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热爱表达的你#
7 f$ O* O& M' K& [* a* X- r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中会有5s广告,观看后可免费阅读全文。感谢各位看官点击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 G$ d9 O/ v. M: ^8 ~ 5 G- c# j3 x7 r7 j+ \. o3 c& Q
+ g8 {! X1 p; U9 O$ f- t( [79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此举被视为二战全面结束的标志。绝大多数人都认为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的两颗原子弹,起了决定性作用。
* E- f1 ~2 D% @8 V5 J- G但事实真的是如此吗?据美国FBI截获的一份情报显示,苏联似乎也在背后做了不少动作。 h5 n9 [7 `5 V% C1 I1 b) e) l" b4 ?
/ ~/ H6 l! A: D, |) Z' y4 a6 c
4 r3 E3 i# } S( D% S0 E( d8 F8 r那么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 H7 b7 v, |9 l一、美国的出手2 z5 I. A1 y$ P6 b J' l( q
7 J2 i6 W3 K6 \% V) f- U' ~$ A
在二战后期,随着意大利和德国相继宣布投降,日本已经走入了强弩之末的境地。但日本军国主义并不想就此妥协,他们仍妄想通过多方周旋来获得最终的胜利。
5 n5 r( b4 N2 Q& z: Y# G- b/ s当时,日本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资源短缺。
' k6 l( o7 b8 ]1 h+ I众所周知,日本不过一个弹丸小国,许多关键的战略资源都十分依赖进口,美国就是其最重要的物资供应商。
; k, F- ?" Y) g# C& T, J4 X! {3 O, P; }: S% l' [- ?, t5 \6 O
) ^; b5 d, s7 t- H5 \) J$ x但随着二战格局逐渐明朗,胜利的曙光照到了正义的一方,美国也不再给日本提供相应的军备武器,甚至还对日本发动了经济封锁。美国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希望日本早日投降,自己也能在将来的战后赔偿谈判中分得一杯羹。! S! B8 a2 D! V3 U' j j1 r
但俗话说得好,任何时候都不要把对手逼上绝路。困境中的日本恼羞成怒,在冲动之下,连夜偷袭了美国的珍珠港,导致美国2000多名陆军海军当场丧生。, N$ [. E3 ^5 m- D# x$ m' R+ _' k9 S
一向喜欢站在岸上围观的美国,怎么能咽下这口气?于是美国领导层决定,必须要让日本为他们的无耻付出代价,自此美国正式宣布参战。虽已有决定,但如何实施,对美国来说却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8 q \. {8 q9 n" S6 Z3 b; h
4 K& x8 ~- @' L+ N4 m9 o- ?. G8 |, }
. W- U" i9 p! Z9 v1 _6 X/ I% N因为日本的“一亿玉碎计划”,让整个世界都知道日本军国主义已经丧心病狂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 c8 i- c) o1 u& H什么是“一亿玉碎计划”?那是针对日本本土作战的计划,哪怕战至最后一人,也要拉着对方一起下地狱。
- [3 b h/ c- |面对这种近乎自杀式的防守,美国估算了一下,如果盟军直接进入日本本土,预计要付出近百万人生命的代价才让日本投降,这无疑是下下之策。- ?4 C2 G$ @: A% B' w R8 _) I
反复衡量之下,美国选择了使用自家的秘密武器——原子弹。$ e, I' x U. o9 ?' u2 {8 N' w# q
0 k: A3 W3 u8 P$ A: c* L
- d! Q1 q. ~2 r/ y1945年8月6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布“投弹声明”,并派遣战机在日本广岛上空投弹了第一枚原子弹“小男孩”。7 F, ?- y+ i \
据统计,就在“小男孩”在空中爆炸的瞬间,大约有7万日本群众在瞬间蒸发,十数万栋房屋被夷为平地。如果日本军国集团在此刻投降,那么第二颗原子弹也就不会发出,可盲目不仁的天皇仍在负隅顽抗。$ q2 u9 v) s5 K7 W ~- r/ ?
