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0 ]! y1 T8 O; o) t4 i9 P
2 |8 [6 k& B2 H4 s! `4 e鱼这种食材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并且深受南北方人民的喜爱,每逢除夕之夜,家家户户的餐桌上少不了一道鱼,寓意着“年年有余”,寄托着人们对未来富足生活的期望。( ^9 x2 x" {2 P, a' U( c" j/ @, z
) ~4 N0 \4 q% K. S7 F
5 ?& d0 p! c% Z. l0 x" R. _
' n1 L" s, L t; s4 t平时,我们的餐桌上也总少不了鱼的身影,但有的鱼却是不能吃的,因为一不小心就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严重影响,给我们的人身安全带来重大隐患。
: U% L+ [0 b+ I5 h9 U! g. o. S/ B* P
) {/ ^9 y5 l5 ]
" X/ t" C2 q$ ?/ [' o* h
那究竟是哪几种鱼呢?
; w9 s, i H1 ~+ H( ?4 z«——【·鲶鱼·】——» $ j4 C' ?: V$ V
. v% ]+ R# m& V" e) V- E/ T鲶鱼的适应力极强,并且是淡水鱼,能够在任何水质条件下生存,一般常见于污染较为严重的缓流水域,它们以杂食性为主,因此体内容易富集各类有害物质。
# w2 E3 F& G# s/ X$ l- G2 m
8 h9 S- l2 m3 E8 I: p' s* S( K6 y3 C7 ^& Z' O4 @6 @
! d4 l, C& C$ n2 F+ q* m6 ]由于鲶鱼对生存环境要求不高,它们经常在含有工业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水域中繁衍生息,这就导致鲶鱼体内富集了大量的汞、多氯联苯(PCBs)等有害物质。 x/ k! T6 E O5 Z: k1 ^
) u7 I( I& a3 ~! h- n$ [: E- Y6 N" v
* v; P7 A: o3 T! w
汞这种物质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等多个器官受损,对孕妇和儿童而言,其潜在危害更大,因为汞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影响胎儿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严重时甚至导致胎儿畸形,还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肾脏损害等健康问题。
l" I5 r- Z& o# c8 j! x
+ N1 W9 r: l0 {9 l1 m4 p4 Z' M" t9 c' t$ I: I" U& O) r
+ y. k1 s& H: f8 {6 R6 g
而多氯联苯这种有害物质还可能会通过干扰内分泌系统,进而导致生殖功能障碍、发育异常和免疫系统损伤,若是长期摄入的话,就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n! x* k& y5 {
. J' H( E4 L" a
8 A$ A% L3 H: e. O4 x: q6 y
. f( p: E, b7 @7 X; ^- p' _( j7 ^尽管鲶鱼存在着诸多问题,可它依旧是市场上常见的食用鱼类,并且由于其价格低廉,深受部分消费者喜爱,只是其潜在的健康风险往往被忽视,这就要求我们消费者在购买时需谨慎,避免因小失大。
- d2 L# F' |* G. k& }. {+ }3 g! o5 a. c. \' s- J5 `
1 ^3 S! j9 \! ^7 y) D' p
«——【·甲醛处理过的带鱼·】——»
& O& @" _4 c9 |- Q
9 ? M* ~' i% x* A. u甲醛处理过的带鱼同样也是不能吃的,因为甲醛是一种对人体有毒害、致癌、致畸性的化学物质,它能够改变带鱼的蛋白质结构,使其失去弹性和张力,变得脆弱,这会导致带鱼在高温油炸时发生扭曲、爆裂,状如“开花”。
