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 w+ c7 D6 B& {9 W) S' H% ]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45位真人的故事
+ d' |% f6 k, U2 p4 \我是阿叔@阿叔的欧洲生活,57岁,移居比利时的上海人。
6 f' F; B% B3 `( i
2 C5 U7 N& A: g/ x3 ]1987年大学毕业,我分配到上海三角牌电风扇厂工作。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我始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稳定的能力而不是稳定的工作。
0 c/ Q. J8 g. K' |4 J; c( e6 J" q) d: w) t* [. q: ]
90年代初,我不顾家人反对选择下岗到外企工作,直到2015年离职,我见证了外企在中国发展的黄金25年。后来为了孩子能有更好的教育环境,也为了圆自己年轻时去外面看看的梦想,又选择移居比利时。
! a1 [: J A" j7 X$ z/ c+ `2 E/ i# T+ ^1 H ?- y/ [
' I* D- k& E! G4 D5 v: R(大学毕业时的留影) E) p, s/ a0 Z8 T4 t$ u# m
( @ O1 {! {" V/ T6 y6 O- d) h3 b1 h1965年,我出生在上海的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当时家里有爸爸妈妈,两个妹妹和奶奶。全家六口人全靠妈爸两个人的工资生活,日子虽说不上贫困,但在那个物资紧缺的年代,也过得紧巴巴的。! o- U4 g, G5 y5 c; V" z
& J$ r* E6 Y `- m
我从小学四年级开始接触到英语,对英语比较感兴趣,还当上了英语课代表。中学的时候我上了上海市的一个重点中学-上海复兴中学。
a; i \: h# i! H4 m/ f
* |: i( N( x2 {# W" o此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遍大江南北,同学们在学校里都受到一些外来思想的影响,萌生了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了解一下国外的风土人情的想法。: X5 q2 H; [0 j. f5 `# d
\7 `& y4 ]" R: n) e" }; Y, f
上了大学后,大家想出去看看的心情就更强烈了。我是工科生,大学里学习到的理论大多都来自国外。80年代是美国的黄金年代,当时美国的繁华是国内没法想象的,大家都想去国外看看书本里讲到的东西。那时候迎来了新中国的第一波留学潮。
" ]+ K7 F t4 y. b/ G
" ^3 z2 q# M8 {
: n, b. U1 b5 a2 Q(那时候美国是现代化的象征,掀起留学美国的热潮)
! k+ N( K4 R& m- b, [5 ]
8 F# H# C4 ~2 n. Y9 K受限于当时的条件,我并没有出国留学,去美国的梦想也一直没有实现,但我一直没有放弃英语学习。" B" @' Z; l, y" M" @# P$ F
4 M6 T, R5 p) P" F- r/ W2 [* E3 q; F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了上海三角牌电风扇厂的技术部,成为了厂里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学生之一,主要工作是将国外的电风扇图纸标准改成国内的标准。进了国企,意味着我端上了铁饭碗。+ q8 s2 ~/ _# X. J
在国营厂干了几年,我不想一辈子在这画图纸。虽然国营厂的工程师是一份很体面的工作,工资收入也比大多数人要好,但我还是想去看看世界,去外面走走。 U) T! T5 F& \; O
9 o3 g) v+ ], q- L6 u0 g$ E
那段时间,我一直在寻找走出去的机会。没有赶上留学的机会,最好的办法就是进入外企工作。4 n' h i! O8 i/ D1 m
: ]) {1 e7 V' r: w
8 B g; X, o4 B x% Z+ E* A
(多亏朋友提供的信息,我取得了上海虹桥大厦外企的工作)
