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思虑良久,最终将大明江山交给自己的长孙朱允炆。
- L9 V$ @" ~* X2 ~: D' D为避免各地藩王起兵造反,朱元璋精心谋划多年,为自己孙子扫平了障碍。* Q' T% d: B+ _% D t( m7 {
0 v% I( f! F3 h, T% S/ h0 s
没想到建文帝登基后,将朱元璋的告诫抛在脑后,最终引火烧身?
4 r7 ^( o3 J. C
! W8 m7 X9 Y$ g. q& D# w
! J: H' h4 t5 t朱元璋精心布局8 e" L, u* l( Z$ B; [. P4 N
- z! d7 Q9 r2 z4 F1 P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乞讨出身的帝王,朱元璋的一生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3 r7 J8 m! y4 O1 |5 W
* \, F. ~: k( T. q没有长远眼光和杰出智慧,根本不可能在那个尔虞我诈的动乱年代上位登帝。7 c. t$ U. }. x/ ^9 P+ c
3 Q% A" t" l4 Z- U. @但戎马一生、战无不胜的朱元璋,却在晚年遇到一个难题。
9 Q) S( g; S* K. c* c6 m- R
: v8 C0 D: R+ R! D5 g; F" X4 _) r! a' A8 A& k
) W3 E6 F$ o6 ?/ r9 Z3 f; I在朱元璋迈进花甲之年后,感觉到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所以将全部心血都放在儿子朱标身上。" U0 a: x, r; N N& {' R# s' C: e
$ l |. j" ] |/ f+ p0 i他万万没想到,在自己六十五岁那年,发生了一件让他无法接受的事情。
' B; E4 G) m+ x9 m. d5 s8 X1 x! i" \! S
5 I4 C2 m7 o& ^" ?2 f' h4 w那一年的八月,秋高气爽,朱元璋正在准备马皇后十周年忌日。
0 [# w; a7 j9 A! m6 I1 W7 x
6 M7 z# H& z6 y0 c按理说,这件事本应让自己的嫡长子朱标操办。
. \$ Q, `1 d, ~* h9 H1 k+ a1 F- ]" i6 Q/ H
但是太子从洛阳回到南京后就生了一场大病,正躺在东宫养病,祭奠马皇后的事情就落在朱元璋身上。% @7 M# |6 Y; Q& C3 i3 R
- _) ]8 K `; _5 k1 i
! U) _; R2 d+ z+ X2 ]朱元璋正在处理各项事宜的时候,东宫突然传出太子病死的消息。
; b: J) m/ e5 ]" q' e8 O
: f5 t( R: ~! G1 {他在朱标葬礼上痛哭流涕,但终究无法改变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一事实。* J( ]$ b4 F+ s. C
. A; K; L# s3 O. ]1 m+ [处理好太子丧事后,朱元璋立刻开始考虑储君事宜,毕竟自己年事已高,随时都可能撒手人寰。
2 j6 b$ W, z4 j. @1 G4 i) T1 d9 G: B2 j5 R7 _ U
5 @2 }2 D( h) K* Q& ^# _( C
可朱元璋环顾身边一周,却顿时犯了难。
& x; Z; V# l, J/ n
2 @$ R( U l2 Z! d4 `: L/ _当年刚打下大明江山的时候,为了巩固朱家的军事力量,便将儿子们派到全国各地守疆御敌。
8 U7 {; z# i, A0 D3 W+ V8 ?0 l- `/ ?+ n/ d
正如他所构想的,长子朱标继位坐守中原,其他儿子保护各处封地。/ t; z. i' e/ H. G
) A0 v8 L. N) F+ T
# L; U* P: c4 h' A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
6 D3 o$ r1 M$ l' ]$ F; l I
# E6 |4 e1 e" [& y现在朱标一死,朱元璋发现自己身边竟没有一个值得托付之人。, m& {% X* ^8 o, M' _
7 D9 \! P( G" [
