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 F# Q( K: t6 `* \: v( U8 h4 F5 C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 H0 b8 G i/ K' V k
: J# Y1 o- t3 e. W& s作者|周冰
3 T6 A1 u( ?/ w' e G) |
: a! B @# h4 I4 P0 d7 h编辑|周月明
: e. W8 w8 ]0 h" L
1 ^) n5 }# M/ x* C6 ?& U题图|视觉中国
1 E ^5 e" f$ c& t" m" k; H! X" o# _( z. }5 i( ]+ [$ Z2 d
“天慧供应链出事了,同行去公司讨欠款,老板找不到人。”7 K G. n* Q! h# m1 L: c$ m
. x( m# ^% ?) }) {6 ?
货代同行群里的消息不断刷屏,陆续有更多受害者站出来,欠款金额也越来越大。货代小王这才意识到,一直联系不上的天慧,原来是爆雷了。
, M& |& z# ^; k7 e5 }& S) U' C, ^/ G* y ~ L
进入2024年,深圳、广州、上海多地货代公司接连被传出爆雷,据不完全统计,今年 7 至 8 月,业内曝光暴雷货代超 30 家。从业17年的千和物流总经理文彪告诉虎嗅,今年8月份,深圳市天慧供应链有限公司的爆雷事件,通过低价揽货、收取预付款、向同行要长账期的方式拖欠了大量款项,仅仅是运费,已统计欠款就有1.6亿元,加上未发声受害者,总欠款可能超过5亿元,金额之巨震惊业内。
" Y, I. D" b+ J8 J6 x0 \% q, N5 z) J0 z; U% k
急剧变化的国际形势成了暴雷的导火索。' F% d, d; ^) d4 A# C
/ k$ K# I) w, t) o
海运费的价格已经翻了几倍,“以前一条柜子只要三四万块,现在涨到了10万,货代垫付资金大幅增长。”文彪告诉虎嗅。. o+ J% |. Y* _: M" b
0 f, Z7 K1 T! C: ^3 Z
激烈内卷之下开始走歪路的货代公司也在增多。 M( M" _' a9 f9 T4 z
9 [1 Q/ y$ T. Z: U: k( l) J
货代诈骗案频发,且一些公司找到漏洞,令“90%的诈骗案没有结果。即使成功立案,对面也可能是个空壳公司和没有偿还能力的法人。”大信法务的老杨告诉虎嗅。9 z6 W% _8 e0 L# i# M
6 ?' _6 `9 k; p! z而祸根早已在2022年埋下。
1 X2 r' W7 i3 h; l" c/ F, `6 }1 X, e1 Z+ ?8 m
“2022年下半年,海外仓由于业务增长放缓开始缩短账期,货代为增加竞争力也开始给同行放长账期。”两头夹击,货代的资金链考验更加严峻。3 x! I) F: n" r5 O$ d
1 ~$ [" F' m9 m
垫付、诈骗、资金链断裂的风险缠绕着货代公司,挑战愈发增多。
/ Z8 Y) h- H: m% ~& N, @' E0 e$ N/ N- w; a+ G# O. O g* e; Y! ?5 C
资金链断裂2 t0 d5 F2 T1 ]) w; P; ^# C
* W; l# m% H, n$ O/ w/ p7 n爆雷的主要是从事跨境电商物流的货代公司,服务的多是亚马逊、沃尔玛以及一些独立站的跨境电商卖家。相比之下,传统货代公司的业务比较稳定,主要服务大型进出口企业,B2B业务为主,业务模式也相对标准化,不容易出错。$ S" x+ w# [+ I R+ k0 q1 S8 g
( B6 ]! s( Q; x! i! I4 @6 c- l G
这主要由于从事跨境电商物流的货代公司要承受更长的账期。
+ N, V+ ?: a( t, e
: M; t# x/ r# `- X! t' d5 p8 j) O$ a传统进出口业务的结算模式较为成熟,运费、清关费用、仓储费用,一码归一码,分开结算,额外费用实报实销。
5 d, U5 n% x4 {2 l; C1 k) ?