7 J0 _* B6 ^! h, }; Z8 o: H- ^3 I9 R( U6 L9 N: c
当时我有个朋友在上海虹桥大厦的一家外企工作,他刚好了解到有一家外企正需要我这样的技术人员,他也知道我的想法,于是就把消息告诉了我。有了朋友给的信息之后,我写了一份英文版简历,也没有投,就直接带着去毛遂自荐了。$ t" i5 F* B5 @9 \5 U, R
5 Z3 |( x8 l: Z/ v) s当时除了商务人员,很少有技术人员会英语,我凭借自身的条件,很快就通过了面试。但是想入职并不是那么简单。
, I. S4 E+ `+ A0 Z8 A+ A
, P$ e7 e0 V5 F. G3 e7 q由于对外资管得还比较严,去外企工作还要去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备案,国家会做背调,背调没问题才可以去外企工作。8 \/ U: F% z( M$ F0 d6 D) ]0 A
刚进入外企工作,自己还是有很多顾虑,最怕的就是英语口语。当时我们学英语的很少有机会可以和老外交流,口语普遍不是很好。" D- m- u9 a1 ], B, D4 I4 f1 Q
% f5 o/ p1 P+ m4 g0 K4 n W4 U+ H+ O3 R9 f0 @
(我在外企过生日) 7 \3 z" D7 G* Q: N
说来也巧,当时我的第一任外企老板是个老美,他是台湾出生的,中文说得很溜。& p3 l6 G6 Y6 q* G) y
4 f- Z5 o( q$ k8 R老板的中文口语很好,但书面上只能看懂英文。所以我们口头交流用中文,邮件交流用英文,大大缓解了我的口语压力。
) t8 \( L2 E! X3 P/ \, ~$ c0 D0 ^" ]; I1 A {9 h3 s# d- I
但是,在外企我的工作还是画图纸,这次只不过是换了个地方。于是,我很快就厌倦了这种生活,做了7个月就辞职了。
5 Y' A5 G* S! Z
4 h3 n f& f/ f0 f3 I$ L这次,我彻底不想做技术工作了,思来想去决定挑战一下全新的行业,选择去做汽车销售了。我从来不会把别人对我的预期当作奋斗目标,而是我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断挑战自己才是我想要的成功。4 o3 R+ f2 R0 [' C% S
6 H& d* d# N) m4 S' |7 I% _ J. Q在那个大家都以进厂上班为荣的90年代,我主动从一个国企工程师申请下岗去做了一名汽车销售。在别人眼里可能是一件无法理解的事。但我真正想要的并不是稳定的铁饭碗。0 F1 \( d' i7 P6 J6 N0 C
- S- i+ F& o& r$ w( G# }( k+ B! Q6 a那个时候国营厂工资是严格按照等级来分配的,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拿大学生干部工资58块,如果没有上大学工资则是36块,我的工资已经比其他人高很多了。$ H% e2 S/ u3 w2 h! Q( ]$ K' a
- p, c: Z; r' s$ d V2 q; a* d9 T7 W2 y! R# G! R2 {
(再次挑战自己,做了汽车销售)
$ F9 j# P7 t' {9 W" c) n; E% \2 \- q9 c& i
我到第一家外企工资已经拿到了1000多,在90年代初期,能拿4位数的工资真的很少,一般的外企岗位也就300多。到了汽车销售,工资变成了400块。# C; U u3 u8 ~) T/ D4 R; v6 G/ t
# [3 R* U; `; J" W7 B o我从国营厂跳槽到外企的时候,虽然家人觉得可惜,但外企的收入高了很多,也没说什么。但汽车销售的基本工资比外企低了很多,家里人对我这么折腾都表示很不理解。1 Y; @2 T+ z; w& y* e
6 p- r8 K) g* O) P& B刚开始我因为没有销售经验,没有业绩,只能拿基本工资。家人都觉得我的选择是错误,甚至自己都有些动摇。我只能安慰自己,什么事情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都是要通过点滴学习积累的。* ?. @' P. h9 ?: ~- r+ c6 s
做销售想要有出路,就必须学会和人打交道。为此,我还特地去读了复旦大学函授的公共关系学。为了尽快学习,我甚至会拜比我年纪小的同事为师,让他教我怎么介绍车子,怎么把汽车的优点说得更生动,每次我都不厌其烦地问清楚,然后再记好笔记。 / b8 K8 S% E5 R7 U3 Z# R