再加上自己分派出去的儿子们没一个善茬,他们在军营中养出一身戾气,都是争强斗狠的主。
8 q7 A% B# B" d2 V- S0 ^" a% Q' T+ j: P' @6 `+ a' i- g
无论让哪一个登基继位,肯定会将其他几位藩王赶尽杀绝。% Y: j8 y6 r; T' S" z/ F( K
* S% L; m! v3 Q% o. |0 }3 h8 l# N
+ S3 u% H8 \/ V( O在纠结之际,他看到了年仅十五岁,正值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皇孙朱允炆。
+ [% o v" x9 o% o4 U! @, M5 S& v+ I- B. `4 z8 m( X8 I# j% g
历史上也有太子暴毙,让皇太孙继位的先例。
; v& ^" {+ v$ r" e: G
: ^% G) _7 Q" H& U# ~既然名正言顺,朱元璋便大手一挥,封朱允炆为皇太孙,准备培养他为下一代储君。
0 U/ t# L( j+ x2 t$ X- g( W* i& T. A: |6 r: Z* k
2 N/ N! e+ k4 U$ Z' ? f/ ]朱元璋之所以做这一决定,一是向几个儿子表明自己的态度,你们几个不要再争了,皇帝之位是不可能传给你们的。
0 J& D* `: [$ f8 i& J6 t
% w. u( A% O6 ^; P& a二是看中了朱允炆性格不喜争斗,对权力欲望没那么大的性格。5 A- Z; Z8 T) b9 e* `
+ `+ [; f2 X; ]" j Z3 `而且他自小在京城中长大,一身书生气,不像自己那几个儿子整天要打要杀。
4 f6 h- b" N4 V' K5 F8 C- @# M9 V& g4 Y. y* x% d/ j8 H: P5 w& c
. `) \/ I: D9 ?. b! p# U
4 x: e; A! n4 u9 g在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的时候,还一度引发朝堂内外一番争议。
' r0 K* _9 v, Q1 A* F0 D, i1 R9 Z5 c1 [# e
因为朱标原配常氏所生的是长子朱雄英和三子朱允熥,按理说,朱雄英年少暴毙后,也应该立朱允熥为皇太孙。
v/ H* K/ y8 t4 I, U. _ x6 |+ U$ h/ r7 v: \; c# Y& `1 u# u
6 V* ~6 q/ w$ Z& w M如果翻看史书,我们便能寻出一些蛛丝马迹。 1 h, |3 G9 X3 d3 h/ H9 B, p
7 T) A. J# D5 G5 L8 h朱允熥的母亲常氏关系网非常庞大,因为她的父亲是明朝开国名将常遇春。3 R! K1 |0 E- ]( Z
! k( {- N4 }' u0 ]' k! i她舅舅名气也不小,是明朝另一位大将蓝玉。
) H. c( {$ v* [# ^ u8 C" H: f& e# I V5 e* ^
2 o8 a& d3 {: A. e
e- O5 c( T/ P3 r8 D
朱允熥的身份背景非常深厚,背后有外祖父常家撑腰,还有老舅蓝玉坐镇。, J: }7 Z5 p- o7 p
$ ^2 o% ~1 j8 b! \! ]既然朱允熥背景深厚,出身又正,为什么最后朱元璋选择朱允炆,而非他?4 V e( p) s. ?0 v
) F2 `1 L$ n; G5 B' ~7 k) _
! B2 w! a0 c$ O+ k朱元璋四张底牌
4 E# c: ^. }3 y
4 a7 b/ I! y" k# Z其实稍加思索便能得出答案——因为选储君的人是朱元璋。1 @4 I+ _' x6 X; U' X, g# F3 W9 S* m
) m6 Q; m- ]3 T$ F
自从他称帝之后,为了防止权力旁落,让自己二十几个儿子全部去边境掌权。. r: h3 ]) o2 D ~) m
X2 J6 G P' |0 h8 r2 m J: u" H朱元璋宁可承担周朝和汉初分封制的弊端,也要把权力握在朱家手中。7 ]8 m" _3 [6 @ J* Q9 _
+ x4 Q- z* w: D1 r' [( Q. H; Z
他怎么可能选一个被两大外戚势力包围的朱允熥。0 j* Q: _- j3 t. k3 v1 n0 e
I3 C A7 Y+ K) }" m$ F! R* p
2 c2 G( ~$ I. Q/ x# ]