9 Q/ B3 z& M i* J1 F, Q3 {" C5 y
( i- j. r! h! y" F
% q% u! O5 A+ t& G1 r" I而且由于甲醛具有强烈的杀菌防腐作用,一些黑心商家就会使用甲醛来保证带鱼的新鲜度和增加其色泽,但这种做法无疑会严重危害消费者的健康。
T, p1 O+ @$ U6 N- ^( O6 `6 L9 A' r
6 [3 @# e% C9 m0 j9 k
8 I2 f& x$ k |甲醛要是直接刺激皮肤粘膜的话,就会引起过敏性皮炎、色斑、坏死,而且如果使用的甲醛浓度较高的话,还会有患上癌症或者肿瘤的风险,一些不法商家为了保证带鱼的新鲜就会用甲醛处理带鱼,殊不知这样做会给消费者的身体带来多大的影响。7 r8 s8 J4 y! Y" z8 o J/ @2 a
# i" m4 {3 N- D P
9 V) p( w4 T4 u# d0 w7 l8 n
$ k% m+ w0 ^+ q3 M甲醛是一种极易挥发的化学物质,这意味着即使在带鱼中使用了甲醛,也可能因为甲醛与鱼肉中的蛋白质发生反应或已经挥发而难以被检测出来,所以消费者在购买带鱼时应学会辨别是否泡过甲醛,例如观察带鱼的颜色、体积是否正常,是否有异味,以及鱼肉是否有弹性等。
9 i2 k) r, p- m8 n2 r8 w/ w+ l, ]
3 H1 S5 M8 m2 F" ~ L" K4 q) q: L" B5 X4 b& X/ D4 |
& F" O+ F5 C+ x& V9 E
一般来说,正常带鱼表面的鱼鳞应该是紧实的,不会出现稍微碰一下就脱落的现象,按压其表面的话还能感觉到弹性,眼睛看起来也是清澈的,要是买到的带鱼没有这几种现象的话,那可就要小心是不是甲醛处理过的了。" W7 ~ @4 s* ~+ i1 I3 ]
9 Q5 S% J* e( s1 ~- o1 f
8 ?5 R6 v3 f4 p4 \: y- Q
«——【·生鱼片·】——»
G$ S/ |: ? A& M% [1 k! l
( h! v, d: {, f( V0 k生鱼片经常出现在日本餐桌上,其实它彻彻底底的来自中国,这种食物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受到许多人的喜爱,虽然有不少人喜欢食用生鱼片,但出于健康和安全的考虑,我们最好还是不要食用它。
; W; J! ~) p( l' j: u. H
: G3 Z7 z3 q" w3 G6 R8 b- c9 U# l4 O6 ~7 G( K' \, o# X
m' d% b, [" n8 U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生鱼片在未经充分烹饪的情况下,可能成为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滋生地,这些微生物包括各种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它们可能引起食物中毒和其他食源性疾病。
4 U) ~' K9 q- p: l$ P4 | q) p
! x2 x) ]5 i3 d* h
" A1 n1 t7 Y+ o) N+ e其中,肝吸虫就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寄生虫,它们通常通过食用未经煮熟的淡水鱼传播,要是进入人体的话可能导致胆管炎症、胆石症,甚至增加患肝胆肿瘤的风险。
5 y( j) O% m) h9 T! n$ _9 A: P) R. v' @2 V0 A! q2 o* B6 e
/ K% p! |3 x8 G# F+ J5 e8 ]2 |9 u" c3 @' M0 q+ d
而且在生鱼片的整个供应链中,从捕捞到最终消费者,每个环节都可能受到污染,再加上生鱼片若在储存和处理过程中未能保持适当的卫生条件,微生物污染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y( X d2 A8 K! J( `' e
% G! ?7 r1 M6 ~6 a( F
; b& |# n" F/ t7 Q* z ^* y2 I) b0 O0 @ M% M9 {; w/ u7 |