/ ?+ w: {# O* _! M D9 Y/ y% ^- I0 J
G, P0 T. B3 [% b0 K% e) U(复旦大学相辉堂,见证了复旦近一个世纪的风雨沧桑) 3 a6 Q+ k1 M6 d
/ q" a! @0 A" a+ I% T
当时买进口汽车是要交140%的关税的,所以我们只能找有免税资质的企业来买车。功夫不负有心人,做了三个月以后,我开始有业绩了,各种奖金、佣金等到手都有20000块了。
4 Y( O- X2 G! K6 q0 {& b% B$ b# G' G$ J2 ]6 a$ I' F6 S
家里人看我做什么都做得越来越好,也就不管我了。汽车销售做了一段时间后,我销冠什么的都拿到了,销售技能也学得差不多了,没什么值得我学习的了。对于没有挑战性的工作,我果断选择辞职。
3 g$ w+ }7 J, S2 X( w1 Q% y8 N" n3 b Y) s, B1 v& @* X
辞职后,我又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到国际大企业做销售。我去了韩国大宇集团。* d+ h6 e9 N' z
5 O( X( v1 l/ p6 x
当时的大宇集团是韩国仅次于现代集团的第二大企业,在那一代人心目中大宇集团是韩国的象征。进入大宇集团以后,我的工资变成了6000块。
$ C2 m* a" b: V: |3 e8 E8 m* F2 b1 ~) Z& q" ^/ u; y+ f
国际大企业对人才的培养比较系统化,我入职以后去韩国培训了6个月。也是在那个时候,我开始敢说英文。之前的美国老板中文说得比许多中国人都好,我也就没什么开口说英文的机会。* ^5 f4 `# _8 B! i
到了韩国,不会韩语,好在国际大企业大多数人都会说英语,我也就不得不开口说英语了。那个时候学英语也是下了苦功夫,学的是商务英语,专业性更强、难度更大。由于不好理解,我只能把整本书先背下来,后面在沟通中慢慢体会里面的语法句式、情景语句等。% b. f2 J# G/ [' b5 ~* G7 Y
4 Z5 x" ]) p, e u) V
那个时候,我遇到了一个领导,科班出身,写英文合同条款可以提笔就写,完全不需要模板。让我崇拜得不得了,每次他写完合同,我就拿过来背记。慢慢的,我也有起草合同的能力。我现在谈生意的时候,起草一份英文合同,也是完全没有问题。, r1 s# I5 x5 S, d3 K: F7 F2 ~: h
: _9 b+ {% ?& p! y
# x. S5 Q1 ~" f/ g2 p: X/ k2 j(在外企参加年会时,和同事表演节目) " |! ~. m! u; \, `7 g8 l
7 s( X4 ]- B: c, m% W7 X在大宇工作了四年,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锻炼,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一个很大的提升,就想到更大的平台发展。
; T! X' k( O, f3 ?, T# d" A3 J$ e# P7 W! a0 L$ E' b% I9 |. S
1998年,一家欧洲企业准备入驻中国,想找一个中国的负责人。当时他们也面试了十几个人,但都不适合。4 d/ G* \$ V- v) z3 G. Q
+ [8 R2 j, X. v当时我试着发了一份简历过去,面试的时候也没有具体聊我的工作经历,就聊足球、聊其他的,聊了一个多小时。我丰富的工作经历和熟练的英语口语,很快就征服了所有面试官。
: B: G, {& f" k
+ I1 i6 j" `' Z. C2 q: B刚入职的时候,公司中国事业部只有我一个人,连办公室都没有租,最开始是在上海虹桥宾馆租的房间里工作的。当时公司在中国投资了10万美金,这期间正好遇到了中国飞速发展的时期,需要用到大量公司生产的材料。 w* x! k/ ?7 ?4 U* v
2 D! c3 q- Y' j* @& B
. a: P4 d* c0 @( d* W(我和我的销售团队) $ e" P% V7 h) P
7 ]1 z/ i0 @- }7 ^
到我2015年离职的时候,这家公司已经投资了6000万欧元在上海建厂了,这十几年的发展相当厉害。而我离职前也已经做到了总经理的职位。7 w" Q7 M8 ]) n# o7 B; e) v; X2 x4 H
因为一直在外企工作,我每年往返欧洲好几次,在这个过程中,我也看到国家之间的差异。他们的生活比较悠闲,相比于我们的快节奏和高压力的工作和生活,对比非常明显。
