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 C0 ~- U: g( N: g* S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 g, T; n9 F2 ^. H6 R4 G5 s3 v, G* q* ~: W( n* X+ @/ ]
前言6 p, w; [2 V0 q# d4 t4 r
: B4 r+ p4 r( _: k8 L当地时间10月4日,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提案终获通过,这也被称为是“欧盟有史以来最艰难的一次投票”。 a7 E2 r; U/ P
12个国家选择弃权中立,以法国为首的10个国家投票支持,以德国为代表的5国投票反对。( E2 |6 o' X$ E6 T7 \
中方随后送来的警告,已经预示了中欧关系的前景。% e5 A( K: X, j7 v/ L
中方在回应中提到了什么内容?欧盟如果态度坚决不降税,中方的下一步反制措施又将会是如何?
3 S7 _9 v' H' G3 \" C3 V6 b/ I
0 r/ N2 c- P1 \
# E: e+ e4 B" b$ j回顾这次关税提案表决,德国在最后一刻决定变票。
: ~: \) @* G" H k6 A$ }由上一次投票弃权不干涉,到最后一轮明确反对,德政府作为欧盟的领头羊态度总算是“摆正”了。" l4 `! W/ u5 Z0 ~$ P% ~
但德国等5国的反对票不足以驳回提案,欧盟最高36.3%的对华关税还是要征。 Y7 c9 ^0 n& V* E; J! W# N# L
现在压力就完全给到了中方如何应对此事——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亮明态度后续可以继续谈判,也不能保证一定能谈成。
7 X2 Z- s4 [- X9 G: y换句话说欧盟就是“一边拖一边加税”,将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 D" ~& e& M v& R& h' F! b
但欧盟没有想到,中方只用了一招就扭转了主动和被动的地位。" d+ l2 `% ?' B/ ~- K! \
在10月4日当天的回应中,商务部明确指出欧盟此举是“不公平、不合规、不合理的保护主义做法”,将会反对到底。
2 R/ z3 Q# I5 j: s1 T, H文中有两句话引人瞩目,其一是欧盟的举动“阻碍了中欧贸易投资合作”,其二是欧盟将“动摇和阻滞中方企业对欧投资合作的信心和决心”。8 y* h+ G1 h( O) o! r4 q
两句话都提及中方对欧洲的投资可能会“受阻”的问题,这是非常罕见的。
/ B8 Y5 y" \: Y3 d
8 n; M1 c4 X. y g1 `# A% L ~ y6 N6 `
简单来说,商务部在回应声明中已经暗示得非常明白了:3 e7 Z: n, W1 B' f- X9 Q8 l$ w, ]: ~
如果关税问题不解决,欧盟的对华关税执意不降下去的话,那么接下来要发生问题的就是中方对欧盟投资领域了。
/ g2 o5 ]6 H$ H7 P$ z1 l4 U" L之前是冯德莱恩敲定加税,留给中方包袱让中方“准备慢慢谈”,压力在中方的一方。5 p! R0 H$ X) I3 J
现在通过这一转变,中方将“是否继续投资”的皮球踢了回去,轮到欧盟考虑是否有必要坚持对华加税的问题。8 x4 ~7 h H% z! w& q4 p8 n" n
所以在外贸谈判的领域,中方经验丰富也无惧任何讹诈。
0 I7 Z7 A9 Z: h" q5 O3 D原因在于中方对欧盟的投资加注,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
. x) Z J: l9 M8 S8 [+ W, W$ O, j h2 X% _
" ^# g+ @4 V; G- q7 y+ v1 O$ O
截止2022年中方对欧盟的投资已经达到了千亿欧元的级别,欧洲的清洁能源、工厂基建、环保光伏等项目严重依赖中方。9 q/ n6 O5 {' W
且中欧投资额每年还在以很高的速度互相增长,不少企业的下游工厂已经完全转包给了中方制造。5 M# F' B4 r* O+ a) d6 n
如果中方中断投资或者撤资的话,影响的不仅是欧盟的商业价值,新的一波通胀马上就要席卷欧盟,很多公司甚至连订单都无法按时交付。/ \( R0 a' A9 N5 q; h8 }( J; r
这只是中方给欧盟上的“第一课”。
. N0 {( f O# c% C" m商业分析人士马克罗特认为,中方所警告的“投资受阻”还有另一个目的:打消欧盟想霸占中方车企投资的想法。3 E8 J% j6 e, t7 k0 }& g
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寄希望他们对中方汽车加关税,中方没有办法出口汽车到欧洲,就要被迫来欧洲建厂,为欧盟提供税收和工作机会,购买欧洲的原材料。
: o) M7 N0 ^0 z5 ?6 _/ ?7 H大众公司CEO也建议,中方如果难以对欧盟出口,可以来德国建厂维持出口,事情还是能妥善解决。
