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是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中最特别的一个,它既有宋太祖赵匡胤、宋仁宗赵祯这样的贤明之主;也有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这样的昏庸帝王;既有“清明上河图”那般的繁华盛世,也有“靖康之耻”那般耻辱之事。: y8 {* R9 m- R& B8 L& A/ ]" \
3 s. {" |) O, O) F2 k' d! x6 f
尤其是“靖康之耻”的耻辱程度在整个古代历史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存在,是为汉人之殇,中原之殇,宋朝之殇,以至于南宋最后不惜灭国也要覆灭金国。
9 H3 w+ t- t8 }* [: n0 B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 G8 n) x9 g- O% g9 }) p; P1 i* V4 R+ E z. V1 ?; y, }) a. h& @9 V
p5 I( }0 S: ~$ U( p
靖康之耻起因$ j& h$ s7 \6 I& @$ @+ A5 V
. P9 t9 y6 l8 L& L正所谓因果循环,有因必有果。要想知道南宋为什么拼了命也要将金国尽灭,就要先了解他们之前的恩怨。“因”也就是著名的“靖康之耻”。这件事可以堪称古代汉人之殇,其屈辱程度为之最。“果”就是南宋以搏命的方式也要覆灭金国。
* _" |% h l0 l; P& \
. j7 t4 l7 L5 o1 v" {4 d& U事情最初还要追溯到五代十国时期,当时的后晋皇帝将北方重要屏障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辽国,因此北方的天险就没了,到了赵匡胤建立大宋后就一直想着收复失地,完成大一统,但数次和辽国征战也没有收回燕云十六州。5 f$ b% S) Q/ k2 c! q6 |) k, Z
等到了宋朝第六代皇帝宋徽宗时期,辽国势弱,金国崛起,两方因为种种利益多次爆发战争。且金国占优势,宋徽宗就想着也去分一杯羹,联手金国一起攻打辽国,好收取燕云十六州,完成祖辈都没能完成的丰功伟业。3 u5 w5 r" `. m: g( ]
}; U5 F% V K; z5 F3 @) j6 \
0 r' c' C# N( N! h* Q4 J! z9 U为此还不惜提出为金国纳贡,只为换取燕云十六州等地,金国一看还有这好事,本来自己就没有完全覆灭辽国的实力,这下来了个免费打手,同时还有好处费,也就欣然同意了。
: b }3 T" c: \) ~) P" Z5 r; O; C4 C; T/ V% i
宋朝一听金国同意了,也开心坏了,沉浸在收复失地的丰功伟业中,虽不知就是因为此事将整个王朝置于了险地,陷入了更大的危机中。" Q& u2 h% O# c' g# L1 }
" G* C8 ]% g: C, a, H
宋朝联合金国灭辽后,金国的狼子野心就暴露了出来,在联合进攻中发现宋朝的军队孱弱不堪,于是马上调转枪头,南下攻击宋朝。6 D4 N- r9 }2 Z. y
这一手突袭打的宋朝毫无准备,其实有防备也没太大用,毕竟军事实力差距太大,结果就是一路打到了宋国都城汴京。宋徽宗一看这个情况直接就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自己跑路了。 y; c3 l) X% @* ~3 \: f
0 i3 C& v% C5 f: F. D% Z
0 h5 M% w# r/ B2 O7 L
独留宋钦宗赵恒和一众大臣留守都城,但是宋朝当时还是有时能人的,比如当时的宰相李纲就站了出来,组织城内军队和号召外地人马来保护都城,最终以一种堪称惨烈的结果险胜。金国见拿不下了,随即就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最终无力再战的宋朝选择了称臣、割地、赔款,可谓是屈辱至极。
: H& x9 s2 m5 H9 n% p1 b- P. x4 Q/ A2 h; f3 A! Q: B- N
可这不算完,金国在休养了两年时间后又再一次南下攻宋,这一次没有上次的好运了,金国人一路势如破竹,攻破了宋国都城汴京。随后更是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暴行,无数平民百姓遭到残忍杀害,皇室和王公大臣的妃嫔更是被金国人羞辱至极。
4 @. W" Y) s2 t3 a% E金人肆虐之后又将包括皇帝、大臣、女人、工匠等不计其数的汉人带回了金国。等回到金国后,更是令宋代二帝和给嫔妃等人受尽金国人侮辱,其中女性更是惨不忍睹,而且稍有反抗就会被当场处决,可谓是残忍无比!