5 |% |9 h3 V \5 I. l6 O. y% {但跨境电商卖家多是中小卖家,他们往往要求赊账,账期长达两三个月甚至半年,相比之下,传统模式的账期不会超过一个月。2 s, j0 z w* Z! V6 [ z1 v
# o0 D* l3 L2 K, D垫付这么多费用,可想而知货代承受着多大的资金压力。跨境物流要经历国内清关、跨境运输、海外报关、仓储中转、海外配送这样漫长的链条,每一个环节都有对应的费用,每一个环节都有滞留的风险。' H8 u% c3 Z6 p+ k2 q7 u
9 w: d- Y% y4 j- V9 I) Z而今年变数最大的运输环节加剧了货代公司的垫付成本。* c( N( f1 C/ }0 v
" g" T4 |! ^! k, H
去年11月起,也门胡塞武装在红海对商船进行多次袭击,许多国际航运公司为避开也门胡塞武装的袭击,纷纷避开红海,绕道非洲好望角。丹麦航运巨头穆勒-马士基称,自从承运商开始将船只改道绕行非洲以来,穿越运河的船只数量已下降 66%。1 V( c+ p ~! `% m3 Q
: w, y" [4 R" v3 l7 |$ R. \8 S
运力不足,海运费就大幅飙升。千合物流的文彪告诉虎嗅,海运费的价格已经翻了几倍,以从中国运往美西的40HQ集装箱为例,每箱的运费从5月份的1500美元涨到了7月份最高的8200美元,现在情况有所好转,但仍要5000美元左右。
0 w! D, e7 A+ v% f' `+ _
* f3 q$ d0 W6 [海运费倍增给货代的资金链带来重大考验。“以前一条柜子只要三四万块,现在涨到了10万,货代垫付的费用比之前翻了几倍。”文彪这样形容。
( t/ u' n0 C" S. E: K/ u l6 l$ T$ p5 @& m4 a, u7 y
除了运费上涨导致货代不堪其负,今年的关务形势也更加严峻。$ `' e2 s) E1 v: P- D3 T4 |2 \9 {
$ J: j" C- n1 n! q% w5 l“其他环节出问题用钱都可以解决,但是唯独境外海关出了问题,最难办。”文彪告诉虎嗅。
+ Z% N) l4 ?* G* V. M+ R8 v* \% O' s/ ?. F2 `
在“双清包税”模式下,由于跨境电商发货数量较少,不足以装满一个集装箱,出口时往往是多个货主的货物拼箱出口。在报关时,往往不会像传统一般贸易那样申报很多票,一方面为了节省报关费,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因申报票数过多导致查验情况,在品名申报(品名申报指的是在货物运输过程中,将所运输货物的具体名称向海关进行详细申报的行为。)方面,也往往选择数量较多的商品选择性申报。
" m2 z4 H2 U" t. f+ |
2 u! Y3 r9 [" l7 e) q q- F& b这里就埋下了隐患,一旦任何一项货物在海关查验时出现问题,箱子被扣押,其他卖家的货物同样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涉及上百家商户。/ r8 C6 d7 h" S& I0 G+ J
3 I* j7 a' m# G/ ]: n
货物送不到,货代收不到卖家的款项,同时还需要支付堆存费、仓储费等因集装箱被扣押而产生的额外费用,资金链也很容易出现问题。
9 Q/ g& j! D- z. K9 X2 U+ |0 _5 ]5 o- `$ @) ]2 L$ W
货物被海关扣下,不外乎低报货值、品名与产品不符、文件缺失或不规范、货物检验检疫、知识产权等原因。
! a; s2 g7 V8 O2 i$ x: t* |' C+ N; z* p- W4 m& n) ^1 t
一方面部分货代专业度低,对出口国海关规定了解不足,对卖家的证明和报告要求不到位。
. V9 ?7 X! `- A0 q6 o1 L& ?
