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Z, a2 a! q p3 K
界面新闻记者 | 查沁君
C3 d$ o- e7 \% f9 W7 q, ~; p3 w. g5 V$ k6 m; k' E5 _
界面新闻编辑 | 宋佳楠- _! @- b4 i8 h
" w8 w* ^, a' E' U# F" R: r6 A留学回暖后,被称为中国留学市场“风向标”的中国国际教育展也迎来一波热度。
9 E$ B( s! U5 L2 E! G9 b: ~7 h
; l6 j2 [" r- h/ e ^9 m6 Q6 x2 n日前,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38个国家和地区的380余所院校与机构前来参展,院校数量同比去年增长25%。+ O6 F1 K5 w# T. G' V0 t
: x: ^* l6 M' {8 { ~* {2 [
尽管展览开放首日是工作日,现场仍然人头攒动,不少人带着行李箱逛展。他们从全球各地赶来,或咨询合作,或咨询留学事宜,一轮走访下来,留学资料已经厚厚一沓。/ z$ @1 T' V1 l. i) m
$ H- j1 K' n8 y) e& o/ e) v
9 \& w) N, R* \. i$ }! S0 X
中国国际教育展现场 拍摄:界面新闻) o/ E: `: M! P9 B* p' k
“近年来国内建筑行业不太景气,想出国深造,这次来是想看看有没有更细化的专业方向。”毕业后工作数年的杨柳对界面新闻称。; f7 c8 g% a; b+ g1 O" h/ P
# X( J& m: \7 {( b杨柳计划出国读研学习建筑相关专业,特别是建筑维护或更新,一方面因为建筑业趋于饱和,未来维护需求将增加;另一方面,国内大学相关专业较少。
) H' R& ^# [' `/ H* \, C0 z; O& k6 c6 p0 ^; d
杨柳一路参观了许多展位,但找到合适的专业并不容易。至于留学目的地,她目前没有特定的目标国家,专业合适之外,她还会考虑留学所需的学费和生活费。和其他艺术类学科一样,建筑专业的学费相对较高,杨柳表示可能会更青睐性价较高的留学地。" W6 x9 [/ m! }4 y" y: m9 J
+ u$ u) j e" f) ?4 V除了咨询留学事宜的学生,还有高校的老师代表。一位从浙江来的大学教授在芬兰展台询问中外合作办学,他希望了解“3+1”项目,即国内全日制学习三年,国外学习一年。3 B7 D" G% @8 d g# D$ P
. t2 w( B% H& D8 J& n对方表示,由于该校是应用类科技大学,重视实践经验,对于硕士申请,学校通常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而针对“3+1”或“2+2”等合作模式,建立国际合作项目前,最好是有学生交流、教师互访等前期合作基础,直接申请的获批难度可能较大。$ X: ]0 t2 d8 R# _
2 E: _+ ]8 I# d5 L/ |# W9 f在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的展台,工作人员向界面新闻介绍称,该协会目前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CEAIE)、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CCIEE)合作的高等教育项目是《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该项目于2001年启动,7500多名学生通过该项目赴美学习。: {/ L5 ~; Q; l, j L- t* @& y
/ E e# f( r3 g- x7 W1 q
关于如何参加该项目,对方提到学生必须来自中方合作院校,美方学校的选择是第二步。“121项目”平台上有42所美方院校,所发学历均被美国政府和中国教育部承认,项目学生完成中美双方大学课程,成绩合格后,可获得中方大学和美方大学的毕业证和学位证。
' u8 L: i( C7 P$ C7 K/ y6 P% M% }- f6 h! U3 V& {2 P+ W
今年有11所美国院校参展,其中一所以就业为导向的美国高校告诉界面新闻,首日咨询量较高的主要是合作方,如高校和机构。该校的重点专业是计算机和工商管理,位置紧邻硅谷,截至2024年10月,留在美国当地的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 r; q. [3 Q! M. W
; q1 m# o. F/ a m b; a另外,工作人员强调了该校的学费优势,硕士两年的学费共计2100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4万元,远低于同类美国私立高校的平均水平。目前非本土学生中,印度学生最多,此次参展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拓展中国市场。5 ^& s) H3 L% f