8 V9 {: w9 x& ^/ r+ X# w
8 k( x( O- A% a( h( U# T年轻时曾梦想去美国,因为条件有限也一直没有实现,但是这个想法一直在心底没有消失。多年的欧洲企业工作和与欧洲的接触,让我对欧洲的了解多过美国。
, \! w" K7 X' v7 @2 t- v3 q
+ j8 W7 j; _* i7 Y5 P+ ]现在,不论是自己的财力还是阅历,足以支持我到国外生活,但此刻我更想去的是欧洲国家。
5 W! W1 M- R! ~! y( H! U3 J8 D+ H, A- i7 w
真正让我下定决心要移民的,是看到儿子在考中学的时候,每天做功课到晚上11点半。国内的教育竞争压力比欧洲大很多,欧洲更侧重素质教育,大学也是宽进严出,相比于国内的应试教育,我更看好素质教育。
* f9 b. K7 a3 r2 o! X! ~8 P N6 {& A2 ]# h% Q
; r/ ]8 P# P: P3 ]3 r
(与前乒乓球世界冠军比利时国手塞弗合影)
1 h* q* f/ x7 n$ P7 W& ?' f" i, q3 i" e
作为一名父亲,我想给孩子更好的教育条件,也为了圆我年轻时的梦想,我们决定移民欧洲。$ p9 c8 a" [. t* t! F0 B0 I
+ o$ @7 p: Q# K- w+ o
2015年,在欧洲的众多国家中,我们最终选择了比利时。
) j, e* C) x! A# X6 V) h0 O" a9 [
. E/ D% r$ x2 \0 f4 ]: Z& s因为比利时是物流中心,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欧洲的第二大港-比安特卫普港就在这里,欧洲最大的港口荷兰鹿特丹港离比利时也就几十公里。中欧专线能直达比利时,也有专门的直达国内的货运机场-列日机场,很多跨境电商都经过这里。
% n( X- P; }# i a) {0 O; x8 ?+ v) E* A' n3 [. v0 h
比利时是欧洲的心脏,欧盟和北约的总部都设在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周边接壤的都是法国、德国、荷兰这些比较富裕的国家。# z% m ^5 W* i
. L o8 G: G$ s0 V, D) f% [9 v
比利时的官方语言是荷兰语、法语和德语,但英语也是完全通用的,包括商店的店员和市政厅的工作人员都能用英语交流。而法国、德国会说英语的人就比较少,会有语言障碍,也就不在我们的选择范围之内。
& s; p* s! m' e. x* l5 w
( J0 p2 w, r5 G# C; D) m7 h我申请的是投资移民,到了那边主要是做进出口贸易生意。
0 V W2 U5 A1 v- ]
/ ?! c3 \: G# H; x* G3 n* i比利时投资移民的准入门槛相对比较低,像英国投资移民需要投资至少200万英镑,而比利时投资50万欧元即可申请移民。. r5 q% }7 w4 T* ]+ q3 ^
2 c- M0 Z( {' [$ d- `/ q) F0 s2 G8 P/ h+ `
(最喜欢的运动就是骑行) 3 S. X4 U; @9 E0 [
1 j' s0 y& P1 s
我移民主要目的是为了孩子的教育,而比利时的教育成本也比周边的国家要低。中国有很多孩子在比利时留学,这边的大学不是世界顶级的名牌大学,但也是世界排名前50的。而且孩子在这边能学会荷兰语、法语和德语,多会一种语言对孩子来说就多一条路。# r' L6 C" i5 _1 Y8 L4 Y. b9 |
9 F" ~# f+ ^/ o9 n
我之前的工作经验都在销售和企业管理这方面,到比利时以后,投资了一家进出口贸易公司,当了小老板。我虽然从事多年销售,但从来没有过创业的经验,做了进出口贸易以后,走了不少的弯路,但也一直干得风风火火。
% _/ K& k9 l9 `* p- X2 j
9 h+ U0 j$ w/ X& e: z在比利时生活了七八年,也深切感受到了中欧的文化差异。印象最深的就是中国法律承认的男女关系就是夫妻关系,恋爱关系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但是在比利时,谈恋爱、同居、结婚都可以去政府机构登记注册,登记之后可以得到相关税费的减免。
2 \6 \% Q# [: i2 ]; S |- Y8 T# I( E/ ^/ _1 }" ~# x& I- F