6 q1 J# a5 @# q' Q/ g6 F
- l* m8 u" F2 p0 x8 [0 K, ~9 j& v7 n4 X8 W; _5 ?" G6 n
南宋的反击9 Y; u( A; x4 b; i
+ @, t# l7 Y# U
此役后宋朝的二位皇帝都被金国掳走,只剩下宋钦宗的弟弟,也就是当时的康王赵构,在收整了宋朝残余势力后,最终在河南商丘称帝,世称宋高宗,建立南宋。8 ]6 B2 q) M+ v' V
$ e$ k+ q, o2 S0 m$ U
南宋建立后,当时的朝内分为两派,一为主战派,主张打回中原,收复失地,报靖康之耻,以李刚等人为首。一派为主降派,主要称臣赔款以此来换取和平,以黄潜善等人为主。
& N7 H$ X7 E5 M+ v, l4 f, ]0 @& q& q+ [# l; o% A) h+ J9 J- [
两派就这样一直僵持着,直到后来金国一次次的在宋地烧杀掳掠,无恶不作,这才激发了全国人们内心的仇恨,就彷佛靖康之耻重现一般。
1 q: b% B! N# k0 Q$ J& V于是一大波爱国人士涌现了出来,其中就包括名将岳飞。
. X6 p' J) C2 b8 S& a- Y& q1 u4 b7 X: q% f, o, }
) ?; d$ l! V# W6 ]
在岳飞的带领下,南宋一度打出了风采,先后收复数地,打的金国士兵抱头鼠窜,一时间声势浩大,全国人民都沉浸在战胜的喜悦中。! o( p' j+ l9 B) b: B- v9 b
4 ^* l' V) Q- v9 f6 L) @
可就在岳飞将军准备对金国都城发起总攻,一举击退敌军,收复失城,迎回二帝,扬我国威的时候,却被宋高宗赵构制止,命其退军,连发十二道金牌召回了岳飞。+ t7 \3 P* {4 E/ ~' Y6 J
9 \3 h& S3 a5 Y; B! C原因无他,国无二主,一旦岳飞攻入金国首都,迎回二帝的时候,那他的帝王之位将会不保,已经习惯了权势的赵构是不能接受的,比起亲情和国威,他更在护的是权势和地位罢了。
8 k c6 y% G/ M- q就这样一代抗敌名将,精忠报国的岳飞就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下狱。并杀害。以至于在狱中留下《满江红》的千古绝唱!
1 z/ c2 ^, W( _+ w* m6 z
. M' W3 N" d+ q7 c4 Q/ D5 X" g' {' W& ]( P" K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0 u, R- k1 w: K9 x8 Z. k
% o; r, \ s9 o) M南宋也因此失去了唯一一次可以反攻中原,收复失地的机会。至此南宋国势衰退,金国在没有岳飞这个大敌后,肆无忌惮了起来,终日入侵北地,身处北地的宋人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南宋又活成了之前的样子。虽然也组织过几次反击,可因为种种原因均以失败告终。( @! M8 z" V0 v( W5 s
以命换命5 n: t" L7 R( P$ ~. n
" q8 u% t2 X- J; j) Q然而宋朝君主不全是软弱无能之辈,宋理宗赵昀就是一个胆气,有血性的君主。早年的他是没有权力,是个被权臣史弥远扶植的傀儡皇帝,可当史弥远死后,真正给他机会的时候,他站了出来,立志中兴大宋,并做出一系列改革措施。7 A* P6 _4 s6 }, ~
4 X5 Y# o$ r1 u% k& U
6 s& K P$ m( I4 c宋国人民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不管是经济还是军事势力都得到了发展,但是人们内心最深切的期望还是收复失地,恢复中华正统,一报靖康之耻。于是就磨刀霍霍准备对金国下手,两国进入了僵持阶段。) ^8 N0 c* n& v7 `6 [; S/ @
7 `; m2 R6 c3 c w: l$ Z8 z就在这时,另一个国家的崛起打破了两国的平静,那就是蒙古,蒙古本是归属于金国的部落,但是金国对其的统治太过残忍。它们怕蒙古崛起影响它们的统治,于是对蒙古进行了残忍的杀丁令。9 t& Z: E* B; n' J: A; S
4 r6 x, y# \* Y3 a2 N' G0 l0 j
杀丁令就是将成年的男人选择一部分杀掉,以至于让蒙古人数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1 \7 ~5 r6 u2 \5 q: D就这样金国和蒙古的关系就越变越僵,逐渐演变成了生死大敌的关系。同时也因为金国的杀丁令让其余的蒙古部落更加紧密的联合在一起,以求共同对抗金国。/ `+ p r. `; K# [
