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改版后新增广告解锁,广告开始5 秒后,您可以点击右上角关闭,即可继续阅读! n4 E1 E, O, y% y0 J! W d
$ f+ b2 j. S! ] U1 S; W( c& O& [
% h( X" n. V1 Z, F! L* z9 n4 d- S( x) h% R. U; E$ E: L2 r
他小学连跳两级,16岁就参加高考,凭高分成为“九省状元”,然而,他却是老师们的“噩梦”。
5 S) f, [: Y0 y5 u! m只要他上课一抬头,那便说明老师题目讲错了。
# H0 {, c6 j' n4 R3 D这位“状元”真的有这么神吗?现在的他又生活得如何呢?; b" t( e, F! @7 Z- y' _9 a9 `
6 D6 V6 i5 X, t/ s3 |- G7 G" b$ g$ b/ \: Y1 e! u& ~! @# r6 F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 h# j$ W$ Z. `' V“九省状元”——老师的“噩梦”
# L4 M! C3 o2 g& s) @
0 X& _8 p0 \% X8 W9 n) x! m2009年,16岁的王百洋迎来了人生的重要时刻——高考。9 \9 I# J$ e# ^# {2 n- l* W
考场上,他沉着冷静,运筹帷幄,最终以716分的惊人成绩,力压群雄,夺得九省联考第一名。) K! |8 q9 c1 T# [1 `
要知道,高考的满分是750分,能考到700分以上的考生屈指可数。1 s6 A% ~) ]4 X' Z- r7 N
. ^8 _, t, M _
7 \1 J1 C" W: }: k" N
更令人惊叹的是,早在高考前,王百洋就获得了保送北大的资格。
8 o$ u& `4 d7 f能在高考前被北大提前录取的,全国不过十数人,个个都是尖子中的尖子。
2 F0 ^; X. e% U5 d, V# x8 {" L但是王百洋却执意要参加高考,理由无他,他就是想要体验一下这种感觉。
. Y2 C: C0 |) M k* |2 ]% ]: w! ?8 r' h. t
( H6 _3 v! g) H: E8 X+ H) g& B
这位天才少年便是如此不凡,老师对他甚至到了“害怕”的程度。$ g3 W9 Y. c+ A7 R) |3 T
高中时,王百洋在上课的时候总是低着头,但只要老师讲错一个字,他立马就能察觉。
! D6 ] m' c6 I) P4 b有一次,老师正在台上讲课,王百洋突然举手示意。. Q" D3 ?6 V1 r9 ]
) c, D1 @' G6 n4 {
9 R$ F. r1 s N9 F' B7 B3 C/ Q起初,老师还以为他是有什么地方不明白,正纳闷竟然也会有这个天才弄不懂的难题。
1 W7 ?$ b, E5 f1 A, c可王百洋一开口,却让老师唰地红了脸。" M2 A- E7 W8 E
“老师,这个地方你讲的不对。”王百洋说道。 o9 @& F2 j9 B" ^* w
“你连头都没抬,怎么知道我讲的不对?”老师觉得这小子是闲着无聊找茬来了。
! r6 J) @! F# L( C+ K于是王百洋有理有据地指出了老师的错误之处,让老师哑口无言。
* d8 Q( T' k4 t `4 \
; R/ Q9 w! H. o0 x7 v q; x. S b# d* M3 W9 z9 y3 R
从此,王百洋成了老师们的“噩梦”。
8 I2 a1 n& P& q a5 k9 f每当王百洋在课堂上一抬头,讲台上的老师就会心惊胆战。! y) H3 z* x) Q& h; z$ j
他们生怕这个少年揭穿自己的错误,让自己在学生面前出丑。+ ~1 N% u8 G1 w0 Z& l
渐渐地,一句戏谑的顺口溜在师生间流传开来:“王百洋一抬头,老师两腿抖。”/ T: F4 O3 x, ^, |
4 p( L; \9 R. m6 |
) t$ Y& i8 v5 N7 Q4 @" ]; H* x* x
但王百洋并不是故意刁难老师。
) g' |6 m& x4 F6 z; _他只是单纯地对知识抱有一种执着,对错误有一种本能的敏感。
$ Y" q; Q8 w6 J6 j, p0 j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遥遥领先,但他却从未骄傲自满。6 b6 B5 ^ U8 g: P, t2 c, s
成绩只是一时的,只有不断进步才是永恒的,这个道理他从小便明白。
/ E: ] i/ \# q; t! i
& l, Q6 c$ i. B, E- M6 W, u