) Z. x/ S; c9 i# N果不其然,在朱允炆被列为下一代储君的第二年,朱元璋就启动了震惊朝野的“蓝玉案”。
* w0 ~' z) K$ C) E7 f1 P
5 p g% c8 y* v, k# ~3 B这是朱元璋第一次为朱允炆展示:什么是帝王雷霆手段。6 S- X+ J$ c% k2 E& `% n& G3 O" W
4 k4 w- W/ E. b) {
他先是悄悄调查收集蓝玉一系的犯罪证据,然后借锦衣卫之口举报其罪行。
' k9 D0 e3 e: {+ Q4 V% g% [- N
: ~7 E' J1 a3 o7 \, B3 S* |7 I. G
% P1 O0 ]- ^; H+ k% w; f6 C! j
9 V R7 t/ ~! a" b, R0 A, _5 ]在蓝玉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将其捉拿归案,再慢慢审问调查,将其好友全部捉拿归案。
3 C* W" I) {: J6 g
/ K" m& R1 \" y) ~8 U从文臣武将到远亲近戚,还有蓝玉身边的大小将领,一共杀了一万五千多人。$ M2 ]2 @0 W- ~ E: x$ `7 G
0 t& T' }/ Z/ [$ V! I& r8 C这一杀,彻底断绝了朱允熥的争帝之路,也为朱允炆的称帝之路扫平了障碍。
- A2 Z0 l1 }2 P% e, {
" w6 t& O8 `# U6 q8 {4 O! r7 d" h; A! _3 \: T' T6 a* Z
4 z2 {0 @7 g& u. d7 \朱元璋看似杀起人来雷厉风行,经常搞得满城风雨,人人自危。2 b+ f1 L' f/ s) f
( B. G7 P) g* i& ~
但这些都是私下里布局已久,在行动之前不动声色,等到出手时便是迅如闪电,丝毫不给对手反抗的机会。
' i7 ^9 \8 R! l/ P: Q6 E4 r: |4 `$ @. G( g) a9 D$ ?5 A
可惜祖父朱元璋的这次精彩操作,朱允炆只学得皮毛,并未将其精髓看透。
8 I1 n) L( T. ^$ V( h2 M/ J: [) w) a7 H
- j2 x6 C0 ], W' B. n虽然朱允炆没学会,但朱元璋这次杀伐震慑住了他那几个蠢蠢欲动的儿子们。
. o& d: d1 r8 w ~) }
* Y0 n7 P9 h! h" g无论是北方的燕王朱棣,还是善于计谋的宁王朱权,都不再对立皇孙为储多说什么。
( F: i& k! B+ S* ^. J# v
5 k* `) G7 n. ~$ R直到朱元璋去世,他们都老老实实待在自己封地,根本不敢有任何忤逆动作。3 y: c$ i% P C: f- K! {3 Z
$ _0 ]( e, F/ T# V5 @
) o9 l2 y3 m, R就这样过了八年,在洪武三十一年春天。
) T3 a+ J8 J3 R: [ T! A
8 e5 |! d8 S$ h" m朱元璋感觉大限将至,把朱允炆叫到身边,询问他日后如何应对分封在各地的藩王叔叔。
9 @6 C$ u4 c$ @2 k' e1 |: |' V. Y( o' {( e
朱允炆也知道这是他即将面临的最大难题,现在有祖父坐镇京城,没人敢站出来反对自己。! [# [3 F* r, n: z, Q& H, R5 z
0 I1 I3 Q; Q0 O" ~) ]: O* g$ G4 L
但是祖父一死,那些手握大军的叔叔怎么可能安居一隅?; b- ?1 V4 g* p: t
1 S; Y* P) v8 O* f, q& ^
) I0 G: k/ d, g7 j于是,他思索一番,对祖父朱元璋说:“第一步,我将用德行来安抚他们的心,用礼制法度来规范他们的行为。” 3 K3 L0 l( g/ T* R0 L; Y
6 f8 n& t% R: O
朱元璋反问:他们不理会你的礼节,强行为难你呢?8 Q+ i! Q+ M: P) d
7 t$ t8 `1 ?4 b% W! ?# w% L( H
朱允炆表示自己可以削减他们的封地,如果依旧知错不改,那就废除他们的职位。
+ Q. h3 J/ w( f, U
8 D# b0 i% j; ?5 U ~1 i
) j, T6 Y: {) ~3 k; E! M4 K ?% ?! t& ]3 G) p1 O0 p/ a7 @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随后又继续问道:“如果他们不听调遣,那又该如何?”