( t* J- m+ k5 P! M另一方面,为了增加利润,货代行业普遍存在低报货值的现象,100块的货品报10块;还有虚开发票偷逃增值税的现象。随着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目的港的海关也注意到这些漏洞,并开始加大海关查验力度,如此一来,海外关务出问题的概率就会增加。
' ^; n8 S: ]% k, p
! ]. I2 A r, g5 _( v5 [4 o因低报货值、偷税等原因造成货物被扣押,货代需要承担相应责任。按照合同约定,或是例如40元/千克地赔偿;或是需要赔偿客户全部货值,假设一个集装箱货值30万元,50个集装箱货值就是1500万,对货代来说压力无疑是巨大的。
7 w! I& ?$ x! f) H3 p4 q% a; x. h: x5 j `) ]) k' s
除此之外,在货物从卖家送到顾客手中的漫长路线中,一旦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货代都要承担对应的风险。比如,如果跨境电商卖家的货物堆在海外仓卖不出去,卖家现金流断裂,或者有物流太慢、商品纠纷等意外情况,卖家都可能扣着给货代的货款。
- J8 Z% J1 f! y3 U
$ G1 e2 v, ] U) f/ V; q诈骗
# a* R' D2 i) p+ f' f8 | |+ {( i# x- q' D# z5 j h9 h
资金链断裂这类爆雷,可以归结于货代公司的经营能力不足,叠加外部风险所致。倒是可以预料,但诈骗这种爆雷模式,实在是让人防不胜防。
2 f2 x' ^* s# h3 f( d, d& U
3 G. Z! l' \4 g0 j1 S: D5 [“诈骗的套路都一样,就是高买低卖来集货量。”大信法务老杨告诉虎嗅,他从业12年,2023年中年开始关注到货代爆雷的事件,并联系媒体义务为货主赎货。( L3 O/ h4 A: P8 `" B3 ]
9 V8 w8 ?* s2 A" J) e9 m4 _, f一件货物从卖家到顾客手上,要经历多个角色,首先,由货主将货物交给货代,然后货代联系订舱口订向船公司、航空公司或其他运输公司预定运输舱位,经过运输后,货物先在目的国海关完成清关,然后由货代公司联系卡车公司提柜,运输到海外仓后,拆柜还柜,最后,联系物流承运商进行尾程派送。: J- F' z6 b0 J: b9 t0 d+ W
4 i; d; [9 H4 y% r6 s' F- J; L& ~ \
9 x7 e8 @2 d. I0 I
" g9 _- h( w9 E! j货物流转图,虎嗅制图。+ P) Z/ x$ g1 | p; s2 d
* O I; J4 ^, W! x, e/ D仅货代这一环节就分许多层,货代从客户处取货,但是收货可能较少,不足以装满一个集装箱,往往会出现一批货倒卖很多手的情况,容易出现货主A-货代A-货代B-货代C-最终货代。
1 ~3 q. |4 q8 t2 T
7 ]8 O* Z9 C2 p& ?0 N/ w诈骗就隐藏在货代互相倒卖这条链路中。
( Z; j" q. g4 A6 q) O
/ H$ E6 w* a# i$ R# F7 U( h有预谋的诈骗货代通常会先正常运行一段时间来“养鱼”。- o- `9 v' P4 L/ |7 m$ k
& U' g+ g5 k- N: ~+ M& r2 G8 m. Z
这段时间诈骗货代会以高价从下游货代手中买来舱位,然后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卖出,借此吸引一批货主和上游货代。打个比方,假设市场价是10元/千克,现在诈骗货代只要8元/千克,客户自然来。# l: U+ L/ W' C8 a
1 |. i& M6 m& D
