极目新闻)
% n4 G* X. _* U8 p; X2 e2 ?4 |7 [& C, `. X, m* I* f) U [& B
! e" o! i& `3 Y8 n- E# m
此外,国家还明确了跟取消普通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相衔接的增值税、土地增值税优惠政策,土地增值税预征率下限也降了 0.5 个百分点。这么算下来,不管是买新房还是买二手房都能省下不少钱。 3 y1 H, x( y- S, A
$ w! S$ C+ n" n0 w0 N4 k! p
8 w( l% t4 {: K7 ]/ m7 S地方上呢,北上广深取消普通住宅标准,也优化了相关税收政策。深圳、广州等地从提高贷款额度、降低首付比例、延长还款时间、支持用公积金付首付这些方面做优化。(资料来源:12.2中指研究院) ) N7 ?- v) e+ K7 B; p1 Q
* m' ?; u7 [8 r4 M
/ K# X8 F3 ?6 N8 [0 T上海还推出了“沪七条”政策,主要包括缩短非沪籍居民购房社保缴纳年限、降低首套和二套房贷首付比例、调整增值税征免年限、支持多子女家庭增购住房、优化土地供应、调整住房赠予规定以及支持“以旧换新”等措施,来促进市场健康发展。(资料来源:9.30上海发布) + Q/ m# P8 q' z' t1 k1 `
, Z$ j% |$ F/ |3 i# w# A 2 t" `1 C3 T3 ?2 V2 w) F1 \+ `, i! r
其次,市场需求的旺盛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在政策放利好之后,无论是刚需购房者还是改善型购房者,都在积极入市,推动了成交量的上涨。 3 |4 P2 G+ N4 o F7 N' T8 ~
, o6 m& j7 g& K! R' h
8 s' f; U8 Z/ u7 y p% j11月市场如此火爆,那明年房地产市场能否继续企稳反弹呢?
0 V2 d; ~1 u+ G: ~: `; @ m( a* k* u: W
M6 I0 _! H3 S( N$ U. s# t展望2025年,有机构认为虽然中国经济或将面临三大挑战:房地产市场下行调整、内需调整以及贸易战冲击。但是,预计国家将出台一系列对冲措施,包括财政支出增加、货币宽松等,以提振消费和 投资信心。(资料来源:11.26中国企业报) & E0 N5 H! R1 @+ @. r5 s: s# J
0 i8 X# ]- R- b& K; W3 k ; c- R r9 x+ q4 x0 G6 `4 r
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在一系列房地产支持性政策的推动下,房地产销售和价格或逐渐企稳,尤其是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或率先企稳。 ! a' K. ]7 q" P9 G5 c: T
1 V2 r0 Z7 R* d, [1 @2 W
( g4 @3 I+ R6 ~& d同时国家加快房地产去库存进程,以及包括户籍改革和房贷利率下调在内的政策支持加码可能会使得房地产市场复苏更加迅速,而一旦房市连续企稳反弹,市场情绪或会变得更乐观,进一步推动市场走稳。(资料来源:11.20第一财经) 0 d( m4 ~2 D# \! z5 n3 j* ^9 m
$ I% o# Q) S, ~& j2 K! n# f7 C ( y. y" c( t q" J0 z6 |; D9 [
当然也有部分机构持谨慎态度。其认为,虽然对供给侧政策(如闲置土地回购)能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但还需更多支持性的需求侧措施,特别是在贸易紧张局势对经济增长影响不确定的背景下。 $ v& l+ _) D( X) L2 `7 b
; y# c$ G; ^' ]
, x, g; b* t: {' Z迄今为止,房地产政策的目标似乎仍然是稳定而非刺激房地产市场,但除非中央政府转向刺激立场(通过放宽一些去库存和城市更新政策的条款),否则地方政府可能没有足够的动力来执行这些房地产政策。(资料来源:11.30智通财经) ! C5 W1 B# r: y+ E/ [7 j5 F: q
- m D8 Y& x1 K* n) {
* O4 T$ t- _& }- W: x, |温馨提示:本文所述不作为个股推荐。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