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掌权19年,家族权倾朝野,汉宣帝为何能轻而易举诛灭霍氏?

[复制链接]
查看8936 | 回复0 | 2024-8-29 00: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地节四年,汉宣帝对霍氏下手了。
1 ?. D4 t' }0 h6 c4 O' j霍光唯一的儿子霍禹被腰斩,霍去病的孙子霍云、霍山被逼自尽,不仅霍氏全族被灭,连嫁出去的女儿都不能幸免,被视为霍氏党羽被灭族的有好几千家。
5 n: |/ `" U) Q& V$ g! T, j$ H. [要知道,此时距离霍光去世,仅仅过了两年。2 d0 n+ ^: }$ ^, d, f
霍光的儿子霍禹接替了霍光的大司马之位,霍氏在朝堂经营近20年,势力盘根错节。4 {; }7 n$ I. m& G& @# \
为什么他们面对汉宣帝的清算,却如此不堪一击,想要造反,还没开始行动,就被一网打尽?
) h* @7 w- m( T' s5 X1 I) m, n1 G
8 H& h  c7 H: G' p" K# H1 ^
霍光掌权19年,家族权倾朝野,汉宣帝为何能轻而易举诛灭霍氏?-1.jpg

# |* T& C4 _$ J) @2 w原因1:汉宣帝手腕高超,一步步分解霍氏势力1 o5 `/ y4 T+ f6 f: s4 R. |/ o
* Y% M. G2 P7 X/ _& S5 Y
看汉宣帝灭霍氏的全程,不得不说,汉宣帝就像一个潜伏在暗处的猎人,一步步把猎物逼到自己预定的地方,再毅然出手,手段高超得很。3 {2 b1 _# j3 ]# V) g8 Q9 B, t
汉宣帝登基的时候,已经18岁了,完全可以亲政。可他面对霍光要还政的试探,却恭敬而谦卑地说,他无才无德,朝政之事还是要仰仗大司马大将军。$ G8 E6 F4 V7 U: y  [. O: E) q
他的妻子许平君在生下女儿后去世,他明明怀疑服侍许平君的医者有问题,已经下令把他们下狱审查,却因为霍光一句话,又把他们全放了,再也不提这件事。
4 N' j, Q# P3 x/ I隐忍憋屈了6年,霍光终于去世了。
. z' c1 \( k4 c5 ~. W2 V但他知道,霍氏势力依然强盛,还远远不到还霍氏翻脸的时候。6 _1 `7 Z% P+ l5 M

  o$ \# C& r+ C! y3 j. _' I于是,他让霍光的唯一的儿子霍禹接替了霍光“领尚书事”的职责。这也就意味着,所有大臣给皇帝的上书,都要经过霍禹的审查和筛选,才能递到汉宣帝面前。霍氏依然把控着汉宣帝与群臣的交流通道。
& O4 b" S9 }4 p* q5 [" x' j$ }' ~- T. V; V3 e
霍光掌权19年,家族权倾朝野,汉宣帝为何能轻而易举诛灭霍氏?-2.jpg