. z& B/ B$ I/ G% D& @" h
) g6 D+ n0 c$ }! e" E& h朱允炆故作痛苦道:“若他们一意孤行,那只能出兵讨伐他们。”
1 Y; @; b1 ]) M4 u& k
8 Y5 n% \% Y7 l+ q, o. t1 C听到朱允炆的应对之策,朱元璋感觉自己这些年的悉心教导没有白费。3 c X+ k w! }$ q
* t2 ]9 T* z2 \4 v0 x2 ~+ i5 B
3 g* V5 Y* _0 P6 v
5 f' c+ k9 B* B1 y3 u+ H% @没错,朱允炆所说的这四部底牌正是朱元璋这些年苦心孤诣谋划的结果。: x% Q% v: J ~7 d4 p( n4 Y
6 f+ y% c0 C; ]) j& i2 K朱元璋也知道分封制的弊端,一旦处理不好必然威胁皇权。" |$ G6 @/ \; F- p& j1 _' ~
0 t( o1 X4 c( e ~# [8 l9 F& r所以他这些年一直维持着他这几个儿子之间的权力平衡,让他们之间互相制衡。
# ]9 B7 Y) h) {
$ o$ L' ?2 u- C& A& E+ A' a; e- c( r. L
/ n( J& F6 f: S
只要其中一个想造反,其他几个藩王必然出兵制约。
- m* ]. }" x8 A1 F* `/ I% i. a
; s+ i; Y7 H# B在这种平衡之下,朱允炆就能斡旋于他们之中,通过政治手段,不断削减各大藩王的力量。! R; G, O4 s9 ^( q# R# u$ v
, ^& c( e8 f0 \% h但谁都没想到,朱允炆在登基后,将这四张底牌抛之脑后,最后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
- d+ f# T+ Q" N5 } Z
$ x z, ^! E: F8 M
# r: W! S6 t% O! ^: l8 E( L建文帝一错再错
$ W) ^: t; G/ p3 Y* U( r$ `/ L+ c4 D; P
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登基。
9 e- e) v h( P; a# V; L6 U8 C( k1 ~
在举办朱元璋葬礼这样的大事上,朱允炆应该拿出第一张底牌——以礼服之。 W U% p f2 R; N Y% b
& q" Z, M" S+ m. b$ r6 g8 l
比如主动下诏,让各地藩王入京参与朱元璋的葬礼。
0 x+ {0 c9 _& |: b- |: u
! v% v' O1 Q& q# Q可能朱允炆害怕自己这些藩王叔叔,竟然下令禁止所有藩王入京。并且埋葬后,也不准他们前来吊唁。
& O+ ?2 j( n9 Y; K0 v. I& p1 q" ]2 j
$ g5 g6 M# I. k* K; }6 n' N5 X8 k+ h. W9 S; ?+ d7 r
按理说,先帝去世,这是拉拢人心的时候,但建文帝这一行为彻底寒了所有藩王的心。
/ j1 K, j# c' d9 [- O5 x' \
& T5 @+ @( F' M; w) H所以第一张底牌直接作废,不等其他藩王有所动作,建文帝自己主动站到了所有叔父的对立面。
$ S4 n( i3 Y |& W0 `' M2 t8 y: E$ x/ s( b9 i: D
本以为这一步棋已经够臭了,没想到建文帝登基后不到两个月,又搞出一番骚操作。# B+ {0 j1 S6 U# { K
' I4 a# [" u, _" y& e( s" H
$ V- r8 ~. z4 L" s+ n2 n+ j2 t0 {' \$ |1 M( K, c, \! f3 W2 ^
自己的堂弟朱有爋状告父亲周王有谋反计划,建文帝想都不想,直接派兵将周王朱橚抓拿归案,然后流放云南。
0 v" P! D4 L+ Y4 J, x( z
3 M8 O9 A- j0 s: z2 V2 W, J虽然此次行动非常干净利落,也对其他藩王起到了震慑作用。但朱橚实力并不强,而且很少领兵打仗,在藩王中根本没什么实力。
" ]. o7 m( m2 ^6 S3 S/ M* A/ ?4 D$ c8 @4 ^/ P
看似是敲山震虎,其实是打草惊蛇。
+ R4 |. T" C2 |
$ h& w9 c7 P L
$ O Y2 r( o7 p; m; I# |- P' @) R0 U7 z0 w# Z! u
可能建文帝尝到削藩的甜头,也体会到了掌握他人生死的权力,所以他开始更加频繁制裁藩王。 n' o8 Y7 D0 r3 F, p9 f- U
- D) r- B( v4 A: o' u# Y) h0 u
自他登基后的短短一年内,他先后剥夺了五位藩王的职位,其中湘王不堪其辱,直接自杀了。
& Z% d: v3 i1 F1 |+ d E- O f' K% m1 ?