前几批交易是不会有问题的,诈骗货代就这样“高买低卖”赔本运营一段时间,积累的货量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稳定。这时,他会以货量大为由,向下游货代索取账期。量大从优,货代也会同意。
0 v/ u' o$ D C5 o5 k: Z
3 U. w0 ]1 |) \; ?# d老杨举例,等到“收网”的时候,诈骗货代对客户的话术可能是这样的——“从明天开始,我们价格会再降到7元/千克,但是有条件,一是要将之前欠的账全部付清,二是这次没有账期,需要预付款。否则就要涨到市场价10元/千克。”0 m) S8 x7 @1 e- H5 _8 w
4 m7 e+ K8 j) a( N客户前期可能已经与诈骗货代合作很久,建立了一定的信任,所以在这个节点,很大概率也会同意。
2 T {. M2 d0 R2 }( ]3 Y8 w1 g* a
1 H0 e5 z* j9 d* d1 i1 ~3 z不少客户其实也了解这种诈骗手段,但是“养鱼”时间远远大于“收网”时间,总有人抱着自己正处于“养鱼”阶段的侥幸心理,最后落入陷阱。5 ^ c3 n' [/ h$ ^. c' p$ @' r. Q% l
6 a! a) i" Q: v& V, T
一头欠着下游货代的账,一头收了客户的货款,这时就是诈骗货代跑路的时间了。
% ?# g7 t. s; {$ T1 ]/ p5 I) u! D' z! ~# q
: n- ]2 O2 o* ~( R/ X2 W ?1 ^* M9 s6 b
跑路之后,就是客户们噩梦的开始。
( M/ i5 O" I# R& r, j* \
9 ?! }9 g9 u4 |4 B; t3 i2 J#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客户的货送不到了,收不到款项的后续任何一个环节都会扣货。扣货不仅意味着卖家损失了货款,更重要的是,订单交付延迟或取消,卖家将面临严重的违约。
# [. t& K3 w5 R. Q5 B# t
4 `1 a' G% q! ^9 `卖家这时有两个选择,赎货或是弃货。
; O8 ?' k; I- q2 t$ P" r2 a9 F: ~5 q7 Y8 V. O0 g3 C% j
一旦弃货,所有人都是受害者。卖家损失货物和物流费用;下游负责清关、提柜、入仓、派送的海外代理损失应收款,只有一堆没用又卖不出去的货品。但是要想赎货,又困难重重,订舱口、报关行、海外仓、卡车公司,一个环节付了款,下一个环节又会被卡住,需要重新交涉、付款。卖家对跨境物流链路并不熟悉,在赎货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再次受骗。. R* {6 m2 \' j- Q. a( h! P) ~
, M& V* i* T/ Y4 q想要追究诈骗货代的法律责任也较为困难。/ H+ m: i; C9 R/ X% q! v! G; e
9 u( ^, ]9 b) F, ~诈骗团队往往是有组织有计划的,他们有专业的律师,可以通过编造合同条款争议、制造债务纠纷假象等手段,把诈骗伪造成经济纠纷。
* c7 }- N& I+ }0 N( W$ o$ j& H0 x% {8 G( j" y+ H
甚至还会有专门的“善后”人员,通过编造“货物被查验滞留了”“我们资金暂时出现问题”之类的理由,延缓客户的报案时间。) f/ |4 g) q( x2 ~" Z6 W
7 A, z$ W9 r+ E# l# C5 @“90%的这种诈骗案都是没结果的。”老杨告诉虎嗅,“即使成功立案,对面也可能是个空壳公司和没有偿还能力的法人。”. q9 S% v' D, C
2 d+ a" a5 v2 _5 V. z: p难以有效追责,让诈骗团伙越来越猖狂,涉案金额也逐渐变大。今年出现上海葳萱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拖欠了24家货代同行累计4000多万费用,深圳市天慧供应链有限公司拖欠费用甚至达到了上亿元。
