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教前沿”系列高端访谈 . M/ w! p; \$ I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联合中国教育在线推出《高教前沿》系列访谈栏目,汇聚独家视角,分享真知灼见。
 , H7 i3 c4 F, C3 A; F# _在第62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期间,四川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蒋文涛接受中国教育在线专访,就学校的成果展示、科研成果转化、特色优势、国际化办学等方面分享了四川师范大学的经验做法。: M! v9 Z: s% m/ U1 A# o* Q* q
 # t7 m0 g. i, e% h% t
 ( J- @9 Q: z1 b# @, m; G& f
 
 四川师范大学副校长 蒋文涛/ f0 v, s' V; e& P 中国教育在线:蒋校长您好,四川师范大学作为成渝专区高校参展,这次带来了什么样的成果?
 ; F% n  S2 y/ ]- X9 i" h9 M" B$ @蒋文涛:接到邀请后,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根据本届博览会布展要求,学校坚持学生中心、立足师范特色、聚焦高校职能、突出成果亮点,重点展陈了近年来学校在教育教学领域取得的新成绩、科研创新转化的新成果以及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的新贡献。: e! ~8 L3 I5 j8 Y0 z/ x
 具体来看,这次参展成果可以用“1236”四个数字概括。“1”是学校办学历史、特色与成就的总体介绍;“2”是巴蜀文化、三苏文化等特色人文社科成果和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新质生产力科研转化成果;“3”“6”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合作3方面6大类成果。
 6 Y8 ]4 E5 j/ w# `第一类是:本科生师范教育成果展;
 : h# s8 o/ l- y9 ~+ C) B( {" `8 d第二类是:研究生教育高质量成果展;1 R$ s5 S" \# n6 \
 第三类是:巴蜀、三苏文化等特色研究成果展;" o3 n( g6 s  z: u% ~9 Y" M9 o
 第四类是:新质生产力科技成果转化展。本次现场实物展陈,学校带来了物电学院团队自制物理学科教学设备,同时还有王莹教授的科技成果路演。
 4 x9 H- F# u0 o: j8 ~第五类是:服务乡村振兴及民族地区的教育帮扶成果展;2 O! w; e3 `& F) r0 ^1 E$ e
 第六类是:国际中文教育和文化交流合作成果展。
 8 b8 U4 S" [2 U) @$ T/ I2 y  e( m, E7 o8 Z
 
 . p$ `) l  m7 k! P3 ~. [& {8 B0 X
 四川师范大学在第62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上的展台 4 ~9 s+ S3 u! w中国教育在线:我们也注意到贵校在高校科技成果项目路演中有《城市有机固废短程定向资源化处置新技术》的主题报告,请您简单介绍下这项成果的研究情况?
 Z; S4 C9 L& J  j) b6 U* l蒋文涛:该项新技术主要是针对目前城镇有机固废的资源化途径单一,且资源化产品价值较低等问题,进行创新研发,助力我国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关键是通过开放式定向乳酸生物转化技术,将有机固废转化为液体化学品。课题组与成都环境集团合作,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项目,拟进一步通过国际交流的方式,实现技术进一步迭代升级。目前,该技术已成功申报了多项发明专利,国内建设工程示范2项。展望未来,该技术将实现有机固废的高值资源化,助力国家循环经济体系建设。
 2 q0 p- S. Z( j  ?, s7 g, k中国教育在线:特色化办学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请您谈谈贵校是如何进行特色化办学的?9 V5 C9 ]# x% v4 s; X! M
 蒋文涛:四川师范大学始终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学校现有十二个学科门类,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ESI全球前1%学科,5个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学科。一是着力建强教育专业优势学科。目前,学校拥有省内唯一的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点,培养了以李镇西、毛道生为代表的大批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高层次人才。学校开四川国际中文教育先河,是首批来华留学生试点单位,今年还新获批了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博士点。二是促进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快速发展。我校心理学是川内唯一“本-硕-博-博后”齐备学科和四川省“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为社会稳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教融合等做出了突出贡献。此外,学校还积极推进建设区域国别学、设计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等新型交叉学科。
 0 l- ?) ^, b; g6 p四川师范大学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在本科生培养方面:大力推进“五位一体”本科生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从专业建设基本单元、课程建设核心要素、学科竞赛关键环节、师范教育及美育教育特色优势等五个方面一体化推进,不断夯实人才培养新基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探索构建“122”(即一个目标、两个抓手、两条链条)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具有“理想信念、社会担当、学科素养、创新能力”的新时代研究生为目标,以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国际化水平为重要抓手,着力构建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培养链条。四川师范大学还是全国深化创新教育改革示范校,始终高度重视创新教育并将其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实施学生学业提升指导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近三年,学生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奖3600余项、发表论文229篇、获得专利107项。$ _: k% d3 U7 U( [0 ?4 L
 
 " ]& v1 M/ s7 `0 ~# u8 i
 % Q7 I$ j1 r2 i$ Q/ G. V- Q; p
 四川师范大学校园风光: C$ y* b- x' b0 q5 A 中国教育在线:贵校对外交流广泛,作为四川省高校对外交流中心之一,有什么样的特色?
 : z. @0 W/ y9 ~; W蒋文涛:学校将“国际合作战略”作为五大发展战略之一,秉持教育开放理念,不断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力度。! i( l; f& M% G- @  s2 F
 当前学校已与31个国家和地区的110余所院校和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关系,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高质量合作办学。自2014年起,学校分别与意大利欧洲设计学院、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两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培养学生逾千名,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果和社会影响。此外,学校与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合作开展的“2+2”本科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目前都处于良好的运行中。
 $ Q! Z, M5 P7 {4 v4 q: K! ]学校以国际中文教育和推广为抓手,积极推进特色化发展。学校作为四川省孔子学院(国际中文教育)联盟理事长单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际中文教育)联盟秘书处单位,积极推进孔子学院建设,目前已在亚洲、欧洲和非洲建立了4所孔子学院、1所孔子课堂,是我省设立孔子学院数量最多的高校。学校发挥发挥“四川-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高校联盟”川方理事长单位职能,牵头建立了川阿高校联盟国际中文教育基地和哈萨克语-俄语教学中心,积极助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当前,学校正在举办一年一度的国际教育交流月活动,我们将持续深入推进国际合作战略,致力学校国际化提升,为国家和我省教育对外开放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3 b1 \8 O. o4 e% r, ]
 (本文系四川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蒋文涛在第62届高博会“高教前沿”栏目的访谈实录)
 , ~" J& I$ m; n7 g. s5 w本栏目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联合中国教育在线策划、出品,转载请注明:转载自中国教育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