; f5 d- N; z: Y' z+ h但中方已经态度明确:这也是不可能的,想用这种方法掏空中方车企,想法很不现实。
$ A3 p n/ `! X: \( {* X1 S: W5 k$ Y' |4 j: v; M4 H+ ~# l
& G+ ~; _9 W8 }9 i- G
中方给欧盟上的“第二课”是采取实际行动反制。
8 l( P+ |% P6 k- |% e! ^商务部在最近几个月已经陆续宣布了对欧盟进口的猪肉和猪副产品、白兰地、乳制品等商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加税方案也已经公布。- t& x$ `# K% q
受影响最严重的就是发起对华关税挑战的法国、西班牙等国家。4 p) r8 [$ b" k( m/ q- n
商务部在10月8日宣布正在研究对进口大排量汽车加征关税,此举矛头指向就是德国。: W$ ~0 J, u6 @3 S& z
当然欧洲媒体认为中方的这几项反制只是“开胃菜”,法国的空客订单、奢侈品这些贸易领域才是重点。: q y6 u9 Q1 T8 K7 Q
如果最后关税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或者欧盟想打贸易战的话,中方制裁可能就会延伸到这些核心领域了。3 K( j% _, R& \3 w$ {' W j
中欧贸易是互利的关系,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优惠”。
$ Q6 y/ L( b, Y3 @8 Z! E所以欧盟想在损害中方利益的前提下还要保全自己,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I# |; h. q! t0 j3 J1 F* I" w3 T, e( w回顾中美贸易战事件就能看出中方在保护贸易领域的决心有多强,这也让欧洲国家有所察觉,所以才选择了弃权保持中立。& a: @/ I1 d$ N$ G. J
* G/ z& n& S- r3 o4 [9 c) q, \: `$ a3 P5 L( L) I
中方给欧盟上的“第三课”就是订单互补,证明中方离开从欧盟进口产品,也能找到进出口市场。
, ^; O$ { _3 z9 @ 比如前段时间中方对欧盟的猪肉反倾销调查,俄罗斯第一时间就填补了这一缺口。今年4月到5月,中方对俄罗斯进口了超过67万美元的猪肉,这还远没有达到俄方对外供应的水平。
0 X& u4 |' ~+ y4 _6 j$ m% r- ^+ i俄农行声称“六年后,俄方能满足中方猪肉市场的三分之一”,这足以完全替代了欧盟市场,也让中方不必担忧。: B+ B& ?2 ^; e
此外,欧盟依靠补贴对中方长期出口的农牧产品、奶制品,俄罗斯也能独自承担,且俄方的价格还更为优惠。# b4 I& r$ C7 Z; g/ k% ~3 n& d
俄罗斯在东欧地区的牧场畜牧生产水平远高于欧盟,同样可以满足对中方的供应,现在已经收到了来自中方的很多订单。
) D1 }* E/ z6 S/ E- p: m从中欧贸易关系下降和西方鼓吹“摆脱对华依赖”之后,中俄的贸易就逐步上升。
0 F' D! P. E, |1 o# H# Y7 c再加上中俄关系近几年来飞速发展,双方市场存在互补性。
) t( m; n3 ^% D1 C
+ |9 }& P* Q0 R* ?9 u9 u
8 E) t6 P# R6 v4 h; v! w& x3 T3 M在面向欧盟的高新科技领域,中方可以转向日、韩、美等国家进口。+ G; K2 z6 Q$ ~3 s# ]" R+ N# N, ^
美国在当年中澳关系遇冷之后,紧接着就替补了澳大利亚在中方的牛肉、谷物市场,丝毫不顾及所谓的“盟友关系”。
& F& d Q) _/ n r; ^, D. ^' R这些都证明了欧盟不是中方供应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 ^& H8 @. X& p p; N
所以在当前的局势下,欧盟国家和欧委会更应该做的就是认清现实。
$ Z/ R: S- [, J5 }2 Q1 _4 D在接下来对中方的关税谈判中拿出务实的态度妥善解决问题,而不是挑动对抗自食恶果。
E9 Y' t/ F. v; ?2 q2 r) i8 Q参考资料
2 C4 d% L( i4 `
7 w0 u! c6 A1 u《俄农行:2024年俄罗斯向中方供应猪肉可能超过5万吨》俄罗斯卫星通讯社4 S* `. d8 E+ [3 a
《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欧洲人自己都在质疑》新民晚报. u1 R0 G" |3 J; R" a& {$ K* k
《商务部:中方正研究提高进口大排量燃油车关税等措施 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维护中方产业和企业正当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