9 [% ~" q/ Q. u, Z& [; \8 A2 a
8 H0 o5 t: K, h( u g3 l尤为惨烈的2024年, t: h, [7 ]/ O3 ^- W
8 K+ [% ~; `: T, d7 e. A资金链断裂、诈骗现象,在货代行业一直时有发生,但为什么是今年,发生的频率更高,涉及的金额更大呢?
' l4 T5 L* h: y a) ]- C4 s3 @0 |- F& u/ j
一个重要原因是,疫情期间涌入了大量货代公司,但现在蛋糕不够分了。
! X; G0 t: C \+ q G/ A" M
7 j9 G" F1 J2 s F' l d2 v疫情期间,全球供应链受到冲击,许多国家的生产和物流受到影响,而中国较快控制了疫情,恢复了生产,成为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这导致国际市场对中国制造的需求增加,从而带动了国内货代行业的增长。
7 V! f( D6 r5 `; K
/ F' z$ I' B( w3 c0 u" u文彪告诉虎嗅,疫情期间的运价上涨非常惊人,原来1500美元/箱的运价能涨到15000-17000美元/箱。翻了十倍还多。货代从中赚差价的机会非常大,大量新人入局。7 L5 f# r e% [3 v9 ]
4 D4 J; `' Y+ R" G7 l/ p
' ^8 r+ m* f& N) a7 v
' t3 @" U, S$ H3 P图为2014-2022年中国国际货代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可以看出从2020年开始,市场增速明显上升,随后在2022年开始下跌,但仍然保持约10%的增速。图源,智研资讯。
0 o" ]- k; k- y$ ?" U9 n2 j+ Q, P& m/ m# U/ S
从2020年下半年到2022年上半年,国际货代行业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但随着疫情逐渐结束,国外生产开始恢复,对国内商品的需求没那么大了,国际货代市场的增速也开始逐渐放缓。
; X5 E* F$ ]* z5 t2 V
$ a+ a) v9 N5 \5 k" Y: ]! w; M3 e1 A4 a
% E" n* g" l& E4 I3 T' @
图为2020年1月-2023年7月中国出口当月同比增速,可以看出在2020年末增速非常高,随后增速逐渐放缓。图源,Wind、第一财经研究院。3 v( h n @8 a; ?+ e: l- b
+ n0 N, c6 E# J2 |) F D增速放缓之下,市场自然开始优胜劣汰。企查查数据显示,2023年累计注销吊销的货代相关企业共4.46万家,相比2022年增加了10.4%。与此同时,这一年里,累计新注册企业只有1.53万家,离场货代比进场货代多达近3倍,可见竞争之残酷。
6 N9 Z* Y2 }" C2 C7 t9 g- G* a
+ U, B7 c9 [& [ T. A. D9 f& \+ ]在残酷的竞争中,同行之间的“内卷”加剧,开始变着法争取客户。
3 Y1 f( Q$ I( ^/ |# w/ D1 _$ P" k1 a, u* r9 X) @$ @- c& W
但在货代行业,争取客户的手段并不多。
9 K4 M( F" ?/ l0 j
$ j9 ~& U8 T3 O货代行业的集中度低,品牌效应不管用。文彪告诉虎嗅,“比起为品牌溢价买单,客户还是倾向于直接找价格便宜的货代。”4 d7 i0 T( l4 R) C8 M! h
, m4 D0 n* s) o8 A: A" @
/ P' C% D! y- _# F/ [/ T* W; m9 A
/ F/ b+ l( Z- ]+ ?图为全球货代行业市场份额分布,可以看出货代行业头部集聚性差,格局较为分散。( W; [6 j. O3 S" e7 n+ B7 F
G8 ]& T6 M, `2 f5 g
同时行业的信任度也低,雨果跨境调研显示,有高达50%的卖家对合作货代不满意或者只是暂时合作。所以客户选择货代时,更多是看性价比。
3 H- i/ ]" r+ F" W4 U. j+ e( @ }& }1 W, q- `% J2 Q3 r! l
“货代行业的竞争很简单,要么低价,要么放账。”财保网顾庆文Tank告诉虎嗅。Tank从2006年开始进入国际物流行业,直到2018年转行成为保险顾问,是最早一批为跨境物流保险条款制定提供建议的从业人员。2 ]7 t# i9 W& r1 L( l3 o1 X