尽管在食用生鱼片时,我们通常会搭配芥末、醋和生姜等调味料,这些调料确实拥有一定的抗菌特性,但它们并不足以杀灭生鱼片中可能存在的所有有害微生物,特别是对于那些生命力顽强的寄生虫,这些调味料的杀菌能力可能并不充分。3 \- ]7 @* ~# C/ G
# C) `7 a5 R' a; E5 X) W8 j7 s1 ]; K( k" F- A- N" n/ e
- R# _2 d& \. T9 ~+ k% {
所以,如果选择食用生鱼片的话,应确保来源可靠,处理得当,还要在在信誉良好的餐厅享用,不然吃下一肚子寄生虫和病菌,到时候受苦的还是自己。
* H( v0 {7 V$ G«——【·咸鱼·】——»
, B$ w$ ]: I& K0 ]7 v* o6 }; A+ y7 O: T5 p( Y% w
咸鱼是我国的一道特色食物,其往往口感咸香,肉质也相对松软,并且还能长期保存,沿海地区人家的餐桌上经常会出现这种美食,不过在食用咸鱼的过程中还是有一定风险的。/ B M, P$ q1 q% Z
: Y0 w( t0 \4 X, ^* _" f* ^" l! @& [$ W/ ^5 ^
. J3 U+ H5 D S+ G
比如咸鱼在腌制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盐,长期食用高盐食品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和其他心血管疾病,而且咸鱼在腌制过程中可能产生亚硝基化合物,如亚硝胺,这些物质在体外实验中显示了有一定的致癌性。
; V$ j4 ~2 W6 [# h ?" l$ |. N5 L4 R" D$ K6 `
! b$ r. `& X$ [$ n j
4 K: C) Q% O# Z" \& T0 O7 |9 _特别是中式咸鱼,在2012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1类致癌物,这份证据充分的显示了其对人类有致癌风险。
, w+ w! E3 X$ O4 z( j( [
- B9 @5 P3 F4 i' C& B/ Z% q7 {
+ u1 t$ E# [3 T( o9 Q0 m' @+ ? e8 c) D& q! X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研究表明,在婴幼儿时期食用咸鱼可能会增加成年后患鼻咽癌的风险,之前有一项针对腌制鱼摄入频率与鼻咽癌发病风险的研究指出,频繁食用咸鱼(如每3天一次)可能会显著增加鼻咽癌的发病风险。; E0 U& @; R5 W. T* O- r* v1 Z g
, V! j h v4 b
) Y# v& E) y( T w7 D+ l, v4 S8 @+ f7 B# Y, ~) u3 W0 X1 z
还有就是在腌制过程中,鱼肉的一些营养成分可能会流失,并不如鲜鱼的营养物质多,而且咸鱼通常不如新鲜鱼类富含Omega-3脂肪酸等健康成分,因此其营养价值说不上有多高。& G" J1 q8 I4 I0 j" h
6 f- o& o8 r" k e* U# h
1 F) k! s- u1 X) {/ Y! y. R) ^5 F6 n5 I0 Q+ ]
如果选择食用咸鱼的话,建议适量,并且还要搭配上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这些维生素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咸鱼的致癌风险。
0 m9 W W, l3 C9 w. u( `# \. Z$ A$ _: ]! Q
' G: T2 C( ~6 J- t$ {; f0 y8 V
9 b, R1 K. F8 l$ H% N$ x% b那消费者怎么才能避免这种致癌的鱼类,吃到新鲜健康的鱼呢?0 P$ W ?2 q5 u/ f- N
«——【·尽量选择新鲜鱼类·】——» 3 o# r2 U6 |* s5 Y$ v
" r: [5 M9 L1 y( p# }( Z+ P
在超市或菜市场购买鱼类时,消费者应首选那些来自正规渠道、有明确标签和品质认证的鱼类产品,还可以多多关注政府部门发布的食品安全抽检信息,避免购买问题批次的产品。) U) [& C. F! P/ N5 t# `0 _
' U: f8 C k$ \0 ^( ?
