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死前告诉儿子:刘家9代后必出奇才,百年后果真应验

[复制链接]
查看2769 | 回复0 | 2024-10-21 13: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伯温死前告诉儿子:刘家9代后必出奇才,百年后果真应验-1.jpg

" ^, ~' J- K5 Z, d$ ^% e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 S8 F  `0 [+ B; L6 I7 R% f. q' Q6 Q5 y% [8 L" a8 x% P
1375年5月16日,当刘伯温躺在病榻上,气若游丝之际,他将儿子们叫到身边,用微弱但坚定的声音说道:"我刘家,九世方兴。"# j6 Z  d) O1 d- D$ B9 @! u
这句话如同一颗种子,埋入了时间的土壤,静待百年后的绽放。8 w) c* s0 T- x% t
究竟是什么样的智慧,能够洞察百年之后的命运?又是什么样的际遇,让这位智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留下如此耐人寻味的预言?- N6 I" S5 C  l! a' K& o
"九世方兴"——这四个字,成为了一个家族命运的预言,也成为了一个传奇的开端。/ A' U- y. [# ]* r+ V5 G1 ^3 |0 ^

# X% s3 _6 u  H# W5 D" f
刘伯温死前告诉儿子:刘家9代后必出奇才,百年后果真应验-2.jpg

( P3 p$ C5 k0 X  \  Q$ X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神机妙算的人物,他的智慧照亮了大明王朝的建立,他的预言贯穿了数百年的岁月长河。; v- a: e6 ~/ d
他就是刘伯温,一个被后世称为"诸葛再世"的奇人。( V. b2 X  m- |; ~  Q3 a
刘伯温,本名刘基,小时候就显露出过人的聪明才智。他不仅精通儒家经典,还对天文和数学有着非凡的造诣。于是,在21岁那年,他竟然大胆地谎报了年龄,去参加了科举考试。
, l- V% O2 @7 N在那个年代,科举考试可是改变命运的关键。刘基的这一举动,无疑是在与命运博弈。: |* u2 y" d& @" b

7 u, r6 D1 k; v% Y
刘伯温死前告诉儿子:刘家9代后必出奇才,百年后果真应验-3.jpg
3 \0 e$ [. M; Y- A  v
结果如何?他居然真的考中了进士!这一壮举,不仅证明了他的才智,更彰显了他勇于打破常规的魄力。2 {1 C% R" ]* |7 F6 u9 \8 P
但是,考中进士只是刘伯温人生的开始,而非终点。初入仕途的他,很快就对官场的种种弊端感到失望。那些勾心斗角、溜须拍马的把戏,与他的理想相去甚远。
2 y6 o2 q0 j" l  T$ J+ p于是,他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辞官不做。
4 f1 ?  }5 v) e4 S5 C
/ k& b2 N  I* M7 C% a
刘伯温死前告诉儿子:刘家9代后必出奇才,百年后果真应验-4.jpg
, t0 F0 C4 t* C4 k  ?* h1 n
回到故乡后,刘伯温并没有就此沉寂。他提笔写下了《郁离子》一书,犀利地批评了当时的社会问题。这本书,成为了他对现实的回应,也是他心中理想的倾诉。- C8 g/ n' k4 E4 q+ Y
命运的转折往往来得猝不及防。在刘伯温隐居期间,他的好友宋濂和朱元璋手下的孙炎找到了他,劝说他加入朱元璋的队伍。
) z: T8 V# d. ?8 w这个决定,彻底改变了刘伯温的人生轨迹。
; }- W# ?! d1 o. g3 E# _
$ |9 H. \9 K2 Y5 w+ d2 |+ V
刘伯温死前告诉儿子:刘家9代后必出奇才,百年后果真应验-5.jpg