6 W/ P9 l6 F' q w( y天赋初露
5 _2 L! L# Y# p% E2 u. q
% q- |3 A& z$ d8 H% g0 x1993年,王百洋出生在黑龙江哈尔滨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
, ]9 s1 O! E, T0 k2 q父亲是个体户,母亲是医院护士,全家三口挤在一间屋子里,日子虽然不富裕,却其乐融融。( ?' U& u! {1 a6 ]! x
王百洋从小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一面。
; p7 o& k2 Z# h6 k' ~他最大的乐趣,就是趴在父亲的书桌前,一页页地翻看那些晦涩难懂的书籍。- b& E" w/ t# w
H* L6 f! ~! n, j# ~1 C6 Y
7 G( `. N8 {- I' O8 x' L
这个安静乖巧的孩子仿佛有一种魔力,很快就认识了三千多个汉字。# t% H* i+ s5 |) j
父亲王德昌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儿子似乎是个天才。) R8 b8 i- }: b1 C# V7 E
从此,王德昌开始刻意培养儿子的读书兴趣。* f; A2 u+ `& ?, L: s
他经常带着王百洋去书店“淘宝”,为他买回各种适合阅读的书籍。
4 l9 l6 d0 A+ }& P8 _0 A+ `8 a& ~# c9 k- H/ m! ]
/ C9 u( P: b$ e E) ^& t
到了4岁,小百洋已经能够流利地阅读文学名著了。, G6 f& j O: E8 K% ]* }+ X
看着儿子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王德昌欣慰不已。
; h7 E4 s) R4 G7 b) s: B上小学后,王百洋的学习成绩一直遥遥领先。: h6 b4 Y% f& `# K* D
他的聪明才智引起了老师们的注意,大家都对这个少年寄予厚望。 \1 \8 O5 `. _$ O% Q
& T) A7 u/ L. f8 J6 M) k
, }. Y* N$ w6 j* y a
四年级那年,因为父亲工作变动,王百洋不得不转学到大连。% P2 g& a% R, e( n* O$ z
新学校实行六年制,与哈尔滨的五年制不同。. g+ }& l9 O7 O$ S) \- V& o
面对新的环境和教学进度,校长建议王百洋留级一年,以便更好地适应。& W6 e) U# ~2 {
然而,王德昌坚决不同意。2 ~' x) p: V: }7 e( R. f2 ^$ X+ B% {
6 \. R0 R @* O I
& `, e: `3 O, i; ^
他相信自己儿子的实力,要求学校给王百洋一次插班考试的机会,让他用实力说话。
& j3 y" C9 G6 R' }3 i王百洋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考试,直接进入五年级学习。
: M+ c% R6 ~. _1 n2 E但是,仅仅一年后,因为种种原因,王百洋一家又迁回了哈尔滨。
: x, p& c7 V" p, {/ _, w学校再次要求他留级,理由是担心他跟不上初中的学习进度。0 o) x" k6 ]: }
面对这个难题,倔强的王百洋决定再次用实力证明自己。) c5 ? m# U# K% F
# R2 _9 @4 O! x
0 d/ g/ a' H2 V/ F' o3 p. U这一次,王百洋不仅通过考试进入初二,还开始自学起高中课程。
/ B7 |/ Y+ T$ S初中三年,他的学习天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 Q+ H0 X3 n$ w但他并非只知道读书的书呆子,而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少年。
* n/ M) X' @ C! v) Q# ]' j o+ r
: ~9 E4 b# @* K! W) S; T8 _5 x
$ H7 i& M d) _$ T; V- i1 |1 L他热爱体育,在球场上挥汗如雨,他乐于助人,总是在同学有困难时伸出援手。7 K, v% O7 ]% x% d
王百洋的人缘极好,在老师和同学们之间都非常受欢迎。: O3 P1 t+ k2 g+ Y8 u# {
高考之后,王百洋凭借优异的成绩成功进入了北京大学。
4 a) @/ @9 T$ ?# I* b
4 f( \' i$ M+ ]" s' x0 Y8 @' m) h
