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陈长捷特赦后,拒绝傅作义邀请,非要扫大街,不仅是恩怨问题

[复制链接]
查看7324 | 回复0 | 2024-6-2 15:4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傅作义和陈长捷,在保定军校时便是同学了。后来都成阎锡山手下,成为了抗战时期晋系最能打的两大名将。只不过由于阎锡山很忌惮他俩,最终导致两人被迫脱离了晋系。* d7 u: M# i7 w$ W/ v, h
傅作义是在绥远独立发展,陈长捷则在蒋介石的安排下,隐忍在伊盟,出任了伊盟守备军司令,分开过一段时间。
* V8 N5 w. R( Q$ a但随着解放战争到来,尤其是傅作义主政华北后,陈长捷无论愿意还是不愿意,都注定了会成为傅作义跟蒋介石的“博弈筹码”。
7 x# v' [0 U' {( d
5 }/ `6 G) S& b. @# g+ c
难怪陈长捷特赦后,拒绝傅作义邀请,非要扫大街,不仅是恩怨问题-1.jpg
/ A* g9 E- H% k; k1 B
6 R: s# H2 S/ _4 u4 V3 R
对于蒋介石来言,华北交给傅作义是无奈下的选择,谁让他的嫡系严重拉胯?薛岳、李默庵惨败给了粟裕。被寄予厚望的杜聿明,深陷“何应钦系”和“陈诚土木系”的内斗,先是被迫离开东北养病,后去了徐州,已经动不得了。# [+ d* l. y/ w. {4 f) m3 m: u
还有宋希濂,奈何又需要辅佐或制衡张治中,去了新疆。王耀武最惨,已经被俘,那时正被关押在济南一个图书馆里反思人生呢……还有谁?没人了!可偏偏傅作义却异军突起,打出了威名,咋办?只能把华北交给人家。* W3 ?6 N' u5 s5 }- d
但真就交给傅作义了吗?想都别想。蒋介石已经在北平里安插了李文,天津那里安插了杜建时,这是一个双保险!唯一的问题就是,杜建时是个“文官”,在大战临近之时,必须还要辅以一位武将。9 I0 c/ Q) o2 ^: q* v3 |/ q
0 h% t. L4 J0 N9 R" b. u

7 k3 e& |: o5 n/ E: x
; W# m5 |) L0 ]* f; _/ d且这个武将,还必须能让蒋介石和傅作义同时接受——唯有陈长捷最合适了。所以陈长捷到了天津后,对杜建时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是来打仗的,其余的一概不是。
! i0 e3 _! _/ T" }# f# y所谓“宝宝心里苦”,陈长捷是老江湖,懂这些弯弯绕。既要听命傅作义,还要接受杜建时的“监军”,面对两个“婆家”,唯有本分才能避免麻烦。  K4 z9 C  _+ H2 |. s1 v- @
也就是说,对于陈长捷来言,并非一些相关影视剧中表现的那样,他是傅作义的铁杆战将,唯对傅作义忠心。真正的陈长捷守天津,他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两个字“打仗”。( c, l" l; r/ K6 k: w
这就是为啥,在天津战役开始前,杜建时还有六十二军军长林伟俦、八十六军军长刘云瀚都齐齐劝说陈长捷:打不过的,三十六计走为上把。可陈长捷却以怒了,吼:“如天津防守部队撤走,将置北平于死地,你们若不为傅总司令、蒋委员长负责,我只有自杀。
% t/ z. v) u* M. q) e6 n: ]8 h# G( Z) G7 f$ ?
难怪陈长捷特赦后,拒绝傅作义邀请,非要扫大街,不仅是恩怨问题-3.jpg
, m  F* l- k& m2 B5 j4 G
- k/ `! r/ j6 y1 E+ I
至于后面几乎都知道,傅作义一面命陈长捷死守天津,一面跟咱谈判,最终傅作义起义成座上宾,出任了水利部长。而陈长捷却成阶下囚,进功德林里改造——于是一下子搞得陈长捷破防了。
- K: I( _( o  W这就是傅作义跟陈长捷的恩怨之说。其实说白了就是:还是性格决定命运!陈长捷更实诚,不知变通,其实就是能力方面差一些罢了。这点不仅只体现在他守天津时,1941年,他在蒋介石安排下,出任伊盟守备军司令时也一样。
' ^4 k/ f+ J0 W9 q傅作义的绥远,属于苦寒之地,陈长捷的伊盟也一样啊,傅作义在绥远能独立发展起来。陈长捷却因制约不住手下兵士,趁剿匪之机大肆抢掠,导致伊克昭盟盟长沙王出逃,而被蒋介石直接拿下,丢官——说来说去,还是能力差距导致。2 q8 V8 P) H+ [: l3 T
8 y' E. T3 b& A) o. }/ I
难怪陈长捷特赦后,拒绝傅作义邀请,非要扫大街,不仅是恩怨问题-4.jpg