" p' a$ o' P! ~! [2 A
$ Y7 l* z8 N. H6 W( H, G' R R
中国国际教育展现场 拍摄:界面新闻
6 t4 B. }6 m) q2 S. ^% c# z. F作为另一大主流留学目的地——英国是今年的参展主力,有近40所英国院校和学术机构前来,包括白金汉郡新大学、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英国华威大学、威斯敏斯特大学等。2 \7 l Y, [' ^
& n1 Z5 }+ N0 h+ m2 s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中国区教育主任胡雪彬几乎每年都会参展,他今年最大的感受是参展国家越来越多样化——南半球的两个非秋季入学的留学目的地,也都有院校和政府组织代表参加秋季展。一些国家的教育推广部门代表该地区教育机构参展,他们认为,中国留学市场越来越受到国际各国的重视。
3 \( N3 g3 P# B
. u4 I V; u1 K0 F: j5 j“传统国际教育展专注于本硕学位的资讯,已经无法满足更多样化海外升学的需求。”胡雪彬对界面新闻称,参展观众也在寻求更高层次的留学与研究机会,学生之外也有很多职场人士寻求到海外读博和研究项目的信息。
2 I; D7 _; c# k6 e2 `( L) g
; g' m" @1 r, J; x; A一所位于伦敦的英国参展高校对界面新闻称,该校提供夏令营和专升本项目,后者允许学生在国内读三年后,凭借成绩单申请读本科。专升本的学费大约是16500英镑,本科是15200英镑,此外还有早鸟奖学金,最低10%、最高可达30%,这意味着最高奖学金金额约5万人民币,扣除奖学金后,一年的本科学费大约在10万人民币左右。0 c4 ~* ~9 E1 Q, u
, B$ \/ `+ w- R0 G
谈及学生选择英国学校时的关注点,该工作人员提到,学生主要关心学校的排名、学费和生活成本。虽然该校排在1000多名,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不好。她建议学生选择学校时应结合自己的兴趣和擅长领域,以及具体的入学考核方式和生活成本。! s% K, U5 F' u
6 R6 f; ~1 \2 Q8 [, M5 k. t据胡雪彬观察,近年来中国学生在选择留学目的国时,已经不仅仅追求“名校”作为结果,也高度关注求学过程中的丰富体验,以及对个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助力。
* n0 {' } J0 R# b/ ~! V2 q6 t4 E5 ~5 F; S7 u- h; h+ w
在专业方面,留学生们的选择也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趋势。胡雪彬称,虽然学生主要考虑的是就业机会与职业发展空间,但也有相当部分的人出于对综合素质发展的考虑,以及个人兴趣爱好而选择专业,认识世界的维度也更加立体和多元化,比如更加关注全球问题、智慧城市、气候和可持续发展等专业。/ L+ {5 O* Z* {
! P/ G+ R8 K$ ?: K
专业方面的一个明显变化是,商科的受青睐程度有所下滑。. c3 T3 U+ p+ w' O/ S7 e
" ]# U- a+ Y! a0 n1 O" s
据英国大学招生服务中心UCAS 2023年底的报告显示,过去十年中,商科一直是最受中国学生欢迎的专业,2013年占录取人数比例为43%,2023年下滑至26%;而选择创意艺术和设计专业的比例增长颇快,从2013年的4%增至2023年的11%,其他三个最受中国学生欢迎的学科分别是工程和技术、社会科学、数学科学。
) m6 Z7 ?3 G" z; M
- }; H+ m* l, M+ A新西兰驻华大使馆教育参赞、新西兰教育国际推广局大中华区主任张典(Michael Zhang)也提到这一趋势。他对界面新闻称:“商科虽然还是很受欢迎,但不如四五年前那般火热。”! v6 K# a- L* m" @
0 X H$ ~- n% S% F
他提到,2019年,中国留学生在新西兰差不多有八九千人学商科,但最近的数据是报读商科的人数稍微有所下降,但仍是第一。增长的人数体现在人文、社会学等难以被人工智能取代的专业上。
. \; v: y* C& h$ e/ I; `/ M6 ^
9 n1 M. W& ^1 B7 B+ Y) A9 o2 ~1 R今年10月上旬,各学科诺贝尔奖得主相继公布。从获奖成果来看,交叉学科、跨学科融合以及AI技术的应用成为热议话题。
3 j* m) P% ~. { j* G* A0 u1 U4 |- |* S' o: k
张典表示,科技发展是全球化现象,新西兰也在紧跟这一趋势,政府非常倡导数字教育进入中小学。新西兰高校也反应迅速,设立不少新兴专业,尤其是针对AI。位于惠林顿的维多利亚大学开设了新西兰第一个人工智能专业课程。
- H7 ]# \% |# k- R- u, r( d* |; I3 q4 P% P