# j. J% }# Y3 q6 F除此之外,他还派兵,将燕王朱棣列为下一位制裁对象。
( E0 v& D& @1 e2 V# [! g6 c8 m2 s+ {$ n
7 l- x; S3 d3 A7 t, |
$ b0 r: ?1 G" [, U. r7 r. n4 }这时候,建文帝的第二、三张底牌也没用,直接出最后一张出兵讨伐。
* U$ ~' z1 e! y9 {1 t% b
# B6 g1 q3 O/ P( O在朝内部分臣子的鼓吹下,建文帝纠集大军,准备一举拿下燕王朱棣。- B0 P1 }4 X9 W8 e2 ?! i2 ]0 ?8 |
8 X- h( ?! R2 ~0 D4 Z; T三番五次的削藩,让朱棣苦不堪言,在看到前面五位兄弟的下场后,他决定起兵造反。+ W) r3 N) Y/ Q8 ?6 S
: z" o& G/ C; {, {; G+ P
1 Y( O7 n2 c4 R/ A. D6 k
- }$ {% O3 Z/ `& b6 P* \之前燕王一直不敢有造反之心,是因为他背后还有一个宁王看着呢。1 o; q( a, s3 A* v7 O" A
( C! U8 L- e! E+ y* h0 Q/ P) p9 h宁王封地在北方大宁,也就是现在的内蒙赤峰。如果燕王骑兵南下,那宁王必然率兵南下攻打燕王北平。
0 K8 ]' T6 J- {! L3 t
1 `0 L, F4 @6 v* ?但是好巧不巧,宁王在这时候也被制裁了,被剥夺军权,每日无所事事。* X, N' N4 @, l, I% a. C$ o
6 [" t0 o$ `* y) v- p
( f6 _5 u1 C7 ]+ n. b; s [7 R, h
% X% L2 J2 _* r' T6 |" F/ Z于是燕王朱棣赌了一把大的,让儿子朱高炽死守北平,自己率大军北上攻打宁王。
2 c# `9 P; F) i1 V. x( a R0 c. i7 q4 N4 }" ^
因为宁王被夺权,所以没怎么抵抗就被朱棣收服了。
+ D2 C% v! h0 ~8 K7 m$ W& y
- v) x' ~* ^( c7 `. a5 u' Q宁王一看自己落得这样的下场,于是便接受朱棣抛来的橄榄枝,打算推翻建文帝的统治。
8 L$ `3 h6 N" r' ?$ |( {) N4 @/ I5 K7 p e
; o2 Q2 l( ~$ V& Y' x7 l) A$ Z e) G, [
3 b+ H/ r$ O( h9 h, ?9 U# n P燕王、宁王作为当时实力最为强盛的两大藩王,两人合体后,朵颜三卫都心甘情愿为朱棣所用。. l8 J& N- e; Q4 m$ S
2 G$ ^- G6 W" ^$ N) Q6 F于是燕宁两路大军大举南下,一路摧枯拉朽,直接打进了大明京都金陵。
' q% F6 a. M+ Q8 |
3 ` F/ }6 R3 k3 X) |4 W而建文帝见状如此,一把大火烧了宫殿,人也不知所踪。
( U! \( \7 U1 l. v5 i# d6 Y$ `' @ m9 h. ?: O
8 ]& y2 Z8 b, F7 ~& @- ^! v: L5 b) f5 h
建文帝朱允炆明明握一手好牌,却因为自己的傲慢,毁掉了祖父朱元璋的精心布局。
% M: X) ]( b3 k& ^: a: C+ C( P6 U& E l; s! \
他又急于削藩,将四张底牌尽数废弃,如果他循序渐进,也不至于成为短命皇帝。
! p! Z' a$ e7 Q$ `6 B4 ?( O4 g2 h3 [3 P: @# Q+ I
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最够的耐心,切不可急于求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