8 H# E5 _8 @ S- }- t! a
(比利时美丽的街景) * N% F, m9 S$ U1 V6 n
# m: r B) Z, f: e刚开始我也不清楚比利时的这个政策,后来有一个比利时生意上的伙伴,比我大一岁,突然告诉我他要结婚了。但我是见过他家人的,他有一个太太还有两个女儿。: F, c- D; T9 A t
' c; q; \9 T$ G
我就很纳闷他和谁结婚?然后他告诉我,他和太太只是登记了同居关系,同居关系税收方面和夫妻关系享受一样的优惠,子女也都可以免费入学。现在想通了,要去登记婚姻关系了。" O4 z9 g9 d N9 U
% j8 P9 {' W$ t9 w# E, }9 X% p
同居关系财产相互独立,债务也相互独立,像我这位朋友之前做生意失败,他的债务和女方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注册结婚以后,双方的财产就会变成婚后共同财产,产生债务也要共同承担。
; d. c, q) V) k9 S( m
+ t2 W' J& m- h# D, n: S0 \比利时是个小国家,又鼓励生育,在这几种关系下诞生的孩子都可以享受国家的福利,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社会稳定,提高了生育率。在税收优惠政策下,单身狗最惨,要交的税最高。
3 ? K7 B, ^* u% k2 B- |8 n
1 w; L* T/ i1 s+ c+ u* J/ W! ?1 P3 F9 L9 H; K' w
(比利时的工业区) + b! R, p$ o$ Q3 F3 s; ?6 L
5 Y8 s g' `4 u5 K比利时对于税收查得很严,我们工厂设备刚进厂的时候,请了国内公司的一个工程师来调试设备,正好遇到政府机关来检查。
% a4 M# a+ I4 B* o' I5 T4 W5 V. n) k6 q2 d8 o% y3 B: K
因为我们没有给他办理工作证,他拿的是旅游签证,就被警察抓起来关押。后来被遣返了,这个工程师以后都不能来欧盟国家了。! {; r8 d4 x( ]# ]+ k4 X
x& X' e9 i% }后来我们再要请人从国内来比利时帮忙,都要给他们申请劳工卡,要给他们开工资并且报税。因为是技术工作,开的工资开不能低于2800欧,而比利时一般工人工资只要1800欧。* w' F4 d1 P" M K) U) v$ k
, H2 \1 A! D. W' y; G( ]( r
在比利时生活,物价水平其实和上海差不多。但工作节奏真的比上海慢很多,比利时人对工作有足够的耐心,但对我们来说真的太慢了。
1 T- K" M3 V6 ^* [% L8 L2 m7 F6 Y# W! M
6 i6 G6 V3 l. @4 P
(和朋友到法国旅行的自拍)
3 B6 P5 ^! k. A7 |
$ w. k# M$ {8 E, v, A1 Z7 t比如说我需要采购水饺,在国内消息一放出去,供应商都抢着供货。但这边感觉他们有没有这单生意都无所谓,反而是我要追着人家供货,特别是最近这段时间价格上涨,供应比较紧张的时候,我都在拼命地催货。
2 }2 }9 p, y- u; H0 c
1 b" |6 M' {9 P' F' m比利时的社会福利很好,教育、医疗制度完善,没什么生活压力,人的工作积极性就没那么高。上次我去政府窗口办事,工作人员告诉我他现在有5封邮件要处理,太忙了。我在国内工作的时候,每天不知道要处理多少邮件,5封邮件根本就算不上有强度的工作量。8 D) l/ F; ]& H" X
q! U3 S) p% W/ ~ L" ?0 |/ L但比利时人的素质还是比较高的,不会对你不礼貌,也不会不理你,就是告诉你我现在没有时间处理你的事情。工作效率比国内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7 E9 U0 Y% ? E# D7 Y& ?
`$ R0 q( Q% E) O" H比利时人工作以外的时间都是留给家人的,他们把家人排在工作前面,会为了家人取消重要会议。( ]9 ?- T p5 b! ^' P9 [
/ U* N# v7 k; w7 L7 Y& x; i5 z7 w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们几个人开了几十公里到一个合作商那边开会。会议开始前,合作商突然接到电话得知儿子骨折了,他选择了临时取消会议,陪儿子去医院。虽然他会安排助理和我们对接,但工作进度受到了很大影响。