# P7 _* q: h" c9 d6 y/ [第一次见到朱元璋时,刘伯温就展现出了他的过人之处。+ X4 I# o& U$ O3 a. z
他拿出了一份名为《时务十八策》的建议书,其中的见解令朱元璋大为惊叹。不仅如此,他还提出了"先汉后周"的策略,建议先打败陈友谅,再对付张士诚。  O, T0 L3 ]! r" ~. e1 K
这个建议,为朱元璋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5 l* G% F$ E7 |! ?, X; p) N2 U
在朱元璋的军中,刘伯温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无论是军事谋略还是治国方略,他都有独到的见解。他的智慧,成为了朱元璋统一天下的重要助力。
+ w! a1 C$ @$ {6 ~0 V( U+ |  _) _& j$ u9 d
刘伯温死前告诉儿子:刘家9代后必出奇才,百年后果真应验-6.jpg

# q( @# ~4 j1 j8 u0 O! B8 M1 y: M! ]; }甚至关于刘伯温智慧的展现,还在民间留下了许多传说,并将其与诸葛亮相提并论。
$ W! L% w, E; ]) y在民间传说中,刘伯温曾去拜祭诸葛亮的墓地。墓地有两块大碑,一块写着"吾道无人到",另一块写着"只有伯温到"
# s/ J4 o; `. N& I0 C( I1 ~: N* R刘伯温看到第二块碑就跪下认错,结果站不起来了。5 ?- c& R( Q! \: Z" Q! b
碑下还有小字:"伯温带盔行礼,脱盔而起",刘伯温摘了头盔才能站起来。( x8 _. ?" k: \, y7 J+ C# r( u, s

5 b9 b; N$ ?9 [$ U
刘伯温死前告诉儿子:刘家9代后必出奇才,百年后果真应验-7.jpg

  K: T5 [3 z  B9 a+ r. @7 ?/ g$ p这个故事虽然荒诞,但却体现了人们对刘伯温智慧的认可,同时也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
  J/ }1 r9 Z" q* L6 p6 \另一个传说说,刘伯温梦见自己去了诸葛亮庙。
7 v7 k( E3 r! ~- i庙门上写着"诸葛武侯",里面有泥塑像。对联上联是"金鸡土狗奔马时",下联是"留头金刀在此溺"。神像下有块木牌,写着"三分天下诸葛亮",掉出来一块小牌,写着"一统天下刘伯温": C" B" w: r5 @/ g# V
这个故事似乎在暗示刘伯温的成就不亚于诸葛亮。
( r* k$ ?1 o* C5 I% c, L, J& e( k( I- |+ i" S) }
刘伯温死前告诉儿子:刘家9代后必出奇才,百年后果真应验-8.jpg

$ S$ z1 r/ g) G) F% J可权力的游戏总是复杂的,当朱元璋统一天下后,刘伯温被封为诚意伯,仅仅排名第36位,每年俸禄240石。: D) b7 x( _. q
相比之下,与刘伯温一同担任智囊职位的李善长,则被封为韩国公,排名第一位,每年俸禄高达4000石。这种差距,无疑反映了朱元璋对功臣的不同态度。
: q$ J1 n1 \) p6 i# ~- U刘伯温当时的官职是御史台副长官,地位远不如担任丞相的李善长。朱元璋开始对刘伯温施加压力,询问他对汪广洋、杨宪、胡惟庸的看法,并将刘伯温的言论告知这些人。这种做法,无疑是在挑拨离间。
' H4 U# p8 Q- X/ i: F* [! O8 \+ V+ p: [1 L6 x1 c$ ^4 u/ F( a
刘伯温死前告诉儿子:刘家9代后必出奇才,百年后果真应验-9.jpg