2 U# ? ~2 D- [- K3 P( |# Y- P8 y# X4 G- Y$ F+ w- L9 b) |& U
蒙古就这样默默的发展这自己的实力,直到成长为一庞然大物,就这样南宋也看到了希望。于是朝堂上针对联蒙抗金的政策展开了激烈争吵,有人说这是绝佳的复仇机会,只有联合蒙古才能对金国造成致命打击。
9 \* S* A& d- Z# M; U0 k同时还有一部分认为这方法不行,理由就是当年北宋联合金灭辽的例子,两方争吵不断。# h* Z5 O2 M; `+ g% V) S$ X
最后随着蒙金战争,蒙古不断占上风,南宋主张联合派占了上风,最终蒙宋两国达成了联合盟约。金国知道后急忙派人来送讲诉唇亡齿寒的道理,但是却被直接拒绝了。* J" A! ?/ X0 m
不是南宋不懂这个道理,而实在是因为仇恨太大了,不是简单几句道歉、赔款就能了解的,以至于拼着以命换命也要覆灭金国。
0 |4 Y4 x( `. Y, c
4 R' m4 B, m5 ~
! ~( G6 `! B7 o/ Y最终在两国的联合下,金国一退再退,一败再败,最终于公元1234被蒙宋两国联合覆灭,金国皇帝的尸首被南宋带走,而金国的金人也遭到了两国的屠杀,人口从鼎盛的七百万一下锐减到不足10万余人,只能苟延残喘,南宋终于报了靖康之耻。$ @& g' L# Y$ _2 b8 m
% `6 L( ^, ~. a9 I! E
但是与此同时付出的代价就是灭亡。显然他们没有意识到“非我族人,其心必异”的道理,当年北宋的例子仍然没有给南宋带来多大警示。
/ w. w$ c; U$ [& x4 E1 @
* j. m5 t. n/ f' F H2 t: d8 e两国联合灭金后,南宋打算北上收复失地,可不曾想刚到河南等地时候就遭遇了蒙古军的伏击,南宋大军毫无防备,几乎全军覆没。
/ k6 c6 o# f5 }4 Y* z# b随后蒙古军更是肆无忌惮,分兵三路进攻南宋,打算一举覆灭南宋,但是在南宋的顽强抵抗没有被灭国,不过也元气大伤。休整了数年后蒙古又对南宋发起了猛烈进攻。
/ A3 U( q2 `/ C+ B. `. t$ u2 N# D* u! ^0 X. G
4 `2 E6 {, ?0 e; a
而这时蒙古的领导者是成吉思汗的孙子蒙哥和他的弟弟忽必烈,都是一代骁勇善战的军事家,数路的进攻打的南宋首尾难顾,但也顽强的抵抗着。后来蒙哥去世,蒙古内部争权夺势,南宋这才得以缓息。/ r; V! L' d; ^
* a1 S0 u+ j& w4 k/ ?, h# O/ u% R
后来忽必烈在夺权中取得了胜利,成为了蒙古的首领领袖,又一次发动了对宋战争,将南宋的范围越压越小,后来建立大元后覆灭了南宋。+ r5 H, L J, Z" _2 w7 r+ C/ M
结语
% O8 `+ w+ n: G+ X, ~9 l6 o
( i; T: O1 a$ m“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英雄岳飞的愿望也终于实现了,只是它的代价有点大,是以南宋的命换了金国的命。
6 c( l) W8 p* [) @( Z# R- e本来当时南宋是可以不用付出太大代价就可以报了此仇的,只是因为某些君主的无能和懦弱导致了如此,害的一代英雄岳飞落得如此下场,真是让人唏嘘!
2 L0 U, Q9 e% m& f参考资料:( h4 B$ O" m4 {6 H
中国知网 [1]段学义.靖康之耻究竟是什么耻?为什么会发生?[J].群文天地,2012,(07):92-98.5 B6 H* s u: T3 ~% i' T" Y
中国知网 [1]杨晓红.析蒙古灭宋战略的阶段性及特征[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98-101.9 ?& Q( X% F8 ?2 t
中国知网 [1]扬子.《汴京之围》详实史料再现靖康之难始末[J].全国新书目,2019,(10):26.3 J/ A/ L2 x+ X) N( p
中国知网 [1]金宝丽.蒙古灭金史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 i: Q. v0 r* E8 S
" C. d: {+ K9 L p4 u' T9 N/ ^8 ~0 d- p! k6 ]7 x
; V- C, Z. H8 Z5 b B
# T# t6 e: W! O0 r( Z+ y亲爱的读者,作者收入微薄,每天辛苦写稿也是为了养家糊口,因此不得不在文中加入了短短几秒广告,观看即可免费阅读全文,希望各位观众老爷可以多多理解,您的理解就是最大的动力!作者会努力带来更多优质内容!& ]. N, c9 h2 F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