3 s8 z& a, F! y9 }( Y J8 r9 }7 I5 M6 j2 h
最重要的是要优先选择绿色无污染的养殖鱼类,这些鱼类在生长过程中严格控制饲料和水质,降低了有害物质的积累,人吃下去后不会有太大的身体负担。+ w4 b8 @1 F1 Q9 Q2 D$ y# t( Q
5 }" G9 l- v* K& S5 F j
+ h) ?0 s! `3 G5 b/ R
, d6 D/ n; }6 u不过,虽然鱼类富含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但过量食用仍可能导致有害物质摄入过多,成年人每周食用鱼类的量应控制在250-500克之间,以确保营养摄入的同时,也能降低致癌风险。, V% J; n# w R3 a7 m
9 B' y: S7 _( f/ F9 c3 B( _
. F) c9 [ w5 [
! X; \7 L G* D; P7 Q9 O
在烹饪鱼类时,应采用清蒸、红烧等低脂烹饪方法,避免高温油炸,以免有害物质在高温下释放,这样反倒本末倒置了,而且在烹饪前可将鱼类浸泡在清水中,以去除部分污染物,并适当添加葱姜蒜等调味料,有助于降低有害物质的生物活性。
2 m7 G4 Q3 T0 P( ^7 ~+ P, m1 E0 h
- S7 ?' L4 U1 S E! e, z) p% M- P: \2 z, V( w* m7 X- Z
/ B3 h \4 N _ ]总之,消费者应提高对鱼类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了解各种鱼类可能存在的风险,掌握正确的选购、储存和烹饪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关注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为家人健康把好关。; W. y: k5 t3 c0 v. A
5 K7 j' A4 [( F
2 ~! B, ^0 b6 q; ]% F( |( r0 E" B! Y7 F# \
但这也不能单单只靠我们个人来完成,政府部门、相关机构和全社会应共同努力,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高消费者对鱼类食品安全的认识,共同维护食品安全,这样才能营造一个大家都放心的绿色食品安全环境。* r& W4 L: P( B6 Y0 Q/ f# k; [
«——【·结语·】——»
) \( g; x+ O: }, o$ `
; k- {$ y6 d' q. E- Z3 A这四种鱼只不过是给大家举了个例子,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其他种类的鱼存在着一定风险,大家在食用时一定要多加小心,或者不要过多食用,不然太多毒素和有害物质堆积在体内,对我们的健康就没任何好处了。7 p1 b/ I* g |0 q! B5 D2 ^' t
1 A# g2 w: [4 `& y, b0 J% g
而除了消费者个人以外,全社会也应该承担起相应责任来保障食品安全,政府部门、相关机构、企业和消费者都应积极参与,共同打造安全的食品环境。
n# D! ^1 w- l& q; j% c! H- Q# B. s: b, u
政府部门需要强化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提高对违反食品安全规定的处罚力度,加强养殖、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管理,确保产品质量;消费者要提高食品安全意识,积极监督和举报违法行为。, M: ^7 w3 d/ ]
+ g: v& ]4 i: k( w+ _ u& I: y9 z
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确保食品安全,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鱼,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大力推广绿色无污染的养殖技术,从源头上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健康、安全的鱼类产品。
9 g; E; [+ y% [: n0 j+ c# ^4 K# k. E4 v! A
参考资料:
) O6 I# _ u7 q$ m$ I% Q6 r0 d/ d- _2 t/ v7 \6 _6 J
新京报网:4种鱼已被列入“致癌名单”,吃多了癌症找上门,卖鱼的从来不吃!9 {7 r2 l% x! q' ~( a7 a
; j: y! @$ H" Q: A/ C: R3 U' j- c" g, x, h: w5 c' s6 n) M: \
" r/ n3 Z* o8 T: ?6 H- s- n! z39健康网:4种鱼已被列入“致癌名单”,吃多了致癌,是真是假?告诉你真相0 j) G+ J6 x* m& |
0 l' k1 q7 j& K' R% n- N
) x& f1 {1 {- w6 m+ }7 |
/ t6 B. \+ X& G0 ^4 r8 U# C$ O红星新闻:正在备年货的人赶紧看!这种带鱼可能泡过甲醛!; ]" u1 J7 Z- ?! E
( {$ b( d+ _* d$ X/ y. K$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