0 A% F3 M* _3 y1 i- M3 c
' y- B/ Z/ t, J; p
1 R! a4 j z; q2 g5 _# i(18年春节期间我们在比利时华人街参加活动) , f1 |9 n# S# z W; X% ?
% A3 U, X0 ~% e) U, G5 @
现在刚好是在春节期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比利时的春节比上海的年味要浓。没有疫情的时候,春节期间使馆都会出面搞春节活动,比如舞龙、舞狮、锣鼓队等。' s* w3 z% ^7 h/ I( |1 n
, K- W$ z) y* V' P- A
这不仅宣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是让我们这些漂泊在外的人能够感受到家乡的年味。疫情爆发后,春节活动就不再有了。. J) }: R* Y! q/ ] H& z
4 @0 o& _; D, M3 t! _0 x* V疫情刚刚爆发的时候,国内防疫物资短缺,我们就给国内捐物资。那时候我们去市场买口罩,别说医用口罩,就连防尘口罩都被我们买空了。" \" ~% l! K- \- O
. x2 x8 c' B- X% F7 v- b, d. T
7 Y6 h6 R8 y) q& c& Y: L+ `(疫情刚爆发的时候我们给国内捐赠物资)
4 `! ~/ P9 E c1 {( k5 F; }0 y$ t! o5 P7 `9 n. k9 S5 [1 j
后来店员看到中国人买口罩,都说口罩没有了,不给卖了。现在反而是国内物资丰富了,反过来是大使馆给我们发口罩、发莲花清瘟胶囊、发中药,让我觉得挺感动的。
$ I/ k4 V% u; j$ [5 l
0 k* j& l5 k1 r$ e% p0 v现在比利时这边对于疫情是采取“躺平”政策了,身边朋友只要和老外有交往的,基本上都感染了。我们工厂也有个小伙子感染了奥密克戎,政府让工厂休整一周,但也没有强制我们什么时候休整,刚好能够在春节期间放一周假。
3 V0 }( I* A; H3 W
! l p9 [8 a. j: f全球疫情大爆发,进出口贸易也没那么好做了。正好这个时候有一个朋友在比利时投资了一家水饺厂,没有人管理,听说我有这方面的经验,就邀请我加入,这份工作我也一直做到现在。7 y" E j, F/ v* @
- S: h$ ]7 d7 B& C+ W/ x我们的饺子事业,虽然进展比较慢,但也有在推进。比利时人对中国食物是很感兴趣的,我们的水饺一上市,他们就知道我们的水饺是应该用水煮的,而不是像日本煎饺一样用油煎。
1 ~/ k/ {% d; m: w( z
5 R4 a0 m4 }6 m. L6 E% P
9 ?: c$ I8 j% Y6 a1 f/ _, v(我们的饺子在比利时街头促销)
# V* j/ v6 @# s; E7 T
& x/ ~& b' w; l t' _而且冷冻水饺储存、烹饪都很方便,在比利时的接受度还是很高的。最近我们还和法国家乐福达成了合作,进驻了法国家乐福超市,算是有了很稳定的客户了。
" J+ \$ ]1 T4 D
+ M4 z1 m4 J: L! g$ L3 Q疫情大爆发的时候,比利时也实施了隔离政策,我在家没事干,有了大把大把的时间,注册了自媒体账号。那个时候我也在网上报了很多课,学习拍视频和剪视频,想把视频做得完美一点。
. d3 C6 I* [! {% b" g& D5 x' @/ k6 v9 L
因为生活在欧洲,我就把账号定位在分享欧洲生活、风景、美食。
% y, \0 ~4 u" \( G0 V
- K+ ^5 y! K* ]1 R在学习拍摄、剪辑视频的时候,因为周围马场多,我也喜欢马术,所以我也制作了很多和马术相关的视频。: [9 {! V# ^" u6 ~: A/ v7 l! _
+ @0 I1 i C- N" R) B
" n- p4 e( N. [4 y. Y* w(在比利时住处附近的马场)
+ t- ^; V" |4 U8 r) W1 k3 t) y" O( ]$ g& Y* `& ^5 f p* z
现如今,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盛,全球兴起了中国热。我们的下一代,也纷纷选择回国发展。我儿子已经回上海创业了,他现在的英语水平已经达到母语的水平了,也学了法语,更想留在国内发展。
6 D( m, ^/ L: w5 U人的一生是趟单向旅程,永远不可能回头。一路走来,我都是在不停地做出选择,不停地挑战自己。如今,我虽将入花甲之年,回首往事依然热血沸腾,机会合适我还会回国继续挑战自己。
?, r; w% A b8 v% r! i【口述:阿叔的欧洲生活】7 ^- k( g) ]; t! ^* b) i7 C
【编辑:吴小梨】
& ?9 w% Q1 e- i- L3 \3 y' B \目前我们已经记录了145位真人故事,感动了被采访人和千万读者。
& u0 i6 J( Y* U0 G, B如果您有故事想讲述,或想加入我们团队成为作者,都请私信@真实人物采访,随时欢迎您的到来!
+ l- `3 ~/ v& Z;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