2 H8 L. G! E" Q. x% m- c其中,胡惟庸因此对刘伯温怀恨在心。这种敌意,后来成为了刘伯温悲剧的伏笔。
" A+ A! _2 X7 x  ^, e7 Q( h洪武四年,也就是1371年,朱元璋让刘伯温回到了老家。这看似是一种体恤,实则暗藏玄机。刘伯温回家后,发现谈洋一带有盐贩子聚集,于是让儿子给朝廷写信,建议设立管理机构。) ?/ z3 |; |5 G8 w
谁知,这一举动却给了胡惟庸可乘之机。他向朱元璋进谗言,说刘伯温想独占"王气之地",暗示刘伯温有谋反之心。朱元璋听后大怒,立即停了刘伯温的俸禄。
# @  ?* }# j- E4 U- m
2 w% O; f7 y2 z9 _
刘伯温死前告诉儿子:刘家9代后必出奇才,百年后果真应验-10.jpg

& R1 |+ ?1 U- A1 ?; _6 r刘伯温不得不入朝认错,却被迫滞留京城。这段时期,恐怕是刘伯温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他身陷权力的漩涡,却无法自拔。
8 K+ w2 D+ P4 ~! @4 H5 i最终,刘伯温在60岁那年病逝。
/ b8 ]8 z+ V4 x9 R; v* N关于他的死因,至今仍是一个谜。有人说,他是被胡惟庸毒死的。无论真相如何,刘伯温的离世,无疑是明朝失去了一位大才。
& M, X7 I# g' f5 r$ Y  k
4 a& y+ r* n+ H4 _9 l7 m; o
刘伯温死前告诉儿子:刘家9代后必出奇才,百年后果真应验-11.jpg
' u# M! Q8 e6 O3 U
临终前,刘伯温叮嘱子孙不要当官,并留下了"九世方兴"的预言。这个预言,仿佛是他对刘家未来的一种布局,也是对权力游戏的一种警示。
! u( e2 c2 ]4 ^9 M果然,刘伯温去世后,刘家的命运开始走向低谷。
1 ^( R) e8 p7 x- @& Y$ M他的大儿子刘琏在江西当官,被胡惟庸的人陷害,最后跳井自杀。二儿子刘璟给建文帝出主意,不肯向朱棣投降,也在牢里自杀。孙子刘廌虽然继承了诚意伯的爵位,但第二年就被贬黜。
3 v$ D6 H$ P* d# t  {. D2 j" x7 X0 e- N) b6 @% ~. s
刘伯温死前告诉儿子:刘家9代后必出奇才,百年后果真应验-12.jpg

3 I) `8 I: m9 g2 ~( E1380年,大臣涂节告发胡惟庸谋反,还提到了胡惟庸毒死刘伯温的事。这个消息,似乎为刘伯温的死因揭开了一角面纱。' F$ N; G: K# r  y. l, h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到了1499年,也就是刘伯温去世后的119年,他的九世孙刘瑜当上了处州卫指挥使。1531年,刘瑜继承了诚意伯爵位,后来还当上了提督操江。
5 E( x' c' h7 }/ Z9 I* F' V8 S! Z+ `+ F
刘伯温死前告诉儿子:刘家9代后必出奇才,百年后果真应验-13.jpg
' d8 r3 l  [# y; n# Y; N8 h$ B
刘伯温的预言,终于在百年之后应验。刘家经历了先衰后兴的过程,恰恰印证了"九世方兴"的预言。这不禁让人感叹刘伯温的神机妙算,也让人思考命运的奇妙。7 K  f& f+ T+ g3 Z9 M. m
"九世方兴"的预言,可以说是刘伯温留给后人的一个谜题,也是一份希望。它让刘家的后人在困境中保持希望,也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命运的无常。
. N" p  `3 x7 Q- [" Z$ ~- D' H4 s2 ?, M5 ], U4 |7 a, [

" R- D) b* G  s# d
参考资料:
0 W) D" Q' u3 l* u2 O刘伯温死前告诉儿子:刘家9代后必出奇才,百年后果真应验——2024-09-15 11:43·阅读时代杂志( v# {& G& a4 O6 z- g9 T
  Y: }( `5 a) N$ R/ I9 w  e
刘伯温死前告诉儿子:刘家9代后必出奇才,百年后果真应验-14.jpg

7 u8 E' {) l' S' v1 [.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3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3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