( }3 L$ c) j5 O! c7 i5 H3 I( N5 E
就这样经过改造后,陈长捷在1959年第一批被特赦了出来。其实第一批被特赦的人员,除了都被改造好,得到认可这个硬指标之外,还各有优势。# o2 X: J6 C8 `5 P( Y! {  G
用董益三的话说就是:杜聿明可以靠杨振宁加分,郑庭笈可以靠傅作义吃糖,杨伯涛可以靠说大实话卖乖,邱行湘可以靠卖苦力受宠,我靠什么?无依无靠,只好打小报告……
. w2 M0 t6 t% _" }1 b其实,陈长捷第一批被特赦,跟郑庭笈一样,也是沾光傅作义了。这点可对比跟陈长捷被俘前,地位对等的锦州守将范汉杰。本来范汉杰也是上了第一批被特赦名单的,奈何却遭到了原19路军军长蔡廷锴等人的反对,最终被划掉名字,第二批才被特赦出来。3 |4 U, F  X, [$ P
因此陈长捷的特赦原因,已经属于公开的秘密了。而陈长捷被特赦后,果然傅作义也非常高兴,于是邀请陈长捷留下来,因为那时对陈长捷的安排,有三个方向可供选择。, U5 P& r7 P# E4 [

4 g5 }1 r% {6 j: C! X
难怪陈长捷特赦后,拒绝傅作义邀请,非要扫大街,不仅是恩怨问题-5.jpg

# T9 ?& I1 A$ q. R% }: V' `! c# g
其一是跟杜聿明等人一样,在北京当文史专员。其二是跟着傅作义,毕竟傅作义是水利部长了,等于重回傅作义手下。其三是尊重其个人意愿——天津邀请他,福建是他老家也在邀请他,可以去福州,同时陈长捷的家人在上海,也可去上海。
: E' K' e# A% n% k" X/ \# Y其中,傅作义的邀请是最热烈的,至于子女或老伴的陪伴问题,也都可一并解决。公允来言,傅作义这条件是最优厚的。杜聿明等人都认为,陈长捷会答应傅作义,但哪料他却出人意料的,拒绝了傅作义要求,也不留在北京,而是选择了去上海跟家人团聚。
. X5 a- N; M' ]就这样陈长捷特赦后去了上海,且提出了个人意愿,说:“政府现在给了我公民的身份,我就应该从最底层的公民做起。这和军人生涯的准则是一样的:要当好将军,必须首先当好士兵。”: b- u! L  c. b9 A# O
9 l% L. G9 w( p2 ^$ M& N  P! q3 l
难怪陈长捷特赦后,拒绝傅作义邀请,非要扫大街,不仅是恩怨问题-6.jpg
  \6 L; ~# r. K/ g/ g; j

' ]$ S# Y; D9 B4 M那么啥是“士兵”?竟然是要做清洁工,去扫大街去——你不答应,他还不干!于是最终陈长捷手拿扫帚,如同手拿指挥刀一样神气,他脱去草帽,摘下口罩,坦然地面对过往人群点头微笑。- r3 }2 r$ u% j( m
他负责的地段有五个垃圾桶,按照规定,每周需要清洗一次,他却规定自己,每周必须清洗两次。4 u, D7 K8 d; u  T5 g
清洁队负责人有些担心:“你是我们年龄最大的清洁工,这样的劳动强度,你会体力不支的。”陈长捷解释道:“我求的只是精神愉快,心理平衡。”(出自《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
& |' C$ p8 B" v! l" l显然陈长捷拒绝傅作义邀请,非要当清洁工,跟恩怨问题是关系不大的。也就是说,陈长捷并非是因被傅作义“出卖”过,而割袍断义,拒绝“施舍”。真正的原因,恐怕还是因他性格问题导致。
1 }( Q  M" o8 ^5 e' A+ i* ]
% N/ P- a' |( [/ }0 L
难怪陈长捷特赦后,拒绝傅作义邀请,非要扫大街,不仅是恩怨问题-7.jpg

3 L# J  h' Y) Q3 u" [- |* r7 Z, k7 m& q. [0 i( L# R
犹如他当年去守天津时表示,啥也不管,就是打仗一样。如今扫大街也是如此,你可以说陈长捷死板,也可以说他有点“内耗纠结”,但至于到揪住恩怨问题不放,显然不是陈长捷的性格。; H/ e' ^7 H  g
对此还有一个佐证,特赦后陈长捷一面扫大街,一面写了篇题为《天津抗拒人民解放战争的回忆》的文章,寄给《文史资料选辑》编辑部。编辑提出要修改两处,一是标题不够简明,二是结尾太多余应删掉。
' N$ d! q. O  A. s/ _5 n! F' B结果陈长捷大怒表示,这两处都是精华所在,宁肯不发表也不修改。这事搞得编辑部最终让步,在发表后追加了一个“编者按”才算完事……
! }- t- s. o/ S3 K, H& b
2 o" P: ~+ a) Z8 R$ R+ k* f9 o
难怪陈长捷特赦后,拒绝傅作义邀请,非要扫大街,不仅是恩怨问题-8.jpg

, t! a0 T1 T; ]* T9 a这就是陈长捷的性格:较真,认死理的同时却又坦荡,很像黄维。所以才说,他拒绝傅作义邀请,非要扫大街,不仅是恩怨问题,主要还是性格导致。) I% }* W7 ]# |! Y* a
再进一步说明就是,陈长捷若非是这种性格,蒋介石当年岂能同意他守天津?这都是相辅相成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0 元