+ x( k3 L2 H0 ], Q一开始,汉宣帝是通过岳父许广汉传递消息,与可信任的大臣商议如何对付霍氏,后来他想出了一个叫做“封事”的办法,意思是大臣给皇帝的上书不用通过霍禹,而是直接把上书密封起来,通过中书令直接交给皇帝。% R* T) D7 Y& {6 k
这么一来,霍氏就没法把控汉宣帝和大臣的交流了。对付霍氏的方式,以及其他大事,源源不断地直接呈交给了汉宣帝。霍氏的权力网,出现了巨大的漏洞。0 \. X& J+ H! S, `2 O7 d
霍氏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汉宣帝反手又给了霍氏几个甜枣,让他们纷纷升官了。
! j5 `2 L( [4 e, D, M4 P2 r, D" m- J例如,霍光的女婿邓广汉,由保护太后的长乐宫卫尉改任少府,为汉宣帝管理财富;霍光的另一个女婿范明友,由保护皇帝的未央宫卫尉改任光禄卿,亦是平级调动。' S" _: y/ c* v5 S3 V; T
霍禹本人,则不再担任右将军,无需屯兵,而是成为大司马。$ c" N' B- _  `0 J3 L) ?
这些调动,看起来都是升迁,或者调到了有更多油水可捞的地方,看起来是封赏,可实际上却是被削去了兵权。
! D+ y7 h, x1 _8 ?9 V不少在京城担任腰斩的霍氏党羽,也被以这种升迁的方式,被调离了京城,远离了权力中心。
$ @3 a3 r: F( h  x' w; g) a! t  C( I$ ^% V" R# ?
  l$ z0 i# f/ e1 D" s' k) F
原因2:霍氏没想过汉宣帝的目的是灭霍氏满门
5 X  b3 G8 h4 H* I! a& }( Y
% L  S: h! t' O7 q+ E霍氏都是人精,汉宣帝这些小动作的目的,自然瞒不过他们。5 {% i3 Z. D6 h, l" X
可是在汉宣帝的这些调动,看起来就像在恩赏霍氏,他们总不能说不愿意升官吧,也只好谢恩上任。  N4 r: K5 _: n. r  @8 U4 G
霍光的儿子霍禹气得称病在家躺了好多天。他的老部下任宣来探望他的时候,他愤愤不平地说:我哪是生病啊,是天子明明靠着我爹才当上皇帝的,如今却疏远我们霍家,而重用许家和史家,我憋不下这口气!
$ c, f& l2 H7 D' \霍禹埋怨了一通之后,从床上爬起来,继续正常上朝、工作。1 H3 r* D# x8 B
因为他深知,任宣劝解他的话是对的。霍光在世期间,权倾朝野,以至于能够废立皇帝,这样的光景再也不会有了。
5 l$ E9 j0 w, F2 w这时候的霍氏,并没有做出什么逆反的举动。他们应该是觉得,在朝堂上只手遮天固然威风,退下来做个富家翁也不是不可接受。  o& R7 g" u; B1 ]' b+ w/ g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意外的消息,让霍氏众人都懵了。
% p4 `9 G. ?% i1 M) O, S+ {/ w- X- E% D( g, x
霍光掌权19年,家族权倾朝野,汉宣帝为何能轻而易举诛灭霍氏?-4.jpg
: o6 i% J7 Y3 I3 E- c
这天,霍氏照常召开家庭会议,会议上又是老生常谈的汉宣帝对他们越来越疏远,说着说着,竟因霍氏今非昔比而落下泪来。
* N8 V( y. o; w- e- G这时,霍去病的孙子霍山埋怨说:外边说我们霍家的兄弟和女婿行为不端也就罢了,可为什么他们还传言说我们霍家毒杀了许皇后呢?这种抄家灭族的大罪,我们哪担待得起呀。
( E+ }) V# U" V. T: H" t, K霍光的妻子霍显在一旁,越听越心惊胆战,只能支支吾吾地承认说,毒杀许皇后的事是真的,是由她派人投毒、霍光亲自善后的。
4 x# G2 T  \2 ^这下子,霍禹和霍山等人吓坏了。他们第一次意识到,汉宣帝不仅仅是想削霍氏的权,还想灭了霍氏,为爱妻复仇。
1 X; Q  ~5 N, {3 X$ M3 o霍氏没有退路了,他们和汉宣帝将不死不休。( g2 L1 |0 \/ U0 V/ x6 R
这时候,霍氏诸人为了保命,才匆匆忙忙地准备造反。
# h% s  V2 F0 M; J8 y( Z可是太晚了,汉宣帝早已步步为营,安排好了诛杀霍氏的天罗地网。8 r0 Y2 K0 K' I: a: R
霍氏一有造反的迹象,就被汉宣帝扑灭了。5 i' q) f6 u& K
/ O' _3 {+ D9 \
霍光掌权19年,家族权倾朝野,汉宣帝为何能轻而易举诛灭霍氏?-5.jpg

7 X# M  `/ i+ _0 V1 w% q4 ]原因3:霍氏子嗣稀少,没有可以挑大梁的人
) ^% S. r1 s9 G" p( ?0 K3 a+ c4 T6 R/ v6 v3 L0 Z0 {! G4 H
汉宣帝削弱霍氏的手段固然高超,可他绝不敢在霍光活着的时候使出这一招。
) u) H# }: ]4 @. P: }: E( i$ e甚至连封皇后许平君的父亲为侯、立许平君的儿子为太子这样的事,都是在霍光去世之后才进行的。
$ W* {6 n0 C, {7 I3 n霍氏在霍光去世之后一败涂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霍光一死,霍氏就没有足以挑大梁的人了。
, d2 z$ Y1 k  t2 H" f+ R- z霍氏的子嗣并不繁茂。虽说史书没有具体记载,但可以从汉宣帝削弱霍氏的过程看出,霍光的父亲霍仲孺,只有霍去病和霍光两个儿子长大成人。8 P! K+ @* J: n8 S( U7 H# x6 }4 q0 ~
霍去病亦是英年早逝,等到霍光去世的时候,他只留下了两个孙子,霍云和霍山。: X8 G6 i  o+ q( C- s
霍光则只有霍禹一个儿子。
$ C9 |; c# F! p$ u; A0 b8 p6 `: ~也就是说,霍光去世之后,他的儿子霍禹成为新的霍家家主,而霍氏当中可以作为顶梁柱的,也不过是霍禹、霍云和霍山三人而已。. p1 }" a! m+ X  s
这三个人,无一人继承了霍去病的骁勇善战和霍光的缜密谨慎,无一人有父祖的风采。
0 A( B' C2 Z% ^
, o) X3 z6 Z" ]; q( H/ p+ C) Z
霍光掌权19年,家族权倾朝野,汉宣帝为何能轻而易举诛灭霍氏?-6.jpg