! `$ x8 n" F. U+ X* x& E* [留学归来,报效祖国
- D( `" \' x0 k: C8 ?6 A( p, D# m3 `8 l; ^8 T2 X
进入北大,对于王百洋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 Y" [! y. d. e1 r1 y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一头扎进图书馆和实验室。
+ x" ?+ I0 t1 P9 B1 l7 d1 t他广泛涉猎,从物理到哲学,从文学到历史,他的视野不断拓宽,思维不断深入。5 I/ c7 _1 ]1 y8 Y' W
在北大这个学术的殿堂,他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也收获了恩师的悉心指导。; ~0 b7 Q! g3 v6 c3 K
2 t. m% Q6 |# _ p4 y% c$ _: G) f W; |( V0 ^( T1 D5 e
在这期间,王百洋又成功获得了香港大学研究生全额奖学金,为他的学术之路铺就了坦途。% \; |7 {( a- r" j6 S- E: b% d
毕业之际,他又收到了美国西北大学的录取通知。
1 T+ D9 ~4 c$ P. L# Y$ c8 n这所世界名校以严格著称,中国学生的录取率仅有1%。而王百洋凭借过人的实力,成功入选。, H: ]8 z6 V+ e
1 G& Y2 L' ~4 q- Q2 z/ ~
, T7 v0 M. L! U0 a3 m S, N临行前,导师拉着王百洋的手,叮嘱他在国外也要努力学习,不忘初心。
0 g3 d5 `* X/ w9 |" I6 }/ [. x0 }“放心吧,老师。”王百洋语气坚定,“我一定会学成归来,报效祖国!”
) M* H B e' d7 i' L$ {王百洋信守承诺。
8 {6 a% Y9 D9 u( l" d1 a! H, @ l" F从西北大学博士毕业后,他毅然回到祖国,投身于物理研究事业。, f! D( j" ?: v* ^% Y3 g* N
" C! w# N' G! x5 V
; w0 v# f+ q; |
如今,王百洋已经是国内顶尖的科研人才,正在为祖国的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2 w# r3 _8 j# p2 R" ^6 L7 ?' n回首往事,王百洋由衷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 ]. ^* ?( p; J y, a
父亲王德昌不仅发现了他的学习天赋,更是在困难的环境下尽其所能地为他创造学习条件。
7 Q3 J1 _' K2 k/ P- m而母亲虽然工作忙碌,但她的关爱和支持,也是王百洋成长的重要支柱。) b) a- a4 H8 F2 q( h
王百洋的经历,既有天赋的助力,更离不开他自己的努力拼搏。
7 |3 ^0 X% g7 o& \( K/ }
( u& O- e; L! f" }! S/ N7 V3 y2 C9 r0 r) F5 Q b
结语7 I$ C% F- b, T# ^7 B5 e
1 F: |5 G, Y" f( t/ X4 j如今,当我们回望王百洋的成长历程,他身上所展现出的求知精神、刻苦品质和家国情怀,正是这一代青年学子的优秀代表。他的故事激励着更多莘莘学子,在求学之路上披荆斩棘,在报国之志上奋发图强。- y- \7 Y+ l1 b/ i
王百洋用自己的人生诠释了“天赋+努力”的成功法则,也为当代青年树立了“实现自我价值,服务国家发展”的典范。这位“高考学神”不仅是学习的榜样,更是新时代奋斗者的缩影。他的故事,必将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年,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书写出更加灿烂辉煌的人生篇章。9 [6 d- Q& ]0 R/ t
# C1 Q @1 i; y4 z' y( J' o" j4 B {! h* [" s. Y
【参考文献】, H3 H% R$ H( g
东北网——《2009年黑龙江高考文理科前三名出炉 分数线25日定》# @+ P9 n/ a4 b
哈尔滨新闻网——《那些年龙江走出的高考“状元”如今过得怎么样?》
# V# l: f: \& H9 ?3 Q) p#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