这是新西兰教育国际推广局局长阿曼达·曼路(Amanda Malu)上任后首次参加的中国国际教育展,认为展会“比想象中大很多”。$ O F2 e( i9 ?& [5 G8 P* o$ ]
9 ^! h* I! J: K% h6 U1 P( h
阿曼达·曼路对界面新闻介绍,2023年,中国留学生依旧是新西兰国际留学生中占比最大的群体,比例高达35%,并持续稳健增长。
! h2 s' I7 ~) o; |" I. e/ E, W
. |( y" ^7 Z+ G7 ~' n+ p谈及新西兰留学市场,张典提到“低龄化”和“大龄留学”两个关键词,且这一趋势仍在继续深化。
' v" o* Y3 T3 g
0 V8 S1 M/ b& F: h+ _! w4 }具体来说,在新西兰留学的中国学生主要以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为主。2023年,入学大学的学生有14675人,占比最多;入学中小学的学生有4271人,占比第二。
, i0 V/ v# G. \4 H+ b, j
! e/ S1 W) D) `“在低龄留学方面,家长的考虑一方面是在国内卷不动了,同时也更重视孩子的生活质量、成长和感受,所以国际教育的低龄项目越来越多。”张典对界面新闻称。6 `7 }8 M, y* a8 f, d5 D) @
" m+ W- f" O2 e1 i d% V
比如新西兰去年推出了一个项目,学生初中毕业后可读两年预科直接上本科,跳过高中三年,这些创新项目给家长提供了更多的选择。5 m& S1 o Q; |6 T) ^' N& B6 D
0 U% d! p8 t4 ~; n3 c
大龄的情况也很普遍,因为新西兰非常注重终身教育,“经常可以看到三四十岁的人重新回到大学学新的知识,尝试别的行业,提升自己。”- G& a# N4 {8 J4 \5 p( L" R
8 j5 X9 e. q$ q) C e对于一个家庭而言,低龄、大龄结合的情况也时常出现,“比如家长本来是咨询孩子去新西兰上学,最后会变成自己去读一个硕士或博士。”新西兰对国际博士生的政策是,学费和本地学生一样,配偶拿开放式工签,子女免费就读公立学校。
0 u2 j3 [2 m+ |8 X
! `% a6 G7 [2 D' J6 c: h( w
' j: U0 n+ Z! r; Q中国国际教育展现场 拍摄:界面新闻! Q T5 D! q, Q) q/ G$ S9 o1 b
近一两年来,中国社交媒体上曾掀起过一阵关于“反向留学”的讨论热潮,是指中国学生远赴国外学习,发现课堂上中国人占绝大多数的新兴留学现象,有人担心这会削弱学生的留学体验。2 r: K" l% O. c" ]9 ?0 D
; y( J) T: @4 y2 |对此,胡雪彬对界面新闻称,“不可否认,有时中国学生在选择一些特定的院校和课程方面,尤其是英国一年制硕士项目上,会比较类似。但这种现象只存在于一些特定项目和课程中,并非是留学全貌。”
4 E1 h" B* q: G# V. B0 b$ O
. V. V/ ^. Y7 \* f+ m张典也表示,反向留学的概念已经存在很长时间,毕竟中国是教育大国,留学生数量排在世界首位,去哪儿(留学)都难以避免这种现象。在新西兰,可能有些班上中国学生多一些,但总体呈多元化。
4 f; D7 C, k1 `! _ A9 I$ u! h" D5 ^
以新西兰游学为例,区别于大部分夏令营式的游学,新西兰每一个插班游学项目都会把学生分开,放在当地不同班级里,每个班里不会超过两三个中国孩子,另外还会安排一个当地孩子当他们的小伙伴,“中国孩子的融入速度非常快,几个星期后都不想回来了。$ i$ P. y% R( O7 b: p
5 r* T9 Y* [/ Y x }; E5 C亚洲院校也是此次国际教育展的一大力量。, u; o# y- f) k4 x" r( i% s
$ V5 ?- g+ u1 p3 `# R% y) T韩国成均馆大学的展台前有不少人在询问相关项目,该校的宣传单被“扫荡一空”,足见热闹。针对留学生最关心的语言关,该校工作人员表示,学生可以考虑到韩国语学院进修,考核成功后再进入大学。专业方面,人文学科相对理工科专业更容易申请。
9 n; a+ a9 R5 C. `. U3 P2 v- E6 j- q9 I3 W( A" p
由于日元贬值,使得留学费用相对较低,日本也成为性价比较高的留学目的地之一。日本学生支援机构(JASSO)工作人员对界面新闻称,日本学校的申请程序相对于欧美国家更为简单,学费也更低,只要语言能力达到要求并通过相应的考试即可。
! s! m2 o+ x& n/ n9 ?, }4 c2 m3 ^& @4 @1 ~
老牌和热门留学国之外,西班牙、印度尼西亚、吉尔吉斯斯坦、文莱等小众留学地也正涌入市场。高校之外,还有培生、ETS、EF等教育服务机构,一些前来洽谈合作的机构方也陆续加入其中,互相交换联系方式。
& A4 m R# Q4 P3 F" W8 Q% {% s \: T; ^
随着国际教育展的结束,新一轮的国际人才流动即将拉开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