见日本方面仍死性不改,三日之后,美国又在长崎投下了第二枚原子弹“胖子”。
& Z0 c; I- ^( H- y& o$ l
2 B1 v1 d( _* N% b1 p; U q" s4 ~3 n$ `1 X3 S
本来在美国的计划中,预备是要投放三颗原子弹的,可杜鲁门总统看了战地记者拍摄的广岛现状之后,悲痛不已,下令暂停投放。1 ]0 H* t; D" p
可本应最关心日本子民安危的天皇,愣是又足足沉默了9天,才正式对外宣布投降。3 B1 c1 J% L+ q! j4 K4 j2 y- L
这9天里,日本军国集团又做了什么举措?又是什么导致了桀骜不驯的日本天皇绝望投降?) V# x$ y/ W7 {; Q
9 Y9 {$ j( c7 K" i6 Y$ @
. s6 D% M& _) H9 x, U5 T" r
二、苏联的釜底抽薪
. F' I, ]9 }9 f% C
( B! y0 D! Q/ B3 ~& j4 p# s8 L二战期间,美国和苏联迅速占据了全球战略格局的高位,开始抢夺“世界一哥”的霸主地位。" r0 a' [3 c; p% K- h
所以不难理解,日本面对美国的原子弹威胁仍顽强抵抗,背后跟苏联有莫大的关系。
% _. _' c, k, O$ G8 a& }苏联的军事实力,全球都是有目共睹的。但对日本这个隔三岔五就来“找事”的邻居,苏联却是一忍再忍。他们之间的纷争从何而来?我们可以从世界地图上窥探一二。' W% m9 O. ^$ Z! Q
6 O+ P' u# W g* n
" ?' i l6 E1 |1 U U自17世纪末到如今,日本一直在与沙俄、苏联、现今的俄罗斯争夺千岛群岛、库页岛等的归属。在二战期间,日本也曾多次挑起对苏联的边境纠纷,但都由于实力不足而落败。. {. P3 ?9 A/ ]2 }
为了遏制日本的野心,当时的苏联一边抵抗着纳粹德国的进攻,一边大力支持中国的抗日事业,为中国输送了许多武器和医疗设施。
; G& b9 I0 Q* V6 s/ m多次败在苏联手下的日本军国深知,如果不阻止苏联对中国的救助,他们占领华夏的难度将大幅增高。
3 s. y& c9 t u4 m5 R( h5 X8 l. i. u$ N+ K+ j( u
' O6 q; Y- C$ N, z于是日本多方周旋,与苏联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意在让苏联表明自己的立场,不要再对中国施以援手了。
$ n+ P' D# A' j' Q a碍于日本天皇的面子,也为了不让自己同时遭受德国的日本的夹击,苏联大幅度减少了对华的援助。
+ W- l5 ^' |& `5 V) V H日本以为中国失去了苏联的撑腰之后,就会变得不堪一击。但眼前的事实却让日本人大吃一惊,中国人民顽强的抵抗和毫不退让的坚决,让日本陷入了不得不打持久战的困局中。
+ H! V& X: h: w3 g3 D! _2 `
/ S, \4 }; g' m. N2 u9 l
3 w& g, G9 c! J% Q5 V1 t直至美国的两颗原子弹在空中炸开,日本才大梦初醒,原来自己已经走到了四面楚歌的境地。$ ^5 z8 D% k/ q( A% ?2 f
那么唯一没有对日本出手的苏联,在这个关键的时刻,能否帮他们一把呢?日本天皇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苏联上。, O' p) n% d7 j( Q4 A5 w* X
9天的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对于日本来说,应该每时每刻都犹如在刀尖上行走。8 J3 _2 E8 L6 z( z) Z3 f
而他们等来的是苏联单方面撕毁了中立条约,宣布对日本宣战。! A" u$ e' S1 }- F
. q2 H& ?8 j# D( O6 q8 N& O3 }$ v
: }* G; g% o+ @远东苏军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连夜消灭了占领中国东北地区的日本关东军,转而继续收复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其势如破竹的速度,让日本领导集团如坠冰窟。1 s4 ?5 R( d& G9 m+ [ t
他们明白,如果再不投降,日本面临的不仅仅是人员的伤亡,还有可能失去自己的国土。万念俱灰之下,日本天皇宣布投降。4 F/ ]% ]+ k' }$ @
但任谁也想不到,日本国内的群众在知晓了投降这一决议之后,竟举国欢庆。难道日本天皇真的如此不得民心吗?2 J" L) n/ O( X, z% L J4 e! Z
三、反战同盟的努力
6 l; m2 j" W+ H/ X9 r
n- I9 x- c9 S其实在促使日本投降的过程中,除了美苏两国给予的军事压力以外,日本国内的反战派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 @$ p; t2 f2 j# L
' T/ v6 N3 \! \ f T
7 c. w, U+ }. b- ]* e% ~ L# U在二战期间,日本国内其实有许多反战运动,其人数高达数十万人,其中不乏知识分子、工人和农民。5 Y1 b, D/ c6 Q: `