( g: R2 X/ k$ @9 I0 `* U低价优先,让诈骗公司在“高买低卖”时总能吸引到大量客户。. Q1 H* K N- ?. C
+ k4 j8 `/ [1 A' @* V9 G
而账期的出现,给了诈骗货代将骗款越拉越大和跑路的时间,也让普通货代的资金链承压。
3 C: ]) s% y/ v, V; w) J, i& Z& y k6 M$ S- w5 t
“货代爆雷规模能达到今年这么大,一个根源点在于,2022年下半年大家不约而同地突破了一个底线,那就是‘货代之间不放账期’。”Tank分析道,原本货代与货代之间,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但2022年下半年以来生意变得不好做,同时货主对账期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货代之间也开始放账,正是账期给了诈骗货代骗走多批物流费的时间。8 E8 c S/ m/ g& T2 l
# a- C, N7 ]# V再回头分析国际货代行业过去几年发生的转变,Tank得出一些有意思的观察。. ]# E4 Q9 C! Z; }; S
* u& `2 ]6 Q _在2020年,跨境电商的逆势增长让海外仓也迎来了大爆发。第一财经的采访中曾提到当时的盛况,“一仓难求,开一个就爆满一个”。当时也带动了不少人开始做海外仓业务。+ W( j+ u+ F7 e, J6 b. A
: s7 M) y. d9 e6 J
然而随着对外出口增长的放缓,海外仓的业务逐渐难做。“到了2022年下半年,海外仓的生意已经非常难做了,甚至一些仓库处于半闲置状态,这时海外仓就会缩短它的账期。”Tank告诉虎嗅。
) D b; c7 g4 B& I
! }" C" N% K' F% j. j2022年下半年,也正是货代开始突破同行放账的时候,一边放账,一边海外仓缩短账期,“两头夹击”,可以想见,对货代来说,这又是一次对资金的考验。
8 T7 Q& n6 W5 Q1 i. D1 ~1 m V5 Z% j: j3 K4 L/ V. B( @
另一个观察是违规操作开始增多。
2 E L/ Q/ ~! D5 D# E, s+ L5 p* F' F* r( e+ T6 Q a
货代行业竞争激烈,一部分货代会另辟蹊径走小众赛道,做危险品、展品、易腐货物等特殊物品的运输业务。这部分服务考验货代的专业能力,例如要了解危险品的合规要求、具备存放及运输条件、风险评估与管理能力等。
7 P; ]3 Y" r0 b; X3 z( t: H& T5 U, o
“乱世出妖孽”,有一些货代在行情不好的情况下,可能将危险品与普通货品一起运输。危险品的运输费用更贵,这样或许能保持盈利,但随之而来的风险是很大的。
- P' ^& Q) g2 E! [; B, s) X: P- t& }3 ]: m6 j, c
在境外关务方面,为了降低关税或逃避监管,一些货代公司可能会进行虚假申报,如虚报货物的价值、数量、种类等。但这种情况下被扣货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
' x5 W: k7 i. _& _* H, M J$ T" o/ H E% s% }. M
“行情好的时候,谁的生意都好做,现在才是真正考验企业的‘内功’,这样的洗牌阶段,或许对行业也是一件好事吧”Tank告诉虎嗅。
# B& G( g' [6 l' c) L# G. j
+ J3 H I1 `% i0 L#我是虎嗅商业消费组编辑周冰,关注出海、消费领域,行业人士交流请加微信:zzz7827827,请注明身份,新闻线索亦可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0 M2 e3 s* c# t" Z9 s
7 N: ~! x# Y! r$ b虎嗅将于9月19日在深圳举办围绕东南亚市场的线下出海交流会,席位有限,仅限出海关键决策者参加,请扫码下方二维码报名7 v7 u* s" B. n B# n
9 z0 c7 W9 k( |! H" z% C2 |
. z7 p- B9 Q' R7 a7 z+ e6 [' l3 z
f5 T3 E* G; S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 r) L" y% X; @2 c9 e
+ ^ q: t) |7 v5 C( }& N" P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