  \$ w8 l# Y& C) [) ]& L6 G9 j3 {( I我们可以想象,倘若霍氏有一个像霍去病那般年少领军、实打实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军,汉宣帝还能如此轻易的削去霍氏的兵权吗?$ M9 W' ?8 s3 Z$ E1 @: {9 X0 L' x/ p
可是在霍光主政期间,大大小小的仗没少打,霍氏诸人里立下最大战功的人,是霍光的女婿范明友,他曾以度辽将军的身份率军出征,大败乌桓,被封关内侯,后来又出征过匈奴。! u+ F, m$ U0 `" m
可是他的这些战功,在他有霍光这个岳父做靠山的情况下,都不足以被封为列侯。
* w3 ?% T3 D6 _; z霍禹也曾以中郎的身份随范明友出征,一无所获而归。& A5 _7 m5 Y2 _! o9 u6 }
可见,霍光是打算让霍氏和子弟们立下战功,巩固霍氏的权势与地位的。要是霍氏再出一个霍去病,就算霍光去世,霍氏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i2 x" f# K3 K4 p, T2 C* z9 {
可无论是霍去病的孙子还是侄子,都没能继承霍去病的军事天分,要么在战场上一无所获,要么连上战场的能力都没。; F; {) w1 p6 o5 S) d
以至于霍光一死,汉宣帝就可以毫无顾忌地削弱霍氏。霍氏诸人眼睁睁的看着汉宣帝以明升暗降的方式削去霍家兵权,却无计可施。
2 W3 N2 j2 M/ v8 D3 O: E3 l+ d! X- b! R
霍光掌权19年,家族权倾朝野,汉宣帝为何能轻而易举诛灭霍氏?-7.jpg
& Y) l, R# y7 k- o) \' ]
另一方面,根据霍光10余岁便跟随霍去病来到长安可以推断出,霍光去世的时候少说也有60多岁了,且掌权整整19年。
# J/ G8 L+ q$ Q) x正常来说,哪怕仅仅是为了保住他死后霍氏的荣华富贵,他也早该为自己培养接班人了。8 ~: _4 U$ ~: H! ?! B& n
从霍光的儿孙、女婿、党羽遍布朝堂,连负责保卫皇帝和太后安全的卫尉也全都是霍光女婿来看,霍光就算没有篡位的野心,也不是甘于退让的人。; a# {* C1 k) }  [- Z& n
君不见曹操去世后,曹家的势力可没有就此衰落,汉献帝对曹操的儿子曹丕依旧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曹丕篡位。3 a7 Q3 T6 v+ C+ N1 w
而霍光的儿子霍禹,却只能眼睁睁看着汉宣帝一步一步削弱霍氏,最后将霍氏一网打尽。
' T2 W4 p. F( {+ M2 j' C" E究其原因,自然是霍禹作为霍光的接班人,却能力不足,不足以接手霍氏的全部势力。# c: {( ^4 A( F# Y4 k
而霍光虽然在朝堂上经营多年,却因霍氏子嗣不丰且能力不足,以至于朝堂上盘根错节的势力都比较浮于表面,霍氏的威风本质上还是依托于霍光一人。
: `, f, a6 X* A- q/ M1 J倘若霍氏能再出一个领军能力不亚于霍去病,或是理政能力不亚于霍光的年轻一代,霍氏的结局可能就不一样了。5 @# z$ T/ [' y
1 b+ n* M6 a0 g) Y4 O
霍光掌权19年,家族权倾朝野,汉宣帝为何能轻而易举诛灭霍氏?-8.jpg

& Y" ^8 w" ]- u, ?- s, k) |% T写在最后1 F  |" r9 v& W; Y9 E
, \; |. h& w' r  b% p1 G$ [8 N
汉宣帝虽出生于民间,却仿佛天生就具备帝王心术。
& n* Z. }4 |, ?* R# ?2 K& s& M他的前任刘贺,也有除掉霍氏之心,可刘贺一进长安,就借着荒唐的表面,处处和霍光对着干,至于只当了27天皇帝就被霍光废黜。8 a! X- W; B' @/ t1 I2 k$ o
其实当时的霍光已经有60岁了,以汉朝人的普遍寿命而言,已经是半截身子埋入了黄土,霍氏又没有能够挑大梁的新一代。只要熬死了霍光,对付霍氏就不难了。: e; X- x( ?( a! J$ n8 d& [* H
关于这一点,汉宣帝可比刘贺看得透彻多了。他在当上皇帝之后,以惊人的隐忍面对霍光,哪怕心里觉得如芒刺在背,表面上也对霍光恭恭敬敬。( F- u- ^. j4 A) h# q- t
霍光去世后,汉宣帝也没有急着拔除霍氏,而是步步为营,一点一点的削弱霍氏,最终将霍氏一网打尽。% {$ n- ^1 A% H/ T0 o2 }
他在民间长大,可没有人教他这一套帝王心术,这只能是天生的。
% F0 W0 Z9 l- v. K9 E8 e* S也难怪汉宣帝能在汉武帝之后,再次缔造西汉的辉煌了。
# k% c# }, \5 K8 z, k你觉得是不是呢?
1 D" L- Y& @+ K6 {* [" o; ~; e9 e5 p9 v' x: ?0 B3 U, d
霍光掌权19年,家族权倾朝野,汉宣帝为何能轻而易举诛灭霍氏?-9.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