除了内心正义感的驱使,他们更多是因为日本多年实施的战时经济体制而苦不堪言,最终决定奋起反抗。
+ z" J, z' A4 e- Q X当时的日本政府规定,日本每一位成年人一天只能领200克大米,每隔一天才能领取蔬菜100克,还经常出现供应不足的情况。到了后期,日本政府还颁发了白米禁止令,强制要求日本人民糙米和白米混着吃。
9 ^! G: N- y! C, E% v# i! `& ^0 G; e, I7 _* N5 U
: f' a! }" U8 T3 M
日本人民食不饱穿不暖就算了,他们还要遭受精神上的控制。, p& T# O9 D2 n9 T: U& o8 U( e
法西斯集团成立的特务组织,时时刻刻地监控每一个可疑的日本人,稍有举止不当的地方,就会被抓去盘问。成年人尚且如此,更可怕的是日本政府对小孩实施的畸形教育。
8 `3 P+ B) Q' K: p H' {为了培养出未来的优秀战士,日本的小孩不用接受文化课的熏陶,而是日日在广场上进行军事训练。" i9 k( _& ]5 E3 I* @2 K
为了配合“一亿玉碎计划”,军官们还会让小孩把自己当成人体炸弹,必要的时候与敌人同归于尽。- p# c+ g; y! Z
& q$ @1 O; R [5 h
2 ~: v( @* T$ R9 @在如此高压的环境下,日本国内的反战行动一波接着一波的发起,政府镇压都压不过来。
6 X2 P% C3 A6 p- B4 W2 H W a再加之,本来打算“3个月占领中国”的美梦破碎了之后,日本为了打赢持久战,更是不遗余力地增兵扩编。增兵的主要来源,就是工人和农民。
0 \% K- D5 c5 q/ | L据统计,哪怕是在日本垂死挣扎的1945年,总兵力都还保持在800万人左右。
- i' ]# H* @/ R7 R; e) @" d8 q那么问题来了,壮丁都被抓去打仗了,谁来种田呢?显然日本天皇并不在乎这一点,他还不断增加大米、小麦、土豆的生产配额,给农民带去了沉重的负担。
) `) u, o# D+ q p& e" r' |2 M
' I$ w, j' a8 k7 Y4 s8 Y3 s* Q. j' I
7 }! J9 D# [7 x! x6 I所以可以想见,在日本政府的层层逼迫之下,日本的反战小组织迅速发展成了“反战同盟”。他们不仅在日本本土宣扬和平正义,甚至还会跑到前线对一线战士进行反战宣导。
9 Y6 T7 t- ]2 H" D在他们的努力之下,前线士兵的厌战、反战情绪空前高涨,不少士兵装病、自杀、逃亡、甚至主动投降,个别日军部队还爆发了士兵暴动事件。
g+ c9 }: n6 u9 o2 k/ a) b直到美国的原子弹袭击了长崎和广岛,数十万群众一夜之间失去所有,日本国内的反战情绪达到巅峰。
9 z( {2 S" A9 U. a& e. q& E ?; p9 }; z1 G
7 f' Q% s. b0 s- e6 ]
所有日本国民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停止战争!停止侵华!如果天皇不宣布停战,那我们就推倒天皇!”
* s0 \+ Y5 f7 _6 h, _所以当日本天皇裕仁用广播宣告接受《波茨坦公告》时,大部分日本国民都仿佛重获新生。
7 ]' J) \" ]' [% Y7 p他们大多只是无辜的平民,战争带给他们的伤害也同样沉重。
4 X6 l; O! |' K. v/ B我们没有资格代替先烈去原谅他们,唯有时刻铭记在心,勿忘国耻,努力振兴中华。
- V8 q; S0 S9 U# z
$ D+ Z: g9 w+ @ D) `$ W" i! K) n6 u5 m+ e0 ^' O
结语:
% U5 O: b! C. m/ F9 e0 q) E$ ?9 ]# d4 j
我国在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才终于将侵略者赶了出去。但是始作俑者却始终没有承认自己的错误,反而大肆参拜一级战犯,还屡屡在国际上发言,企图干预中国的内政事务。
3 V/ m8 \6 P( p3 _) V( [正所谓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所有试图破坏世界和平的人或国,最终都只会自食其果。5 |" r8 e' F. V( D. h+ F
参考资料:
8 i7 d1 k* a# [1,《波茨坦公告》-百度百科
( L) C4 T3 f2 }3 @2,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8 g+ P$ z1 ~( I6 c2 u& C9 e
3,《苏日中立条约》-百度百科8 s2 i+ W7 w1 j6 k( ]0 {: P
4,二战期间日本强迫劳动受害者再没诉讼问题研究-吉林大学
6 y& O$ @' v8 ~ I! v: a0 g5,威逼利诱:二战日本征兵体制-检察风云( _6 u, s" r1 a3 h0 j/ r
+ h, @) n1 E" D* C: E
, `+ S/ l) w8 h& t2 K+ F& ?;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